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筋腳筋具體在人體什麼部位 求詳細圖解
你對「手筋、腳筋」的理解太膚淺。
你所謂有「筋」大概要包括:肌腱、韌帶、血管和神經。
自己找幾張手部、腳部的解剖圖片先看一看吧。
2、腳丫子的哪個部位是肌腱啊
腳後跟上面,腳踝部分可以摸到肌腱啊。
3、建築鋼筋圖中用圖表示腳筋與縱筋怎麼區別
縱筋:中平行於梁長度方向的梁的主要受力鋼筋的總稱
腳筋:可能是角筋,一般是指樑上部箍筋角部鋼筋,可能是通長鋼筋,也可能是通長鋼筋和架立鋼筋
這二者如何區別,要看你用於何處。
最好你有個圖發上來看一下。
一般的樑上部集中標注中有角筋的標注,原位標注時則是通長鋼筋和支座負筋一起標的。
舉例:KL1,2C20+2C12,原位標注是5C20。
說明,此梁是框架梁1,通長鋼筋是2根三級鋼20,支座處另加3根三級鋼的20,跨中無支座負筋處有架立筋2根三級鋼12
望對你有幫助
如還有不明,可上圖,或追問
4、腳的跟腱在哪裡?有圖片嗎?
腳跟不懂,抬起前腳掌,感覺得到拉伸的位置就是跟腱
5、求腳的骨骼結構圖,清楚點的。
腳骨骨骼結構圖如下: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1、跗骨:7塊,屬短骨。分前、中、後三列。後列有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為位於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為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
跟骨後端隆突,為跟骨結節。距骨前接足舟骨,其內下方隆起為舟骨粗隆,是重要的體表標志。記憶7塊跗骨名稱及排列的口訣是:上距下跟距前舟,舟前三楔外伴骰。
2、跖骨: 5塊,為第1-5跖骨,形狀和排列大致與掌骨相當。
3、趾骨:共14塊。足母趾為2節,其餘各趾為3節。形態和命名與指骨相同。
(5)腳肌腱圖擴展資料:
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作用及易發病症:
1、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韌帶、肌腱共同構成凸向上方的足弓,是人體直立、步行及負重時重要的裝置,如果足弓塌陷,便形成扁平足。
2、跖骨位於足的前部,其基底部與楔骨、骰骨組成跖跗關節,跖骨頭是負重區域。任何損傷造成跖骨骨 折,如不能解剖復位,可能發生嚴重並發症。
3、趾骨之間為關節囊及韌帶連接,是除踝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部位,又由於位於足的前端,因此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病因多為直接暴力損傷,如重物高處落下直接打擊足趾,或走路時踢及硬物等。重物打擊傷常導致粉碎骨折或縱形骨折,同時合並趾甲損傷,開放骨折多見。踢撞硬物致傷多發生橫形或抖形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