導航:首頁 > 腰肌 > 腰大肌與olif手術入路關系

腰大肌與olif手術入路關系

發布時間:2021-07-23 04:30:14

1、假體隆胸的手術過程是怎樣的?

假體隆胸手術過程:

1、選擇假體型號,綜合考慮胸寬,乳房表面軟組織覆蓋程度,臀圍、版腰圍、胸圍權比例;

2、在乳房大小和手感動感間尋求平衡;選擇層次,根據病人情況決定放假體位置,如胸大肌深面、雙平面、腺體後;

3、入路方式,有腋窩入路即腋路、乳暈入路、乳房下皺襞入路。內窺鏡輔助的腋路是流行趨勢。下皺襞入路直接進行假體腔隙分離,直視精準,出血少,恢復快,對假體植入要求不高,整體效果好。

假體隆胸手術之前一定要做好術前准備,對隆胸手術過程進行了解與咨詢工作,絕對不可草率,要做的扎實不貪小便宜,找尋經驗豐富且合格的整形美容專科醫生。

2、恐怖三聯征必須手術嗎

Hotchkiss 在 1996 年首次提出將肘關節脫位合並橈骨頭骨折、尺骨冠突骨折稱為肘關節恐怖三聯症,和單純肘關節骨折和脫位相比,肘關節恐怖三聯症的治療非常困難,臨床療效不佳,容易出現肘關節不穩和肘關節僵硬等並發症。隨著對肘關節恐怖三聯症受傷機制以及肘關節局部解剖結構的的深入了解,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症的治療方法逐漸規范,大多數的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可以恢復肘關節穩定性而且可以取得良好功能康復。
傳統標準的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症的手術方法為採取後外側入路,首先復位和固定尺骨冠突骨折,和內固定相比優先選擇人工假體置換處理橈骨頭骨折,修復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伸肌腱以及後外側關節囊以恢復肘關節外側穩定,如果仍存在肘關節不穩,則加用鉸鏈式外固定架。雖然上述治療方法在臨床取得良好療效,但是肘關節不穩定、肘關節攣縮、再次手術、創傷性關節炎等並發症情況仍然比較嚴重。
骨科醫生處理復雜肘關節恐怖三聯症時,在手術入路、內固定技巧、是否修復肘關節內側韌帶等方面仍未達成共識。上海六院的 Chi Zhang 醫生採用肘關節外側聯合前內側入路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症,發現具有迅速恢復肘關節骨性和軟組織穩定的優點,術後患者可以早期鍛煉,功能恢復好,並發症低。其研究結果發表在 2014 年 5 月的 Injury 雜志上。
2008 年 7 月至 2011 年 1 月在上海六院共治療 23 例肘關節恐怖三聯症患者,其中 2 例失訪。剩餘 21 例患者(21 例肘),男性 17 例女性 4 例,平均年齡 38.4 歲(17 歲至 63 歲)。損傷機制分別為高處摔傷 15 例,運動損傷 4 例,交通事故損傷 2 例。平均在受傷後 4 天進行手術治療(范圍:2 天至 8 天)。
術前對患者受傷肘關節進行常規 CT 檢查,對復雜損傷行三維重建以了解骨折粉碎程度及分類。按照 O』Driscoll 介紹的方法根據 CT 片對尺骨冠突骨折進行分型。所有橈骨頭骨折均為 Mason-Johnston 分型 IV 型損傷。
使用 MRI 檢查對肘關節軟組織損傷進行評估。I 型軟組織損傷為肘關節外側韌帶損傷,但肘關節內側韌帶完好未損傷;肘關節外側韌帶從肱骨外上髁起點撕裂或斷裂,同時伴有伸肌腱和後側關節囊損傷斷裂(圖 1A)。II 型軟組織損傷則為: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損傷合並肘關節內側韌帶損傷,但肘關節內側韌帶保持完整(圖 1B)。
III 型軟組織損傷為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完全損傷合並肘關節內側韌帶體部斷裂或從肱骨內上髁撕裂;有些時候,旋前屈肌群會在肌腱腱肉交接處斷裂,有部分軟組織附著在肱骨內上髁(圖 1C)。患者的骨骼損傷及軟組織損傷情況見表 1.

圖 1 A I 型軟組織損傷:僅有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損傷。BII 型軟組織損傷: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損傷合並部分肘關節內側韌帶損傷。C III 型軟組織損傷: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損傷合並肘關節內側韌帶撕裂
表 1 肘關節恐怖三聯症損傷及治療相關細節

手術入路及步驟
1. 手術切口,採用擴大的肘關節外側切口聯合單獨的肘關節前內側切口。
2. 首先通過外側入路(Kocher 入路)處理橈骨頭骨折,一般優先選擇進行內固定而不選擇橈骨頭置換。
3. 然後對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進行臨時縫合修復,將其固定在肱骨外上髁以維持肘關節的臨時穩定,這有助於復位和固定尺骨冠突骨折並恢復肱尺關節穩定性。
4. 接著做一個單獨的肘關節前內側皮膚切口(圖 2A),通過過頂入路(「over-the-top」)顯露尺骨冠突骨折(圖 2B)。劈開旋前屈肌,將其和肱肌一起向外牽開,切開前側關節囊顯露尺骨冠突。復位尺骨冠突骨折塊以後,使用 3.0mm 直徑空心螺釘或用於掌指骨骨折固定的 T 型支持鋼板進行固定(圖 2C 和 D)。
5. 當骨折重建完成後,對撕裂的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使用錨釘或不可吸收縫線進行最終的修復固定。
6. 評估肘關節穩定性。前臂旋轉中立位情況下進行肘關節屈伸 20°-130°的被動活動,以確認是否存在肘關節後方和後外方關節不穩。
7. 如果存在肘關節後方或後外側不穩,檢查橈骨頭骨折及尺骨冠突骨折的固定情況,如果有必要則再次對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進行加強縫合修復。
8. 評估肘關節外翻穩定性。如果存在不穩,或術前 MRI 顯示存在肘關節內側韌帶斷裂,則顯露肘關節內上髁。對 III 型軟組織損傷患者以及肘關節明顯外翻不穩的 II 型軟組織損傷患者,通過肘關節前內側皮膚切口使用不可吸收縫線修復肘關節內側韌帶(圖 3A 和 B)。肘關節內側韌帶修復後可即刻恢復肘關節外翻穩定性。
9. 逐層縫合關閉傷口,不常規放置引流。

圖 2 (A) 從肱骨內上髁開始沿旋前屈肌腱行前內側皮膚切口 (B)通過過頂入路(over-the-top)顯露並固定尺骨冠突骨折 (C) 術中正位透視顯示使用支撐鋼板固定的尺骨冠突骨折,肱尺關節關系恢復正常 (D)術中側位透視顯示使用支撐鋼板固定的尺骨冠突骨折,肱尺關節關系恢復正常
圖 3 一例 III 型軟組織損傷患者。(A) 肘關節內側韌帶和旋前屈肌群從肱骨髁撕裂(B)使用錨釘修復重建恢復肘關節內側韌帶復合體
術後處理
所有患者術後 6 周內使用鉸鏈式塑料支具固定患肢。當不進行功能鍛煉時,I 型軟組織損傷的患者維持肘關節屈曲 90°並且前臂完全旋前位,以保護肘關節外側韌帶同時防止出現肘關節後外側不穩。II 型軟組織損傷的患者,不進行功能鍛煉時,其肘關節應維持在屈曲 90°前臂旋轉中立位。
術後第二天在醫生監督下開始進行肘關節的康復鍛煉。在支具保護下,每天進行 3 至 4 次的主動肘關節屈伸鍛煉和前臂被動的旋轉鍛煉,逐漸增加活動角度。術後 3 周內每天給予 3 次 25mg 吲哚美辛口服以避免出現異位骨化。每天服用 2 次 40mg 帕瑞考昔止痛以促進功能鍛煉。
平均隨訪 32 個月(范圍 24 個月至 48 個月)。末次隨訪時,患者肘關節的平均屈伸度為 126.0°±4.8°,平均屈曲攣縮畸形為 9.52°±2.15°,平均屈曲角度為 135.5°±4.8°;前臂平均旋前為 70.5°±2.6°, 平均旋後為 68.6°±2.2°,前臂的平均旋轉角度為 139.0°±4.1°。按照 Morrey 等人介紹的前臂功能角度標准(屈伸 30-130°,前臂旋轉 100°)進行評估,所有患者均達到良好有效的功能恢復。
患者平均 MEPS 得分(Mayo 肘關節功能評分標准)為 95.2 分(范圍 85-100),19 例患者療效為優,2 例為良。按照 Broberg 和 Morrey 創傷性關節炎影像學評估方法對 X 線進行評估,13 例肘關節無退行性改變,8 例為 1 級改變,未出現 2 級和 3 級創傷性關節炎。
幾乎所有患者的橈骨頭骨折和尺骨冠突骨折均骨性癒合,只有一例 III 型橈骨頭骨折(I 型軟組織損傷)的患者出現橈骨頭骨折不癒合,但該患者臨床並無疼痛等症狀,前臂旋轉功能也未受到影響。2 例患者出現輕微的異位骨化,但並不需要進行手術處理。7 例患者在術後 1 至 4 周內存在短暫的一過性正中神經麻痹,但很快恢復未遺留症狀。
1 例患者出現尺神經損傷,但是末次隨訪時,拒絕手術探查。1 例患者出現淺表傷口感染,通過清創手術和抗生素治療而治癒。異位骨化、淺表感染、尺神經損傷均發生在 II 型軟組織損傷的患者中。除上述情況之外,未出現尺橈骨骨性連接、內固定失敗、肘關節不穩或僵硬等並發症。
通過本次研究,作者認為 MRI 可以輔助評估軟組織損傷情況,有利於制定手術計劃,同時,使用外側聯合前內側入路代替後外側入路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症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功能恢復理想,並發症低。
作者介紹的手術技巧和方式和以往常規的手術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同:
一、外側聯合前內側入路替代後外側入路
作者在文章中討論部分中談到,考慮到血腫形成、異位骨化、和皮瓣壞死等風險,所以作者很少選用後外側入路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症,作者認為使用外側聯合前內側入路手術創傷更小,更利於顯露和處理橈骨頭骨折及尺骨冠突骨折。根據肘關節恐怖三聯症的損傷機制,肘關節關節囊及韌帶的損傷是從肘關節外側開始延伸至肘關節內側。通過外側入路修復橈骨頭骨折和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不僅重建肘關節的穩定性,而且有助於修復尺骨冠突骨折。
二、前內側入路處理尺骨冠突骨折和肘關節內側韌帶損傷
通過前內側入路,劈開旋前肌群並和肱肌一起向外牽開,從前側切開關節囊,可以直接顯露和固定尺骨冠突骨折,使用螺釘或鋼板固定,其固定效果優於縫合固定。
三、使用內固定而不使用人工假體處理橈骨頭骨折
橈骨頭是對抗肘關節前後移位和維持外翻穩定的一個重要輔助結構,雖然很多學者使用人工假體置換處理橈骨頭骨折,但作者更喜歡進行內固定治療,而不是選擇橈骨頭切除或人工假體置換。作者認為使用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橈骨頭骨折存在許多技術難題:首先,使用的假體高度應與去除的橈骨頭高度相符,但是,橈骨頸粉碎性骨折會影響醫生對去除的橈骨頭高度判斷而錯誤地選用較小的假體,如果合並存在肘關節內側韌帶損傷,這將造成肘關節外翻不穩。
另外,如果對去除的橈骨頭大小評估過大,選用較大的假體,則又會造成橈骨假體高度增加,導致肱橈關節間隙過窄,造成肱橈關節僵硬並磨損肱骨小頭。同時,生物力學實驗也顯示沒有任何一種類型的橈骨頭假體可以像自身橈骨頭一樣提供足夠的肘關節外翻穩定性。Leigh 等人的研究也證實使用內固定和假體置換治療橈骨頭骨折的療效相當。
四、先臨時修復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題,完成尺骨冠突骨折處理後再用錨釘修復重建
作者認為在復位和固定尺骨冠突前肱尺關系通常處於脫位或不穩狀態,當完成尺骨冠突固定以後肘關節的穩定性和解剖關系會更好,在這時再使用錨釘技術完成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的最終修復更為適合。骨性結構修復完成後再進行韌帶修復重建可以更好的調節肘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的張力,避免出現鬆弛或緊張。
五、不使用鉸鏈式外固定架
使用鉸鏈式外固定架治療復雜肘關節不穩可取得良好療效,但是作者不選用加用外固定支架的原因:1. 本組研究中的絕大多數的患者在完成上述手術處理後取得了即刻的肘關節穩定性,2. 使用鉸鏈式外固定架從技術要求較高,而且存在相當高的並發症發生率。Pugh 等人發現拆除外固定架後肘關節仍存在不穩,提示骨科醫生需要注意想要通過鉸鏈式外固定架維持肘關節旋轉中心,從而達到利用軟組織修復來提高穩定性的臨床效果並不理想。

3、腰脫要怎麼保養??

腰脫症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目前,在治療上國際、國內最先進最可靠的方法是後椎間盤鏡髓核摘清除術。

實踐證明,摘除術作為保守療法和開放手術之間的一種微創療法,揚之長避其短,具有徹底根治、安全可靠、創傷小、卧床時間短、無副損傷、無後遺症、恢復快等優點,是當今「鑰匙孔」手術的典例。

二、特點

1、在內窺鏡的監視下,清晰的辨認組織結構,准確無誤的看到椎間盤突出髓核並予以摘除。

2、治療前應用計算機輔助手術入路設計,使手術過程准確安全。

3、治療簡便,治療過程只需30分鍾。

4、恢復快,治療後卧床3天即可下地行走。

5、療效高,由於神經的壓迫被解除,所以近期效果和遠期效果都很好。

三、康復注意事項

後椎間盤鏡髓核摘除術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治療手段,核髓突出摘除術後,神經的壓迫被解除,疼痛很快就得以減輕,但神經長時間受壓必然受到一定的損害,這樣就有一個恢復過程。神經受壓的程度不同,解除壓迫後,神經恢復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需三個月的恢復時間,雖然現在您可能感覺好多了,其實受損的神經並未得到較好的恢復,在恢復時間內有一些注意事項希望您能遵守。

1、注意休息,以卧床休息為主,避免長時間坐和長時間站,可以適當散散步。

2、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搬抬重物,避免半彎腰姿勢下幹活,避免長時間行走,如逛街。

3、堅持腰背肌鍛煉,鍛煉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如鍛煉後出現不適應,暫時停止鍛煉。

4、有什麼偏方能治腰間盤突出嗎?(除牽引外)

同病相憐,我說說我的經歷吧!我也有這個病,不好治的,去不了根,我的經濟條件較好,大的醫院我都去過,什麼專家啊!好葯啊,我都試過,可是現在還沒有根治的好辦法,,做針灸,拔火罐,烤電,只能緩解一下,住院打點滴,用好葯也只能好一點,牽引治療,遭罪不說,也不是什麼好方法,還有手術治療,我咨尋過,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可能還有危險,我一直沒敢做手術治療,這個病只有靠養了,平時不要累者,盡量不要乾重體力勞動,疼的厲害的時候,吃點葯,中葯痹祺膠囊不錯的,實在不行去醫院躺幾天輸點液,平時多注意就是了,也只能這樣了,誰讓咱灘上這個病呢?這是我的情況,不知道你怎麼樣,你要有好方法,別忘了告訴我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如:牽引、葯物注射(硬膜外封閉)、按摩、針灸、較為新穎的髓核化學溶解法、經皮腰椎間盤切除術、以及傳統外科手術等等,各有所長,亦有各自的局限性,適應不同的臨床表現。中葯治療實際是一種古老而傳統的方法,目前對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並不困難。腰椎間突出的防治。預防腰椎間突出的主要方法是防止腰部損傷和加強腰背肌鍛煉。可採用背伸法或保健操法鍛煉腰背肌,強壯的腰背肌有助於腰椎的穩定。一旦發生腰部損傷應充分休息,有利於創傷癒合防止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治療分保守(非手術)和手術治療兩種手法。非手術治療適於疾病初發或早期無廣泛肌力、感覺障礙,無大小便功能障礙者。具體方法有:(1)急性期卧床4-6個周對「隆起形」突出(纖維環部分破裂外層完整者)可望髓核自行還納.(2)腰椎牽引或牽引加按摩復位法,是保守治療中較有效的方法。(3)硬膜外封閉:醋酸強的松龍75mg加1%利多卡因7ml注入硬脊膜外腔,每周一次,共2-3次。對減輕神經根水腫,消除疼痛有明顯療效。(4)正確推拿、按摩有利於治療,要找有經驗的醫生進行,防止「江湖醫生」粗暴手法造成副損傷。(5)正確使用保護性腰圍有助於限制腰部活動,防止坐骨神經痛症狀復發,但長期使用可能加重腰肌萎縮,必須使用腰圍與加強腰背肌鍛煉相配合才有助於防止復發。手術治療:對於病程較長,反復發作,保守治療無效者、有大小便功能障礙或小腿肌肉明顯無力、無手術禁忌症者應手術治療,絕大多數手術效果是良好的。手術禁忌症是指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某些病不能耐受手術或精神病患者。目前手術方法已經有較大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手術方法,例如:經皮椎間盤摘除、不切除椎板的椎間隙椎間盤摘除等。傳統的術式有:開窗式、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椎間盤摘除術。手術方法選擇的原則是根據病情採用創傷小療效好的術式。比如:無椎間盤鈣化、非游離型、無椎管狹窄的腰椎間盤突出可採用創傷小的經皮椎間盤摘除。年輕體力勞動者盡量採用對椎板損傷小的開窗式或經椎間隙入路椎間盤摘除。年齡較大伴有椎管狹窄者採用全椎板切除方法在摘除椎間盤的同時椎板減壓解除椎管狹窄。我們創用了在減壓後利用咬下的棘突重建椎管後壁,稱為「棘突造蓋」,擴大了椎管矢狀徑又防止術後疤痕造成椎管再狹窄,以及造蓋與關節突出壁融合,加強了腰椎穩定性

5、腹膜外腎手術入路

一、腰部斜切口 腰部斜切口操作較簡單,但切口位置低,對腎臟上極暴露不夠滿意,此切口適用於單純腎切除術,腎盂切開取石術和輸尿管上段手術。 1病人取側卧位,腰部墊高或手術台腰橋升高,腹與背側置沙袋以維持固定姿勢,便於手術操作 2.在12肋骨下方Icm處,沿能棘肌外緣作與肋骨平行的切口,斜向臍部達骼呢上方 3.切開背闊肌與腹外斜肌時,注意保護夠腹下神經和骼腹股溝神經 4.切開腰肋韌帶和腹內斜肌時,注意保護助下神經。 5.縫合切口時,因各層肌切斷時,以不同的方向回縮,要注意將切口兩側肌肉按原方向縫合,避免交錯或留下肌層缺口。 (二)並發症 1.神經損傷 因助下神經沿12肋骨下方達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到腹直肌鞘外緣處進/。腹直肌,穿過腹直肌前鞘;最後以前皮支終於皮膚。肋下神經在腰腹齡均發出外側皮支分布於皮膚。骼腹下神經和骼腹股溝神經行於腹外斜肌健饃與腹內斜肌之間,分布於腹壁下部及陰囊皮膚。腰部斜切口在切開腰腹壁各層肌肉組織時,操作不當可損傷或結紮上述神經,引起腰部及下肢部皮膚麻木或灼痛,給病人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有時可發生局部皮膚燙傷。神經損傷後可應用維生素B;。等葯物治療,疼痛部位可行局封療法。腰腹壁皮膚麻木感3~6個月可恢復,但局部發板活動不便長時期難以消失。預防神經損傷的方法,最主要的是熟悉解剖關系和操作要細心。進行腰部斜切口時,從骰棘肌外緣開始,到達12肋骨中點後應斜行向下方達夠賄,在切開背闊肌與腹外斜肌對,注意其後下方的骸腹下神經與骼腹股溝神經,切開腰肋韌帶和腹內斜肌時注意保護 肋下神經。手術完畢縫合肌肉時,注意不要將神經縫扎。 2.腰亦與腰痛 腰部斜切口的缺點是切開腰背部肌肉多,切斷的肌肉斷端回縮大,在縫合切口時,各層肌肉的斷端對合不準確,或形成交錯縫合,遺留部分肌肉斷端未縫合,造成肌肉缺口,術後病人常感腰部疼痛與不適,肌肉縫合不良造成的薄弱區可形成腰疵,需要再次手術修補。 3.腹膜損傷 在腎周圍粘連較重時,注意沿腎筋膜後層向內側分離,並將腹膜推向外側可避免損傷腹膜。一旦腹膜玻切開時,應立即修補,防止滲血和液體污染腹腔。 二、十二肋切口 十二肋切口因需切除肋骨,操作復雜和時間延長,常可損傷胸膜,目前應用較少。但此切口顯露較好,適用於腎臟復雜手術和腎上腺手術,需先處理腎蒂的腎臟手術更為適宜。 (一)手術要點 1.側卧位,沿十二肋骨中線作切口並向腹壁延長(圖4-5),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再切開背闊肌及後下鋸肌,切開骨膜,游離十二肋骨,在肋骨角內側剪斷肋骨。 2.沿肋骨床尖端切開骨膜及腰背筋膜,用手指在骨膜下作鈍性分離,推開胸膜及股肌。 3.將腹膜向前推開,切開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及腹拱肌。 (二)並發症 1.切口疼痛 在剪除12肋骨時,殘端留的過長或骨斷端粗糙,術後常因局部肌肉組織被刺傷,形成籟痕、活動時疼痛。術後切口疼可用局部封閉或物理療法,術中處理12肋骨時,殘端不要過長,斷端要用骨挫挫平滑,對周圍組織不產生刺激。 2.神經損傷後可產生腰腹部皮膚麻*或均客 術中切開腹內斜肌和腹橫肌時,注意保護肋下神經。 3.胸膜損傷 在剝離12肋骨或切開骨膜時,常損傷胸膜。胸膜被切開後,氣體進入胸腔,呼氣時可聽到氣體被擠出的隆瞠響聲,應立即用鹽水紗布蓋壓胸膜破裂處,將胸膜稍加游離,用絲線將胸膜裂口縫合,縫合最後一針時,麻醉人員將肺部充氣漲滿,把胸腔內空氣擠出。如果胸腔氣體多,可插入細導尿管將胸腔氣體抽出。術畢或術後發現胸腔氣體仍多時,可行胸腔穿刺負壓吸引。為了預防胸膜損傷,在肋骨床切開骨膜時,注意12肋骨前下緣的隔肌為一層薄的肌束,在其上方可見白色光滑的胸膜反折部,剪斷一部分隔肌腳,胸膜反折部可向上收縮,避免損傷。 三、十一肋間切口 十一肋間切口,不切除肋骨,只一小段切開11肋與12 肋的肋間肌,主要是切開腹壁肌肉的切口,此切口較腰部斜切口與十二肋切口為高,暴露好,損傷胸膜的可能性較少。操作也較易掌握。十一肋間切口適用干腎臟的各種手術,腎蒂淋巴管結扎木、根治性腎切除術及腎上腺手術,是腎臟與腎上腺手術最常用的切口。 (二)並發症 1 胸膜損傷 手術操作時術者最好站在腹側,自己壓迫腎筋膜,兩手能協調一致。注意刀縫要與體表一致垂直,刀尖剛剛超過切口全層,膈肌被 切開之後,胸膜隨之下陷,若刀尖與體表傾斜或刀尖過淺,等於由淺入深的切開,都有可能傷及貼附於胸壁的胸膜,而刀尖過深則可能傷及已下陷的胸膜,做此切開最好停用電刀以勉肌肉顫抖而傷及胸膜。 2 胸部並發症 術中損傷胸漠修補不牢或又行撕裂 ,術後可發生氣胸,肺炎、胸膜炎或膿胸。 3 肋骨骨折 在暴露手太野時,拉鉤用力過大可造 成肋骨骨折。一般不需特殊處理,術後常有骨折處疼痛。11肋間切口一定要將膈肌腳工切斷,胸膜上縮,切口顯露方滿意。如果肋間切口長度不夠,單靠拉鉤進行暴露,可能造成肋骨骨折。 4.切口原梁如常有發生 【病例l】女,34 歲,因左腎積水住院經術前准備,在氣管內麻醉下行左腎切除術,採用11肋間切口,手術經過順利,術畢方齊現胸膜破裂,縫最後一針時插入導尿管排氣。術後回病房,4小時後病人感氣急,呼吸費力,血壓較低,患側呼吸音聽不到,立即給助間穿刺抽氣,抽氣約1800ml。病人氣急緩解,血壓逐漸恢復正常。第7天病人感胸悶、氣急,胸透發現左胸腔積液,給予胸腔穿刺抽出黃色液體200M1。靜脈點滴抗生素控制感染,住院31天出院。 四、腰 背 切 口 腰背切口亦稱腰背部胸膜外切口,需切除第 12、11、10肋骨的一小段約 2crn。適用腰短肥胖的病人的巨大腎腫瘤和腎上腺手術。 1 側卧位,氣管內麻醉。 2.皮膚切口從第9肋間起,沿既棘肌外線垂亘 3.切開背闊肌和後下鋸肌,顯露第 10、11、12肋骨,切開上述三肋骨的骨膜並剝離,切除三肋骨各一小段,並切斷其附著於三肋骨的腰肋韌帶,注意勿損傷胸膜。切口繼續向外切升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切開腎筋漠,顯露腎吸。 (二)並發起 腰背切口主要並發征是胸膜損傷,胸膜損傷後的處理,前面已有敘述。由於胸膜的損傷,術後胸部並發症常有發生,應及時給予對症治療。 五、腹壁腹膜外切口 腹壁腹膜外切口,常採用上腹部橫切口,亦可採用上腹腹直肌旁切口。此切口適用於位置較低的腎臟,如腎結石手術、小兒胚胎瘤切除術,上段輸尿管手術。但腎臟位置 較高或粘連較重者,操作有一定的困難。 (一)手術要點 1.平卧位,切口從第11肋骨尖開始到臍上2、3cm。 2.沿切口切斷腹壁肌肉和腹直肌前鞘,切開腹橫肌和腹橫筋股後,用手指推開腹膜外脂肪,腹膜和腎筋膜,向內側拉開腹直肌,橫切腹直肌後鞘。 3.腎筋饃後層向內側游離,將腹膜向內側牽開,切開腎筋膜,游離腎臟。 4.需要擴大切口時,可橫斷一側或兩側腹直肌,必要時切開腹膜進入腹腔。 (二)並發症 腹壁腹膜外切口主要的並發症是腹膜損傷和腸管損傷。在腎周圍有粘連時,腹膜或腸管常粘連在腹直肌後鞘上,在切開腹直肌後鞘時,一定要小心的用血管鉗提起來,感到後鞘很厚時,再另換地方,試行鉗夾,切開時應慢慢切開,切忌用力過大。當發現腹膜或腸管切破時,立即修補,因切口一般較小,修補後無嚴重後果。切口感染也常有發生,特別在腎臟有炎症病變或感染嚴重,術中可污染創面,術後發生切口感染,給予有效抗生素,局部清潔換葯,即能控制感染。切口感染嚴重愈後常可發生腹壁薄弱而形成腹壁切口疝。 六、經腹腔切口 經腹腔切口多採用上腹正中切口或上腹部橫切口。適用腎臟體積較大的腎腫瘤,便於處理腎蒂,對合並腹腔臟器損傷者,或需探查兩側腎臟時,經腹腔切口優於其他切口。 (一)手術要點 1.平卧位,上腹正中切口。 2.進入腹腔後,在升結腸外側縱行切開後腹膜,將結腸推向內側,顯露右腎。在降結腸外側切開後腹膜,將腸管牽向內側,顯露左腎。 3.術畢,腹膜後腔放置引流,仔細縫合腹膜。 4.術中根據需要可擴大切口,形成各種聯合切口。 (二)並發症 經腹腔切口並發症主要是臟器損傷,在腎周圍粘連重時更易發生。術後切口感染多見,均應對症處理。腸梗阻是嚴重的並發症,較少發生,術畢應注意沖洗腹腔,將腸管排列理順,防上有扭曲或折疊。 七、胸腹聯合切口 胸膜聯合切口適用於巨大腎腫瘤,根治性腎切除木,多在經腰及經腹手術困難時採用。 (一)手術要點 1.氣管內麻醉,半斜仰卧位。 3.沿切口切開胸腹壁皮膚及各層肌肉。 4.切開肋間肌,切斷肋軟骨,並切斷同側腹直肌。 5.打開胸膜腔,切開隔肌並擴大切開腹膜腔,顯露腎臟。 (二)並發症。 1.胸部並發症如肺炎、肺不張、胸膜炎及膿胸等常有發生,因為胸腔開放後易造成污染,腹腔滲血滲液可通過隔肌切開處進人胸腔,從而造成感染。術中應注意胸腔保護免受污染,隔肌切開縫合處要嚴密,術畢胸腹腔均應放置引流。術後應用高效抗素預防感染。 2.腹部並發症主要是切口或腹腔感染,臟器損傷也偶有發生。 八、背部直切口 背部直切口具有不切斷肌肉、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等優點,適用於腎及輸尿管上段結石、腎盂形成、開放性腎活檢、單純腎切除術等腎臟手術,特別是雙側同時手術; (一) 手術要點 1.單側手術時採取患側在上的側卧位,雙側同時手術時採取俯卧位。 2.切口從12肋上緣開始,沿骶棘肌外側緣垂直向下達髂嵴。 3.切開皮膚,分離骰棘肌和腰方肌旁的腰背筋膜,向上切斷腰肋韌帶,手術野顯露〕較好,注意保護胸膜和肋下神經。 4.術畢縫合腰背筋膜及皮膚。 5.手術需要時,可切斷12肋或11肋及10肋一小段,擴大切口。 (二)並發症 1.背部直切口術後可有下腹部刺疼及麻木不適,系神經損傷所致,因為直切口是縱向切開與肋下神經、骼腹下神經等的斜行走向相交,術中應注意保護減少並發症。謝叔良(1986)報告中提出背部直切口神經損傷的原因,是由於在麻醉下體位過度屈曲時,神經肌肉過度伸張,再將其向兩側猛烈牽拉,極易造成損傷。 2.胸膜損傷,多在腰肋韌帶切開時,損傷其下面的胸膜,或拉鉤將胸膜撕裂。術中應注意保護和避免損傷胸膛,損傷後的處理,前面已有敘述。 3.俯卧位時,病人常有胸悶、氣急,應調正好體位,架空胸、腹部,以免受壓。 4.切口常有感染,術中應注意無菌操作。 5.背部直切日雖有很多優點,但暴露差,手術適用范圍受到限制,雖可擴大切口利於手術野顯露,但並發症增多,選擇另外的入路可能更為有利。

6、蘭州豐胸手術一般多少錢

建議去正規的機構了解,每個機構的項目費用都是不同的。

手術

市場上豐胸塑形的方法很多,當然也不乏一些真實有效的手段,比如外科式塑形豐胸類的隆胸、注射葯物等等,但這類方法普遍存在較強的滯後性副作用,如果後期沒有進行有效的二次修復就會出現反彈甚至危險身體的嚴重情況;其次就是攝入式或者外用型。

切口

1.經乳暈切口:經乳暈上方或下方與皮膚交界處作長半圓形切口,直達乳腺前筋膜。沿乳腺前筋膜向下分離至乳腺基底緣,分開基底緣與胸大肌筋膜之間的連接處;將游離後的乳腺組織向上牽拉,分離出乳腺後間隙,將假體植入,或顯露出胸大肌筋膜後,分開胸大肌纖維,游離胸大肌後腔隙,將假體置入胸大肌下。亦可直接切開皮膚,皮下、乳腺組織,在乳腺下間隙或胸大肌下間隙置入假體,分層縫合。

2. 經腋窩切口:雙臂外展。經腋窩皺襞作切口。沿皮下深筋膜層向內側分離至胸大肌外側緣,鈍性分開該肌筋膜,找到胸大小肌間的間隙。依術前標定范圍,以乳房剝離子鈍性分離胸大小肌間隙。將假體通過腋窩切口置入胸大小肌下間隙。逐層縫合皮下和皮膚,同時放入引流管,引流管外接負壓吸引。乳房塑性包紮,重點在乳房外上方適當加壓,目的是防止假體上移。

3. 經乳房下皺襞切口:乳房下皺襞切口是在順皮紋方向的皮膚反折處,長2.5-100px稍微偏向外側,不宜靠中線內側,否則瘢痕明顯。此切口不傷乳腺,在剝離腔隙時各點距切口不遠,僅次於乳暈切口,在分離內下界、外下界時更為方便;但隆乳術後該切口並不隱蔽。

4. 胸大肌筋膜下層次入路:在40年臨床工作經驗的積累上,首創了胸大肌筋膜下入路隆胸術。該層次有效地避免了隆胸後乳腺上極過於飽滿,形態不自然的缺點,同時也使下極包膜形態不易外露。該術式需要術者一定的手術技巧。

並發症

1. 出血及血腫;

2. 形態不良;

3. 乳房下垂;

4. 纖維囊形成;

5. 假體外露;

適用人群

1、哺乳或生育後所致的乳腺萎縮;
2、乳房發育不良或因良性病變所致的一側乳房過小,雙乳不對稱;
3、缺乏鍛煉或哺乳所致的乳房輕度松垂;
4、體重驟減後導致體形消瘦,胸部扁平;
5、因疾病而不得不切除乳房,保留了乳頭乳暈的女性患者;
6、凡年齡在18周歲以上的人,心理上要求健康無心理障礙,對自身胸部形態不滿意者均可選擇相應的胸部整形手術。

與腰大肌與olif手術入路關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