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肩袖肌肉群包括那些?
肩袖肌群包括: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等4塊肌肉的肌腱。
肩袖又叫旋轉袖,是包繞在肱骨頭周圍的一組肌腱復合體,肱骨頭的前方為肩胛下肌腱 ,上方為岡上肌腱,後方為岡下肌腱和小圓肌腱,這些肌腱的運動導致肩關節旋內,旋外和上舉活動,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肌腱將肱骨頭穩定於肩胛盂上,對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和肩關節活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肩下臂肌腱擴展資料
肩袖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組成,附著於肱骨大結節和肱骨解剖頸的邊緣,其內面與關節囊緊密相連,外面為三角肌下滑囊。其環繞肱骨頭的上端,可將肱骨頭納入關節盂內,使關節穩定,協助肩關節外展,且有旋轉功能。岡上肌附著於肱骨大結節最上部,經常受肩峰喙肩韌帶的磨損,從解剖結構和承受的機械應力來看,該部位為肩袖的薄弱點,當肩關節在外展位做急驟的內收活動時,易發生破裂,因肢體的重力和肩袖牽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癒合。
【病因病機】
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如為青年人,絕大多數伴有嚴重外傷史。由於肩袖受肩峰保護,直接暴力很少造成肩袖破裂。間接暴力多因肩袖隨年齡增長發生退行性變後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驟然內收而破裂,尤因岡上肌肌力薄弱,而承受牽拉力最大,故易破裂,約佔50%.
肩袖損傷依破裂程度可分為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兩類。若處理不當,部分破裂可發展為完全破裂。
【診斷】
(一)臨床表現
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如為青年人必有嚴重外傷史,當肩袖破裂時,患者常自覺有撕裂聲響,局部腫脹,皮下出血,傷後局部疼痛限於肩頂,並向三角肌止點放散,大結節與肩峰間壓痛明顯,患者不能主動外展肩關節。
(二)檢查
1.壓痛大結節與肩峰間壓痛明顯,根據壓痛部位的大小,可以確定肩袖破裂范圍的大小。局部壓痛點用1%普魯卡因封閉,待疼痛消失以後患者可以主動外展肩關節,表明肩袖未破裂或僅為部分破裂,若封閉後仍不能主動外展,則表明嚴重破裂或完全破裂。
2.彈響肩袖裂口經過肩峰下時則彈響,尤其完全破裂者更為明顯。
3.疼痛弧部分破裂者肩關節外展60°~120°范圍內出現疼痛。
4.裂隙完全破裂者,可以摸到破裂的裂隙。
5.肌肉萎縮早期因有豐滿的三角肌遮蓋不明顯,日久同現岡上肌、岡下肌失用性萎縮,尤以岡下肌明顯。三角肌有時不但不萎縮反而肥大。
6.關節活動異常肩袖破裂較大時患臂不能外展,而由聳肩活動代替。由於肩袖破損,三角肌的收縮,肱骨沿其垂直軸向上,迫使肩胛骨在胸壁上滑動並旋轉,出現肩關節活動異常,同時抗阻力外展力量減弱。
7.上臂下垂試驗行局部麻醉後,將患側上臂被動外展至90°,如不加以支持,患肢仍能保持這一位置,表示肩袖無嚴重損傷,如不能維持被動外展位置則表明肩袖嚴重破裂或完全破裂。
(三)X線檢查
可關節內充氣亦可碘油造影,如發現肩關節腔與三角肌下滑囊陰影相互貫通,表示肩袖完全破裂。
(四)鑒別診斷
1.肩部骨折脫位。
2.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斷裂,斷裂部多位於肱骨結節間溝處。急性外傷破裂時劇痛,肘部屈曲無力。慢性破裂者,屈肘力量逐漸減弱。抗阻力屈肘試驗無力感或疼痛加重。
3.牽拉肩。
【辨證論治】
(一)手法治療
急性期忌用手法治療,在功能恢復期可在肩關節周圍使用穴位點按、拿捏、彈撥、搖肩、牽抖等手法,並配合肩外展及上舉被動運動,爭取及早恢復肩關節功能。
(二)固定療法
不完全破裂者大多不需要手術治療,多採用在局部封閉下將肩部外展、前屈、外旋,用「人」字形石膏或外展夾板支架固定3~4周,以使肩袖破裂部分接近而獲得癒合。
(三)葯物治療
1.內服葯初期活血行氣、消腫止痛,可用雲南白葯、跌打丸,後期舒筋、活絡、止痛,口服舒筋丸。
2.外用葯外用消瘀止痛膏、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接骨續筋膏等。
(四)功能鍛煉
在疼痛可以耐受的情況下可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開始時以被動活動為主,3個月內應避免做提舉重物等動作。
(五)其他療法
1.局部封閉療法局部疼痛較劇烈的患者,可在肩峰下間隙行局部封閉。
2.手術療法肩袖部分破裂經4~6周非手術治療,仍不能恢復肩關節有力、無痛、主動的外展活動及完全破裂和陳舊性破裂的患者,應行手術修補。
參考資料:網路—肩袖
2、肩肌腱斷裂症狀
醫院檢查已確疹右肩膀肌健斷要手術,這種手術大嗎?一般住院多長可出院,准備需多少錢?
3、手臂最上面那塊肌肉叫什麼?就是肩膀下面點的那塊 該怎麼練?
肱二頭肌
鍛煉方式: 杠鈴平彎舉、啞鈴曲臂彎舉、拉力器臂彎舉,肱二頭肌訓練器
鍛煉要領:看似是很多種鍛煉方式,實際上原理都相似,主要是集中把器械的負擔落在肱二頭肌上,有節奏地刺激目標部位。
俯坐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肱二頭肌
B.開始位置:坐或俯立,上體稍向前傾,一手握啞鈴下垂於一腿內側,另一手臂自然地屈肘,以手掌或肘部擱在一側大腿上。
C.動作過程:持鈴慢慢屈肘向上彎起至胸前,上臂不準移動,緊貼大腿內側。
D.訓練要點:當持鈴彎起時,腰背部不要放鬆。當持鈴彎起至胸前時,使肱二頭肌盡量收緊,並保持靜止3秒鍾。然後,再慢慢放下。也可以立姿進行。
杠鈴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是肱二頭肌,其次是前臂肌。
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掌心向前,兩手間距與肩同寬,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兩上臂始終貼於體側,杠鈴下垂在腿前。
C.動作過程: 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由腿前向上成半圓狀彎起至肩前。然後,慢慢地循原路放下至腿前。
D.訓練要點:當杠鈴彎起時,上臂不準移動,在舉杠鈴的同時,使軀干稍微向後仰起會、 更有效些。彎起至完全收縮後,杠鈴再循原路放下。放下動作要慢些,當杠鈴放下還原時,前臂要下垂伸直。每次試舉必須做到完全伸展。
坐姿斜托雙臂反握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二頭肌等屈肘肌群
B.開始位置:身體騎坐在固定的凳上,上體稍前傾,兩臂伸直擱在斜板上,使腋窩卡在斜板的上沿,拳心向前,兩手反握啞鈴與肩同寬。
C.動作過程:吸氣,兩臂以肘關節為軸用力彎舉舉至鈴靠近鎖骨,稍停2-3秒,然後呼氣,兩臂放鬆還原,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屈臂上舉時上臂保持不動,伸臂時要緩慢且充分伸直。做此動作時因受斜板的限制,不可能借用身體其它部位的力量,所以對肱二頭肌的訓練效果顯著。但對於初學者,開始不宜做此動作,達到健美初級鍛煉水平或具有初級訓練水平的人可做此練習。
站姿啞鈴錘式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肌和肱二頭肌肌群。
B.開始位置:直立或坐姿,兩手臂伸直自然下垂,手握啞鈴,虎口朝前。
C.動作過程:兩上臂同時以肘為軸經體側彎起帶啞鈴,上、前臂用力收緊,稍停2-3秒,然後呼氣,持鈴緩慢放下還原至體側,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對握彎舉時,兩上臂固定不動,直腕握鈴,不得藉助上體擺動的慣性力。
站姿拉力器單臂反握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二頭肌和肱肌
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兩腳間距和肩同寬,挺胸收腹緊腰。右臂向下伸直置於體側,掌心向前握住把柄一端。
C.動作過程:吸氣,屈肘慢慢向上拉開拉力器置右手接近右肩部,稍停2-3秒鍾,然後呼氣,緩慢還原,重復做。
D.訓練要點:上拉時,上體要保持平直,肘部不要前後搖動。
坐姿啞鈴交替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肱二頭肌
B.開始位置:正坐在凳的一端,兩手各持啞鈴,下垂體側。
C.動作過程:把一手持鈴彎起至肩前.然後慢慢放下,同時另一手持鈴 彎起.兩手交替做彎舉。
D.訓練要點:有些健美冠軍喜歡在開始時掌心向下,彎起時,使手腕 向外轉至肩前。放下時再轉回還原,他們認為這樣練更有效。
有氧舒展:
1.左手握住右手手指,右手曲臂掌心向上,當右臂向身體前側打開的同時,左手拉動右手指尖向下,右臂內側完全舒展,保持5秒,能夠起到對肱二頭肌和屈指肌的拉伸作用,消除力量鍛煉肌肉充血的腫脹感。連續做3個伸展動作,然後換方向做另一側。在側腰伸展的動作中,右臂向頭頂上方伸展,掌心向左,脊柱帶動身體向左側彎曲的時候,手臂內側及右側腰部都被充分拉伸,起到手臂內側伸展的作用。
2.站立或者呈蓮花座,十指交叉相握,吸氣的時候手臂緩慢上舉超過頭頂,直至手臂貼近耳側,掌心外翻向上,保持3-5個呼吸,然後緩慢回復到原來的動作。
4、肩膀肌腱斷裂如何治療
您好,這種情況形成了慢性軟組織損傷,可以進行一些綜合康復治療
指導意見:
治療方法是很多的,要根據症狀的程度選擇治療,如果症狀不是特別厲害的,,可以採取外敷膏葯,推拿按摩,中葯離子導入,針灸等等治療,如果症狀較重的,可以採取局部注射治療,小針刀松解治療等等,效果滿意。
5、如果手臂肌腱斷了。。。
筋斷了很麻煩的,我朋友手背和胳膊因為一次打鬥也斷掉了,雖然後來又做手術又打石膏,但是好了之後手就使不上勁了。而且一到冬天就會特別的疼,有可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的關系,如果你的那位朋友在做手術時,醫生不付責任,直接把筋兩頭打結了事的話,麻煩就更大了,不過可以補救,只是會比較遭罪了,要把傷口處重新拿開,再把它接上,又得像開始受傷時那樣,得養兩個多月。其間還必須不停的鍛煉,因為接的時侯,筋就已經短了一截了,只有忍著疼鍛煉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如果他也是因為打鬥的原因,錯在對方的話,一定要具理力爭,讓對方賠償損失。還有保險方面的賠償,也一定不要忽略。
你朋友只是胳膊上受傷,只要沒傷到幾根手指上的筋,用電腦就沒有關系。
6、肩關節各個運動(屈)分別由哪些肌肉支配
肩關節: 肩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前屈、後伸、外展、內收、內旋、外旋。 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前屈: 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喙肱肌、肱二頭肌。 後伸: 背闊肌、大圓肌、三角肌(後束)、胸大肌、和背闊肌。
外展:三角肌(中束)、岡上肌。 內收: 胸大肌、背闊肌、大圓肌、三角肌(前、後束)、喙肱肌、肱三頭肌。 內旋: 肩胛下肌、大圓肌、三角肌、胸大肌和背闊肌。 外旋: 岡下肌、小圓肌、三角肌。 上舉動作,需要動員的肌肉是:三角肌、岡上肌、斜方肌、和前鋸肌。
(6)肩下臂肌腱擴展資料:
三角肌區,指該肌所在的區域。此區皮膚較厚,淺筋膜較緻密,有腋神經的臂外側上皮神經分布。三角肌從前、外、後包繞肩關節。
腋神經的前支支配三角肌的 前部與中部,其後支支配三角肌的後部和小圓肌。旋肱後血管與腋神經伴行穿四邊孔,繞肱骨外科頸,向前與旋肱前血管吻合。肱骨外科頸骨折時,可傷及腋神經,致三角肌麻痹, 日後可形成「方肩」,而肩關節脫位時,亦有「方肩」表現,須加以鑒別。
肩胛區,指肩胛骨後面的區域。此區皮膚厚,淺筋膜緻密;肌肉由淺入深為斜方肌,背闊肌,岡上、下肌,小、大圓肌;肌的深面為肩胛骨。
肩胛上神經起自臂叢鎖骨上部,和肩胛上血管分別經肩胛上橫 韌帶的深面和淺面,分布於岡上、下肌。肩峰下囊位於肩峰與岡上肌腱之間,向前可延至喙肩韌帶下方。三角肌下囊位於三角肌中部上份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兩囊可彼此交通, 當臂外展時起滑動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肩關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肩部
7、左肩肩胛下肌腱斷裂能夠成輕傷罪嗎
肯定是輕傷,左肩前腳下肌腱斷裂,應該說質疑是比較難的,最起碼要三個月以上,所以說這應該為輕傷,嗯,鑒定為輕傷,應該是嗯,三級。
8、誰能提供肩部骨骼及所有肌肉肌腱圖譜?
肩部疼痛有幾類情況:1外傷2風濕3肩周炎4膽結石引起的肩背部疼痛
鑒別方法:1就不說了2可以用刮痧來看看3可以到骨科看看4如果你是肥胖的體形,而且不吃早飯,並且愛吃油膩的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