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確定是肌腱炎
腱鞘炎最多見就是橈骨莖突腱鞘炎,橈骨莖突的位置是拇指根部,橈骨莖突在腕關節屈伸時是有窩的,叫鼻煙窩。出現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腱鞘炎:
1、鼻煙窩往往有明顯壓痛,急性期的病人會有紅腫、疼痛,擠壓這個位置,病人會疼痛難忍;
2、腕關節屈伸或者握拳時,引起橈骨莖突腱鞘的疼痛;再重的病人,握東西時可能會引起握力下降;
3、橈骨莖突,摸著比較緊、比較硬。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腱鞘炎。有時間的話還是要到醫院進行確診。
2、肌腱炎是怎麼回事?
就診科室:骨科、運動醫學科
肌腱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症反應,多因肌肉肌腱過度使用、反復強烈牽拉引起。最常見的原因是同一關節受同一反復的動作壓迫。該病的高危人群是長期、頻繁、過度摩擦關節處肌腱的人群,如參訓官兵 、運動員及手工勞動者等。肌腱炎主要是由於長期頻繁活動,使肌腱外的纖維組織過度使用,反復強烈的牽拉使肌腱勞損或退化引起的磨損或損傷逐漸加重,是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內源性因素:身體相關因素,如肌腱本身存在退化、磨損等。外源性因素:生活中長期重復同樣動作,使肌腱過度勞磨。如打網球、打高爾夫、游泳、過量奔跑或跳躍的人容易患病。肌腱炎也可以是一種急性損傷,比如在訓練時,錯誤的鍛煉方式、超負荷的鍛煉強度或准備活動不充分等都有可能導致肌腱急性損傷。
3、肌腱炎如何治療
肌腱和腱鞘是人體運動系統中的二種重要結構,二者之間的關節猶如"劍"和"鞘"。正常生理情況下,腱鞘除保證肌腱有效滑動外,還能分泌少量滑液營養肌腱。然而近來研究表明,腱鞘炎與肌腱炎則是二種不同的病理改變。腱鞘炎是肌腱在腱鞘內長時間的機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症,其病理改變主要是腱周組織出現炎性細胞。而肌腱炎則是一種肌腱本身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變主要是組成肌腱的膠原纖維發生退變,常與年老、顯微損傷和血液損傷有關。至於腱鞘囊腫則是一種發生於手和足部的良性腫塊,其發病機理多數學者認為是關節囊或腱鞘中多餘的結締組織發生粘液樣變性所形成。
1.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見於拇指、中指和環指,發病部位在掌骨頭相對應的屈指肌腱腱鞘起始部。當手掌握物時,腱鞘受到物體和掌骨頭的擠壓而損傷,腱鞘長期摩擦而逐漸形成狹窄,相對應的肌腱亦可變成梭形或葫蘆開膨大,肌腱滑動發生困難,手指屈伸時產生板機樣動作或彈響聲,故本病又稱為板機指或彈響指。本病治療早期可採用保守治療包括局部固定、理療、熱敷、中葯熏洗等。亦可腱鞘內注射類固醇類葯物,但注射時應注意無菌操作。一般每周一次,3~5次為一療程。如仍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縱行切開狹窄腱鞘,必要時可縱物切除一小條腱鞘。術後24小時後練習手指屈伸活動。
2.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腕部橈骨莖突骨槽與上方腕背側韌帶共同形成一骨纖維性管道,拇短伸肌腱和拇長展肌腱經過這一鞘管後折成一定角度,當拇指及腕部活動時,肌腱與鞘管摩擦而易產生腱鞘炎。如果同時存在鞘管內迷走肌腱,則更易產生腱鞘炎,本病女性多於男性,主要表現為橈骨莖突處局限性疼痛,有時可放射至手、肘、肩部、腕部及拇指活動時可加重疼痛,握拳尺偏試驗陽性。本病早期保守治療同前。保守治療無效者建議手術治療。術中注意探查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腱兩個腱鞘。如有迷走肌腱,須切除之。術中還應注意勿損傷神經和血管,術後鼓勵早期活動。
3.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肱二頭肌長頭位於肱骨大、小結節之間形成的結節間溝內。當肩關節活動時,此肌健即在溝內滑動和摩擦,過度活動可引起腱鞘炎。本病也可因肩袖損傷、鈣鹽沉著,肩關節內病變等累及腱鞘而造成腱鞘炎。本病多見於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多數學者認為是單一疾病,應與肩周炎分開。主要臨床症狀為肱骨結節間溝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抗阻力屈肘和前臂旋後時疼痛加劇。早期治療除上述保守治療外,還應避免提拳重物及外傷。手術治療僅適用於個別病例。手術將肱二頭肌長頭切斷,遠端與肱二頭肌短頭縫合或固定於肱骨上端,效果很好,但肩部功能完全恢復需6個月。
4.肌腱炎 肌腱炎是肌腱組織內發生退行性改變,單純肌腱炎是跟腱和肱二頭肌腱等發生自發性斷裂的主要原因。其典型的病理改變包括肌腱細胞內細胞器減少,粘多糖和水分減少,膠原纖維直徑增粗和明暗帶增加。一般認為上述病理改變與肌腱內血供減少有關,上述病理改變結果導致膠原纖維的力學性能下降,最終導致肌腱發生自發性斷裂。臨床上常見的跟腱和肱二頭肌腱斷裂多發生於運動員和中年以上病人。對於急性完全性肌腱斷裂者,應予手術修補。而對慢性部分損傷者可予保守治療。
5.腱鞘囊腫 腱鞘囊腫臨床比較常見,好發於足部,多見於青壯年。囊腫一般發展緩慢,除局部腫塊外,很少有症狀,偶爾局部酸痛。個別囊腫發生於腕管或踝管內,可壓迫神經引起相應症狀。少數囊腫能自行消失,亦不再復發。多數囊腫可持續增大或存在,應予治療。早期可予保守療法,常用局部擠壓破裂或用針頭將囊液抽出後注射類固醇類葯物。保守治療無效者可予手術切除。
由於腱鞘炎、肌腱炎和腱鞘囊腫是臨床上運動系統的常見病、多見病,而且這些疾病與某些職業和操作技術有關,因此除對這些疾病予以有效治療外,還應注意防治結合,增加療效,預防復發。在防治這類疾病中應注意下述幾點:①局部制動,動靜結合。限制損傷的動作,鼓勵其他方面的動作。②局部注射類固醇類葯物,劑量及次數要適當控制,特別注意不要將葯物注射到肌腱內。③對於局部有細菌性炎症及有糖尿病和消化道潰瘍等疾病的患者,應局部禁用類固醇葯物。
腱鞘囊腫是關節附近的一種囊性腫塊,病因尚不太清楚。慢性損傷使滑膜腔內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出;或結締組織粘液退行性變可能是發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將手、足小關節處的滑液囊疝(腕背側舟月關節、足背中跗關節等處)和發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腫統稱為腱鞘囊腫。而大關節的囊性疝出又另命名,如膝關節後方的囊性疝出叫腘窩囊腫,或叫Baker囊腫,故存在混亂之處,尚待商榷。
臨床表現:
1.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見。腕背、腕掌側橈側屈腕肌腱及足背發病率最高,手指掌指關節及近側指間關節處也常見到。偶爾在膝關節前下方脛前肌腱膜上也可發生這類粘液退行性變囊腫,但因部位較深,診斷較困難。
2.病變部出現一緩慢長大包塊,小時無症狀,長大到一定程度活動關節時有酸脹感。檢查發現0.5~2.5cm的圓形或橢圓形包塊,表面光滑,不與皮膚粘連。因囊內液體充盈,張力較大,捫之如硬橡皮樣實質性感覺。如囊頸較小者,略可推動;囊頸較大者,則不易推動,易誤為骨性包塊。重壓包塊有酸脹痛。用9號針頭穿刺可抽出透明膠凍狀物。
治療與預防:
腱鞘囊腫有時可被擠壓破裂而自愈。臨床治療方法較多,但復發率高。
1.非手術治療 原理是使囊內容物排出後,在囊內注入葯物或留置可取出的無菌異物(如縫扎粗絲線),並加壓包紮,使囊腔粘連而消失。通常是在囊內注入醋酸強的松龍0.5ml,然後加壓包紮。本方法簡單、痛苦較少,復發率也較低。
2.手術治療 手指腱鞘囊腫——般較小,穿刺困難;其他部位多次復發的腱鞘囊腫,都可手術切除。術中應完整切除囊腫,如系腱鞘發生者,邊同時切除部分相連的腱鞘;如系關節囊滑膜疝出,應在根部結扎切除,以減少復發機會。
腕部腱鞘囊腫
腕部腱鞘囊腫,是一種常見的傷病,多發生於關節的肌腱滑動處。臨床常見於舟、月骨關節的背面,位於拇長伸肌腱及指總伸肌腱之間;其次是腕部掌面橈側,位於橈側腕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古稱「腕筋瘤」。本症多見於青壯年女性。
(病因病理) 一般認為多由於局部氣血凝聚而成,與外傷沉寂和慢性勞損有關。也有認為是因局部膠樣變性所引起。囊腫壁的外層是由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內層為白色光滑的滑膜覆蓋,囊腔內充滿蛋清樣稠密或稀薄的膠凍狀粘液。有時囊腔可與腱鞘或關節腔相通(有人認為囊腫的形成與關節或腱鞘內壓力增大有關),也有的囊腔呈封閉狀態,囊腫根部與腱鞘或關節囊緊密粘連。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症的主要表現是局部有一個發展緩慢的半球形包塊凸起。
2.病人感覺囊腫局部輕度酸脹、疼痛,腕手部無力。患部遠端出現軟弱無力感者,提示囊腫與腱鞘相連所致。但亦有部分病例,無任何不適感,僅覺是一種累贅,不美觀。但腕部活動過度(由於內壓加大),可出現酸脹無力感。
3.檢查囊腫觸之表面光滑與皮膚無粘連,早期質軟有輕度波動感;後期因纖維化改變,而顯得小而堅硬,用力按壓時則有酸脹感,或向囊腫周圍放散性疼痛。若囊腫生長於小魚際近端或腕管內,可壓迫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則出現相應部位的肌肉麻痹或感覺異常。
X線檢查,無異常發現。
(治療)
(一)手法治療
1.原則 溫經鎮痛,使囊壁破裂,腫物消散。
2.施術部位 囊腫局部及其周圍。
3.取穴 囊腫上部相應穴位及局部壓痛點。
4.施術手法 按、揉、擠、壓。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5到7分鍾,刺激量應因人因症而定。
6.手法操作(按以下步驟施術)
(1)對壓內外關穴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雙手拇、中指重疊,相對擠壓內關、外關穴半分鍾。
(2)屈腕按揉推擠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雙手托握腕部,將腕關節略向囊腫的對側屈曲,使囊壁緊張,雙拇指在囊腫局部及其周圍按揉數分鍾,或以局部充血、麻木為度;繼之,雙手拇指重疊撳定囊腫近端推擠,使囊壁破裂、腫物消散。本法適用於一般的囊腫。
(3)針刺推擠按揉法 若上法效果不佳,可用本法。皮膚消毒後,用毫針刺破囊壁(周刺、斜刺或頂刺)後,再用雙拇指強力推擠(方法同上法),然後加以按揉,囊腫即可消散,本法適用於質硬、較小而扁平的囊腫。 以上手法使囊腫消散後,隨即加壓用綳帶包紮固定3日。
(二)手術治療
經數次手法治療無效,或經常復發者,可考慮手術切除。
4、肌腱炎是什麼?
肌健是一束連結肌肉和骨骼,傳導肌肉產生的壓力的纖維組織。肌健具有耐受彎曲、伸展和扭曲的功能。但當過度疲勞,纖維撕裂或其他損傷時肌健會發炎。
肌雁或肌健周圍組織的一種炎症.肌健是一束連結肌肉和骨骼,傳導肌肉產生的壓力的纖肌腱炎圖解
維組織。肌健具有耐受彎曲、伸展和扭曲的功能。但當過度疲勞,纖維撕裂或其他損傷時肌健會發炎。如果關節的不斷運動使損傷進一步發展的話,疼痛會很明顯或加重。大多數肌健炎在大約兩周內可以癒合,但慢性肌鰱炎可超過6周,通常由於患者未給肌膛充分癒合的時間。糖尿病、關節炎和痛風等疾病均可減緩癒合。 腱鞘炎的病因,腱鞘炎可以是受傷、過份勞損(尤其見於手及手指)、骨關節炎、一些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一些需要長期重復勞損關節的職業如打字員、器樂演奏家、貨物搬運或需要長時間電腦操作的行業等,都會引發或加重此病。常見患處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女性及糖尿病患者會較易患上這病。病人會感到關節疼痛,晨僵,通常關節晨僵的感覺在起床後最為明顯,而症狀並不會隨著活動頻繁而明顯緩解。受影響的關節腫脹,甚至彈響,關節活動障礙。
症狀
◆關節或關節附近的觸痛,尤其肩腕或腳後跟(此處稱為Achilles跟腱炎)等周圍或肘外側(此處病變稱為網球肘)。
◆在一些病例,出現麻木或刺痛。
◆伴有疼痛的關節僵硬,限制了受累關節的運動。鈣化性肌腱炎圖
◆偶爾關節輕微腫脹。
◆持續疼痛,肌腱從原來的損傷復發後持續疼痛或很久以後再發。出現以下情況應去就醫
◆疼痛7~10天無好轉,若想避免轉變為慢性肌腱炎,或合並其他疾病如滑囊炎,腕關節綜合征或靜脈炎,應看醫生。
◆疼痛很嚴重並伴有腫脹,可能有肌腱斷裂,需立即進行治療。病 因 當運動時肌腱過度受壓,可引起肌腱發炎。偶爾而非經常運動的周末運動員很少被肌腱痛困擾、最常見的原因是同一關節受同一反復的動作的壓迫而引起。不僅僅發生在體育運動,而且在許多類型的辦公室工作或其他情況下也可發生。
營養和飲食
補充維生素有益於肌腱炎癒合,每天補充維生素C1000毫克,β-胡蘿卜素(維生素A)10000國際單位,鋅22.5毫克,維生素E400毫克和硒50微克。
包括運動前先作準備活動,做動作時要平靜、舒展、經常變換運動方式
作為嬰幼兒來說如果比較嚴重的話還是聽從醫生的建議比較好,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對幼小的骨骼發育造成影響,但注意要去正規大醫院進行。
5、大拇指肌腱炎好治療嗎?有什麼好方法?
臨床上,因慢性勞損或其它原因所導致的肌腱損傷、肌腱疼痛很常見。這種情況過去都被統稱為「肌腱炎」。直到最近,醫生們仍然可以從教科書上學到:跟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肩袖肌腱炎等勞損性"肌腱炎"大都有炎症改變。因此,抗炎葯物治療有效。盡管缺乏生物學的依據,很多葯學教科書也專門介紹非類固醇類抗炎葯物治療肌腱炎的疼痛有效。
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因過勞引起的肌腱疼痛並不存在炎症的病理表現。顯微鏡下的觀察顯示:受累肌腱都有膠原蛋白分離——受損脆弱的肌腱纖維彼此在縱向分離、橫向斷裂。其中,病灶中有明顯的修復細胞的增多,但一般都缺乏典型的炎症細胞。同時,動物試驗也發現:經過對動物肌腱2——3周的刺激,同樣的病變也會出現,但其病灶內也沒有發現炎症細胞。
在葯物治療方面,通過對各種非類固醇類抗炎葯作用的回顧發現:它們只對肌腱疼痛有非常有限的短期止痛作用,但對診斷明確的肌腱疾病卻沒有長期有效的作用。
肌腱病變能夠更准確地反映出疾病背後真正的組織病理學基礎。因為它可以說明這種病症並非是「炎症」。如果臨床醫生們在治療肌腱疾病時能放棄過去「勞損性肌腱炎」的概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治療結果。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必須認識到非類固醇類抗炎葯物對於這種病變並沒有明顯的長期療效。近年來,部份骨科、釤濕科、及捃動科圄生已把這種病症命名為「肌腱病變」,而非過去的「肌腱炎」。但不少人依然故我,哭寬使用逆名堆。因此,Khan 和Cook最近(BMJ 2002;324:689-690)再呼侯圄生改正名堆及概念。
在治療「肌腱病變」時,醫生應向病人詳細解釋病情。首先,要向病人交待治療需要3——6個月的時間,這樣才會有足夠的時間允許病變肌腱中膠原蛋白的更新和重塑。其次,應告訴病人:非類固醇類抗炎葯物治療不大可能有長期的療效。這樣就可以避免無用的葯物治療。
在此基礎上,治療還應包括運動療法,減少過度的負荷以及糾正生物力學:
(1)指導病人進行力量訓練。實驗發現:各種形式的力量訓練都可以改善肌腱病變病人的治療結果。訓練應側重加強整個受累肌肉——肌腱單位的力量和耐力。此時,對病人的教育就顯得非常關鍵,因為所有的力量訓練方案都至少需持續12周以上。
此方法奏效的原因目前還不大清楚。但動物試驗顯示:負荷可以改善肌腱膠原蛋白的縱向排列並刺激其橫向連接的形成。同時也改善了其抗張強度。因此,肌腱力量訓練計劃在臨床上明顯的成功就有了一個合理的生物學基礎。
適當的治療可能還需要:(a)調整過多的訓練,以減少肌肉肌腱的過度負荷;(b) 減少因異常的生物力學所引起的肌肉肌腱的過度負荷。(c)使用物理療法,如冰袋冷敷,以減少疼痛和新血管化。
(2)理療師與肌腱病變病人都需有一個切合實際的康復計劃。經驗豐富的理療師會調整病人的訓練,在不需要絕對休息的情況下有效地減少對肌腱的需求。並監督病人成功地回到運動中去。
(3)如果病人最初接受到的預後是合理的,他就不太有可能過早地想回到運動中去,以至造成再次損傷,使保守治療「失敗」。手術方法只能允許60%的病人回到以前的運動水平,而恢復的時間需要數月。因此,手術只應在高質量的康復 和保守治療失 敗的情 況下方行考慮。
(5)一旦肌腱疼痛的正確病理得以揭示,就可以期待新 的治療方 法。如用生長因子 刺激膠原蛋白合成等。
雖然治療肌腱病變的成功的原因尚不很清楚。然而,認識到「肌腱炎」是個概念的錯誤對於治療肌腱病變無疑是必需的。這樣可以促使醫生和研究人員們去發現有效的方法來解決膠原蛋白破裂的問題
6、肌腱炎的症狀是什麼?
1.關節或關節附近的觸痛,尤其肩腕或腳後跟(此處稱為Achilles跟腱炎)等周圍或肘外側(此處病變稱為網球肘)。
2.在一些病例,出現麻木或刺痛。
3.伴有疼痛的關節僵硬,限制了受累關節的運動。
鈣化性肌腱炎圖
4.偶爾關節輕微腫脹。
5.持續疼痛,肌腱從原來的損傷復發後持續疼痛或很久以後再發。出現以下情況應去就醫
6.疼痛7~10天無好轉,若想避免轉變為慢性肌腱炎,或合並其他疾病如滑囊炎,腕關節綜合征或靜脈炎,應看醫生。
7.疼痛很嚴重並伴有腫脹,可能有肌腱斷裂,需立即進行治療。
病 因 :
當運動時肌腱過度受壓,可引起肌腱發炎。偶爾而非經常運動的周末運動員很少被肌腱痛困擾、最常見的原因是同一關節受同一反復的動作的壓迫而引起。不僅僅發生在體育運動,而且在許多類型的辦公室工作或其他情況下也可發生。
7、肌腱炎的病因是什麼?是怎麼引起的?
腱鞘炎多發於電子產品需要經常使用手指的人群,使用時一是速度快;二是強度大;三是時間長。造成手指肌肉緊張,手指反復重復某一動作,手指疲勞,最終造成指神經受傷。得腱鞘炎也就在所難免了,這時可採取順~古、安玉~腱鞘-帖外擁,但是注意早期要制動,盡量少活動,中後期要適當運動,但是運動量不要過大,過大又會產生新的勞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