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肌腱兩個字

肌腱兩個字

發布時間:2020-08-28 16:29:54

1、經筋這二個字怎麼讀

經筋

讀音:jīng jīn 

字義詳解:

[ jīng ]

1.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編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紗。~線。~綸(a.整理過的蠶絲;b.喻政治規劃)。

2.地理學上指通過南北極與赤道成直角的線(亦作「子午線」):東~。西~。~度。~緯儀。

3.作為思想、道德、行為等標準的書,亦稱宗教中講教義的書,或稱某一方面事物的專著:詩~。易~。~書。~卷。~文。~義。~傳(zhuàn)(儒家經典與註疏的合稱)。四書五~。~史子集。黃帝內~。

4.治理,管理:~理。~營。~商。~濟。~紀。~天緯地。

5.通過:~過。~歷。~驗。~手。~辦。~年累月。~久不息。

6.禁受:~受。~風雨,見世面。

7.常行的,歷史不變的:~常。~費。荒誕不~。

8.中醫指人體內較大的脈絡:~脈。~絡。

9.表示動作的時間而且完成了:已~。曾~。

10.縊死,上吊:自~。

11.婦女每月一次由陰道排出血液:月~。~血。

12.古同「京」,數目。

13.姓。

[ jīn ]

1.肌肉的俗稱:~力。~肉。~疲力盡。

2.肌腱或附著在骨頭上的韌帶:~骨。~道(「道」讀輕聲)。蹄~。

3.可見的皮下靜脈的俗稱:~絡。~脈。青~暴露。

4.像筋的東西:鋼~。橡皮~兒。

2、右腿,腓骨開放性骨折並神經,血管,肌腱開放性**,(這兩個字看不懂)二次手術還做了植皮,皮瓣。現在

二級吧,走路肯定會有後遺症的

3、「脛腓」這兩個字怎麼念?

「脛腓」這兩個字念jìng féi。

脛:小腿骨,脊椎動物膝蓋以下的前方骨頭。
腓:脛骨後的肉,即腿肚子。

脛腓骨為小腿內側的長形骨,上端和下端膨大,中部的橫斷面為三角形。

4、肌、膚、懶、穗、喉、耕、橘、楬、禍、挽、甸、字的組詞每字2個

肌、膚、懶、穗、喉、耕、橘、楬、禍、挽、甸、字的組詞每字2個
肌(肌肉.肌體)、膚(肌膚.皮膚)、懶(懶惰.懶散)、穗(稻穗.麥穗)、喉(喉舌.咽喉)、耕(春耕.耕地)、橘(橘樹.橘子)、楬(褐色.褐土)、禍(橫禍.禍害)、挽(挽回.挽救)、甸(草甸.沉甸甸)
你若滿意此回答,請給予採納,謝謝!

5、肌腱和韌帶有什麼區別

一、作用:

1.韌帶:

限制骨骼活動范圍以免損傷

2.筋:

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

二、位置:

1.韌帶: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

2.筋:

大多看不見,它附著在骨頭上。

(5)肌腱兩個字擴展資料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

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6、手筋、腳筋到底是什麼?

從醫學上可以看得出,筋(疑似就是西醫的肌腱)是人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動骨的活動從而帶動相應部位活動的根本。

簡單點,你吃雞爪(連接較長小腿部分那種)的時候,如果仔細的話,會發現吃出好多硬軟交接的條狀細骨,你可以試試扯動細骨,會發現雞爪會有相應部分在動,這就是筋。
再舉例,蟹鉗,你把肉吃了,會留有一份薄膜裝軟骨,那應該也是筋,你拉動那軟骨,會發現蟹鉗會動起來。

7、腱鞘這兩字怎麼讀?是一個詞語。

jiànqiào
腱鞘包於某些長肌腱表面,多位於腱通過活動范圍較大的關節外。腱鞘由外層的腱纖維鞘和內層的腱滑膜鞘共同組成。腱滑膜鞘呈雙層套管狀,分內、外二層。內層緊包於肌腱的表面;外層緊貼於腱纖維鞘的內面。內、外二層之間含有少量滑液。內、外二層相互移行的部分,稱腱系膜,內有血管、神經通過。腱鞘內有少量的滑液,可起約束肌腱的作用,並可減少肌腱在運動時的摩擦。

8、如何修復肌腱

肌腱損傷的修復

在手外科領域中,肌腱損傷問題占很大比重。根據積水潭醫院手外科1992年、1993年兩年統計,手部損傷,包括新鮮與陳舊性損傷,共3700多例,單純肌腱損傷和合並肌腱損傷的病例佔30%,因此,肌腱修復質量直接關繫到手功能恢復程度,肌腱修復過程中,熟悉肌腱系統的功能解剖,了解肌腱損傷的創傷病理,熟練地掌握肌腱損傷的處理原則與操作技術,是獲得肌腱修復術後較好療效的基本條件。天津市漢沽區鹽場醫院外科張東坤

肌腱損傷在手外傷中約占開放性損傷病例的三分之一,肌腱損傷致傷原因一般為銳器傷和機器傷。肌腱損傷的修復分為一期直接修復和二期移植修復。

一、肌腱縫合方法

(一)Bunnell縫合方法

採用3-0的無創尼龍或滌綸線雙植針,距肌腱斷端6毫米處橫穿入一針。將肌腱縫線的一半拉出肌腱對側緣後,反復四次。然後用同樣的方法縫合斷端另一端,將斷端兩端對合結扎縫線。此縫合方法縫接處抗張力較強。可用於鞘管內屈肌腱縫合。但由於縫合線反復穿插,易造成肌腱斷端處血液循環不通暢,現多不採用。

(二) 「8」字縫合法

用3-0無創縫線距斷端5毫米處進針,呈「8」字縫合兩肌腱斷端。此方法經常用於新鮮肌腱損傷的縫接,或直徑相等移植肌腱的縫合。「8」字縫合簡便,對腱斷端創傷小,但抗張能力也較小。

(三)Kessler縫合法

Kessler縫合法或稱改良法,是目前常採用的肌腱縫合方法之一。採用5-0無創縫合線於斷端近端5毫米處,從腱一側斷端處進針,距斷端5毫米處出針,再橫行穿過肌腱,縱行進針從斷端穿出。以同樣方法,縫合對側斷端,兩斷端對合結扎縫線。此方法縫接處結扎線埋在腱內,抗張力較強,且縫線作用為縱向。

改良Kessler縫法,是在上述縫合方法基礎上,在肌腱縫合處加一圈間斷縫合,以加強縫合處的抗張能力,並使縫合處光滑、平整。

(四)Kleinert縫合法

Kleinert縫合適用於新鮮或陳舊性肌腱損傷縫合。採用3-0無創傷在斷端上方5毫米處水平進針,對側穿出,然後再斜行進針,並於斷端穿出。再用一側的針線在另一斷端做同樣形式的縫合。此縫合方法簡便易行,抗拉力強,對肌腱斷端血液循環影響小。

(五)Koch-Mason縫合法

Koch-Mason縫合法略同於Kleinert縫合,所不同的是採用雙針分別縫合肌腱遠近端,在斷腱間有兩個縫接線,並間斷縫合斷端,以加強抗拉力,同時使其縫合處光滑、平整。

(六)津下(Tsuge)縫合法(套圈式)

津下縫合法用3-0或5-0圈形肌腱縫合線,距斷端約1厘米處橫行穿一針。出針後再套入圈內,拉緊後鎖住少量肌腱纖維,偏長側將針縱向穿入肌腱。並從斷端引出,然後再穿入對側斷端,離斷端1厘米處將針穿出,拉緊對合好斷端後,將線的一端剪斷。

(七)田島(Tajima)縫合法

田島縫合法適用於粗的肌腱,即津下縫合法雙套圈縫合,抗拉力較強。此縫合方法對斷端肌腱血液循環干擾較少。

(八)腱骨固定法

鍵骨固定法用於肌腱植腱固定術,用小骨刀在固定肌腱處掀起一骨皮質,或用骨鑽鑽孔以接納肌腱,再用細鋼絲將肌腱斷端做「8」字縫合,然後將鋼絲分別從骨創面兩側穿向背側,拉緊鋼絲,使肌腱端嵌入骨創面內,穿出的鋼絲在植背側用鈕扣或紗布卷固定,拆線時剪斷一側鋼絲,牽引出另一端即可。

(九)編入縫合法

編入縫合法適用於肌腱端側縫合,包括一條與多條肌腱端側縫合,一般在利用一條肌腱帶動多條肌腱時採用。用11號尖刀在肌腱適當部位戳穿,將要移位的肌腱劈開,穿過肌腱裂隙縫合,再用同樣方法,穿抽兩次縫合,最後將移位肌腱斷端部分切除,用接受移位的肌腱包埋。

單條肌腱端側縫合法,常用於兩直徑不等的肌腱縫合。先將粗肌腱用11號刀做切口,將細肌腱穿入裂隙並縫合,再於粗肌腱的稍遠端處與第一個切口成90度切開,再將肌腱遠端穿入並縫合。如此穿抽縫合3至4次,於粗肌腱斷端將肌腱牽引與其平行,斷端修剪成魚嘴狀,包繞細肌腱,使肌腱位於粗肌腱中央部位。

二、肌腱縫合方法的選擇

(一)肌腱縫合的要求

1.肌腱縫合後接合部有一定的抗張能力;

2.肌腱縫合部位要光滑,不留粗糙面;

3.縫合材料抗拉性能好,組織反應小;

4.縫合方法簡便,實用,較少干擾肌腱內部血循環;

5.遵守無創操作,使用無創肌腱縫合針線,減少手術對肌腱的損傷。

(二)縫合方法選擇

伸肌腱多採用「8」字縫合方法;屈肌腱根據損傷的部位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較常採用Kessler、Kleinert及Tsuge 等縫合法。

(三)肌腱縫合的材料

肌腱縫合的材料要求拉伸性好,組織反應少,目前多選用3-0或5-0的尼龍單絲無創線縫合肌腱,有單針和雙針與直針和彎針之分。

(四)肌腱損傷的處理原則

1.修復時機

開放性損傷在損傷時間、損傷情況及技術條件允許時,均應一期修復肌腱。如不宜做一期修復或各種原因沒有做一期修復,應爭取在傷後一個月內做遲延一期修復。因為肌腱斷裂後,腱端回縮,斷腱的肌肉收縮,如若時間過長,即使肌腱沒有缺損,也很難再直接縫合。肌腱長時間松馳廢用,將發生變性、變細、發黃、脆軟、回縮等使肌肉萎縮,這些變化在屈肌腱比伸肌腱更明顯。如進行二期晚期修復,肌腱無法直接縫合,只能行肌腱移植修復術。

2.肌腱的縫合

肌腱修復後妨礙功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肌腱粘連。粘連最多的部位是肌腱縫合處,為此不能不在肌腱縫合方法和應用材料上有所講究。力求縫合方法簡便、可靠,有一定的抗張能力,並能減少腱端縫合部位血管的狹窄。

3.局部的條件

肌腱癒合所需營養主要是血液與滑液,所以修復的肌腱應位於較完整的滑膜鞘內,或富於血液循環的松軟組織床內,在這些部位癒合的質量高,粘連少。再缺血處如瘢痕覆蓋部位、裸露硬韌的組織韌帶、纖維鞘管壁、骨面等,不宜修復或進行肌腱移植。

4.腱鞘的處理

具有完整壁層滑膜的鞘管,不僅不會妨礙肌腱的癒合,而且還是防止肌腱粘連很好的屏障。因此,手指屈肌腱二屈內損傷時,較完整、具有壁層滑膜的鞘管不應切除,應予修復。破損嚴重,或滑膜已不存在的鞘管應切除。要考慮在適當的部位保留滑車,以利於修復後肌腱的功能恢復。

5.良好的骨支架

良好的骨與關節是肌腱發揮功能的重要條件。新鮮肌腱損傷伴有骨折或關節脫位時,修復肌腱之前應先行骨折與骨關節復位,並給予穩妥固定。必要時應用可靠的內固定,然後再縫合肌腱。晚期肌腱修復時,如同時存在骨折不癒合,或關節不穩、畸形等,應首先解決骨與關節問題,然後再行肌腱修復。

6.術後正確可靠的制動

肌腱修復手術後,需要良好的術後制動。制動的方法要正確。屈肌腱損傷石膏打在背側,屈腕、屈掌指關節固定。伸肌腱損傷,石膏打在掌側,掌、腕關節和掌指關節處於伸直位。

7.功能練習

肌腱縫結後24-48小時,開始早期被動活動,可以促使新生膠原纖維形成縱向排列,促進癒合,減少粘連。功能練習應在嚴格的監督、指導下進行,避免發生肌腱縫結處斷裂。

9、「脛腓」請問這兩個字怎麼念呢?

脛:jìng,聲母:j,韻母:ing,聲調:四聲

腓:féi,聲母:f,韻母:ei,聲調:二聲

一、脛

釋義:小腿,從膝蓋到腳跟的一段:脛骨。

二、腓

釋義:

1、脛骨後的肉,亦稱「腓腸肌」,俗稱「腿肚子」。

2、覆庇,倚庇。

3、草木枯萎。

(9)肌腱兩個字擴展資料


脛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脛毛[jìng máo] 

物之細微者,一絲一毫,多指個人得失。

2、脛部[jìng bù] 

小腿的前方。

3、斷脛[àn jìng] 

砍斷小腿,古代的一種肉刑,亦指君主對臣民殘暴的行為。

4、脛脡[jìng tǐng] 

指腿。

5、脛如[jìng rú] 

強直貌。

10、兩個字都是月字旁的詞。

朦朧,臘腸,胸脯,胸膛,胸腔,臉膛,胳胳膊
胳膊,腹腔,胰腺,肝膽,肚腸,肝臟,靦腆,腦膜,臃腫,骯臟,脫肛,脫胎,膀胱,脫脂,腥膩,腥臊,腫脹,腮腺,胭脂,肌膚,肌腱,...
5

與肌腱兩個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