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間盤突出保守治療方法有幾種
1、卧床休息:如果輕度腰間盤突出,那麼只要好好的休息一陣,不從事重體力活不到一個月就能很好的恢復,這種情況比較難以堅持,但是如果堅持成功,它的復發率又是最低的,需在在床上待3周,3周之後佩戴腰圍保護下床簡單活動,堅持3個月就能達到效果。
2、腰椎,方世,醫.貼、消炎止痛、止痛、活血化瘀,以緩解臨床症狀為主。某寶有。
3、牽引治療:牽引治療是腰間盤突出的另一方法,也叫盆骨牽引法,相當把頸椎暫時拉開,讓「髓核」回縮復位,當然這個需要在醫院醫生指導下進行。
4、推拿按摩:注意理療推拿最好到醫院理療科進行,不專業的推拿是會導致全身癱瘓的,特別有腰間盤突出的患者更容易出問題。
5、髓核化學溶解法:髓核化學溶解法這個醫學手段也是比較新的,注入葯物,溶解部分突出的「髓核」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6、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氣化術、髓核切吸術等手段,其實簡單的理解就是削掉多餘的「髓核」讓髓核不突出頂到神經。
2、腰椎間盤突出保守治療後康復的運動有哪些?
倒走。作為反向運動,能有效強制人體重心後移,減小腰椎前凸,從而矯正姿勢,(有時間可以試試倒走,倒走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要選擇安全的地帶進行倒走鍛煉)。倒走時能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脊柱的過度彎曲,只是倒走不容易堅持,也不太安全。
站立的時候也可以強制重心後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這樣腳處於前高後低的狀態,同樣可以強制重心後移,可以體驗一下,體驗時間越長越好。

3
如果感覺症狀有減輕,為了便於堅持,可以考慮使用負跟鞋,和倒走原理相同。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使用,就等於把強制重心後移的姿勢矯正,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可作為倒走的替代,且更安全。
3、腰椎間盤突出證保守治療恢復期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 減少彎腰
· 不要北京癱,開車、上班久坐在背部墊一個靠枕,讓腰部有支撐
· 減少腰部負重,拿重物時腿前後分開下蹲,靠近物體,靠腿部力量站起來
· 坐下穿鞋或者用鞋拔子
· 少穿高跟鞋,減少骨盆壓力
· 避免久坐久站,超過1小時就屬於久坐、久站
· 轉身或拿東西時閃腰,是腰突復發高發的動作,因此轉身要慢一點,或者全身轉過去再拿東西
4、腰椎間盤突出復發是該繼續保守治療還是立即坐手術
在這里建議通過運動康復的治療方法,通過簡單的運動鍛煉起腰部的深層肌肉,使得百支撐脊柱的力量增強,增加腰椎的穩定性,降低腰椎間盤的壓度力,緩解腰突的症狀。
1.一些簡單幅度較小的運動如剪刀腿第一階,可以把腰椎間盤附近的深層肌肉鍛煉起來(讓其更加健碩),知減少腰椎間盤的壓力,促進其修復

2.一些拉伸運動如仰卧腹部屈曲運動,可以放鬆腰背部道肌肉,促進肌肉恢復柔韌性。

3.如屈體神經拉伸運動,能夠降低坐骨神經的壓力,促進其專神經恢復,有效緩解疼痛麻木等症狀

4.一些強度較大的運動如側平板髖關節抬升運動,能夠增強背部核心肌肉的力量,有效降低腰椎間盤突出屬症的復發幾率。
5、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好的保守治療方法及自我鍛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所患疾病腰椎間盤突出 48歲我 肇慶的
學習倒著走 穿好負跟鞋
2011年05月25日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盧素仙
■ 倒走是慢性、姿勢性腰痛和椎間盤突出的常規康復鍛煉方法,因效果良好簡便易行而備受推崇,但對於倒走的科學原理,人們的了解並不太多。
與其它運動相比,倒走的本質特徵,是人體重心向後移動,而重心是人體姿勢的決定性因素。脊柱在人體的後背側,只有重心也在後側,脊柱才會挺拔。大家可自我體驗,讓脊柱保持最挺拔的姿勢,重心一定是在腳跟的。倒走時重心向腳跟移動,脊柱趨於挺拔,身體前傾和腰椎曲度減小,既矯正了姿勢,又是鞏固性的康復鍛煉,而且是直接針對姿勢性腰痛的病因。
站立的時候也一樣,雙腳前腳掌踩一本厚書,只要讓腳跟低於腳掌,重心後移,就可以矯正姿勢。只是運用了外部的強制性力量,該方法在舞蹈形體訓練教學中,針對初學者較為常用。
這也給康復醫學帶來了啟示,鞋也具有地基功能,於是負跟矯形鞋便應運而生,簡稱「負跟鞋」,特點是鞋底前高後低。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姿勢,這又與倒走鍛煉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更安全,更容易堅持,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就可以起到替代倒走的作用,最初使用的幾天,腳跟會有輕微的壓痛感,說明是重心明顯後移了,這是倒走不容易達到的效果。負跟鞋最初的研究,也正是替代倒走鍛煉。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負跟鞋品種逐漸增多。也出現了一些頗為牽強的產品,比如負跟拖鞋,雖然也是前高後低,但由於不利於行走且腳跟易滑動,容易導致前足和全身的緊張,不可能具有矯正姿勢的作用。專業的矯形鞋均不考慮拖鞋的形式,作為矯正人體重心位置、替代倒走的負跟鞋,要求更高。鑒別的方法也簡單,試驗一下該產品是否能夠輕松倒走,不利於倒走的,自然也就不具有替代倒走的作用。
負跟鞋的鞋底還需要有自外向內的保護性傾斜,避免踝關節損傷(崴腳)。正常人腳的壓力都偏向外側,所以鞋底外側磨損總比內側嚴重。負跟鞋強制重心後移至腳跟,會加劇這種壓力的外偏現象,而腳跟的跟骨又是圓形的,穩定性差,就很容易崴腳,所以鞋底外側必須適度加高,以減輕足底外側壓力,增強穩定性,避免損傷。這個安全性措施,也有利於雙腿內收,保持好的姿勢。
使用負跟鞋日常站立行走,足以替代倒走。它排除了倒走的安全性問題,也容易堅持,但容易運動過量,所以要特別控制行走速度,須緩步行走。在腰痛症狀不明顯的鞏固期,康復感覺可能也不明顯,會誤以為沒起作用,其實鞏固期的自我感覺都是這樣,不必大幅增加運動強度,矯正姿勢需要保持溫和鍛煉,能感到足跟輕微壓痛即可。鞏固期是必須的,尤其是對於椎間盤突出患者,要盡可能避免復發。這些原則與倒走鍛煉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