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肌腱什麼是肌肉兩者有什麼區別
肌腱和肌肉的區別如下:
1、組織結構不同
肌腱為肌肉末端的結締組織纖維索,肌肉藉此附著於骨骼或其它結構。肌腱較肌肉堅韌而體積小,它的擴張強度為611~1265公斤/平方厘米,肌腱主要由平行的膠原纖維束構成,沒有收縮能力。它的表麵包有結締組織膜,
膠原纖維之間有少量結締組織相連接。雖然構成肌腱的膠原纖維束彼此是平行的,但每個膠原纖維束都是互相交織的,所以肌纖維的拉力傳布到整個肌腱而不是單根腱束。
肌肉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
故稱不隨意肌。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乾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骨骼肌在顯微鏡下觀察呈橫紋狀,故又稱橫紋肌。
2、作用不同
肌肉收縮牽引骨骼而產生關節的運動,其作用猶如杠桿裝置,平衡身體運動,支點在重點和力點之間,如寰枕關節進行的仰頭和低頭運動。省力杠桿運動,其重點位於支點和力點之間,減少身體受力,
如起步抬足跟時踝關節的運動。速度杠桿運動,其力點位於重點和支點之間,如舉起重物時肘關節的運動。
肌腱是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3、伸縮性不同
肌腱位於肌腹的兩端,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在四肢多呈索狀,在軀干多呈薄板狀,又稱腱膜。腱纖維借肌內膜連接肌纖維的兩端或貫穿於肌腹中,腱不能收縮,但有很強的韌性和張力,不易疲勞,而肌肉的纖維伸入骨膜和骨質中,使筋膜牢固附著於骨上,伸縮性較差。
4、纖維束不同
肌肉的表麵包有結締組織膜,膠原纖維之間有少量結締組織相連接。其纖維束彼此是平行的,但肌腱每個膠原纖維束都是互相交織的,所以肌纖維的拉力傳布到整個肌腱而不是單根腱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肌腱
網路-肌肉
2、神經和肌腱有什麼區別
病情分析: 神經是感知傳導單位,肌腱是執行單位,就是說命令通過大腦發出經過神經傳導到肌腱,然後肌腱執行收縮或者舒張你才能做出動作。同樣,神經受到刺激,刺激信號傳導給大腦,大腦做出回應經過神經傳導到肌腱進行針對刺激的迴避動作。意見建議:神經是感知傳導單位,肌腱是執行單位,就是說命令通過大腦發出經過神經傳導到肌腱,然後肌腱執行收縮或者舒張你才能做出動作。同樣,神經受到刺激,刺激信號傳導給大腦,大腦做出回應經過神經傳導到肌腱進行針對刺激的迴避動作。
3、肌腱和神經是一種東西嗎
當然不是了。
在人體的神經系統里,神經元的神經纖維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其中許多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麵包著由結締組成的膜,就成為一條神經。神經主要由三大系統組成,即腦神經、脊神經、植物神經。各系統之間以腦神經為中心,分工協同,共同實現心理功能。在這里之所以用神經而省去了系統,是因為神經本身就是個系統概念。按生理心理學定義,神經是由神經元構成的系統,即神經元系統。其中神經元就是神經這個系統基本的功能結構單位。
肌腱是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 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於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每一塊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兩部分,肌腹由肌纖維構成,色紅質軟,有收縮能力,肌腱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色白較硬,沒有收縮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著於骨骼。長肌的肌腱多呈圓索狀,闊肌的肌腱闊而薄,呈膜狀,又叫腱膜。
4、神經,肌腱怎麼區分出來?
挺好區分 就像提線木偶 控制的人是神經 細線是肌腱 這樣不是特別完整 採納之後追問我
5、筋與神經的區別
筋:把骨與骨連在一起,每段獨立,不靈活。用手抓到一團肉,沒什麼感覺,用力了至多有一點點微痛(風濕除外)。
神經:從頭探到四肢,不獨立,很長,主幹受外力壓迫會偏移。用手能抓到一根肉條,感覺麻,酸,痛。
下蹲又能拱起,是連接踝,膝,腰之間的筋起作用(要神經指揮)。用力打屁股,整個下肢十分酸爽,是神經起作用。
6、急,請問肌腱和肌皮神經的關系,肌皮神經是附著在肌腱上的嗎?謝謝
肌皮神經通常起自臂叢外側束。向外下斜穿喙肱肌。經肱二頭肌和肱肌之間下行。沿分支支配上述三塊肌肉。在肱二頭肌肌腱外側。肘窩上穿深筋膜出終末支延外側皮神經分布外側皮膚。附著在肌腱上。
7、手腕有多少條神經和肌腱
由橈側向尺側為:1、拇長展肌與拇短伸肌腱;2、橈側腕長、短伸肌腱;3、拇長伸肌腱;4、指總伸肌與示指伸肌腱;5、小指伸肌腱;6、尺側腕伸肌腱。
尺神經、正中神經、肌皮神經和橈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