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頸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頸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0-10-07 13:06:58

1、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有哪些?

1.卧硬板床休息2~3周,適於急性期疼痛劇烈者。應絕對卧床,不可坐起或下地站立,進餐、排便均應取卧姿,以減少脊柱垂直壓力。

2.牽引治療。最好採用仰卧式骨盆持續牽引法,牽引重量10~15公斤。足跟部的床角應墊高15度左右。腰部可加墊用紙裹成的硬卷,直徑約10公分。開始加腰墊時,患者會感覺疼痛加重。此時墊的時間不宜太久,撤掉休息後可繼續墊,待疼痛不明顯後再延長加墊的時間。

3.推拿治療(患者俯卧位)

〈1〉在腰、臀部施用滾法,再點按腎俞、關元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大溪、昆侖等穴,以緩解疼痛。

〈2〉按、捏、拿兩側腰肌,松解痙攣。

〈3〉側搬腰法,先健側後患側,搬時用拇指按壓側凸部,用力不宜過猛。

〈4〉搬腿後伸壓腰,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5〉伸拔牽拉下肢,同時在腰部施用手掌按壓脊柱。

4.封閉治療

〈1〉局部痛點封閉治療(參見前各節封閉治療方法)。

〈2〉骶管硬膜外輸注激素加生理鹽水治療。

5.中西葯物治療

〈1〉葯物髓核溶化治療。

〈2〉口服西葯:消炎痛、布洛芬,或口服中葯:木瓜丸、小活絡丹、舒筋丸。

6.手術治療。

2、頸椎椎間盤突出目前的治療方法有哪種幾種

<

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以腰腿痛為主症的病症,好發於青壯年,但以體力勞動者較多見。發病原因多由於持續及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體位需要隨時變換,腰背部肌肉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受到擠壓、牽拉及扭轉的機會較多,容易引起脊椎內外的平衡失調,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經根、馬尾或脊髓的壓迫症狀。由於人體下腰部的活動最多,負重量也最大,所以臨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最高。

本病患者感腰腿痛,疼痛可隨步行、彎腰、伸腰、坐起及咳嗽、噴嚏等動作加劇。嚴重者,影響坐卧翻身、站立,甚則出現步態跛行。疼痛可以呈持續狀,也可以呈間歇狀。腰腿痛多呈單側狀(側偏型),也可呈雙側或馬鞍區(中央型),或是兩側交替發作。但腿痛呈逐漸向下行放射狀。一般先由臀部開始,再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足(足踝、足外側至小趾、足背及拇趾等)。多表現為脹痛、刺痛、麻痛。久病則可出現放射疼痛區域的感覺麻木,如小腿外側、足背小趾、足掌、大趾等。

本病急性期疼痛劇烈者應絕對卧硬板床休息2~3周,不可坐起或下地站立,進餐、排便均應取卧姿,以減少脊柱垂直壓力。

本病的治療分牽引治療、推拿治療和中西葯物治療。

牽引治療

最好採用仰卧式骨盆持續牽引法,牽引重量10~15千克。足跟部的床角應墊高15度左右。腰部可加墊用紙裹成的硬卷,直徑約10厘米。開始加腰墊時,患者會感覺疼痛加重。此時墊的時間不宜太久,撤掉休息後可繼續墊,待疼痛不明顯後再延長加墊的時間。

推拿治療(患者俯卧位)

在腰、臀部施用滾法,再點按腎俞、關元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大溪、昆侖等穴,以緩解疼痛。

按、捏、拿兩側腰肌,松解痙攣。

側搬腰法,先健側後患側,搬時用拇指按壓側凸部,用力不宜過猛。

搬腿後伸壓腰,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伸拔牽拉下肢,同時在腰部施用手掌按壓脊柱。

中西葯物治療

葯物髓核溶化治療。

口服西葯消炎痛、布洛芬,或口服中葯木瓜丸、小活絡丹、舒筋丸。

4、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治療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多發性常見病,病因為腰椎間盤勞損變性、纖維環破裂或髓核脫出而刺激壓迫脊神經脊髓等引起的腰腿疼痛酸困麻木等一系列症狀。
建議採用中醫葯內服外用相結合,內服中葯獨活寄生丸,天麻丸,腰痛寧,外用追風暑筋貼膏,強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配合牽引按摩復位針灸

與頸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