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7塊 胸椎12塊 腰椎5塊 骶椎5塊 尾椎4塊 除去頸1與頸2之間及骶骨和尾骨各節之間外,頸,胸,腰椎各椎體之間由椎間盤相連接 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有的人身上可以發生變異,如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則可能導致出現4個腰椎6個骶椎或6個腰椎4個骶椎等等一些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並不是很罕見 另外整個脊柱可以分為3個生理彎曲——頸生理前凸,胸生理後凸,腰生理前凸
2、這個圖中的是腰椎還是胸椎呢?說說判斷的理由。
這是胸椎,因為胸椎的上關節突關節面平坦,而下關突的則略凹陷。胸椎棘突較長,伸向後下方,彼此疊掩,呈覆瓦狀。腰椎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個乳突,腰椎的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方。
3、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兩側髂嵴連線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帶的位置,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
4、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4)胸腰椎骨節圖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5、求人體骨節分布圖
人體能活動的關抄節大致是襲:
1、頭顱部:顳下頜關節(下頜關節)。
2、椎體部:椎關節,關節突關節,寰枕關節,寰樞關節。
3、胸廓部:肋椎關節包括肋頭關節,肋橫突關節。
4、上肢骨關節:胸鎖關節,肩鎖關節,肩關節,肘關節,橈尺近側關節,橈尺遠側關節,手關節(包括橈腕關節,腕骨間關節,碗中關節,腕掌關節,掌骨間關節,掌指關節,手指間關節)等。
5、下肢骨關節:恥骨聯合關節,骶髂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足關節(包括距小腿關節就是踝關節,跗骨間關節,跗跖關節,跖骨間關節,跖趾關節,足趾間關節)等。
6、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圖片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表現為腰痛,反復發作,常伴有臀部疼痛。單側坐骨神經痛:病人常在一次彎腰動作中如刷牙或從地上拾東西時,突發劇烈腰痛,不能挺腰和活動,並伴有坐骨神經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和小腿後側向下至足部放射。在咳嗽、噴嚏、用力排便時疼痛加重。多次發作後,少數病人可有兩側坐骨神經痛,並可伴有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等。
慢性和復發性腰痛及坐骨神經痛是本病的特點之一。病人腰部板硬,肌緊張,可向左或右凸。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即抬腿至20度—40度時,腿的麻痛感即加重。使用中醫驗方-腰椎*骨方世*貼-貼於腰椎間盤部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腰椎間盤突出有非常獨到的治療作用。。
感覺、運動和腱反射改變:早期為痛覺過敏,稍後為減退。腰,神經根受累時,小腿前外側感覺過敏或遲鈍;骶,神經根受累時,小腿後側及足外側感覺過敏或遲鈍。前者伴有趾的背伸乏力或不能,後者伴有趾的跖 屈乏力或不能。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