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半膜肌腱疼痛

半膜肌腱疼痛

發布時間:2020-09-02 09:35:07

1、運動後半膜肌酸疼怎麼回事

在一次活動量較大的鍛煉之後,往往會出現肌肉酸痛。這種肌肉酸痛不是在運動結束後馬上發生的,而是發生在運動結束後1-2天,因此稱為延遲性疼痛。特別是那些對抗地心吸力的動作和對抗來自較強阻力的動作,更容易產生肌肉酸痛,動感單車就屬於後者。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但如果你真的不想有這種經歷的話,你可以降低訓練強度。

在發生了肌肉酸痛之後,我們可以採取做伸展運動、塗抹葯膏、冰敷、溫水浴及桑拿浴等方法減輕疼痛。不過,以上方法都只能提供短暫的解脫,在運動時,我們就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根據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科學地安排鍛煉負荷,不要一味逞強;2.鍛煉時,盡量避免長時間集中練習身體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負擔過重;3.做好准備活動,注意對即將練習的局部肌肉動得更充分;4.運動後要注意進行一般性放鬆練習,重視肌肉的伸展牽拉練習。

肌肉酸痛多是由於肌肉損傷所引致,正如其它運動創傷一樣,必須讓受損的肌肉得到足夠的時間康復。如果真的無可避免,在構成肌肉酸痛的訓練課後,就只好多給予一、兩天的時間休息了。

另外,不要一鍛煉完就沖向浴室洗澡,這很容易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加心臟的負擔。尤其是蒸氣浴和桑拿浴,如果訓練後立刻使用很容易導致頭暈、惡心甚至心率衰竭。所以運動後做一些簡單的放鬆和伸拉練習,一定要等心率在每分鍾120次以下5-10分鍾、身體「冷卻」之後再去洗澡。

2、半膜肌和腓腸肌中間的疼怎麼辦啊?是怎麼回事呢?你大神解一下,謝謝!

你是大神啊!這么具體准確的位置,有幾個人懂得啊!

3、鍛煉後,一用力肌腱疼痛,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這種疼痛會持續多久,嚴重不嚴重。

你好,鍛煉後,一用力肌腱疼痛,這個需要休息的,熱敷理療按摩都可以好轉的,也可以吃芬必得膠囊的。

4、突然半健肌半膜肌巨痛,怎麼辦?

1. 跑步半健肌會疼,在體育運動中,由於准備活動不當,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力量減弱,協調性降低;錯誤的技術動作或運動時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過猛或粗暴;氣溫過低濕度太大,場地或器械的質量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傷。
2. 半腱肌位於大腿後側,起自坐骨結節,終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屈膝關節並微旋內,由坐骨神經支配。半腱肌拉傷的表現:站立後,想向後綳緊膝蓋時,膝蓋後內側疼痛。

5、半膜半腱肌拉傷多久能好

結合葯物的塗抹注意休息,減少半躺半坐和久站久坐的習慣,一般恢復時間在2兩到三周左右,但近期一定要注意減少運動。拿走不謝

6、您好我右腿後側總是酸疼脹痛!晚上睡覺的時候現在也有些疼痛@ 就感覺裡面的那根筋疼!

買個深度按摩杖自己每天按按就好了。可能是每天久坐,壓迫了大腿後側的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頭肌。同時可以在網上搜索篇文章,激痛點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療——大腿後側痛,好里有詳細的方法。希望你盡快好起來。

7、腘窩疼痛是怎麼回事

腘窩處疼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很多人主訴腘窩處疼痛的同時並伴隨著強烈的牽拉感,如何處理這種問題,我們就應該從腘窩說起。

腘窩為膝後區的菱形凹陷。外上界為股二頭肌腱,內上界主要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內和下外界分別為腓腸肌內、外側頭。腘窩自上而下為:股骨上下髁、膝關節囊後部及腘斜韌帶、腘肌。

腘窩內含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經,由淺至深依次為:脛神經、腘靜脈和腘動脈。其外上界還有腓總神經經腓骨頭附近穿過。

脛神經位於腘窩的最淺面,於腘窩上角由坐骨神經分出,沿腘窩中線下行,到腘肌下緣穿比目魚肌腱弓,進入小腿後區。
腓總神經為坐骨神經的另一終末支,一般起自腘窩上角,沿股二頭肌腱內側緣行向外下,越腓腸肌外側頭表面,至腓骨頭下方,繞腓骨頸,在此分成腓淺和腓深神經。腓總神經在腓骨頸處緊貼骨面,表面無肌組織覆蓋。當腓總神經損傷時,會引起小腿前、外側群肌肉癱瘓,導致足下垂。

腘動脈是股動脈的延續,位置最深,與股骨腘面及膝關節囊後部緊貼。腘動脈上部位於脛神經內側,中部居神經前方,下部轉至神經外側。腘靜脈由脛前,後靜脈合成,位於脛神經的深面。小隱靜脈於胭窩下角處,穿腘筋膜注入腘靜脈。腘靜脈上行於收肌腱裂孔處續於股靜脈。

而我們所說的腘窩疼痛,常是由腘繩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腸肌、跖肌、腘肌和比目魚肌損傷導致的,因此針對這類病人我們一般有下面幾個必須處理的點:
股骨內側髁—腓腸肌的內側頭
股骨外側髁—跖肌、腓腸肌外側頭、腘肌
脛骨平台外側—半膜肌和腘肌
腓骨外側—比目魚肌

下面就介紹一下上面的幾塊肌肉損傷所表現的症狀:

腘繩肌群是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長、短頭構成的腘繩肌位於大腿後側淺層,是一塊強有力的伸髖屈膝肌,肌腹呈梭狀。股二頭肌為外側腘繩肌,分為淺層長頭及深層不可觸的短頭;淺層的半腱肌和深層寬大的半膜肌組成了內側腘繩肌,在三塊肌肉的肌腱中,半腱肌肌腱附著在脛骨內側髁後內側,並與股簿肌肌腱、縫匠肌肌腱共同形成「鵝足」。

股二頭肌功能為伸髖關節,輔助髖關節外旋、骨盆後傾;
半腱肌、半膜肌功能為屈曲、內旋膝關節,伸髖關節。

半腱肌和半膜肌損傷疼痛位於下臀部及其相鄰的大腿並沿著大腿和膝關節後內方,到達小腿內側的上半部分。而半膜肌止於內側半月板,持續收縮會導致內側半月板的功能障礙;股二頭肌長、短頭損傷疼痛集中於膝關節後方,並可以向上延伸至大腿後外側甚至臀部的橫紋處。

腘肌呈薄而平坦三角形,為腘窩遠端的基底。其近端纖維附著於股骨外側髁,遠端纖維連接在脛骨近端,與前臂的旋前圓肌同源。其功能為使膝關節屈曲和內旋,後拉外側半月板。由於具有解除膝關節絞索的作用,又被稱為膝關節的鑰匙。肌肉損傷疼痛可集中在膝關節的後面。腘肌止於外側半月板,持續緊張可導致外側半月板的功能障礙。膝損傷後,常出現韌帶或軟骨後側止點的牽拉而張力過高,或持續收縮而縮短。
腘肌損傷常表現為患者蹲屈、跑步、上下樓時膝關節後方疼痛和出現絞索現象。腘肌受損可進一步導致腘肌肌腱炎、腱鞘炎和腘靜脈血栓形成。

腓腸肌是位於小腿後方的最表淺的肌肉,覆蓋比目魚肌,其輪廓在小腿處清晰可見。起點位於股骨內外側髁形成內、外側頭,向下分為兩個獨立的肌腹,腘動脈常在內側頭附近經過。其肌腱與比目魚肌肌腱融合形成跟腱,附著於跟骨。肌肉損傷疼痛可能從同側足背延伸至踝後內側及小腿、膝蓋後外側及遠端大腿後側,表現為足背甚至足弓疼痛、夜間陣發性小腿痙攣及間歇性跛行。

跖肌:梭形肌腹的跖肌較小,纖維細弱,是膝後部一塊很小的肌肉,遠端附著於跟骨。其主要功能協助小腿肌肉跖屈踝關節。肌肉損傷疼痛主要集中於膝關節後側,有時也可延伸至小腿背側和大腿中部。生活中易發因素包括受涼,長時間爬上坡路,在海邊行走,鞋底太硬,踝關節長時間跖屈等。表現為膝關節後方疼痛。

比目魚肌位於小腿後方,腓腸肌的深處,其主要附著於近端腓骨和中段脛骨的後側面,與腓腸肌共同組成了小腿三頭肌並且在遠端融合形成跟腱附著於跟骨後側。其主要功能為跖屈。肌肉損傷疼痛主要位於足後部和足底表面,並常涉及跟腱遠端,膝關節後側。表現為腳或腳踝浮腫,腳步背屈活動受限,或上下坡時膝關節後方疼痛。

上述幾塊肌肉是易引起膝關節後側腘窩疼痛的原因,其所述說的牽拉感無外乎內外側腘繩肌、腓腸肌內外側頭過緊,試著處理上述幾個原因,會收到一定效果。
註:在處理腘窩時,要小心脛神經和腘動脈,以免其發生損傷。

8、半腱肌和半膜肌斷裂是否構成輕傷

半腱肌和半膜肌斷裂不構成百輕傷,屬於輕微傷。

半膜肌位於大腿後側、半腱肌的深面,以扁薄的腱膜起自於坐骨結節,終止於脛骨內側度髁後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屈膝關節並微旋內,由坐骨神知經支配。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輕微傷
a)肢體一處創口或者瘢痕道長度1.0cm以上;兩處以上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1.5cm以上;刺創深達肌層。
b)肢體關節、肌腱版或者韌帶損傷。
c)骨挫傷。
d)足骨骨折
e)外傷致趾甲脫權落,甲床暴露;甲床出血。
f)尾椎脫位。

與半膜肌腱疼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