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肌腱滑動方法

肌腱滑動方法

發布時間:2020-09-04 04:23:10

1、肌腱受傷,求助!!!

首先你的心理上不應該有負擔,手術也是成功的。術後的肌腱粘連為正常現象。正確的術後功能鍛煉應是,於手術後的一個月外固定石膏拆除以後的前一周,應加強手指的主動功能鍛煉。既在無外力的作用及其它手指輔助下行主動的手指屈伸功能運動,以防肌腱在早期被暴力拉斷。以後應在其它手指的輔助下行患指的被動屈伸指功能活動,來對抗肌腱的粘連及 術後的肌肉的萎縮。每天應堅持6—8小時。鍛煉之初手部會出現明顯的腫脹,此為正常現象。晚上休息時患肢抬高45度以利腫脹消退。往往於次日早上腫脹會自行消失。再繼續行新一輪的鍛煉。加以理療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關鍵是要持之以衡。至於外用葯物可有可無,效果不是很大。
一、首先控制飲食,忌吃酸辣,避免進行劇烈運到,但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防止粘連。以後如果再次遇到這種情況,先進行急救處理,一、及時進食冷敷,收縮毛細血管,減少液體滲出,減輕腫脹,24小時忌熱敷,忌用通經活絡的葯油擦,二、24小時後可進行熱敷,三、腫脹明顯,可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減輕腫脹、四、佐以消炎葯


1、注意防止感染。如為咬傷,不可一期修復肌腱。
2、掌握修復肌腱的時機,二期修復時指關節應具有滿意的被動活動度。
3、操作時盡量減少創傷,吻合處對合準確,減少肌腱粗糙面裸露。
4、選用刺激小而堅韌的縫合材料,及適當的縫合方法。肌腱斷裂縫合後,近側肌肉回縮力大,應予克服,需用外固定,2周內絕對避免強力自動收縮。
5、肌腱周圍需有良好的滑動組織,不可置於瘢痕組織中或貼於骨面。
6 、在指骨和掌指關節凹面,如有滑車或橫韌帶破壞,作二期處理。
7、肌腱應有良好的皮膚覆蓋,不可行游離植皮。
8、術後活動至關重要,近年來早期被動活動正受到重視,但相應實驗研究工作尚少。提倡在保護下盡早開始輕柔活動;過遲活動易發生粘連。術後第1周作輕度被動手指活動,第2周作中度被動活動,第3周作較大被動活動及輕度主動活動,滿3周作大幅度被動和中等量主動活動。滿4周去除外固定,積極進行主被動活動。
9、肌腱移植術:開放性損傷不作肌腱移植,如有肌腱缺損,應在傷愈1月後進行移植。如傷口有感染,應在感染治癒炎症完全消退,關節被動活動正常時,作肌腱移植手術。一般在傷癒合2-3個月進行。
肌腱恢復需要逐漸增加力量切不可過於心急 神經恢復大約需要1年左右建議買個理療儀用電刺激的方法促進神經恢復
你得情況最好是問一下你的手術醫生,因為損傷程度只有他知道,所以對以後的愈後有很大的關系,但一般情況來講,可能多少有點不適應,但要看拆除石膏後鍛煉情況來決定,還要看你的神經恢復情況。祝早日康復。
外觀上要與原來有點區別的。最主要還是要看神經恢復情況,同時也要確保手指關節的活動度,防止丟失生理角度。
如果手術治療滿意,術後鍛煉適當是可以恢復的。但一般情況下不可能達到原來的效果。

2、如何鍛煉小腿肌腱

「優待」小腿肌 雕塑完美形 小腿肌一向是健美訓練中的「老大難」問題,是不是發達小腿肌真的「難於上青天」呢?下面關於小腿訓練的建議,有助於突破這一難點,讓你的訓練獲得成效。 一、針對目標肌的特點訓練 小腿肌是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肌肉,特點是肌纖維密度大,耐吃重、耐疲勞,一般強度的常規訓練無法「撼動」。而且通常的訓練次序是大腿後再練小腿,無論是訓練強度還是負重量皆無法滿足小腿肌的訓練要求。若為了保持訓練頻率,用這樣的順序是可以的。但總是用這樣的順序安排小腿練習,那效果肯定不行。 正確的做法是:針對小腿肌能承受大重量的特點,每周安排2次大負重訓練,中間穿插1次中、小負重訓練,目的只是為了保證訓練頻率。2次大負重必須採用「優先訓練」法,練完小腿後再訓練其他,或者專門練小腿。 採用「優先法」你會發現小腿的負重能力是驚人的。由於小腿肌耐疲勞,故過低次數效果不好,推薦的次數是12——15次/組。如果每個練習做4組的話,中間1組可以降到6——8次,一般在第3組加到最大重量。 需要說明的是,任何練習做到12次左右時都會產生燒灼感,而與採用的重量是否盡全力沒多大關系。因為做到12次時肌肉中乳酸積累已達一定值,訓練者會感到難以為繼,接下去則是憑意志力堅持。而且肌肉對於所採用的重量有個模糊的「估計」,重量不達到一定界值是不會動用全部潛力來抗衡的。 小腿訓練最好是在10——12次時已近力竭,最後的幾次憑借毅力堅持完成。這樣練的效果比隨便採用一個輕松的重量完成預定次數要好得多。 二、腦筋要與肌肉相聯 健美訓練上身較好控制,一到腿部就不行了,光想著對抗重量,難以顧及意識肌肉聯系。 訓練中意識和肌肉聯系得越緊密,就越能找到「訓練感覺」,肌肉就發達得越快。腿部訓練也應努力建立和保持這種良好的聯系。剛開始時負重量可低一些,但很快你就能適應並較大幅度地提升負重量,動作也會更准確,目標肌能得到徹底的訓練。 有個小技巧有助於意識肌肉聯系,即利用想像力。練小腿時可將其想像為排列密集的鋼索,從而使注意力更加專注,目標肌的興奮度和充血效果更好。 三、要做全程動作 不做全程動作幾乎是個「通病」,大部分人只是一味地踮起落下,根本不注意動作幅度。而發達小腿肌是以幅度充分的全程運動為要點的,訓練的細節是:踮至頂部時不要立即落下,應努力堅持2秒鍾;落下時要控制還原,直到最低點。這樣的全程動作才能使小腿的形狀接近理想,避免小腿肌位置偏離,下端過細的弊病。 四、方法多樣,強度較大 小腿肌的基本練習有二:一是以大負重發展發展體積的直立提踵;二是雕塑線條的坐姿提踵。此外,還應採用盡可能多的動作來提升訓練效果,避免訓練枯燥。 有訓練夥伴的話可做「騎驢提踵」(分量嫌輕夥伴可手持一對大重量啞鈴),前腳掌站在一塊10厘米厚左右的木塊上,雙肘撐凳,請同伴坐在背上,盡力提踵,每組12——15次,做4組。 也可單練一腿:扶牆,手執一重量足夠的啞鈴,前腳掌站在厚10厘米左右的木塊上單腿提踵,每組12——15次,做4組。 替代「坐姿提踵」的練習有「弓步提鈴」和「腳掌踮舉」(在腿舉器或坐蹬器上,先將重量蹬至頂部,然後用前腳掌及腳趾的力量進行12次左右的「踮舉」可雕塑小腿外側線條)。 由於小腿肌耐勞,故訓練強度必須較高,組間休息45秒左右,不應超過1分鍾。一般採用2——3個練習,總組數為8——12組。 為了加快小腿肌的恢復,組間間歇時應坐下來揉、捏、輕擊,抖動小腿。訓練結束後應在台階或厚木塊上盡可能伸展小腿肌肉。為了避免訓練節奏的固定單調,可改變訓練頻率,如一周或半月內連續練兩三天,休息一天,或第一周每天練小腿,第二周練一天休息一天;次數可第一個練習做12次左右,第二個練習做25——30次。變化的目的只有一個——提高訓練強度,逼迫肌肉生長。 喬·韋德曾對施瓦辛格說:「如果你想讓我自己的薄弱部位對訓練有反應,就應該像熱愛你的強壯部位一樣熱愛它們。」為了自己的薄弱部位——小腿,施瓦辛格甚至專門做了一條露出孱弱小腿的褲子,忍受譏諷,發奮苦練,終於將諷刺變成了贊嘆。其實,即使是強壯部位,也是長期進行艱苦訓練的結果,何況是薄弱部位。針對薄弱部位,改進訓練,堅定信心,艱苦努力,阿諾德·施瓦辛格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http://www.yelg.com/index_sc.asp?articleid=115 提踵:發達小腿 提踵動作說白了就是抬起後腳腿,它是發達小腿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主要手段。其方法有站立、坐姿、和騎人三種。 站立提踵的動作要領是,兩腳的前腳掌站立在墊木上,雙手持杠鈴於肩上,然後反復做提踵動作。也可站在特製的站立提踵架上進行練習。 坐姿提踵的方法也很簡單,坐在凳上,雙手將杠鈴或其它重物置於大腿前端(勿使其滑動),兩腳前腳掌踏在墊木上,然後反復做提踵動作。另外坐在專練小腿肌的提踵架上練習,效果一樣。 騎人提踵需由二個人來完成。練習者站在墊木上,上體前屈與地面平行,兩臂伸直撐在凳子或固定物上。同伴騎在其臀部後端。 各種提踵動作因站法不同,所鍛煉的部位也有所差異。腳尖向內扣站法側重於鍛煉腓腸肌的內側頭,而普通練法內外側都能練到。 提踵動作主要是以腓腸肌的收縮來完成的。提起腳跟時,應感到小腿肌群充分收縮,稍停頓後再緩慢下落至最低限度,使小腿肌得到充分伸展。 http://www.yelg.com/index_sc.asp?articleid=1151

3、肌腱手術後一直在鍛煉最近感覺筋在手指里滑動正常嗎

你好一般經常鍛煉的,情況可以出現這種症狀,平時沒有出現疼痛明顯,就沒事的,可以繼續鍛煉

4、肌腱滑脫l

5

5、手部肌腱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指屈肌肌腱損傷的康復A制動期的康復:術後用石膏托製作Kleinert夾板固定患手,保持腕關節屈曲20~30度,MP關節屈曲45~60度,指間關節伸直位術後2~3天拆去輔料及石膏,改戴手支架將手及手腕置於腕關節屈曲30度,掌指關節屈曲70度,受傷手指加上橡皮條牽引近端關節屈曲80度,末端關節屈曲40度,必須全日穿戴可以開始早期活動,利用橡皮筋的彈性將手指帶回屈曲位,每小時10次,治療師進行指間關節的被動活動,防止關節僵硬

B主動活動期術後4~6周,佩戴腕關節伸展矯形器,指示患者自由活動手指,包括手指的屈曲和握拳,配合壓力衣控制瘢痕增生,預防關節攣縮

C手握力練習及功能訓練期術後7~12周,肌腱已基本癒合,可以進行抗阻力運動或活動,以增強肌力,做較大幅度的關節伸展,增加肌腱滑動,減少粘連開始進行手指靈巧性訓練如皮革工藝陶藝彈琴刺綉等(見圖10-2-8圖10-2-9),12周後大部分患者可以重返工作崗位,少部數患者需接受第二期重建手術,如肌腱松解術

(2)指伸肌腱的康復:肌腱修復術後,需要將關節固定在伸展位如DIP關節水平的肌腱損傷可引起杵狀指畸形,將DIP關節固定在伸展位制動期佩戴相應的矯形器,將手和腕關節處於適當位置,做主動屈指被動伸指練習(圖10-2-10)5~6周練習腕關節主動伸展及屈曲7周後,開始漸進式抗阻力運動和練習如做拼圖下棋拍球等作業活動(圖10-2-11)

圖10-2-10手指背伸矯形器

圖10-2-11拼圖

6、什麼是屈肌肌腱滑動鍛煉

指深屈肌。握緊拳頭;勾狀位置(或爪形),最大
限度的相對滑動。肌腱滑動鍛煉是指獲得最大限度的全部和部分屈肌肌腱的活 動:指淺屈肌、握拳;

7、手腕 肌腱斷裂 該做那些訓練

正常的肌腱之間是很光滑的,而且被腱鞘包著,所以活動自如。一旦損傷並縫合後,其腱鞘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且縫合處會長疤痕,於是肌腱之間滑動就會出現疼痛或受限。
你這種情況是每個肌腱斷裂恢復期都會有的,你手術固定四周加上現在已煅煉三周,共七周的時間肌腱癒合已經較牢固了,可以承受正常的功能煅煉。我建議你拿健側手的活動度作為比較,加強各關節活動度,直到恢復正常為止。千萬不要怕因為怕痛而不去煅煉或煅煉不到位,因為時間長後會造成永久的粘連而活動受限。
補充:你這種情況是肌腱粘連,如果時間有一年的話,通過煅煉恢復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再次手術了,不過術後又會再次粘連,一定要有效的煅煉才行。手術費用各個醫院不一樣,一般一,二千元足夠了吧。
補充:才一個月的話,完全有機會煅煉而恢復,煅煉要有中度的疼痛感,要練到位。先不要著急做松解手術,松解手術也不是萬能的。療效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好,

8、肌腱斷裂

骨折一般一個月會生長骨痂。神經斷裂要半年到一年才恢復。。肌腱吻合手術在拆石膏當天開始鍛煉。練3個月能恢復9成以上。。手腕無法向上活動也是要練。用另一手幫壓,你的是手術後過兩月還是拆石膏兩月。發個肌腱鍛煉方法給你:::::::::::::::::;;肌腱斷裂後上石膏肌腱和肌肉都會收縮手指一不能彎曲,是正常的。如在沒有拆石膏之前適當活動手指不管那手指肌腱有沒有斷裂。因為肌腱收縮後每個手指都一樣要鍛煉的,放高手指等於拉開肌腱不讓他收縮,在拆後鍛煉也好得快。[這是我發現的我原來上石膏小指不方便只能放高小指才舒服,拆石膏後小指比右手的伸得高一些,鍛煉也不用那麼久,我是一條肌腱斷裂包四手指,母指放在外能活動不用鍛煉,小指放高後練2月就行。中母無名指要練3個月。]。肌腱斷裂在拆石膏當天開始功能練習。只要是積極鍛煉,逐漸加強鍛煉強度,練3個月左右能恢復9成以上。我30天拆石膏。拆石膏當天開始練習,功能練習.活動開始時,手指不會有動作,就像是手指不聽使喚,但堅持下去,就會發現每天都會有進步。多給自己信心。。我原來拆石膏時手指和手背 [練到能握緊拳頭時] 也是不能向下彎曲的, 我握緊拳頭時手背和前臂慢慢拉開成90度,練習兩月才能拉開成90度的[我是說手自己用力給拉開成90度,不是另一手幫壓或掰} 握緊拳頭時手放在膝蓋上另一手抓住拳頭向後拉開就成要慢慢拉哦。 熱水浸泡時多按摸手。先練抓拳頭就是壓手指,能握緊拳頭時練向後伸也就是拉筋[肌腱},向後拉前臂和手背成90度。用另一隻手幫壓,壓到要感覺到疼痛 ,並在此狀態下堅持半分鍾以上,活動後可重復做,每天分多組進行,多做握拳動作。練習也不要太大力,防止肌腱再次斷裂。活動前如用熱水浸泡傷手十五分鍾,做按摸。活動時也按摸效果會更好。{我是每天兩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注意防止燙傷。活動後肢體應該會變腫,這是正常現象.晚上睡覺時放手高些早上起就容易消腫,白天手也要放手高點,不然也會腫的。可用外用葯,練習前10天是很痛的,過了就沒有那麼痛了。每天你有多長時間就練多久,要多活動哦,休息後又練,,堅持練3個月不要鬆散練。一般練兩月就好得差不多,但不要鬆散一定要堅持3個月,練得好就沒有粘連的。練2月後晚上抓拳頭睡覺,白天抓拳頭多做主動練力,就是手自己用力不要另一手幫。手晚上不要吹風。 手沒有力可用靡托車離合[刀仔}練或用抓小球練到有力時再用握力器練。

9、手腕肌腱恢復鍛煉問題

正常的肌腱之間是很光滑的,而且被腱鞘包著,所以活動自如。一旦損傷並縫合後,其腱鞘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且縫合處會長疤痕,於是肌腱之間滑動就會出現疼痛或受限。
你這種情況是每個肌腱斷裂恢復期都會有的,你手術固定四周加上現在已煅煉三周,共七周的時間肌腱癒合已經較牢固了,可以承受正常的功能煅煉。我建議你拿健側手的活動度作為比較,加強各關節活動度,直到恢復正常為止。千萬不要怕因為怕痛而不去煅煉或煅煉不到位,因為時間長後會造成永久的粘連而活動受限。
補充:你這種情況是肌腱粘連,如果時間有一年的話,通過煅煉恢復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再次手術了,不過術後又會再次粘連,一定要有效的煅煉才行。手術費用各個醫院不一樣,一般一,二千元足夠了吧。
補充:才一個月的話,完全有機會煅煉而恢復,煅煉要有中度的疼痛感,要練到位。先不要著急做松解手術,松解手術也不是萬能的。療效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好,

與肌腱滑動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