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症狀?
1、腰痛
腰痛是腰間盤突出最為常見的一種症狀表現,也是很多患者首先出現的症狀,大約有百分九十以上的患者,都會出現腰部疼痛。這是因為突出的髓核,刺激到了纖維環和後縱韌帶,然後傳遞到神經而產生的痛覺。
2、下肢怕冷、發涼
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下肢怕冷、發涼的情況,不管是大腿還是小腿,甚至是足部,對冷熱的感覺有異常。在冬天洗腳的時候,可能會有一隻腳冷,而一隻腳熱的情況,下肢在氣溫下降的時候,偶爾還伴有麻木感。
3、呈現放射痛
大多數腰間盤突出的患者,主要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通常表現為坐骨神經疼痛,疼痛特點呈放射性。一般都是從腰部向下依次放射,臀部到大腿後方,再到小腿外側,最後到達足部的放射痛,當打噴嚏或者是劇烈咳嗽的時候,我們的腹部壓力增強,疼痛的感覺會加劇。
這種放射性的疼痛一般多為一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出現雙下肢症狀。如果腰間盤突出的情況嚴重,脫出的髓核壓到了馬尾神經,會導致大小便障礙,有的甚至會出現肛周感覺異常,危害十分巨大。
4、肌肉癱瘓
肌肉癱瘓是比較嚴重的症狀表現,對於病程比較長,且沒有得到有效科學治療的患者,會表現為自覺大腿或小腿變細,下肢行動無力,對於某些簡單的動作無法順利完成。更為嚴重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出現足下垂,走路拖沓步等。
2、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有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表現:
一:腰腿疼痛
病人在強度勞作、運動、扭挫傷後疼痛明顯,誘因不明確,在較長時間的疼痛之後,慢慢的疼痛加重,這種疼痛多為持續性的鈍痛。剛開始的時候疼痛范圍較大,慢慢就會集中在腰下部分,而且疼痛會向兩腿下放射,一些簡單的活動可能導致疼痛加重,病人在卧床休息時疼痛會有明顯的減輕。患者腰部有壓痛點、叩擊痛和放射性痛,腰部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腰椎功能和活動范圍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嚴重的患者還會表現出腰椎側彎、一側肩偏低等。
二:一般在腰痛之後會出現腿痛
很多患者在腰痛一段時間以後,腿部也發生疼痛,很多患者會誤以為是單純的腿痛,其實是腰間盤突出壓迫了相應的神經導致的。有的患者因疼痛難忍致使行走困難。疼痛感覺不盡相同,嚴重患者的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很大阻礙,疼痛會放射到小腿部,直至腳背和腳趾。
三:下肢感覺麻木
患者一般會感覺自己的下肢發麻,而且腿部和足趾發涼怕冷,有時會有灼燒感等感覺。前者一般在隨下肢疼痛一起出現,而後者一般會出現在晚上。
四:肌肉鬆弛
隨著腰間盤突出病情加重,會出現肌力減弱,表現為肌肉鬆弛,也會表現為下肢獨立不穩或足垂,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行走能力,站立和行走都受到阻礙。
五:很多患者會出現腰椎側彎畸形,身體傾向一側,嚴重的會出現跛行,行走時間越長跛行程度越嚴重,休息以後會減輕,這種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腰椎管狹窄。
3、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是否一定會有症狀表現出來?
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很多,年齡增長,使韌帶鬆弛、錐間盤老化、彈性降低,由外傷、勞累或風濕寒邪等因素所誘發,等其他原因。
4、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壓迫神經,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5、腰椎間盤突出到底有哪些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會出現腰痛的現象,據調查表明,有90%以上的病人都會出現這種症狀。患者的疼痛范圍集中在下腰及腰骶位置,而且是以持續性的鈍痛為主。但是,患者如果採取平卧姿勢的話,疼痛即可得到緩解了,如果處於站立或者坐位姿勢時,腰痛就會變得更加強烈了。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下肢會出現放射痛的現象。這種疼痛會隨著患者的下腰位置、臀部、大腿後側位置以及小腿前或後外側一直到達足跟位置。而且疼痛主要是一種放射性的,針刺一般的痛。下肢放射痛是有可能比腰痛出現得還要早,不過也有可能比腰痛出現的要晚,具體要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來看,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會感覺下肢及運動功能下降。這是因為我們的神經根受到了傷害而導致了其支配的區域內肢體的感受能力和運動功能減弱,甚至有可能會完全喪失。患者普遍會出現的現象主要有:皮膚麻木、發涼、皮溫降低等等,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或者肌肉癱瘓的現象。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還會出現馬尾神經症狀,出現這種症狀的時候,患者常常會感覺到會陰部麻木刺痛,排尿沒有力氣,甚至會出現排便失禁等現象。
6、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都有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1、脊柱變形:當人們出現腰椎間盤突出,那麼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凸向患側偏多,凸向健側偏少,主要是看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側彎能使神經根鬆弛,減輕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經根前外側時,脊柱則凸向患側;突出物在神經根內側時,脊柱則凸向健側。側彎其實是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壓迫的一種保護。
2、間歇性跛行: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能重物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充血,加重了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擴張,也加重了神經根的壓迫而出現間歇性跛行及疼痛。
3、腰背部疼痛:這種疼痛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出現。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後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疼痛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4.肌肉癱瘓:腰椎間盤突出後的突出部位壓迫神經根時間較長者,可造成神經根缺血缺氧變性而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腰椎間盤突出,可引起腰神經根麻痹所致脛前肌、腓骨長短肌、伸拇長肌和伸趾肌癱瘓。腰椎間盤突出後,神經根受累麻痹而出現小腿三頭肌癱瘓。
5、身體麻木及感覺異常:腰椎間盤突出後,可造成神經根接觸區域的局部性壓迫和牽扯性壓迫,使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而導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域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腰椎間盤突出可累及腰5神經根並出現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足背外側及拇趾背側感覺麻木異常。腰椎間盤突出會累背側皮膚感覺異常。如果椎間盤突出物壓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經纖維,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縮而出現下肢發冷、發涼、足背動脈減弱等情況。
6、身體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多先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雙側坐骨神經痛。當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等腹內壓增高時傳電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下肢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症狀之一。
7、腰椎間盤突出會出現哪些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常見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疼痛:最初可能是腰背痛,加重時會向大腿和/或小腿放射。一般在屈膝屈股時疼痛減輕。病人常因疼痛而避免過多活動,但一個姿勢(坐、站或卧)保持過久也可能會加重疼痛。此外,咳嗽、打噴嚏或用力排便時疼痛加重。
2.神經根症狀:主要表現為下肢放射性疼痛,有時伴有下肢力量減弱,痛覺、溫度覺等減退,或者自覺肢體麻木。
3.馬尾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尿瀦留、尿和/或便失禁等,還可出現肛門區域、生殖器下部、會陰、臀部、大腿後上側的麻木和疼痛,有些患者還可出現性功能障礙。
壓迫坐骨神經痛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