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治好後,晚上休息時腰部疼痛,或陰雨天
也許還有輕微突出或勞損等。
雖然都是腰疼,但卻是完全兩個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病~
腰肌勞損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可見於現代醫學所稱之腎病、風濕病、類風濕病、腰肌勞損脊椎及外傷、婦科等疾患。
腰肌勞損的病因多為感受外邪、、腎虛精虧、年老多病、閃挫跌撲、氣血淤滯所致。臨床表現為:寒濕型有腰部冷痛,酸脹重著,轉側不利,陰雨天加劇等特徵。濕熱型有口苦煩熱,小便短赤,伴有灼熱感,氣候濕熱時更痛等症狀。淤血型痛有定處,如錐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輕夜重。腎虛型則酸軟重痛,喜揉喜按,勞後痛甚,卧則減輕,面色蒼白,心煩口乾,喜暖怕冷,手足不溫。
民間治療各種腰肌勞損的驗方有:
1:處方:當歸12克,蘇木、桃仁、地龍各9克,官桂、麻黃、黃柏、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日1劑,飯前分服2次,15天為1療程。
療效:服葯2療程,治癒率達92%
2:處方:制首烏180克,苡仁20克,白酒75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5天,去渣取液,每服30毫升,日2次。
療效:用葯1-2劑,有效率為82.5%
腰錐間盤突出的發生是因年齡增長,使韌帶鬆弛、錐間盤老化、彈性降低,由外傷、勞累或風濕寒邪等因素所誘發,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
治宜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填精補髓,行氣止痛。
葯物療法
1:白芍30克、雞血藤、威靈仙各15克,木瓜、杜仲、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用葯1個月,有效率達100%
2:處方:王不留行、桑寄生、川斷、劉寄奴、伸筋草、雞血藤、丹參、赤芍、桂枝各15克,延胡索、當歸各10克,川烏、草烏各6克。
服法:水煎,日1劑,服2次。1個月為1療程。
療效:服葯1-3療程,有效率打100%
我家妹妹得過,醫生讓她睡硬板床,每天兩次平躺後在腰部墊高,每次半個小時。挺見效的。
2、為什麼我腰椎間盤突出白天不痛夜裡痛
你好,根據你目前描述的這種情況,如果已經診斷為腰間盤突出,我的建議是,一定要卧床休息,減少活動,口服活血化瘀的葯物,可以做下按摩和理療
3、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晚上睡覺腰背痛嗎
?
4、腰椎間盤突出怎麼治晚上睡覺很痛
您好!腰椎間盤突出是因為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和過度勞損造成的腰椎間盤外面的纖維環破裂,中央的髓核突出壓迫椎管內的神經而引起來的。一般單純壓迫神經主要出現下肢的麻木,如果是並發炎症,就會出現劇烈的腰痛腿疼。
5、腰椎間盤突出晚上怎麼睡覺才好
1、 首先一個就是我們患者可以採取仰卧位,這樣可以放鬆腰部肌肉,減輕腰椎壓力,這樣不僅舒適,而且有利於預防或治療腰痛。另外這個側卧位也是不錯的,將雙膝關節屈曲起來,可以消除腰部的後伸,可以避免或減輕腰痛。
2、 再有就是我們睡覺的時候要注意脊骨的承托,脊骨是否受到有效的承托是影響睡眠質量的主要因素,一套良好的床上設備和正確的睡姿能讓肌肉放鬆,可以讓椎間盤吸收水份,使脊骨能在日間有效地運作。
3、 還有就是當身體某部份在接觸床墊被壓住時,便會產生一些刺激神經的物質,身體會在這些位置沒有出現痛苦的情況下自動轉換睡姿。但在一些需要長期卧床而又不便轉動的病人當中,局部血液不循環往往會引致褥瘡。
6、我的腰椎到了晚上睡覺時間就酸脹,非常難受,怎麼回事,怎麼治療?
一、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
椎間盤是脊柱上下椎體間的纖維軟骨盤。它由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三部分組成。軟骨板與纖維環由不同類型的軟骨組成,兩者呈束狀方格排列並編制在一起,可加固上下椎體的聯系,防止椎體間的過度旋轉。髓核被環包在中心,是一種半流體組織。由於椎間盤本身無血管給予營養,而是靠椎體組織的滲透獲取營養,因此很容易發生變性,後者刺激附近的韌帶或神經根而引起椎體間的震動和保證脊柱的自由活動。
造成腰椎盤突出的常見原因為體力過度負荷,如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因過度負荷造成腰椎盤早期退變;長期從事彎腰工作者,在提取重物時,使椎間盤內壓力大大增加,易造成纖維環破裂;長期震動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如汽車、拖拉機駕駛員;另外發生椎間盤突出者還有一些誘因,如急性外傷使腰背部肌肉失去保護,脊柱畸形,年齡引起的退變,遺傳因素等均為促發腰椎間盤突出的誘發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實際上是纖維環的一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經破口突出。突出後多般刺激或壓迫一側或兩側的神經根或脊髓的馬尾,發生組織的充血、水腫或粘連,以及神經變性產生坐骨神經痛或馬尾神經症狀。另外,由於髓核突出,椎間隙變窄,也使相關的小關節和韌帶的正常關系發生改變,引起小關節炎症,產生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症狀是劇烈的下腰痛和一側坐骨神經痛。有人開始僅為腰痛,逐漸才發生一側下肢痛麻,也有的先下肢痛麻,後發生腰痛。疼痛往往向臀部、大腿、小腿外側及足底放射。咳嗽、打噴嚏、大便用力時都會使疼痛和腿麻加重,腰部活動時疼痛也加重。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及腰椎管狹窄程度的不同,有的向前彎腰痛明顯,向後彎腰時疼痛減輕;有的向前彎腰不疼,向後彎腰時腰痛腿麻明顯。卧床屈膝休息常能使疼痛減輕。個別嚴重疼痛者被迫取某種特殊卧床姿勢以減輕疼痛。疼痛的發作多屬突然性、周期性,即經休息明顯好轉後又突然發生。但相當一部分病人症狀出現並不典型,損傷病史也不清楚。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有人是在年輕時就已犯過,經治療後已無症狀多年,本次疼痛的發作常與抬重物、長時間坐汽車顛簸或腰部急劇活動有關,有時似無明顯的外傷,也可使疼痛突然出現了。
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健和康復治療
1.預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
體力勞動者、司機、運動員、老年人可進行預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使腰部血循環良好,提高肌肉的靈活性,對預防腰腿疼和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作用。具體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分,然後再退回到兩臀後屈盡處算一次。共用力搓30-50次。另外,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輕輕扣打腰眼處,或用雙手握拳,用手背骨節按摩腰眼處,也可用雙手捏腰眼處肌肉,上從兩臀後盡屈處開始,往下捏至骶骨下端,往返10次;捏時兩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腰肌捏起,大拇指從上往下推,下麵食、中指往下搬,讓肌肉滾動起來,每日捏1~2次。
2. 腰部鍛煉活動
預備姿勢:身體直立保持放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
第一節
1~2拍:挺胸時雙臂盡量後展。
3~4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5~6拍:含胸時雙臂盡量內收,肘關節向前。
7~8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第二節
重復做一遍第一節的動作。
第三節
1~2拍:上體平行左移動,下肢及髖部保持不動,雙臂側平舉。
3~4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5~6拍:上體平行右移動,下肢及髖部保持不動,雙臂側平舉。
7~8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第四節
重復做一遍第一節的動作。
第五節
1~2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1~2拍的動作。
3~4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1~2拍的動作。
5~6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5~6拍的動作。
7~8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5~6拍的動作。
第六節
1~2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1~2拍的動作。
3~4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5~6拍的動作。
5~6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5~6拍的動作。
7~8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1~2拍的動作。
第七節
重復做一遍第五節的動作。
第八節
重復做一遍第六節的動作。
3.康復治療措施:
(1)急性卧床休息
當初犯腰椎間盤突出症後,應卧床休息3~4周。在此期間應盡量在床上大小便、吃飯、洗漱等,以便徹底治癒。
(2)牽引
傷後一周左右可開始作骨盆牽引。開始時牽引重量較輕(10公斤左右),每日牽引一次,每次30分鍾。牽引數次後有好轉後,可逐漸增加牽引重量(20~25公斤)。經過~2個療程牽引治療後,腰痛和下肢串麻、疼痛症狀有明顯好轉,對向後彎腰疼痛明顯者,牽引後可能使症狀加重,所以牽引治療要慎重。
(3)理療
早期可進行超短波、磁療、直流電加中葯等。理療也可與牽引、按摩相配合,多數人的療效更好。
(4)按摩治療
大致可分為中醫和西醫按摩兩大類。西醫按摩手法的重點是拉開椎間隙,放鬆腰部軟組織,有時採用側扳右扳手法。目的是使突出的椎間盤還納或使其破裂,使突出的髓核向神經根周圍擴散,被吸收或纖維化,以減輕壓力。症狀明顯減輕後,再用圍腰保護2~3個月,以後再恢復日常的活動和運動。中醫按摩多數採用穴位按摩法。多數人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按摩手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醫療體操
醫療體操的目的是發展腰背力量,誇大椎管容量,糾正腰部畸形。醫療體操可由上下肢及腰腹部活動組成。多數是在疼痛明顯減輕後逐漸開始,先易後難。開始時可在仰卧位屈膝下抬起腰部和臀部,重復5-10次。每次在抬起腰臀部後維持10秒鍾再接著做下一次。待練習3~4周後,可採取俯卧位下練習腰背肌,俗稱"兩頭蹺",繼續練習一段時間後,再增加抱膝腰部滾動練習,達到擴大椎管容積和增加腰部靈活性。一般醫療體操,尤其腰背肌的練習要持續相當長時間(半年左右),才能取得較鞏固的效果。
經過以上康復治療後,約80%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可以基本治癒。但仍要注意防止復發。小部分病人久治不愈,無法正常生活或出現明顯的神經壓迫症狀時,需考慮手術治療。
7、為什麼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晚上容易疼?
骨科醫院專家指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征,而椎間盤是椎體之間的連接部分,承受著軀體或外界對脊柱造成的壓力,各種原因使椎間盤突出後壓迫神經而產生疼痛症狀。一般來講,很多人在白天工作的時候,多數是直立的身體,而身體的重量可以將椎間盤壓扁,使椎間盤向後突出而壓迫神經根產生疼痛,由於腰部要承受整個上半身的重量,加上腰部是軀幹活動最頻繁的部位,因此腰部的疼痛感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