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症與坐骨神經痛如何辨別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科疾病,90%以上的坐骨神經痛患者都由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症和坐骨神經痛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就連本專業的醫生在沒有對病情作出全面了解之前,也不好妄下結論。臨床上就出現過坐骨神經痛被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案例,醫生在經過初步診斷之後就草率作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結論,結果導致治療方法與坐骨神經痛南轅北轍。1.坐骨神經痛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其實,腰椎間盤突出症並不見得一定表現為坐骨神經痛。盡管在病情上兩者都有及其相似的表現,但還是要注意區分二者的病因病機。此外,腰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雖然都屬於骨科疾病,但是症狀和治療方法都有著很大的區別,是兩種不同的疾病。2.引起坐骨神經的疾病不止腰椎間盤突出症一種。坐骨神經痛是一種表現症狀,多數情況下是腰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並且多為第4~5椎間盤或第5腰椎~骶骨間的椎間盤突出。但是,並非所有的坐骨神經痛都可以歸咎於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疾病還有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強直性脊柱炎、腰椎管腫瘤、梨狀肌綜合征等。3.檢查時一定要注意兩種疾病的鑒別。病人一旦出現類似腰椎間盤突出症和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時,應當及時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切莫偏聽偏信,以免延誤病情。
2、強制性脊柱炎容易誤診為腰突, 如何區分?
主要從患者的症狀來區分
1.強直性脊柱炎屬風濕病范疇,病因尚不明確,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版位的慢性病,累權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3、經常腰痛,摔倒後更加痛了,是腰椎間盤突出嗎?
長期久坐之後,一些人會覺得腰部特別痛,換個姿勢可能不那麼痛,可是沒幾天,腰痛又發作了。有時候摔倒了,腰痛更加嚴重,有的人以為這是得了肩椎間盤突出。確實,這可能是腰間椎盤突出,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不過患者最好還是去醫院看一下。
很多疾病都是有相同的症狀的,除了腰椎間盤突出,其他疾病也會導致出現腰痛的情況。什麼人也不能夠僅僅憑著幾句話,就給人診斷出是什麼病。覺得腰痛的話,還是去找醫生拍一個片子,然後讓醫生來診斷是什麼病。
腰椎結核也是一種會讓人腰痛的疾病,這個病發展得一般都比較慢,在早期的時候它的痛感也不那麼強烈,經常會誤診成其他疾病。所以,腰痛要找經驗豐富一點的醫生看。
一些癌症是會轉移的,當它們的癌細胞轉移到了腰椎這個位置,那麼病人就會覺得自己的腰部疼痛。由於在腰部上面,一些人很容易是腰椎間盤突出之類的疾病,殊不知這樣很容易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期。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發現,疾病是很復雜的,很多疾病都會有相似的症狀。一些疾病就連專業的醫生都有可能會診斷錯,何況是沒有任何醫學知識的普通人。當身體出現情況的時候,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或者有僥幸心理,一些疾病只要早點發現,很有可能就會徹底治癒的。所以,找醫生是最好的辦法。
4、與腰椎間盤突出相似的疾病會有哪些呢?
現在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已經是很平凡的疾病了,很多人認為腰疼就一定是腰間盤突出,其實不知,這個觀點並不正確:腰疼並不一定是腰間盤突出,還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這些疾病與腰間盤突出的某些正確具有相似度,因此導致了人們診斷錯誤,最後耽誤了疾病的治療。那麼,以下是專家的介紹: 1、臀肌勞損 急性臀肌損傷可引起肌肉痙攣,但其壓痛點在髂後上棘外側,局封可立即消除症狀。 2 、臀上皮神經卡壓綜合征 臀上皮神經在經過深筋膜孔處受到刺激或卡壓可產生一系列症狀。臨床表現為腰痛及臀部疼痛,可擴散到大腿及胭窩,但極少涉及小腿;在髂後上棘外上方髂嵴緣下有明顯壓痛點,有時可捫及條索節結或小脂肪瘤;可伴有臀肌痙攣。局部封閉可立即消除疼痛。 3、骨盆出口綜合征 骨盆出口綜合征是指坐骨神經經過盆腔出口時受到刺激或壓迫所產生的症狀群,其臨床表現為坐骨神經干刺激症狀,起始於臀部的沿坐骨神經行走的放射性疼痛,並伴有其支配區的運動、感覺或反射障礙。起病可緩可急,多有外傷、勞累、著涼或受潮史。病程長時可呈間隙性起伏發作。多為單側發病,初為臀鈍痛、酸脹或沉重感,有時也可表現劇烈銳痛。疼痛向大腿後方,小腿後外側放射,但很少達跟部及足底部,而且多無明確的根性界限。走路可使疼痛加劇,或出現間隙性跛行。 4、棘間韌帶勞損 是腰痛常見原因之一,一般表現為彎腰時下腰部酸疼無力,彎腰後伸直困難及局部疼痛等。 5、骶髂關節勞損。 臨床表現為持續局部疼痛,不敢負重,活動時加重,翻身困難。 6、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第三腰椎位於腰椎中部,其橫突最長,向後伸曲度大,多條腰背腹部的肌肉與筋膜附著其上,形成腰椎活動樞紐及應力中心。因此,容易受到肌肉筋膜的牽拉損傷。第三腰椎橫突尖端後方緊貼著第二腰神經根的後支,當腰前屈及向對側彎時,便易受到牽拉與磨損而致其支配區產生疼痛、麻木等症狀;並可牽涉到前支引發放射性疼痛,波及髖部及大腿前側,少數放射至會陰部。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起病可緩可急,可有外傷史。 以上是專家對與腰椎間盤突出相似的疾病的一些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5、腰間盤突出有沒有誤診的
醫術不高明就會誤診,所以說選擇醫院一定要重視。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6、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怎樣的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以腰腿痛為主症的病症,好發於青壯年,但以體力勞動者較多見。發病原因多由於持續及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體位需要隨時變換,腰背部肌肉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受到擠壓、牽拉及扭轉的機會較多,容易引起脊椎內外的平衡失調,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經根、馬尾或脊髓的壓迫症狀。由於人體下腰部的活動最多,負重量也最大,所以臨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最高。
7、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常見易患主要人群有幾類?
腰椎間盤突出在出現之後,對患者的身體危害很大,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調理方法,而且要注意一些常見的易患人群,合理的進行治療,尤其是一些年齡大的人群,容易出現腰椎疾病,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易患人群有哪幾類?
腰間盤突出的易患人群
1.年齡方面:本病多發於25-50歲的人群,占整個發病人數的75%以上,雖然這個年齡段是人的青壯年時期但,是椎間盤的退變已經開始了。
2.性別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男性。這是由於男性在社會工作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比例大於女性,腰椎間盤負荷亦長期大於女性,從而導致男性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
3.職業方面: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廣泛地存在於各行各業中,以勞動強度較大的行業多見,此外,長期處於坐位工作的人員亦有相當大的比例患病。
4.環境方面:長期工作或居住於潮濕及寒冷環境中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據統計,長年從事礦井井下作業的人患本病的比例較高。
5.其他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否與遺傳因素有關呢?目前尚沒有最後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腰椎先天性發育不良的人,如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裂患者等,同時並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
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有哪些飲食注意事項呢?
1.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多為腎虛勞傷,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在食用味厚滋補之品的同時配合食用消導通理的食物,例如白菜、萊服子、山植等,還要多注意充分休息,最好睡硬板床。
2.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需要在飲食中多食用有補腎作用的葯膳,例如龍蝦、蛇肉、墨魚、豬腎、龜肉、羊肉、杜仲、蘑菇、覆盆子、黑豆、山葯、五味子等。
3.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如果患者患病時間較長,身體較為虛弱,需要多注意補腎強筋和益氣養血,可以多食用桑葚子、紅棗、蜂蜜等。
4.老年患者需要多食用新鮮的果蔬,以使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得到及時的補充,還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5.在腰間盤突出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的問題中,我們還需要了解,老年患者經常會伴有脾胃虛弱和骨質疏鬆,但是由於老年人胃液分泌減少,所以經常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因此老年患者需要在飲食中多食用含鈣量和含膠原蛋白多的食物,例如酸牛奶、排骨、牛蹄筋等。
溫馨提示,希望大家盡早了解這種疾病,避免對身體造成影響,而且要注意加強肌肉的力量,避免對身體帶來更多痛苦,平時生活中需要正確的進行飲食。有效地增強自己的能量,以免帶來更多影響,平時也要注意合理的進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