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恥骨聯合肌腱

恥骨聯合肌腱

發布時間:2020-09-04 10:24:35

1、恥骨聯合在哪

恥骨聯合由兩側的恥骨聯合面藉纖維軟骨連接而成。上、下面及前面都有韌帶加強,上方的叫恥骨上韌帶,下方的叫恥骨弓狀韌帶。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髖骨以及其間的韌帶和關節連結構成的。左右兩塊髖骨的恥骨在骨盆前正中線上以恥骨間盤連接形成恥骨聯合。恥骨聯合中的恥骨間盤是纖維軟骨,恥骨聯合上方和下方分別有韌帶,分別叫做恥骨上韌帶和恥骨下韌帶。

妊娠後,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受雌激素的影響,再加上子宮重力增加,使恥骨聯合關節及韌帶鬆弛,有時甚至自發性分離而產生疼痛。尤其是第一胎會因用力猛烈而把恥骨聯合撐開,為了讓胎兒順利通過,但往往會損傷骨頭和韌帶,因此產生疼痛。疼痛嚴重者,兩下肢外展與起坐也發生困難,甚至不能行走。

懷孕時由於激素的分泌,為了胎兒的發育,骨盆都會被撐大撐寬的,生產時,恥骨聯合會被撐開分離的。產後恥骨恢復不良,不僅可引發恥骨疼、腰痛、腹痛、甚至還可導致子宮下垂、陰道鬆弛、尿失禁和體形方面的變化。

2、腹股溝處能摸著從恥骨向外延伸的,感覺象肌腱的部分學名叫什麼

腹股溝韌帶?

3、何為「恥骨聯合分離」?


01何為“恥骨聯合分離”?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趾骨聯合的位置。在胎兒臨產前要入盆,我們經常說的“入盆”指的就是“骨盆”。

骨盆前方的兩塊恥骨之間,有韌帶和纖維軟骨連接,故稱為恥骨聯合。

女性能在自己會陰上方處觸摸到,是硬硬的、凸起的一塊骨頭。

正常情況下,兩個趾骨之間有4到6毫米的間隙,並不是緊緊貼合在一起的,懷孕時會增寬2到3毫米。

如果超過十毫米,就會引起恥骨聯合分離,孕婦出現各種不適的感覺,最常見的以疼痛為主。



02恥骨聯合分離是如何引起的?

恥骨聯合分離可能發生於孕晚期、順產期和產後,屬於妊娠並發症,誘因有如下幾個:

1)為趾骨聯合韌帶鬆弛、斷裂而產生的並發症,根本原因是此處病理性薄弱。

由於孕期受到多種激素影響,最常見的為孕酮以及鬆弛素的作用。韌帶、肌肉鬆弛和骨連接的牢固性降低,恥骨間韌帶和纖維軟骨變得脆弱,進而導致間隙擴大。

這種鬆弛多發於孕晚期,生產後韌帶還是比較鬆弛,當猛地下蹲、站起或側躺時過度前屈大腿,都會發生恥骨聯合分離。

很多年輕的媽媽們,產後著急恢復身材,會做強度更大的運動,這時稍微不注意,也可能發生分離情況。

2)也有個別孕產婦存在先天缺陷,比如風濕、骨軟化症、結核等。

由於恥骨聯合構造處比較薄弱,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分離的可能性更高。

3)順產過程中,若胎兒的頭部體積過大、過硬,孕婦用力太猛、宮縮強度太大等,都可能會使恥骨聯合處的肌肉和韌帶受到損傷,導致撕裂。

4)若發生難產狀況,需要陰道手術助產,不合適的強力牽拉會導致骨盆錯位,最後出現恥骨聯合分離。


03哪些具體症狀能判斷出是否趾骨聯合分離?

早期表現有:恥骨聯合處隱痛,腰腹部、腹股溝及下肢酸痛,體位改變和走路時時疼痛加劇。


其中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恥骨聯合區劇烈疼痛,移動困難,甚至無法行走。

小島有話說:很多早期的表現可能不明顯,孕婦及家人要細心發現。別誤認為這是孕中期的正常反應,錯過黃金救治時間。

雖然恥骨聯合發病機率比較低,但若錯過治療,會對孕婦及腹中胎兒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如果在孕產期出現類似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做到萬無一失。

▼趾骨聯合分離的診斷依據:

✔產後骨盆x線片恥骨聯合寬度大於十毫米,如果情況比較特殊,建議進行核磁共振,能進行更加精密的測量和判斷。

✔恥骨聯合處異常疼痛、行走困難,無法自行改變體位,甚至因疼痛而不能動。

✔可觸及到恥骨聯合處存在明顯間隙,且有壓痛,骨盆擠壓分離試驗呈陽性。


04若出現此情況,五字秘訣保安全

一. 躺

如果已經發展到了恥骨聯合疼痛劇烈時,一定要第一時間躺下,卧床休息。


小島建議:床不要太軟,建議睡硬板床。

產前採用左側卧位,產後仰卧位或往沒有側切傷口的那側。此外,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直到恢復正常或症狀消失。

二. 綁

如果症狀比較輕微,要減少下蹲、負重等動作,以及站立或行走的時間。

若情況發展比較嚴重,建議用束帶或骨盆矯正帶將骨盆束緊,進行及時固定。

三. 慢

坐立時腰背部墊一些軟墊,在床上移動時也要盡量緩慢,保持輕動作。

症狀比較輕微的患者,下床時要保持雙膝並攏的姿勢。慢慢以碎步方式前進,注意穿柔軟合腳的平底鞋。

四. 葯

如果疼痛實在難忍,可以採用冰敷的方式緩解。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鎮痛葯。

當然,考慮到孕婦的特殊身份,醫生會酌情添加,盡量不對胎兒產生危害。

五. 鈣

平日除了飲食要注意補鈣之外,比如肉蛋奶、鈣片、維生素D等,也要多曬太陽,促進鈣質吸收。



05如何盡可能預防“趾骨聯合分離”的病症?

既然恥骨聯合分離給孕婦帶來的痛苦是巨大的,孕期就一定要多加註意。與其到時候受罪,倒不如提前做好預防工作,謹防出現這種疾病。

1)定期進行孕期檢查

准時進行孕期檢查是非常必要的,了解身體情況的同時,也要了解是否存在恥骨聯合分離的預兆。

做到心中有數,防範於未然,才不至於手忙腳亂地受罪。

2)注意鍛煉身體

大部分孕婦懷孕過程中的運動量都非常少,出於擔心胎兒的原因,可能會選擇在家卧床休息。

但為了身體安全起見,休息和運動一定要有效結合。


平時可以多做一做伸展大腿的運動,簡單輕松,在家也不耽誤。不僅能夠降低恥骨聯合分離的幾率,也有助於自然分娩。

除此之外,也可以適當下蹲,但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控制在15到20分鍾即可。

3)可憑借束腹帶固定骨盆,增加承重能力

有徵兆的孕媽,可以選擇25到30厘米左右的束腹帶,綁的位置不要太高,盡量以能拖住腹部為宜。

另外,使用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對腹中胎兒產生一定影響。盡量白天用,晚上睡覺前將其拆下,抬高下肢促進靜脈血液迴流。

4)均衡營養

此外,吃飯不要太過挑剔,也不要太過大補,更不要讓體重超標太多,否則會對身體產生極大負擔。

5)採用正確的分娩姿勢

不想產後趾骨聯合分離,就一定要在助產室或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分娩,正確的姿勢能夠避免陰道撕裂。

6)產後盡量以卧床休息為主

生產後的48小時到72小時,下床活動也盡量幅度小一點,這時關節及盆腔的恢復還不完善。

雖然恥骨聯合聽起來可怕,但只要做到有效預防、科學救治,還是可以大大降低幾率的,准媽媽們不要太擔心。

4、恥骨聯合處在哪?

將您的手掌放於肚臍的下端(拇指與肚臍底端相接)小手指的位置偏下大約一個或者兩個大拇指的寬度就是恥骨(位於膀胱位置),從恥骨的骨縫(聯合)的走向來看應該與人體平行!

5、恥骨是哪裡圖片

位於髖骨的前下部,分為體及上、下兩支。恥骨占髖骨的2/5。恥骨是位於骨盆前方的兩片骨頭,中間有空隙而非緊靠在一起,兩片骨頭間靠韌帶及纖維軟骨組織聯接起來,這個區域就叫恥骨聯合。

恥骨:位於髖骨的前下部,分為體及上、下兩支。恥骨體構成髖臼前下部,較肥厚,自體向前內側伸出恥骨上支,此支向下彎曲移行於恥骨下支。恥骨上支的上緣薄銳,稱恥骨梳,其向後與髂骨的弓狀線相續,向前終於圓形隆起,為恥骨結節,恥骨是在小腹下部,大腿內側。

恥骨結節是重要體表標志,其向內延伸靜到恥骨聯合面上緣也有一嵴,稱恥骨嵴。恥骨上、下支移行處的內側,有卵圓形的粗糙面,稱恥骨聯合面。恥骨與坐骨圍成的大孔,稱閉孔。恥骨構成髖骨前下部,分體和上、下二支。體組成髖臼前下1/5。

(5)恥骨聯合肌腱擴展資料:

與髂骨體的結合處上緣骨面粗糙隆起,稱髂恥隆起,由此向前內伸出恥骨上支,其末端急轉向下,成為恥骨下支。恥骨上支上面有一條銳嵴,稱恥骨梳,向後移行於弓狀線,向前終於恥骨結節,是重要體表標志。恥骨結節到中線的粗鈍上緣為恥骨嵴,也可在體表捫到。

恥骨上、下支相互移行處內側的橢圓形粗糙面,稱恥骨聯合面,兩側聯合面借軟骨相接,構成恥骨聯合。恥骨下支伸向後下外,與坐骨支結合,這樣,恥骨與坐骨共同圍成閉孔。恥骨占髖骨的2/5。女性分娩時,恥骨聯合之間的裂隙增寬,以便胎兒順利娩出。

6、恥骨聯合是間接連接嗎?

恥骨是位於髖骨的前下部,分為體及上、下兩支。恥骨占髖骨的2/5。恥骨是位於骨盆前方的兩片骨頭,中間有空隙而非緊靠在一起,兩片骨頭間靠韌帶及纖維軟骨組織聯接起來,這個區域就叫恥骨聯合

7、恥骨聯合的所處位置

骨盆是由骶骨、尾百骨、髖骨以及其間的韌帶和關節連結構成的。左右兩塊髖骨的度恥骨在骨盆前正中線上以恥骨間盤連接形成恥骨聯合。恥骨聯合中的恥骨間盤是纖維軟問骨,恥骨聯合上方和下方答分別有韌帶,分別叫做恥骨上韌帶和恥骨下韌帶。

8、恥骨聯合高的介紹

從恥骨聯合點(sy)至地面的垂距,或稱恥骨聯合上緣高。

與恥骨聯合肌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