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伸側肌腱

伸側肌腱

發布時間:2020-09-06 13:22:46

1、尿酸高吃莫比可美洛昔康片有用嗎

高尿酸未必痛風,痛風也未必高尿酸
痛風源自高尿酸,但並不是說有高尿酸就一定會有痛風,只有當血液中的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並引起滑膜炎症時才導致痛風的發生,事實上,只有約 10% 的高尿酸患者才會發生痛風。
反過來也一樣,由於痛風的致病因素復雜,不少患者在痛風發作時,血尿酸水平可能還在正常范圍之內,這時可不要迷信於檢驗結果而耽誤了對痛風的及時治療。
高尿酸不只會誘發痛風
尿酸是「嘌呤」在人體的代謝終產物,高尿酸對人體多個組織器官都具有危害作用。過高的尿酸沉積在骨骼、關節處,會引起痛風;沉積在腎臟會引起腎病、誘發腎臟功能衰竭;高尿酸還會大大提高發生多種代謝相關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對於痛風患者,尿酸「正常」還不夠
按照國際標准,尿酸的正常范圍是:男性 < 420 μmol / L、女性 < 360 μmol / L。但是,對於痛風患者,把尿酸控制在這樣的「正常」范圍是不夠的,最新指南建議把痛風患者的血液尿酸水平長期穩定於 300 μmol / L 以內,這樣才能促進痛風石的溶解,有效預防痛風發作。
沒引起痛風的高尿酸也需要治療
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議由來已久,但目前學術界已經基本統一意見:不管一個人有多「健康」,只要尿酸超過了 520 μmol / L,就應該進行降尿酸治療;如果這個人還合並有糖尿病、慢性腎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那麼只要尿酸超出上述的正常范圍,即使沒有痛風發作,也需要啟動治療。
痛風急性發作期也可以使用降尿酸葯物
長期以來的觀點均認為,如果在痛風急性期使用降尿酸葯物,可能導致關節內痛風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結晶沉積在組織中加重炎症反應。因此,「痛風急性期不能用降尿酸葯物」幾乎已成為痛風治療中的金科玉律。
但是,2012 年《美國痛風管理指南》首次提出,在有效的抗炎葯物「保護」下,急性期降尿酸治療並非禁忌。緊接著,2013 年中國《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治療的專家共識》也認可了這一觀點,認為不需要等到痛風急性症狀緩解兩周後,而是可以立即開始降尿酸治療。
對於這一「有悖常理」的前衛觀念,臨床醫生普遍還是傾向採取保守態度。畢竟,老觀點由來已久、深入人心;而新觀點也還需要更多循證證據,它更大的臨床意義在於,對在服用降尿酸葯物過程中出現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可以據此無需停止降尿酸治療。
痛風患者單純飲食控制遠遠不夠
人體血液中的尿酸,80% 來源於自身嘌呤代謝、只有 20% 來源於食物攝取。所以,靠單純的飲食控制對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多數只能下降 10% - 20% 或 70 - 90 μmol / L)。因此必須依據病情合理選用葯物。
不少患者由於擔心「葯物副作用」而拒絕服葯,這屬於典型的「因噎廢食」。
只要科學、規范地用葯,發生葯物罕見並發症的風險並不比出門遭遇車禍的可能性更高,誰會因為害怕車禍就成天宅在家裡呢?
高尿酸和痛風的治療不能完全依賴葯物
應用降尿酸葯物後,有些患者便自以為從此高枕無憂,可以在飲食上大快朵頤。
然而,「大不了再多吃片葯唄」,這樣的想法不僅錯誤而且危險。
對於痛風這樣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低嘌呤」飲食是治療的前提和基礎。不在源頭上減少「嘌呤」攝入、單靠葯物根本無法控制病情。而由於飲食無度導致尿酸明顯升高,不得不增加葯物劑量,這大大提高了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高尿酸患者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百年經典老葯,應用范圍非常廣泛。
但是,小劑量阿司匹林會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泌,被認為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重要誘因。以前,對於痛風但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醫生往往建議停葯。但新的觀點認為,對於已經發生痛風的患者,阿司匹林所起的負面作用其實非常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這對於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比如,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危害而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者的痛風患者,大可不必停葯或換葯。
手術並不能根治痛風石
痛風石是尿酸超過其飽和度而析出的白色晶體,好發於關節伸側、肌腱和骨突表面。通過服用降尿酸葯物、保持尿酸 < 300 μmol / L,可以減少痛風石。
但手術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尿酸水平居高不下,痛風石切除後還會復發,而且手術切口難以癒合,易誘發感染。所以,除非痛風石巨大,或影響關節功能、壓迫神經,一般不主張通過手術切除。

2、類風濕可以按摩嗎?

可以的要到醫院去
現在的按摩院根本不是懂按摩的專門人員
僅僅是懂一些按摩知識不能相信的
可以配合針灸和葯物治療效果應該還是可以

3、怎樣及早發現高脂血症?

1.黃色瘤

異常的局限性皮膚隆凸起,其顏色可為黃色、橘黃色或棕紅色,多呈結節、斑塊或丘疹形狀,質地一般柔軟。主要是由於真皮內集聚了吞噬脂質的巨噬細胞(泡沫細胞)又名黃色瘤細胞所致。根據黃色瘤的形態、發生部位,一般可分為下列6種:

(1)肌腱黃色瘤:發生在肌腱部位,常見於跟腱、手或足背伸側肌腱、膝部股直肌和肩三角肌腱等處。為圓或卵圓形質硬皮下結節,與其上皮膚粘連,邊界清楚。這種黃色瘤常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特徵性的表現。

(2)掌皺紋黃色瘤:是一種發生在手掌部的線條狀扁平黃色瘤,呈橘黃色輕度凸起,分布於手掌及手指間皺褶處。此種黃色瘤對診斷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有一定的價值。

(3)結節性黃色瘤:發展緩慢,好發於身體的伸側,如肘、膝、指節伸處以及髖、踝、臀等部位。為圓形狀結節,其大小不一,邊界清楚。早期質地較柔軟,後期由於損害纖維化,質地變硬。主要見於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4)結節疹性黃色瘤:好發於肘部四肢伸側和臀部,皮膚在短期內成批出現結節狀、疹狀黃色瘤。瘤的皮膚呈橘黃色,並伴有炎性基底。這種黃色瘤主要見於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膽固醇血症。

(5)疹性黃色瘤:表現為針頭或火柴頭大小丘疹,橘黃或棕黃色伴有炎性基底。有時口腔黏膜也可受累。主要見於高甘油三酯血症。

(6)扁平黃色瘤:見於瞼周,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黃色瘤。表現為眼瞼周圍處發生橘黃色略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狀或片狀瘤,邊界清楚,質地柔軟。也可波及面、頸、軀乾和肢體,為扁平淡黃色或棕黃色丘疹,幾毫米至數厘米大小,邊界清楚,表面平滑。此種黃色瘤見各種高脂血症,但也可見於血脂正常者。

上述不同形態的黃色瘤可見於不同類型的高脂血症,而在同一類型的高脂血症者又可出現多種形態的黃色瘤。

2.角膜弓和高脂血症眼底改變

角膜弓又稱老年環,若在40歲以下人出現,多伴有高脂血症,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為多見。高脂血症眼底改變是由於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顆粒脂蛋白沉積在眼底小動脈上引起光散射所致,常是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並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徵表現。

3.關節炎

嚴重的高膽固醇血症尤其是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可出現遊走性多關節炎,較為罕見,且關節炎多為自限性。

4.急性胰腺炎

明顯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4、媽媽得了類風濕.跪求!!

那個病要去醫院治療,它是自身免疫系統紊亂,而且有流動性,多損壞受累關節。但這個病能演換成別的疾病,例如:強制性關節炎,紅斑狼瘡…… 我見過的一位阿姨他就是有類風濕演變了5種病。這種病雖不致命,但卻可以導致癱瘓。
如果媽媽年輕的話,醫院會主張做吸附,具體費用在25000-30000左右。
一定要治,不然媽媽就完啦!我得的也是這病,有深刻的感受,很難受的……

5、手指肌腱斷裂後,怎麼恢復?

那可能是伸側的肌腱
那還是沒給你接上!找醫院!

6、高脂血根據黃色瘤的形態、發生部位一般可分為幾種?

(1)肌腱黃色瘤

肌腱黃色瘤發生在肌腱部位,常見於跟腱、手或足背伸側肌腱、膝部股直肌和肩三角肌腱等處。為圓或卵圓形質硬皮下結節,與其上皮膚粘連,邊界清楚。這種黃色瘤常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特徵性的表現。

(2)掌皺紋黃色瘤

掌皺紋黃色瘤是一種發生在手掌部的線條狀扁平黃色瘤,呈橘黃色輕度凸起,分布於手掌及手指間皺褶處。此種黃色瘤對診斷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有一定的價值。

(3)結節性黃色瘤

結節性黃色瘤發展緩慢,好發於身體的伸側,如肘、膝、指節伸處以及髖、踝、臀等部位。為圓形狀結節,其大小不一,邊界清楚。早期質地較柔軟,後期由於損害纖維化,質地變硬。主要見於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4)結節疹性黃色瘤

結節疹性黃色瘤好發於肘部四肢伸側和臀部,皮膚在短期內成批出現結節狀、疹狀黃色瘤。瘤的皮膚呈橘黃色,並伴有炎性基底。這種黃色瘤主要見於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膽固醇血症。

(5)疹性黃色瘤

疹性黃色瘤表現為針頭或火柴頭大小丘疹,橘黃或棕黃色伴有炎性基底。有時口腔黏膜也可受累。主要見於高甘油三酯血症。

(6)扁平黃色瘤

扁平黃色瘤見於眼瞼周,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黃色瘤。表現為眼瞼周圍處發生橘黃色略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狀或片狀瘤,邊界清楚,質地柔軟。也可波及面、頸、軀乾和肢體,為扁平淡黃色或棕黃色丘疹,幾毫米至數厘米大小,邊界清楚,表面平滑。此種黃色瘤見各種高脂血症,但也可見於血脂正常者。

上述不同形態的黃色瘤可見於不同類型的高脂血症,而在同一類型的高脂血症者又可出現多種形態的黃色瘤。

7、怎麼發現高脂血症?

1.黃色瘤

異常的局限性皮膚隆凸起,其顏色可為黃色、橘黃色或棕紅色,多呈結節、斑塊或丘疹形狀,質地一般柔軟。主要是由於真皮內集聚了吞噬脂質的巨噬細胞(泡沫細胞)又名黃色瘤細胞所致。根據黃色瘤的形態、發生部位,一般可分為下列6種:

(1)肌腱黃色瘤:發生在肌腱部位,常見於跟腱、手或足背伸側肌腱、膝部股直肌和肩三角肌腱等處。為圓或卵圓形質硬皮下結節,與其上皮膚粘連,邊界清楚。這種黃色瘤常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特徵性的表現。

(2)掌皺紋黃色瘤:是一種發生在手掌部的線條狀扁平黃色瘤,呈橘黃色輕度凸起,分布於手掌及手指間皺褶處。此種黃色瘤對診斷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有一定的價值。

(3)結節性黃色瘤:發展緩慢,好發於身體的伸側,如肘、膝、指節伸處以及髖、踝、臀等部位。為圓形狀結節,其大小不一,邊界清楚。早期質地較柔軟,後期由於損害纖維化,質地變硬。主要見於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4)結節疹性黃色瘤:好發於肘部四肢伸側和臀部,皮膚在短期內成批出現結節狀、疹狀黃色瘤。瘤的皮膚呈橘黃色,並伴有炎性基底。這種黃色瘤主要見於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膽固醇血症。

(5)疹性黃色瘤:表現為針頭或火柴頭大小丘疹,橘黃或棕黃色伴有炎性基底。有時口腔黏膜也可受累。主要見於高甘油三酯血症。

(6)扁平黃色瘤:見於瞼周,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黃色瘤。表現為眼瞼周圍處發生橘黃色略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狀或片狀瘤,邊界清楚,質地柔軟。也可波及面、頸、軀乾和肢體,為扁平淡黃色或棕黃色丘疹,幾毫米至數厘米大小,邊界清楚,表面平滑。此種黃色瘤見各種高脂血症,但也可見於血脂正常者。

上述不同形態的黃色瘤可見於不同類型的高脂血症,而在同一類型的高脂血症者又可出現多種形態的黃色瘤。

2.角膜弓和高脂血症眼底改變

角膜弓又稱老年環,若在40歲以下人出現,多伴有高脂血症,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為多見。高脂血症眼底改變是由於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顆粒脂蛋白沉積在眼底小動脈上引起光散射所致,常是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並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徵表現。

3.關節炎

嚴重的高膽固醇血症尤其是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可出現遊走性多關節炎,較為罕見,且關節炎多為自限性。

4.急性胰腺炎

明顯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與伸側肌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