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常見易患主要人群有幾類?
腰椎間盤突出在出現之後,對患者的身體危害很大,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調理方法,而且要注意一些常見的易患人群,合理的進行治療,尤其是一些年齡大的人群,容易出現腰椎疾病,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易患人群有哪幾類?
腰間盤突出的易患人群
1.年齡方面:本病多發於25-50歲的人群,占整個發病人數的75%以上,雖然這個年齡段是人的青壯年時期但,是椎間盤的退變已經開始了。
2.性別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男性。這是由於男性在社會工作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比例大於女性,腰椎間盤負荷亦長期大於女性,從而導致男性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
3.職業方面: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廣泛地存在於各行各業中,以勞動強度較大的行業多見,此外,長期處於坐位工作的人員亦有相當大的比例患病。
4.環境方面:長期工作或居住於潮濕及寒冷環境中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據統計,長年從事礦井井下作業的人患本病的比例較高。
5.其他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否與遺傳因素有關呢?目前尚沒有最後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腰椎先天性發育不良的人,如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裂患者等,同時並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
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有哪些飲食注意事項呢?
1.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多為腎虛勞傷,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在食用味厚滋補之品的同時配合食用消導通理的食物,例如白菜、萊服子、山植等,還要多注意充分休息,最好睡硬板床。
2.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需要在飲食中多食用有補腎作用的葯膳,例如龍蝦、蛇肉、墨魚、豬腎、龜肉、羊肉、杜仲、蘑菇、覆盆子、黑豆、山葯、五味子等。
3.老年腰間盤突出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如果患者患病時間較長,身體較為虛弱,需要多注意補腎強筋和益氣養血,可以多食用桑葚子、紅棗、蜂蜜等。
4.老年患者需要多食用新鮮的果蔬,以使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得到及時的補充,還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5.在腰間盤突出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的問題中,我們還需要了解,老年患者經常會伴有脾胃虛弱和骨質疏鬆,但是由於老年人胃液分泌減少,所以經常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因此老年患者需要在飲食中多食用含鈣量和含膠原蛋白多的食物,例如酸牛奶、排骨、牛蹄筋等。
溫馨提示,希望大家盡早了解這種疾病,避免對身體造成影響,而且要注意加強肌肉的力量,避免對身體帶來更多痛苦,平時生活中需要正確的進行飲食。有效地增強自己的能量,以免帶來更多影響,平時也要注意合理的進行休息。
2、哪些人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有明顯的職業特點,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者患此病的比例高。在體力勞動中,經常從事彎腰和負重勞動者更易發此病,如農田勞作、搬運、建築、舉重運動等從業人員均較其他人常見。此外,長期處於坐位工作的人員亦有相當大的比例患病。長期工作或居住於潮濕及寒冷環境中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據統計長年從事礦井井下作業的人,患本病的比例較高。另外,短時間的超負荷勞作也是在慢性勞損基礎上的一個主要誘因。過重的負荷使椎間盤內壓力增加,易引起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某些腰椎先天性發育不良的人,如患脊椎側彎、先天性脊椎裂等疾病的人,同時並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此外,如孕期婦女,由於特殊的生理原因,導致體重突然增長,加之肌肉相對乏力及韌帶鬆弛,亦是誘發本病的危險時期。
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應該注意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
症這種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除了目前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影響以外,還與人們沒有科學的保護、保健意識有關。
那麼,
1、護腰的保護。護腰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保護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推薦腰椎間盤的患者人手一個護腰,一定要帶有支持板的。戴護腰也有講究,如果在急性期,除了睡覺,應該時刻戴著護腰。如果是恢復期或平穩期,應該在長時間走、坐、站立時戴,其他時間不要戴,否則會引起腰部肌肉力量下降。
2、避免採用行走的鍛煉方式。很多老人為了控制體重、血糖、血脂等問題,經常採用行走的鍛煉方式。但此種鍛煉方式對於腰椎間盤症的患者不適合,會加重腰痛、腿痛的症狀。
3、不要長時間彎腰工作,加重腰部的負擔對疾病的恢復非常不利。
4、盡量不要長時間的坐、站、走。如果情況許可,經常變換體位,對於改善症狀有利。
5、注意傢具的種類。坐具應選用高靠背的硬木椅子,腰部要有支撐;床應為硬床,避免彈簧、海綿床、水床等。
6、鍛煉方式應到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
4、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樣子有哪些特徵?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重的病人,因為疼痛,自然而然要採取一種保護性姿勢,樣子很特別:一側肩部聳起,臀部上撅,患側下肢跛行。脫去衣服,觀察病人的背腰部,可見正中的脊柱溝不像正常呈一條直線,而是帶有彎曲。病人向前,向兩側彎腰的活動幅度變小,或幾乎不能做這些活動,活動即會引起症狀加重。
疼痛一側的腰部常有明顯的壓痛點,最常見的位置在相當於大腸俞和關元俞的穴位。根據突出的部位不同而局限於其中一點或兩點。用拇指按壓這個點,可引起下肢的疼痛和麻木。
病程長者,可見疼痛一側的小腿肌肉萎縮,周徑變細。如果仔細檢查,用大頭針尖輕刺或用棉簽輕觸患側小腿及足部的皮膚,並與對側相對照,可以發現痛覺或觸覺減退。
另外一個簡單常用又頗有價值的檢查方法叫直腿抬高試驗。病人平卧在床上,膝關節保持伸直位慢慢抬高,一般人能抬高到與床面成80°~90°的角度,如抬高不到這個角度而發生坐骨神經痛,就是陽性,提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的根部。需要說明的是,其他原因如病人年齡較大、關節活動度減少,直腿抬高就不一定能達到80°~90°。所以要與對側相對照。
5、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1、腰痛是大多數本症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或先出現腰痛,一段時間後出現腿痛,同時腰痛自行減輕或消失。痛多為刺痛,常伴有腿腳麻木、酸脹的感覺。
2、下肢放射痛(腿痛)在外傷、勞累和受寒後容易發作,每次時間約2~3周,可以逐漸緩解。在發作時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減輕。從事重體力勞動尤其是反復彎腰活動者發生腰腿痛幾率高。彎腰抬重物或腰部扭傷,也易誘發腰腿痛。任何使腹壓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噴嚏、抬舉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誘發腰腿痛,或使已發生的腰腿痛加重。
3、腰部活動受限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後伸活動與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密切相關。 4、脊柱側凸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為減輕疼痛所採取的姿勢性代償畸形。表現是腰椎在向左側或右側彎曲,在背部觸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發現棘突偏歪。
5、間歇性跛行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跛行多為間歇性,即行走一段距離路程後出現下肢疼痛,無力,彎腰或蹲下休息後症狀可緩解,仍能繼續行走。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逐漸緩慢加重,出現上述症狀之前的站立時間或者行走距離逐漸縮短行走距離越短,病情越重。
6、感覺麻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會出現下肢的疼痛,而僅出現肢體的麻木感,這多數是因為椎間盤組織壓迫神經的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引起的。大腿外側是常見的麻木區域,當穿衣褲接觸時可以有燒灼感,長時間站立可加重麻木感。大腿外側感覺障礙的原因多為纖維環膨出或關節退變,而並非由於椎間盤突出
6、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不宜吃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件改變,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1.忌暴飲暴食。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因生病而減少了活動量,所以飲食的攝入顯也應適當減少,特別是在急性期卧床的病人。除運動減少外,消化功能也明顯降低,胃腸蠕動較慢,放應注意合理安排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及且類食品,陶及脂肪雖較高的食物盡雖少吃,因其易引起大使於燥,排使用力可導致胸情加重。應少食多餐。每口對吃4一5次。如釘咳喘病史,血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咳喘而使腰腿病症狀加重。2.忌煙、酒、茶和咖啡。患者如有煙、灑嗜好應及時戒掉,以利早日康復。3.忌辛辣刺激之物。An辣椒、辣醬、辣油、芥末、榨菜、咖鯉、韭榮、大蒜等,辛辣刺激之物可使症狀加重。4.忌腥膻之物。如黑魚、鯉魚、鯽魚、鯨魚、海蝦、帶魚、淡菜、烏賊魚等:5.忌高脂肪、油炸、硬質食物c以為這些食物不利於消化,影響疾病恢復。
7、腰椎間盤突出症必須卧床休息嗎?
卧床休息可消除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並在很大程度上解除肌肉收縮和腰椎周圍韌帶的張力對椎間盤所造成的擠壓,突出的髓核也就可隨之脫水、縮小,使損傷的椎間盤盡早纖維化,使神經根的壓力得以消除。此外,卧床休息可避免較大的彎腰及負重,從而消除了加重病情的「隱患」。 採用卧床休息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卧床期間應注意以下事項: (1)對於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卧床休息要求完全、持續和充足,床鋪最好為硬板床,褥子薄厚、軟硬適度,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最好能使患者剛坐起時,雙腳就可著地。 (2)患者仰卧位時,髖、膝關節應保持一定的屈曲位。這樣不僅可使腰椎前凸變平,而且可避免下肢肌肉的牽拉。既能解除下肢肌肉緊張,又可使患者能長期耐受,從而有利於康復。 (3)卧床休息期間的大、小便較為麻煩。利用便盆有時可引起和加重患者腰部的不適,一般可鼓勵患者下床大、小便。上廁所時,可用拐杖或他人攙扶,以減輕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大便時,最好用坐式便盆或有支持物以避免過度下蹲。 (4)卧床休息並不是絕對的。卧而不動,除了可引起不適感覺外,對血液循環、運動系統也會產生不良影響。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床上早期適當運動,尤其是進行體操運動,對下床後的恢復極有幫助。最簡單易行的是「膝胸」運動,即屈曲雙側膝關節抵於胸部,動作要求輕柔、迅速而有節奏,運動量逐漸增加,不可用力過猛,運動中和運動後都不宜產生疼痛感。 病情較重者,一般要求絕對卧床休息。髓核突出或脫出較重、急性發作期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還可考慮在卧床休息的同時加用牽引治療。
8、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護理?
一、急性期的護理
1、在急性期患者應絕對卧硬板床休息2—3周,減輕腰椎負擔,避免久坐。
2、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受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重要誘因,防止受涼可給予腰部熱敷和頻譜儀照射。
3、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宜多食含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4、做好心理護理,介紹相關知識,講解情緒對疾病的影響,使患者保持輸快的心情。
5、 病人疼痛緩解後,即開台腰背肌功能鍛煉,加強腰背肌保護功能。功能鍛煉包括五點式和三點式。五點式的方法是:頭部、雙肘及雙足跟作為支撐點,使勁向上挺腰抬臀,腰背肌功能加強後可改用頭部及足跟三點作為支撐的三點式鍛煉方法。鍛煉應循序漸過,逐漸增加,避免疲勞。
6、病人疼痛緩解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每次活動時,腰部一定要使用腰部保護用具,並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還要掌握正確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滾向床的一側,抬高床頭,將腿放於床的一側,用胳膊支撐自己起來,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側,把腳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順序回到床上。急性期間,經過治療疼痛緩解,病人即可回家休養,。
二、緩解期指導及護理
1、減輕腰部負荷,避免過度勞累,盡量不要彎腰提重物,如撿拾地上的物品宜雙腿下蹲腰部挺直,動作要緩。
2、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要注意持之以恆。
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生活要有規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4、禁煙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補肝腎的食物如動物肝腎、羊內、大棗等。
5、病人應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腰椎間盤突出症病程長,恢復慢,病人應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待疾病。
9、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怎樣的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以腰腿痛為主症的病症,好發於青壯年,但以體力勞動者較多見。發病原因多由於持續及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體位需要隨時變換,腰背部肌肉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受到擠壓、牽拉及扭轉的機會較多,容易引起脊椎內外的平衡失調,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經根、馬尾或脊髓的壓迫症狀。由於人體下腰部的活動最多,負重量也最大,所以臨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