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椎間盤造影術後

椎間盤造影術後

發布時間:2020-08-28 00:52:20

1、椎間盤突出,是否要動手術?

一、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下,受牽拉的腰部處於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卧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於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鬆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症,由於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鬆,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 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輕型或早期的患者,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於突出物的還納。對於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二、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療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採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後側並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鍾。15-20次為1療程 。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於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逐點治療,密波2-5分鍾;疏刻波5分鍾;間升波5 分鍾。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於骶部,另一個豎放於腰部,接通電源後,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後,在2-7分鍾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治療至6-12次。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療
這種手法治療是一種通過操作者的雙手,在患者骨關節部位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以骨關節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採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患 者骨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症狀的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西式手法採用不同的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進行腰椎棘突或關節側的推壓、震動以及腰椎的旋轉、牽拉等手法,操作時可同進採用幾種手法,並根據患 者病情應用1、2、3、4四級力度。其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活動功能有所障礙的患者用重手法。時間一般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一療程5-10次,2個療程之間休息10-20天。
四、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葯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葯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以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
(1)對於疼痛症狀難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適當給予抗炎和止痛葯物口服; 或者可用解痙鎮痛酊外塗,以緩解局部疼痛。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於施行其它康復治療方法。
(2)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經根袖處水腫較為明顯,這不僅是引起劇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為了消除局部的反應性水腫,可靜脈滴注類固醇類葯物,服服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靜脈加壓滴注甘露醇等脫水劑。
(3)對於在退行性改變基礎上發生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3次,每次8-12片,連服1個月左右;或者可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當於生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當於生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 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後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用維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局部封閉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葯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葯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後,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2、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3、5%葡萄糖或30%丹參液2-4毫升,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15次為1療程。此外,還有用維生素B1及復方當歸液等作為封閉液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穴位封閉。
(2)局部區域性封閉:可分淺部和深部封閉:1、淺部封閉:封閉范圍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點及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一般要求結合壓痛點及精確的解剖部位進行。

2、腰椎間盤造影術費用大概多少

這個呢,你還是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吧,不是很貴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所有呢也不要太擔心了。

3、冠脈造影術後觀察與護理

冠心病是常見病。其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內科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對於冠心病的治療,心血管界有一個規矩叫「能吃葯的不放支架,能放支架的不做搭橋」。

這里,放支架就屬於內科介入手術的一種治療方法,是由心臟內科大夫在血管內進行操作,在X線下通過造影劑顯影進行的。介入治療創傷小,從外表看只有局部一個小的穿刺點。而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經典途徑是醫生通過穿刺患者下肢的股動脈進行手術。

近年來,經上肢的橈動脈介入治療異軍突起,成為冠狀動脈診斷及治療的另一種入路方式。該方法因血管並發症少、術後止血壓迫方便,所以患者可以走著離開手術室。這種方法也可以解決伴有嚴重慢性腰肌損傷或腰椎間盤突出病人,不能耐受長時間卧床以及不能卧位排尿而術後需插導尿管並需家屬陪護病人的生活難題。

中國有1.43億老年人,其中11%患老年性疾病且為多臟器疾病,手術的並發症風險高,卧床時間稍長就容易出現靜脈血栓,嚴重者引起肺動脈栓塞甚至猝死,所以老年冠心病的診治,採用經上肢的橈動脈介入方法更安全。

由於上肢的動脈相對細小,手術難度相對較大,所以經橈動脈介入治療需要嚴格的規范化操作流程,醫生需要更多的技巧、更長的學習曲線。可以說經橈動脈途徑介入治療是把方便留給了患者,而把困難留給了醫生自己。病人不需要輪椅或平車推出手術室,可以自行走出手術室,無需24小時卧床,減輕患者痛苦和家屬照顧,也無需使用近4000元的縫合器,大大減少術後並發症的發生,若病人冠狀動脈造影正常,當天或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住院費用明顯降低。而且經股動脈途徑常規需要2根造影導管進行手術,而經橈動脈途徑常規只需1根導管就可以,為病人節省費用,也節約醫療資源。

4、椎間盤內紊亂怎麼治療

可以點穴、按摩治療,到推拿科看一看。

5、什麼叫醫學影像學滯後現象,腰椎間盤突出剛術後的CT表現是不是屬於這種

症狀的出現遲於影像學的表現,腰椎間盤突出還是建議做磁共振檢查明確一下,平時注意睡覺卧硬板床,避免久坐或者久站及過度負重勞累。

6、椎間盤突出症最佳的微創手術方式有哪些?

1.經椎間孔鏡下顯微椎間盤摘除術:
此概念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早期,為關節鏡或內鏡下可視化手術。神經血管結構要獲得滿意的顯像需要在手術開始正確放置器械到後外側纖維環臨近椎管的部位。與髓核機械切除減壓、化學髓核溶解或激光氣化等技術相比,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是針對性切除突出椎間盤碎片、減壓神經根的技術。
2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
PLDD利用激光汽化導致椎間盤空化、降低椎間盤內壓力而緩解疼痛,適應證包括纖維環完整的包含型椎間盤突出伴與椎問盤病變節段相符的根性症狀,對非包含型或游離型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等則不宜行PLDD。其並發症少見,有椎間盤炎、神經根損傷等可能。
3椎問盤內電熱療法(IDET):
又稱椎間盤內電熱纖維環成形,經插入椎間盤內的絕熱導管引入可屈式熱阻絲至纖維環內層的後外側部、後部,加熱收縮纖維環內表面膠原纖維、澆灼肉芽組織、凝固神經纖維。適應證為持續性腰痛6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無效、直腿抬高試驗陰性、MRI未顯示神經根壓迫、椎間盤造影誘發疼痛加重的椎間盤內破裂型椎間盤源性腰痛。在操作中導管常不能穿過後部纖維環中線至同側纖維環後部,此時同側纖維環後部成為熱療的「盲區」。IDET禁忌證有椎間盤感染、再手術、脊柱不穩、惡性腫瘤,椎間隙狹窄超過75%,而肥胖則為相對禁忌證。
4臭氧髓核氧化術(已基本淘汰):
臭氧能使髓核水分丟失、發生變性、乾涸、壞死、萎縮,從而解除對硬膜囊及神經根的壓迫症狀。同時還具有抗炎及鎮痛和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降低了術後椎間盤感染及症狀加重等並發症。
5化學髓核溶解術(CNL)(已基本淘汰):
木瓜凝乳蛋白酶可以使能保持髓核水分和緊張度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大分子解聚,從而降低椎間盤高度、減輕椎間盤膨出程度。化學髓核溶解術適用於有根性症狀、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影像學(MR1、CJ),和(或)脊髓造影明確為軟性椎間盤突出、經非手術治療失敗者。禁忌證包括對番木瓜過敏、馬尾綜合征、懷孕、蛛網膜炎、游離型椎問盤突出、椎問盤炎、脊髓腫瘤、中央椎管或側隱窩狹窄、糖尿病伴周圍神經病變及脊柱滑脫等。
6經皮自動腰椎間盤摘除術(APLD)
Onik等設計的經皮椎間盤自動切削系統,透視定位下插入直徑2.5mm套管,經套管引入直徑2mm、長203.2mm的探針非直視下切割與抽吸椎間盤組織,抽吸和切割同時進行。適應證為纖維環完整的椎間盤突出和輕度髓核突出,手術不進入椎管,對突入椎管的碎片無效。

7、何謂椎間盤造影術?

椎間盤造影術是通過將造影劑直接注入髓核來診斷椎間盤有無破裂、突出等病理改變的一種方法。

其具體操作方法是:首先要進行髓核穿刺。一般多採用經硬脊膜穿刺法和經硬脊膜外穿刺法。其中經硬脊膜穿刺法因穿刺針經硬脊膜外腔進入椎間盤,故不會損傷蛛網膜,有損傷小的優點,但其操作較經硬脊膜法要相對困難一些。

選擇上述穿刺入路之一,以一枝22 號長針(約12cm)穿刺入纖維環。注意在針尖穿入纖維環時可有穿橡皮的感覺,再進針時則阻力減小。確定穿刺位置准確無誤後,拔出針芯,改換27 號針,以22 號針的針管內刺入纖維環內,然後拍攝X線片確定穿刺針的位置。如位置滿意則注入50% 造影劑(常用泛影葡胺或醋碘苯酸鈉)0.5 ~ 1.5ml。椎間盤纖維環未破裂時可容納造影劑約0.5ml,故在正常的椎間盤中所能注入的造影劑量往往不能超過1ml,且阻力非常大,在纖維環破裂者,推注時阻力較小,往往是注入造影劑1.5ml 後阻力仍不大。但應注意不要注射過多的造影劑,以免漏入椎管內,造成疼痛及顯影混亂。

8、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疑問

你好:
腰椎間盤突出症格局病史,症狀,體征,以及X線平片上相應神經節段有椎間盤退行性表現者即可作出初步診斷。結合X線造影,CT,MRI等方法,一般採用非手術的方法治療的,因腰椎間部位屬於人體關鍵部位,受力比較大,此病容易反復發作,非手術治療一般要求患者,1,絕對卧床休息。2,持續牽引。3,理療和推拿,按摩。4,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5,髓核化學溶解法。 再有一種經皮髓核切吸術。採用微創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效果還不錯,可以考慮一下。

9、腰椎手術後【腰椎間盤突出症】

如果腰痛理療、按摩及消炎止痛葯物效百果差,應該照腰椎過伸、過屈側位片。必要度時行L5S1椎間盤造影判斷是否為L5S1源性腰疼。

(鄭大一知附院黃宗強大夫鄭重提醒:因不道能面診患者,無法全專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屬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與椎間盤造影術後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