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髂腰肌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如何鍛煉?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於股骨小轉子。
抬腿動作
A.平躺 1.仰卧後,將膝蓋彎曲成直角狀,手掌平貼在地板上。 2.在吐氣的同時,將大腿靠往胸前再抬起雙腳。 3.再度將大腿往胸前靠,再將腳放回原位,重復8~10次。 4.拉直雙腳緩慢伸直5秒,腳踝則呈直角狀。 B.站立 1.雙腳站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右腳抬高與髖部呈水平。 2.伸直背肌後,左腳也以相同步驟抬高,重復8~12次。鍾擺動作 1.雙手叉腰,抬起右腳至大腿外側35°,定住此動作。 2.接著,右腳向左擺動,定住此動作約2秒後,完成此動作,重復8~10次。
2、髂腰肌是人體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具有許多不可替代的功能,導致哪些功能的缺失?
是四塊,髂腰肌 肩胛提肌 斜角肌 胸小肌
不當鍛煉可能會導致:
髂腰肌---------導致骨盆前傾,腰椎前屈增大,是腰椎壓力變大,形成下背疼
胸小肌---------導致圓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胛提肌---------導致聳肩,使肩胛骨與頸椎空間變小,壓迫頸椎神經。
斜角肌----------神經被壓迫,肋骨與鎖骨空間變小
3、髂腰肌的肌肉位置形態和起止點
髂腰肌的位置如圖所示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構成。腰大肌起自腰椎體的側面和橫突,髂肌位於腰大肌外側,起自髂窩,兩肌向下互相結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和髖關節的前內側,止於股骨小轉子。
髂腰肌使髖關節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時,可使軀乾和骨盆前屈,該肌由第2、3腰神經前支支配。
(3)後傾髂腰肌擴展資料
人體肌肉約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厘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約有兩千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
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扁肌和輪匝肌。
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故稱不隨意肌。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乾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
骨骼肌是運動系統的動力部分,分為白、紅肌纖維,白肌依靠快速化學反應迅速收縮或者拉伸,紅肌則依靠持續供氧運動。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中,牽引骨產生運動。
頭肌可分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兩部分。軀干肌可分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為髖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壯,這與支持體重、維持直立及行走有關。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頸肌。
4、盆骨前傾和盆骨後傾有啥區別?
骨盆前傾是骨盆位置偏移的病態現象,較正確的骨盆位置向前傾斜一定的角度。
骨盆前傾最明顯的症狀是臀部後凸,腰臀比丶BMI值和體重都在正常范圍,小腹仍舊前凸。
骨盆長時間前傾,不但影響美觀,嚴重會加重下背部及頸部的負擔,造成疼痛與肩頸酸痛等問題,甚至影響其它骨骼肌肉健康。
一般男生會有一個正常的盆骨前傾4-7度,女生7-10度,但是不同人群也會有不同的一個傾斜度。普通人群上班保持坐姿過多會引起髂腰肌過緊。 盆骨前傾減少腰椎和骶骨的距離,容易引起碰撞,導致腰痛。
和前傾相反,是髂骨向後傾,恥骨的位置超過髂骨了。這種情況在長久的練習中,比骨盆前傾造成的傷害反而更大。我們的脊柱是有自然的一個曲度的,當恥骨過多上提,尾骨太多內卷時,盆骨會拉著我們的腰椎往下,這時會加大每節腰椎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腰椎曲度便慢慢變直,嚴重的甚至可能形成後突,並且造成含胸的問題。
有骨盆後傾的人,腰椎的弧度都會過於平直,所以受力很直接,容易造成椎間盤的壓力,腰部的肌肉也會感到特別吃力。因此,骨盆後傾引起的拷大多都來自於腰椎。另外,胸椎的弧度會受到影響,胸椎上半段靠近腰椎的地方會比校直,肩胛骨會比較突出,肩頸會很容易酸痛。通常這類型的人,頸部也會特別前傾,甚至引起頭痛的問題。
5、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5)後傾髂腰肌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6、髂腰肌緊張綜合征的病因?
原因有以下,你自己對照(1)積累性損傷:腰部肌肉韌帶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可經常受到牽引,受力大而頻繁的組織,會出現小的纖維斷裂、出血和滲出。斷裂組織修復和出血、滲出被吸收後,可遺留瘢痕和組織粘連。這些組織易牽拉、壓迫內在神經纖維產生腰痛。這種腰痛休息後減輕,勞累後加重,甚至不能較長時間堅持某種姿勢。
(2)遷延的急性腰扭傷:急性腰扭傷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損傷的肌肉、筋膜、韌帶修復不良,產生較多瘢痕和粘連,致使腰部功能減低且易出現疼痛。
(3)腰肌筋膜無菌性炎症:長期彎腰或坐位工作,使腰背肌長期處於牽拉狀態,出現痙攣、缺血、水腫、粘連等,有人稱之為無菌性炎症。
(4)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結構缺陷,可導致腰背組織勞損。體弱、內臟病變也會使腰背部應激能力降低。妊娠後期腰部負重增加也容易產生勞損。
7、如何訓練髂腰肌以及具體位置?
你好,我是帕菲克三星級私人教練!下面我先來告訴你什麼是髂腰肌。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於股骨小轉子。 做挺髖的動作可以鍛煉到髂腰肌,例如抬腿,仰卧起坐等動作都可以練習到髂腰肌,但是不刻意去訓練這塊肌肉,因為這塊肌肉太發達會導致骨盆前傾!希望可以幫助你。
8、骨盆後傾是怎麼樣的?我平時比較懶喜歡塌腰,看上去像是骨盆後傾,但是有時好好站直了又不像,怎麼界定?
網上有簡單檢測自己是不是骨盆後傾的辦法,不過我覺得平時一直塌腰也不是什麼好習慣,一直這樣後傾應該也是早晚的,與其擔心這個,倒不如先改善平時的習慣吧。
9、體態姿勢異常。骨盆前傾還是後傾
這是明顯的骨盆前傾和膝超伸:
挺肚子,撅屁股,即非常明顯的骨盆前傾和腰椎過度前彎。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身體姿態異常,專業術語叫做「下交叉綜合征」。
為什麼叫「下交叉」,運動康復專家仔細研究了這種體態異常,發生了很有意思的交叉線的現象,也即存在從左上到右下的一條線和一條從右上到左下的交叉線,左上斜向右下的這條線的肌肉傾向於比較緊張,而右上斜向左下的肌肉傾向於比較鬆弛。正是由於有的肌肉過緊,有的肌肉過度鬆弛無力,導致骨盆失去了正常拮抗肌肉的制衡作用,在過緊的肌肉拉動之下發生了骨盆前傾繼而引發姿態異常。又由於該部分位於身體靠下的位置,所以被定義為下交叉綜合征。
1.下交叉綜合征中過於緊張的肌肉包括:位於左上方的腰部肌肉(豎脊肌),位於右下方的髖部肌肉(髂腰肌)
2.下交叉綜合征中過於鬆弛無力的肌肉包括:位於右上方的腹部肌肉,位於左下方的臀部肌肉和大腿後群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