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腰椎間盤突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疾病,一般見於青壯年,由於長期彎腰動作引起的。
臨床統計表明,年紀在20~40歲的青壯年,容易引起腰突症。其中,男性患腰突症的概率大於女性。
同時,除了我們經常提起的,長久坐著不動的人,駕駛員,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外,過於肥胖和過於瘦弱的人與家中父輩有腰突症的人,患腰突症的概率也大些。
2、腰間盤突出會使腰部沒有力量或者彎不下去嗎?還是不一定都是
9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有腰痛和坐骨神經痛。臨床常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可能表現出脊柱側凸、腰椎活動度減少、肌肉萎縮或肌力下降等。
典型症狀腰痛
是大多數患者所具有的症狀,常為首發症狀,多數患者先有反復的腰痛,此後出現腿痛。部分患者腰痛與腿痛同時出現,也有部分患者只有腿痛而無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症所引發的腰痛是由於突出的椎間盤頂壓纖維環外層、韌帶,刺激椎管內的神經所致。
坐骨神經痛
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4~腰5及腰5~骶1間隙,疼痛多為逐漸發生,具有放射性,疼痛由臀部沿大腿後方向小腿及足背部放射。有的患者為了減輕疼痛,鬆弛坐骨神經,常表現為行走時向前傾斜,卧床時取彎腰側卧屈髖屈膝位。
下肢麻木
當腰椎間盤突出剌激了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引起肢體麻木,麻木感覺區按照神經支配區域分布。
下肢肌力下降(乏力)
腰椎間盤突出使神經根受損,導致其所支配肌肉出現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輕者肌力減弱,重者肌肉失去功能,但因腰椎間盤突(脫)出症造成肢體癱瘓者較為少見。
馬尾綜合征間歇性跛行
是腰椎管狹窄的特異性表現,具體表現為患者行走時,隨著距離增多出現腰背痛或患側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蹲著或坐著休息症狀可以減輕,再行走一段距離後症狀又出現。
3、本人24歲,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痛,沒有什麼體力活,怎麼治療,平時需要如何鍛煉,目前每天針
現在腰椎間盤突出越為越年輕化,這和我們平常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整天低頭玩電腦,手機,錯誤的坐姿都會使我們得腰椎病的,治療的話可以選擇保守療法加自我鍛煉的方法,平常要多加鍛煉,如學倒走,在床上做小飛燕 ,睡硬板床,內服中葯外加熱敷 ,效果也是不錯的,熱敷你可以試試京珠浸骨療法
4、我20歲,有腰椎間盤突出,睡覺在腰下面墊個東西感 覺舒服些,這正常嗎?是不是不好
你好,腰下面墊東西也不要緊,但是不宜過高!睡覺的時候最好膝關節微屈!如果症狀明顯最好及時治療,太年輕及早的康復,對以後生活的影響更小
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實法子」復位就是通過手法利用人體解剖和力學原理使急性期的突出物絕大部分回納,慢性期的部分回納,其他的突出物改變和原來神經根位置關系來解除症狀!康復後付費! 可百度「實法子復位「,也可以直接百度HI問我
5、腰椎間盤突出手術之後,感覺腰部沒有力量像一攤死肉是怎麼回事啊
學習倒著走 穿好負跟鞋
2011年05月25日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盧素仙
■ 倒走是慢性、姿勢性腰痛和椎間盤突出的常規康復鍛煉方法,因效果良好簡便易行而備受推崇,但對於倒走的科學原理,人們的了解並不太多。
與其它運動相比,倒走的本質特徵,是人體重心向後移動,而重心是人體姿勢的決定性因素。脊柱在人體的後背側,只有重心也在後側,脊柱才會挺拔。大家可自我體驗,讓脊柱保持最挺拔的姿勢,重心一定是在腳跟的。倒走時重心向腳跟移動,脊柱趨於挺拔,身體前傾和腰椎曲度減小,既矯正了姿勢,又是鞏固性的康復鍛煉,而且是直接針對姿勢性腰痛的病因。
站立的時候也一樣,雙腳前腳掌踩一本厚書,只要讓腳跟低於腳掌,重心後移,就可以矯正姿勢。只是運用了外部的強制性力量,該方法在舞蹈形體訓練教學中,針對初學者較為常用。
這也給康復醫學帶來了啟示,鞋也具有地基功能,於是負跟矯形鞋便應運而生,簡稱「負跟鞋」,特點是鞋底前高後低。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姿勢,這又與倒走鍛煉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更安全,更容易堅持,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就可以起到替代倒走的作用,最初使用的幾天,腳跟會有輕微的壓痛感,說明是重心明顯後移了,這是倒走不容易達到的效果。負跟鞋最初的研究,也正是替代倒走鍛煉。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負跟鞋品種逐漸增多。也出現了一些頗為牽強的產品,比如負跟拖鞋,雖然也是前高後低,但由於不利於行走且腳跟易滑動,容易導致前足和全身的緊張,不可能具有矯正姿勢的作用。專業的矯形鞋均不考慮拖鞋的形式,作為矯正人體重心位置、替代倒走的負跟鞋,要求更高。鑒別的方法也簡單,試驗一下該產品是否能夠輕松倒走,不利於倒走的,自然也就不具有替代倒走的作用。
負跟鞋的鞋底還需要有自外向內的保護性傾斜,避免踝關節損傷(崴腳)。正常人腳的壓力都偏向外側,所以鞋底外側磨損總比內側嚴重。負跟鞋強制重心後移至腳跟,會加劇這種壓力的外偏現象,而腳跟的跟骨又是圓形的,穩定性差,就很容易崴腳,所以鞋底外側必須適度加高,以減輕足底外側壓力,增強穩定性,避免損傷。這個安全性措施,也有利於雙腿內收,保持好的姿勢。
使用負跟鞋日常站立行走,足以替代倒走。它排除了倒走的安全性問題,也容易堅持,但容易運動過量,所以要特別控制行走速度,須緩步行走。在腰痛症狀不明顯的鞏固期,康復感覺可能也不明顯,會誤以為沒起作用,其實鞏固期的自我感覺都是這樣,不必大幅增加運動強度,矯正姿勢需要保持溫和鍛煉,能感到足跟輕微壓痛即可。鞏固期是必須的,尤其是對於椎間盤突出患者,要盡可能避免復發。這些原則與倒走鍛煉完全相同。
6、腰椎間盤突出者怎麼鍛煉?
首先如果能防患於未然是最好的,實際上腰椎間盤突出不是一個疾病,但是如果發現自己有腰椎間盤突出,可以通過鍛煉使這種突出變成膨出,甚至完全變成正常。
第一,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椎上,腰背部的肌肉平常我們做了很多的小燕飛、五點支撐,對於小燕飛實際上很多人真正做起來是很費勁的,那麼可以做平板支撐或是五點支撐,加強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鍛煉,因為腰背部肌肉的鍛煉需要我們是保持肌肉的靜力,所以每次鍛煉的時候動作要慢、要持久,保持腰背部的肌肉將來產生一個非常強大靜止的應力,這樣就會減少椎間盤的應力,防止椎間盤突出的進一步加重;
第二,生活中要注意的,比如坐的時候避免身體過於前傾,這樣在這種姿勢下腰椎的受力是直立狀態下的2.7倍,如果長期這樣一種狀態,腰椎間盤突出必然容易加重,還有我們平常在搬一些東西的時候,注意不要過於的彎腰用力,要把腰上吃上勁,然後蹲下去把東西拎起來;
第三,集中在腰背部肌肉核心肌群的鍛煉,現在健身房很發達,如果我們去找一個良好的健身教練,將核心肌力鍛煉好,平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勢和狀態,這對於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和防止腰椎間盤突出進一步加重都會有很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