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腱縫合術後的問題
我的中指和無名指肌腱斷裂 今天是第60天了 28天的時候拆的石膏 然後基本上手指無法彎曲 只能簡單的動一下 嘗試用溫水泡(傷口完全癒合情況下)然後慢慢的用左手輔助彎曲 但是不能用力過猛 每天早晚各一個小時 35天時候已經可以彎曲一半 40天的時候基本上可以握拳 50天左右完全握拳 60天的時候基本上除了很重的東西不能提以外 基本上算是正常了 不用著急 最開始無法握拳的時候 我也驚出一身冷汗 後來跑去醫院問 才知道這屬於正常情況下 現在整天用橡膠圈來恢復握力 感覺還好
2、如何修復肌腱
肌腱損傷的修復
在手外科領域中,肌腱損傷問題占很大比重。根據積水潭醫院手外科1992年、1993年兩年統計,手部損傷,包括新鮮與陳舊性損傷,共3700多例,單純肌腱損傷和合並肌腱損傷的病例佔30%,因此,肌腱修復質量直接關繫到手功能恢復程度,肌腱修復過程中,熟悉肌腱系統的功能解剖,了解肌腱損傷的創傷病理,熟練地掌握肌腱損傷的處理原則與操作技術,是獲得肌腱修復術後較好療效的基本條件。天津市漢沽區鹽場醫院外科張東坤
肌腱損傷在手外傷中約占開放性損傷病例的三分之一,肌腱損傷致傷原因一般為銳器傷和機器傷。肌腱損傷的修復分為一期直接修復和二期移植修復。
一、肌腱縫合方法
(一)Bunnell縫合方法
採用3-0的無創尼龍或滌綸線雙植針,距肌腱斷端6毫米處橫穿入一針。將肌腱縫線的一半拉出肌腱對側緣後,反復四次。然後用同樣的方法縫合斷端另一端,將斷端兩端對合結扎縫線。此縫合方法縫接處抗張力較強。可用於鞘管內屈肌腱縫合。但由於縫合線反復穿插,易造成肌腱斷端處血液循環不通暢,現多不採用。
(二) 「8」字縫合法
用3-0無創縫線距斷端5毫米處進針,呈「8」字縫合兩肌腱斷端。此方法經常用於新鮮肌腱損傷的縫接,或直徑相等移植肌腱的縫合。「8」字縫合簡便,對腱斷端創傷小,但抗張能力也較小。
(三)Kessler縫合法
Kessler縫合法或稱改良法,是目前常採用的肌腱縫合方法之一。採用5-0無創縫合線於斷端近端5毫米處,從腱一側斷端處進針,距斷端5毫米處出針,再橫行穿過肌腱,縱行進針從斷端穿出。以同樣方法,縫合對側斷端,兩斷端對合結扎縫線。此方法縫接處結扎線埋在腱內,抗張力較強,且縫線作用為縱向。
改良Kessler縫法,是在上述縫合方法基礎上,在肌腱縫合處加一圈間斷縫合,以加強縫合處的抗張能力,並使縫合處光滑、平整。
(四)Kleinert縫合法
Kleinert縫合適用於新鮮或陳舊性肌腱損傷縫合。採用3-0無創傷在斷端上方5毫米處水平進針,對側穿出,然後再斜行進針,並於斷端穿出。再用一側的針線在另一斷端做同樣形式的縫合。此縫合方法簡便易行,抗拉力強,對肌腱斷端血液循環影響小。
(五)Koch-Mason縫合法
Koch-Mason縫合法略同於Kleinert縫合,所不同的是採用雙針分別縫合肌腱遠近端,在斷腱間有兩個縫接線,並間斷縫合斷端,以加強抗拉力,同時使其縫合處光滑、平整。
(六)津下(Tsuge)縫合法(套圈式)
津下縫合法用3-0或5-0圈形肌腱縫合線,距斷端約1厘米處橫行穿一針。出針後再套入圈內,拉緊後鎖住少量肌腱纖維,偏長側將針縱向穿入肌腱。並從斷端引出,然後再穿入對側斷端,離斷端1厘米處將針穿出,拉緊對合好斷端後,將線的一端剪斷。
(七)田島(Tajima)縫合法
田島縫合法適用於粗的肌腱,即津下縫合法雙套圈縫合,抗拉力較強。此縫合方法對斷端肌腱血液循環干擾較少。
(八)腱骨固定法
鍵骨固定法用於肌腱植腱固定術,用小骨刀在固定肌腱處掀起一骨皮質,或用骨鑽鑽孔以接納肌腱,再用細鋼絲將肌腱斷端做「8」字縫合,然後將鋼絲分別從骨創面兩側穿向背側,拉緊鋼絲,使肌腱端嵌入骨創面內,穿出的鋼絲在植背側用鈕扣或紗布卷固定,拆線時剪斷一側鋼絲,牽引出另一端即可。
(九)編入縫合法
編入縫合法適用於肌腱端側縫合,包括一條與多條肌腱端側縫合,一般在利用一條肌腱帶動多條肌腱時採用。用11號尖刀在肌腱適當部位戳穿,將要移位的肌腱劈開,穿過肌腱裂隙縫合,再用同樣方法,穿抽兩次縫合,最後將移位肌腱斷端部分切除,用接受移位的肌腱包埋。
單條肌腱端側縫合法,常用於兩直徑不等的肌腱縫合。先將粗肌腱用11號刀做切口,將細肌腱穿入裂隙並縫合,再於粗肌腱的稍遠端處與第一個切口成90度切開,再將肌腱遠端穿入並縫合。如此穿抽縫合3至4次,於粗肌腱斷端將肌腱牽引與其平行,斷端修剪成魚嘴狀,包繞細肌腱,使肌腱位於粗肌腱中央部位。
二、肌腱縫合方法的選擇
(一)肌腱縫合的要求
1.肌腱縫合後接合部有一定的抗張能力;
2.肌腱縫合部位要光滑,不留粗糙面;
3.縫合材料抗拉性能好,組織反應小;
4.縫合方法簡便,實用,較少干擾肌腱內部血循環;
5.遵守無創操作,使用無創肌腱縫合針線,減少手術對肌腱的損傷。
(二)縫合方法選擇
伸肌腱多採用「8」字縫合方法;屈肌腱根據損傷的部位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較常採用Kessler、Kleinert及Tsuge 等縫合法。
(三)肌腱縫合的材料
肌腱縫合的材料要求拉伸性好,組織反應少,目前多選用3-0或5-0的尼龍單絲無創線縫合肌腱,有單針和雙針與直針和彎針之分。
(四)肌腱損傷的處理原則
1.修復時機
開放性損傷在損傷時間、損傷情況及技術條件允許時,均應一期修復肌腱。如不宜做一期修復或各種原因沒有做一期修復,應爭取在傷後一個月內做遲延一期修復。因為肌腱斷裂後,腱端回縮,斷腱的肌肉收縮,如若時間過長,即使肌腱沒有缺損,也很難再直接縫合。肌腱長時間松馳廢用,將發生變性、變細、發黃、脆軟、回縮等使肌肉萎縮,這些變化在屈肌腱比伸肌腱更明顯。如進行二期晚期修復,肌腱無法直接縫合,只能行肌腱移植修復術。
2.肌腱的縫合
肌腱修復後妨礙功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肌腱粘連。粘連最多的部位是肌腱縫合處,為此不能不在肌腱縫合方法和應用材料上有所講究。力求縫合方法簡便、可靠,有一定的抗張能力,並能減少腱端縫合部位血管的狹窄。
3.局部的條件
肌腱癒合所需營養主要是血液與滑液,所以修復的肌腱應位於較完整的滑膜鞘內,或富於血液循環的松軟組織床內,在這些部位癒合的質量高,粘連少。再缺血處如瘢痕覆蓋部位、裸露硬韌的組織韌帶、纖維鞘管壁、骨面等,不宜修復或進行肌腱移植。
4.腱鞘的處理
具有完整壁層滑膜的鞘管,不僅不會妨礙肌腱的癒合,而且還是防止肌腱粘連很好的屏障。因此,手指屈肌腱二屈內損傷時,較完整、具有壁層滑膜的鞘管不應切除,應予修復。破損嚴重,或滑膜已不存在的鞘管應切除。要考慮在適當的部位保留滑車,以利於修復後肌腱的功能恢復。
5.良好的骨支架
良好的骨與關節是肌腱發揮功能的重要條件。新鮮肌腱損傷伴有骨折或關節脫位時,修復肌腱之前應先行骨折與骨關節復位,並給予穩妥固定。必要時應用可靠的內固定,然後再縫合肌腱。晚期肌腱修復時,如同時存在骨折不癒合,或關節不穩、畸形等,應首先解決骨與關節問題,然後再行肌腱修復。
6.術後正確可靠的制動
肌腱修復手術後,需要良好的術後制動。制動的方法要正確。屈肌腱損傷石膏打在背側,屈腕、屈掌指關節固定。伸肌腱損傷,石膏打在掌側,掌、腕關節和掌指關節處於伸直位。
7.功能練習
肌腱縫結後24-48小時,開始早期被動活動,可以促使新生膠原纖維形成縱向排列,促進癒合,減少粘連。功能練習應在嚴格的監督、指導下進行,避免發生肌腱縫結處斷裂。
3、肌腱怎樣快速恢復,縫合後容易斷裂嗎
神經受傷了恢復起來是很慢的,鍛煉的話你可以進行手指關節的屈伸活動鍛煉,但是不能用暴力,可以慢慢的適當進行鍛煉,平時還可以配合服用營養神經的葯和活血舒筋的中葯來結合治療,這樣對你手的功能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4、肌腱怎樣縫合(專業醫生進)?
1、一般情況下都是採用Kessler 法或改良Kessler 法,這個方法就是為了避免劈開。具體的縫法隨便上圖書室找本骨科書,都有圖示,抱歉在此無法用語言明白的表述。 但是,對手指上某些特別薄的伸肌腱來說,比如遠側指間關節的伸肌腱,這個方法不好縫,也只好採用間斷8字縫合了,但必須輔以較牢固的術後固定,比如穿針或石膏等。
2、找到肌腱的方法,要看是什麼肌腱、遠端回縮還是近端回縮。一般採用屈曲關節的方法,但斷端一般不會自己露出來,就需要你用血管鉗子按照解剖通道探一下、分離一下,實在找不到的話,可以在該肌腱走行的近端做個小切口找。
3、可吸收線不能用,其實主要不僅僅是怕被吸收之後肌腱又斷裂了,而是因為它的滑度不夠,吻合之後的肌腱必然被拉扯得鄒皺巴巴的,另外,打完結,結也會搞得很大。
3、如果用保護性支具的話,自己可以用皮筋製作,是可以代替石膏的。一般來說,常規要求打石膏,否則,一旦斷了,醫療鑒定時,醫生是有一定責任的。
4、從您的問題來看,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哦。由於篇幅所限,這里不能把基礎知識一一介紹。希望你從王澍寰的手外科這本書看起,買第二版第三版的,把前60頁看完,就可以了。加油,只要你有疑問,就說明你有上進心,一定行的。
5、關於肌腱縫合手術 很無助 好像自己毀了 謝謝大家了
首先你問這么多問題,你分太低了。沒人願意給你回答。
但是我不一樣,因為我手專就壞過。。屬
1拆石膏不要急,聽大夫的。早一點也行,主要是看傷口癒合情況。別著急康復活動,會好的。
2腫正常,我一個手指壞的時候1一個多月沒洗過,根本沒法看,腫也會消的。
3就是「活動」,就這倆字。 主要就是握拳伸展,可以用另一隻手壓,開始的時候肯定會合不上的,慢慢來,用熱水泡泡。
4後遺症我是沒怎麼感覺到,大夫就是xx,說我的手直不了,只能這樣彎著,但是現在也好了。
不過傷了之後功能沒以前那麼好事正常的,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放輕松。
還想問什麼就說。
6、有關肌腱縫合手術
肌腱術後粘連。線頭排斥反應。患指功能障礙都是正常的。積極配合首診大夫的治療。畢竟他了解病情。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