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肌腱反射嬰兒

肌腱反射嬰兒

發布時間:2020-09-05 04:19:12

1、什麼是新生兒反射行為 新生兒反射行為的由來

先天性行為或者是本能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在嬰兒身上有很多,比如說當我們用手指撓嬰兒的腳底時,嬰兒的腳趾會向下彎曲,做出試圖圈住手指的樣子;再比如說,剛出生的嬰兒在水中的時候,他們可以自覺的很流暢的做出遊泳的動作(比我強多了);還比如說,當你把手指放在嬰兒的臉頰上,他會主動的轉過頭去咬你的手指。這些先天性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都保證了嬰兒的生存,都是屬於非條件反射的。當然,成人身上也有很多非條件反射,比如說吃東西的時候分泌唾液等。但是,我們也可以以這些非條件反射為基礎建立條件反射,比如說「望梅止渴」就是典型的條件反射。

2、新生兒有哪些反射動作

嘴部反射

這些反射能幫助寶寶找到食物來源,消化食物。其中,對生存最重要的是吸吮反射和吞咽反射。

當你刺激寶寶的軟顎、嘴巴內部和嘴唇、臉頰、下巴時,注意寶寶會自動吸吮。跟吸吮反射動作很類似的是搜尋反射。

媽媽可以用乳頭觸寶寶的臉,寶寶會把頭轉向乳頭,好像要搜尋食物一樣。尋乳反射在寶寶4個月左右時會逐漸消失,那時寶寶的觸摸技能也開始了,寶寶對食物的搜尋也會變得更自覺。

驚嚇反射

如果寶寶突然聽到很大的聲響,或者你在抱著寶寶時,放開對寶寶頭部或背部的支撐,寶寶感覺自己要往下掉了,會很快將手臂從身體伸開,手掌好像要握住或抱著某個人似的。

特別是當沒有人可以握、可以獲得安慰時,這個反射可能還會伴隨有焦慮的表情或啼哭。這種保護性的反射動作,傳達的意思是:「這兩只小手臂間,需要抱住一個人」。

驚嚇反射在寶寶滿月之前最常見,到了長成4個月大時,就會漸漸消失。人類學家猜想,這種驚嚇和抓握的反射動作,是以前嬰兒用來抱住媽媽的原始依附行為。

抓握反射

用指尖撫摸寶寶的手掌,或把手指從寶寶的小指那一側伸進手掌,注意寶寶的手如何緊緊抓住你的手。有時候,寶寶握得如此之緊,甚至可以讓你把他提起來離開他躺著的地方,然後才鬆手。

只有當寶寶躺在柔軟的地方,譬如床上,才能嘗試這個動作,因為寶寶控制不住他鬆手的時間。抓握反射在前2個月最強,到了第3個月就會漸漸消失,通常在第6個月之前會完全消失。

正位反射

一些求生的行為,能幫寶寶學會讓軀干、頭、手臂、腳都保持正確的相互位置,以維持正常呼吸和發育,稱之為正位反射。

引吐反射
引吐反射是為了保護寶寶在學習進程和吞咽時不被噎著,能讓寶寶自動將物體從喉嚨排出。如果用手指或物體刺激寶寶喉嚨後方,寶寶的下巴會往下降,舌頭向外、向下伸出,將物體推出。

舌頭推出的部分,在寶寶6個月左右就會消失。這種反射也是寶寶在早期很難吃得進固體食物的原因。

僵直性頸反射
在寶寶仰卧時,你將他的頭轉向一邊,注意他如何將一側的手和腳往外推,另一側的手和腳往內縮,就好像西洋劍中的防禦動作。

這種反射動作對寶寶的肌肉發育又有利又不利,它鼓勵寶寶望向他面前伸出的手,能將寶寶的注意力放在那雙手上的玩具;

但它也會減少寶寶的手臂、手掌、頭部在身體正前方的使用。約在寶寶3~4個月大時,這種反射動作會開始減少,寶寶就能把玩具放在正前方玩。

踏步反射

把寶寶抱在桌子或地板上,讓寶寶一隻腳的腳底碰到桌面或地面。負擔體重的那隻腳跟會抬起來,另一隻腳會放低,就好像寶寶要踏步一樣。

如果你用寶寶的腳趾碰踢桌子邊緣,他會把腳抬起來,好像要踩上桌子。這種反射在寶寶兩個月大左右會消失,是一種很有趣、但作用尚不清楚的動作。

退縮反射

退縮反射能保護寶寶免於疼痛。如果寶寶的腳跟在醫院例行檢查時被用針刺了一下采血,寶寶的腳會往後縮起來,避免疼痛。同時,另一隻腳會往前伸,好像要把冒犯他的人踢開。

3、8個月嬰兒存在什麼反射為異常

出汗是身體內的一種神經反射表現,寶寶由於正處於生長...醫學上稱為生理性多汗,這種生理性多汗的寶寶

4、嬰兒的握持反射是什麼原因

握持反射--安靜覺醒的正常新生兒很容易引起握持反射,可將你的雙食指或小指分別自新生兒兩手的尺側緣伸進手心,輕壓其手掌,他會緊緊抓住你的手指引起抓握反射。

反射亢進則提示雙側大腦有疾病,新生兒期消失或減弱則提示該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呈抑制狀態。

與肌腱反射嬰兒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