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拇指掌側肌腱

拇指掌側肌腱

發布時間:2020-08-30 22:22:55

1、拇指肌腱

我是左拇指內側屈肌腱橫向斷的。術後石膏固定,而且是保持握手姿勢。五周拆的石膏,但醫生要求不允許活動,防止二次損傷。前天剛剛六周,醫生要求適當訓練彎曲,不宜過度用力。
我的傷口已經不疼了,開始的時候麻,現在不按已經不麻了,只是拇指第一節一半沒有知覺呢,醫生說傷到神經需要時間恢復,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復。
看你的情況石膏拆的有點早了,我是20天拆的線,你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避免二次手術,這可是很嚴重的,醫生這么告訴我的。
祝我們早日康復。

2、大拇指長伸肌腱與短伸肌腱和長展肌健的區別和各自的作用

大拇指長伸肌腱與短肌腱和長展肌腱的區別和各自的做用

3、一隻手幾條肌腱

腕部掌側通過的肌腱:拇長屈肌腱;指深、淺屈肌腱;橈側腕屈肌;尺側腕屈肌
腕部背側通過的肌腱:拇長展肌腱;拇短伸肌腱;拇長伸肌腱;橈側腕長短伸肌腱;尺側腕伸肌;指伸肌肌腱;食指固有伸肌腱;小指固有伸肌腱

4、掌骨拇指側韌帶軟組織損傷怎麼治

葯酒大部分的功效是活血,而你們平時的軟組織損傷時多為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Ø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而由於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運用而導致的局部軟組織損傷,皮膚及粘膜保持完整,,傷處與外界沒有相通。
Ø 處理原則:
ü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局部組織缺血,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嚴禁嚴傷處按摩和熱療。
ü 中期:損傷24—48後,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組織正在形成,組織正在修復。此期可持續1—2周。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採用熱療、按摩、葯物及傳統中醫葯方法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ü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已經基本消失,但局部肉芽組織攣縮形成的瘢痕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均低於正常組織水平,組織粘連仍然存在,再生的新組織也仍未達到正常組織的物理特性水平。處理原則是增強肌肉力量,恢復關節活動度,松解粘連。通常以功能鍛煉為主,治療可採用理療、按摩及其他中醫葯方法。

外用葯酒,主要用於運動系統的損傷治療。使用時,先將葯酒塗擦患處,然後在患處及其周圍反復按、揉、撫摩,並配合捏壓、彈撥、捋順、旋轉等輔助手法,以提高療效。

塗擦時以溫擦為宜,這樣有利於葯酒滲透到皮下組織,發揮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按摩時間每次約15—20分鍾,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5次為一療程。

外用葯酒時應注意:

1.外用葯酒多數為活血化瘀、行血止痛類葯物,因而切忌內服,以免引起中毒反應;

2.按摩手法宜先輕後重,臨近結束時再逐漸減輕;

3.軟組織損傷在2天內出現局部出血、紅腫,如果在患處用力按摩,會使症狀加重,故不宜使用;

4.用葯酒按摩握拿組織時,注意不要直接按擦骨凸部,以免損傷骨面的軟組織和骨膜組織而加重病情;5.葯酒按摩方法不宜用於新鮮的骨折、關節脫位、表皮破損,對心、肝、肺、腎有嚴重疾患者也應禁止用該法治療;

6.對有骨腫瘤、骨結核、軟組織化膿性感染等,只可在疼痛較重處作表面塗抹,不要推拉重壓,以免病灶擴散。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後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餘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准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怎麼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盡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綳帶包紮,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復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復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5、可以跟我講講趾長屈肌腱及腱鞘嗎?

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症狀如下:
1、起病往往比較緩慢,早期在手掌掌指關節處有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工作勞累後加重,活動稍稍受限;
2、當病情逐漸發展,疼痛向腕部或手指遠端放射,患指伸直、屈曲受限,多在掌側指橫紋處有壓痛,局部可以摸到硬性結節;
3、當患指屈曲時突然停留在半屈曲狀態,再用力去屈指時,可感到患指受阻後突然出現跳過現象,同時伴隨有手指的彈響,有些病例則需要用健側手來幫助扳動,才得以恢復原位。
小兒先天性扳機指絕大多數發生在拇指,指間關節呈屈曲畸形,屈伸受限,掌指關節掌側可以摸到硬的小結節,但壓疼不明顯,被動屈伸指間關節可有彈響,甚至有的不能被動伸直指間關節。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不願意用患手活動或者玩耍,這是與成人狹窄性腱鞘炎的一個主要區別。根據患者病情特點,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也就是炎症期,就是病程短,局部疼痛明顯,但是沒有明顯的卡壓征,如彈響等;中期又稱之為狹窄期,病程較長,局部疼痛不是很劇烈,但是有明顯的伸屈困難,有彈響,可以檢查到結節狀物滑動以及彈跳感;後期也稱為粘連期,病程長,一般無局部疼痛,手指固定於伸直位或者屈曲位,有些經過多次治療反復發作。

6、拇指肌腱斷裂快四年了,現在還會萎縮嗎?

你描述的不清楚,不知道是拇指伸肌腱斷了,還是拇指展肌腱斷了,手術修復了嗎?
你平時要多扳扳他,雖然他不能主動的伸直或者外展,但是你要讓他被動的活動,要不掌側的屈肌腱會攣縮的,也就是越來越張不開。
最好是去醫院檢查下,可以接的,實在長度不夠可以取掌長肌腱移植。

7、大拇指關節腱炎怎麼辦

大拇指腱鞘炎是指第一掌骨頭部的拇長屈肌腱鞘炎及第2、3、4、5指掌骨頭部的屈指肌腱腱鞘炎。拇長屈肌的肌腱在第一掌骨頸部,進入一個由掌骨掌側的骨溝與鞘狀韌帶所構成的狹窄管道。在第一指骨底部及其尺側的種子骨,分別附著於拇短屈肌的淺頭及深頭,拇長屈肌腱在二者之間通過。兩個肌腱長期與腱鞘摩擦,即可引起慢性炎症。
中醫治療
腱鞘炎屬中醫「傷筋」范疇,系因局部勞作過度,積勞傷筋,或受寒涼,致使氣血凝滯,不能濡養經筋而發病 。外敷治療是祖國醫學的外治療法,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醫理葯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

3封閉治療
可使早期腱鞘炎得到緩解,每周封閉一次.一般選擇封閉治療方法對局部組織傷害較大,且易復發。嚴重患者可選擇手術治療,術後應早期做屈伸手指活動,防止肌腱粘連.術後1個月內免手工勞動。

4手術治療
手術後,選用合適的夾板固定。 在非手術療法無效的情況下,可行小針刀松解術或腱鞘切開術。在掌橫紋處做切口,以血管鉗分離直達腱鞘處,避免損傷指血管神經束。

5穿刺治療
在局部麻醉之後,用較粗的針頭穿刺,抽出囊液後,注入腎上腺皮質激素或透明質酸酶,然後加壓包紮。 激素類葯物會對身體有副作用。
對於病程短、症狀輕的病例,可實行保守治療,包括,使用支具適當制動拇指,改變誘發疾病的活動方式及習慣,減少寒冷刺激,局部熱敷、理療,外用葯物塗抹等。

6針灸療法
取患者患側陽溪、陽池、合谷、曲池、陽闕、手三里、列缺、偏歷及阿是穴,皮膚常規消毒,取壓痛點處阿是穴採用圍刺法,針刺得氣後,行平補平瀉法。對陽溪、列缺、陽池穴施灸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7推拿法
用按摩手法在局部及遠端穴進行點、按、推、揉、滾、彈撥、擦等法,醫生用拇指重點揉按橈骨莖突部及其上下方,治療15分鍾。採用上法治療,經過臨床觀察效果滿意,一般患者治療1個療程即愈。
常用穴位及部位
(1)橈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炎: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及橈骨莖突部。
(2)指屈肌腱腱鞘炎:內關、外關、阿是穴。
(3)撓側伸腕肌腱周圍炎:手三里、外關、內關,及前臂伸側橈面。
常用手法:滾法、按揉法、捻法、抹法、擦法等,及熱敷法和關節被動運動法。

8偏方治療
生梔子療法
生梔子10克,生石膏30克,桃仁9克,紅花12克,土鱉蟲6克。將上葯共研為末,用75%酒精浸濕,1小時後加適量的蓖麻油調成糊狀備用。使用時將此葯膏塗於紗布敷貼患處,用膠布固定即可,隔日換葯1次。
白酒療法
取60度白酒一兩,放到小碗里,用火點著,趁著著火時,用手粘酒抹到患處,用力按摩。
透骨熏洗液
用桂枝、紫蘇葉各15克,麻黃、紅花各88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鮮桑枝各30克。水煎至2000毫升~3000毫升,倒入臉盆中,患部放在盆口上,上面覆蓋毛油熏蒸浸洗,每次30分鍾,每日2次,洗後用綳帶和瓦形硬紙殼固定。

9食療方法
蜜餞山楂
主料: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蜜餞山楂的做法:
1. 將生山楂洗凈,去果柄、果核,然後將山楂放入鋁鍋內,加水適用量,煎煮至七成熟爛,水將干時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煮透收汁即可。
2. 冷卻後,放入瓶中貯存備用。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15-30克。
健康提示
開胃,消食,活血化瘀。
食物相剋
山楂:山楂不宜於海鮮、人參、檸檬同食。
蜂蜜:蜂蜜的營養成分比較復雜,蔥蜜同食後,蜂蜜中的有機酸、酶類遇上蔥中的含硫氨基酸等,會發生有害的生化反應,或產生有毒物質,刺激腸胃道而導致腹瀉。
食療葯膳
(1)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g,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
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隻,鹿茸3~6g,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4)苡米粥:苡米30g、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5)防風苡米粥: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痹。
(6)川斷25克,杜促30克,與1條豬尾共煮,調味服用。
(7)桑寄生15克與1個雞蛋,煲熟服用。
(8)老桑枝6克,與500克重的雌雞共燉,飲湯食用。
(9)粟子粥: 粟子15枚,豬腰l對,粳米30克。先將栗子炒香(用沙炒),後去殼,與粳米加水適量同煮粥。或將栗子風干,磨粉,以栗粉30克,粳米20克,豬腎1對,同煮粥亦可,每次1小碗,每日1次。本方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之功,可用於坐骨神經痛脾腎虧虛證。

10運動治療
腱鞘炎的治療:患處可用熱療、按摩及充分休息3周左右,特別要減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勞動。局部封閉治療,可使早期腱鞘炎得到緩解,每周封閉一次,但是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很容易就會復發。
運動療法
動作1 用手錶做輔助器械,按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手腕25次。
功效:緩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覺。
動作2 手握帶有負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從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動作,然後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從下到上的運動,各25次,鍛煉腕屈肌。
功效:防治腕關節骨刺增生,增強手腕力量。
動作3 舒展身體各部位時,也要用力展開雙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鍾,做2至3次。
功效:增強關節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
動作4 吸足氣用力握拳,用力吐氣,同時急速依次伸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 功效:鍛煉手部骨節,舒緩僵硬狀態。
動作5 用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從大拇指開始,每指各做10秒鍾,平穩呼吸。
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
動作6 雙手持球(如網球),或持手掌可握住的事物(如水果等),上下翻動手腕各20次。球的重量可依自己力量而定。
功效:增強手腕力量,鍛煉肢體協調能力。
動作7 雙掌合十,前後運動摩擦致微熱。 功效: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 肩部:左手臂向右拉伸時,頸部向左拉伸,注意手臂不要過高,和胸部有一定距離,不要有壓迫感。每次保持30秒至45秒,換右手臂。這些動作能夠有效的緩解大拇指腱鞘炎所帶來的疼痛。
新型微創療法
「離子消融療法」以不開刀、無痛苦、超微創、安全有效等優點著稱。此法是在儀器的輔助下迅速精確的直達病灶處,產生刺激,改善關節周圍血運,促進血液迴流,恢復關節周圍軟組織力學平衡,利於骨關節自體修復。該療法具有以下優勢:療程短;無創的手術;不出血、不住院,病人痛苦小;治療費用低;遠期效果好。

11產後腱鞘炎護理
1、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一般都受到關照、 護理,以至較少下床活動,更不用說做家務了,相信 你也是如此。「月子」期後,或多或少要料理些家務, 雖然不做重體力勞動,但長時間重復單一的勞動,即頻繁使用手腕部(如抱孩子、用冷水洗尿布、洗衣服、切菜、炒菜、提壺倒水等)。
2、溫炙可每日2次,每次5-10分鍾。熱敷用熱毛貼即可,如能加上一些補氣養血、通經活絡、祛風除濕的中草葯效果更佳。還可以用按摩,一般是在痛點處先輕壓後重壓,壓30秒放開15秒,交替進行,注意按壓時不要揉捏,否則會使疼痛加重。

12日常護理
腱鞘炎日常護理和鍛煉方法:
1、用溫水洗手
養成勞作後用溫水洗手的習慣,不宜用冷水,適時活動手,並自行按摩。得了此病,貴在早治,以免遷延成慢性。
2、旋轉手腕
當刺痛開始時,可以做些溫和的手部運動以緩解疼痛。旋轉手腕是簡單的運動之一。轉動手腕約2分鍾。可以運動所有的腕肌肉,恢復血液循環,並消除手腕的彎曲姿勢,此彎手姿勢常引起手腕痛等症狀。
3、抬起手臂
抬起手,高過頭部,一邊旋轉手臂一邊旋轉手腕。如此幫助你的肩膀、頸部、上背調整位置,並紓解壓力及張力。
4、轉動頭顱
工作間隙應休息一會,將手擺在桌面,旋轉頭部2分鍾。向前及向後彎脖子,用頭點兩肩,扭一扭脖子,看左肩、看右肩。
5、定時運動
每天運動及鬆弛所有酸痛肌肉是很重要的,即使你未感覺疼痛。前面介紹過的局部運動,每天至少應練習4次。
6、將手抬高
當你休息時,避免使手低於肩膀。以桌面支撐手肘,或將手肘靠在椅把上。保持手朝上。這是有益的休息姿勢。
7、握拳練習
輕輕握起拳頭,然後張開,將手指伸直。如此反復練習有助於紓解刺痛。
8、避免手臂下垂
睡覺時,保持手臂靠近身體,且手腕不彎曲。假使讓手垂在床邊,將增加手的壓力。
9、小心使用工具
使用工具時,勿將壓力集中於手腕基部。盡量使用手肘及肩膀。
10、不要過多使用拇指
防止過多使用拇指,不要用拇指用力做捏、推動作太久。
11、堅持去做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法都需要堅持去做,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好的快一些。

8、拇指屈肌腱斷裂兩次,做了兩次手術了。怎麼才能保證不再斷了。急。。。

你好,這內容帶有很多感情色彩,你的心情我也能理解,拇指的功能佔了手功能的大部分,這表明拇指的活動量比別的手指要多很多,至於怎麼才能保證不再斷裂,沒有哪個醫生敢保證,也沒有一定的鍛煉計劃。一般來說也是兩周折線,4~5周折外固定,期間可以無負重手功能鍛煉,主要以被動為主,剛開始只能被動活動一兩下(如用右手輕壓左拇指,幅度少),以後就慢慢地增加活動數量及幅度,,這過程要輕,不能勁太大,練習完後要把外固定安上,這個無負重鍛煉過程比較長,可能要1~2個月(時間自己把握)。被動活動過程如果是慢及輕,一般不會引起再次斷裂。術後肌腱粘連是必然的,同時如果是指屈肌腱斷裂,拇指會表現出一種過伸症狀,還有屈肌腱有深淺之分,它們的表現又是不一樣。祝你身體康健,本人微波~強哥打奧特曼~內容手打,很累求粉,謝謝

9、見於掌側指頭於手掌連接的關節處疼是什麼原因,怎麼可以治好

手疼,一般分肌腱痛,關節痛,血管神經性痛。
肌腱痛,一般是腱鞘炎,分為
1.屈肌腱鞘炎:見於掌側指頭於手掌連接的關節處
2.伸肌腱鞘炎:見於腕關節處大拇指側
關節炎,可分為
1.類風濕性關節炎,多侵犯指關節,嚴重的可有關節變形
2.單純的指關節炎,比如受累後,扭傷等情況而發病
血管肌腱一般是頸椎病,肩周炎,肘關節炎等手部以上部位出現炎症,通過神經血管,引起的放射痛
根據你的描述你父親很可能是腱鞘炎
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進行一對一提問

與拇指掌側肌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