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

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

發布時間:2021-01-07 18:44:25

1、腰椎間盤微創手術後多久恢復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綜合征,手術之後恢復得好的話半個月可能就會好,但這個一定要注意多躺著休息

2、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是摘除一部分還是全部摘除?

椎間孔鏡通過在椎間孔安全三角區、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力,消除由於對神經壓迫造成的疼痛,其手術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椎間孔鏡和相應的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成像和圖像處理系統等共同組成的一個脊柱微創手術系統。在徹底切除突出或脫垂髓核的同時,清除骨質增生 、治療椎管狹窄、可以使用射頻技術修補破損的纖維環等

3、腰椎間盤突出該如何治療?

1

4、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的手術全過程

手術第一步:標記並穿刺定位
手術第二步:局麻
手術第三步:椎間盤造影
手術第三步:直入導絲以及導引桿
手術第四步:逐級置入導桿、導管、擴孔鑽
手術第五步:逐級使用擴孔鑽行椎間孔成型
手術第六步:置入工作套管、放置內窺鏡
手術第七步: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擴孔鑽去除骨質,射頻電極封堵破損纖維環
手術第八步:椎管或者神經暴露是手術結束的重要解剖標志

5、腰椎間孔鏡和椎間盤鏡以及開放手術相比有何區別?如何選擇?

腰腿痛是中國常見多發病,很少有成年人沒有受過腰痛的困擾,一部分人由於嚴重的腰痛或者伴隨下肢放射痛來醫院就診,經一系列檢查之後發現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情況下,開放手術是指在背部後方相應的手術部位切開3-5cm的皮膚切口,隨即深入切開背部肌肉,顯露出椎板,再用專門的器械將椎板咬一個小窗,顯露出椎管與神經,隨後進去把神經牽開,顯露出下面的突出椎間盤,再將椎間盤切除,最後逐層縫合組織,結束手術。整個手術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椎間盤鏡手術其實就是縮小版的開放手術。它只需要2cm的切口,然後將一個工作管道放置到椎板表面,隨後的步驟與開放手術一樣:椎板開窗——牽開神經——切除椎間盤——縫合組織——結束手術。整個手術同樣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椎間孔鏡手術有兩種入路,一種是從背部側方,一種和椎間盤鏡手術一樣,從背部後方。無論那種方式,都是以穿刺的方式直接進入椎間盤突出部位,逐步建立工作管道,通過這個直徑約為0.6cm的工作管道,放入同軸內窺鏡,在內鏡直視下觀察椎管內情況,取出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由於工作管道僅0.6cm直徑,所以手術切口也僅需要約0.6cm,基本保護了所有椎間盤外的組織,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身體額外損傷。整個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即可。對於以上三種手術方式,可以簡單歸納如下(當然不適用於所有情況):1.開放手術基本可以被椎間盤鏡手術取代。因為兩者原理一樣,而後者創傷更小。2.如果可以選擇椎間孔鏡手術,就不選擇椎間盤鏡手術。因為椎間孔鏡手術的損傷還要遠小於椎間盤鏡手術,很多病人術後疼痛立刻消失並立即可以下地行走,椎間盤鏡手術後很少能達到這樣的條件。3.不是每一個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都可以做椎間孔鏡手術,有些突出伴鈣化,或者腰椎管嚴重狹窄的病人就不合適。具體情況需要醫生進行判斷。4.開放手術和椎間盤鏡手術可以將還沒有突出的椎間盤也切除一部分,這樣減少了椎間盤再突出發生的概率。椎間孔鏡手術由於管道細小,很難做到既切除突出椎間盤,又將未突出的椎間盤切除,所以突出復發率應該會略高於開放手術和椎間盤鏡手術。話說回來,椎間盤具備了重要生理功能,切除多了將導致椎間隙加速狹窄,腰椎老化提前出現,這是很多老年性腰痛的根源。所以到底切不切未突出的椎間盤,切多少,醫學界還沒有定論。我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將突出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切掉,不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則保留(哪怕在形態上,它也可能表現為輕微突出)。但這僅僅是理想,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總結一下前面的內容後,我個人的觀點是:盡量採用最小創傷的方法解決問題。能椎間孔鏡不椎間盤鏡,能椎間盤鏡不開放手術。只切引發症狀的突出椎間盤,如果從此痊癒,那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復發,則再次選擇最小創傷的方法進行手術(越微創的手術,重復實施對人體的影響越小),痊癒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如果無效,則升級為創傷較大的手術,直至取得相應的好的療效。

6、清遠看腰椎間盤突出到哪好?

這個看腰椎的話還復是要去正規的,一制些,呃,二甲三甲醫院吧,去那種小診所的話他給你這弄一下那弄一下不一定能弄得好,別人可能弄的弄好了,但是你去就不一定了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還是要去大醫院做檢查,然後,了解具體的,到一個什麼程度了,再說治療的事兒。

7、腰椎間盤突出做手術好嗎?

十年前我是做過腰間盤突出手術的,手術後半年疼痛有些減輕不再跛行,半年後症狀復發幾乎和術前一樣疼痛,而且因為動過手術,後來的傳統保守治療幾乎無用,長期的疼痛折磨讓人生不如死。本想第二次手術,但腰椎二次受損傷,自已的體質又是否頂得住呢?但好多人手術後恢復正常,只要不過渡勞累跟正常人沒有兩一樣。手術對做得好和保養得好很有用,手術做得不好,或者術後長期的保養做得不好反而加重苦難。讓人常想自殺或到神經醫院尋求解脫。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腰椎間盤突出大手術,醫生即使手術成功,也不能保證腰椎不疼痛了。只能說減輕了,如果復發就倒霉了。手術協議內容講得很明白。只是手術的病人只往好處想,不想往協議內容中壞的方面去想。我明明看見協議內容中「手術後可能造成兩下肢麻痹或疼痛」這些話我卻很乾脆地簽字了。畢競長期的保守治療費用是比一次性手術貴很多的。最後,我手術了,手術也失敗了,的確生不如死。手術得看個人的體質和運氣。慎重為好。凡事都是有二面的,有的是好,有的是壞,不能一概而論。

與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