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左膝內側副韌帶損傷2級

左膝內側副韌帶損傷2級

發布時間:2020-12-09 22:54:03

1、我左膝前後交叉韌帶 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內外側半月板損傷約1到2級,跑和跳都不疼,是好了嗎

畢竟傷筋動骨一百天
還是要好好休息 但是活動幾下有利於恢復
不要活動過度而導致舊傷復發 會更嚴重
祝您早日完全康復

2、左膝關節外側半月板前後角損傷2~3級,關節腔少許積液,前交叉韌帶損傷2級,外側副韌帶損傷1級怎麼辦

半月板損傷後,撕裂的半月板組織會卡在關節內,導致膝關節伸直或者屈曲受限;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受傷時伴有關節囊的損傷,同樣可以引起膝關節活動受限,但是這種伸直受限可以通過壓直練習好轉。
如果經過正規醫院的檢查,這三個月採取的是保守治療(就是沒有進行手術的),膝關節仍然伸不直,就需要考慮關節鏡手術了。這是因為半月板損傷以後,就好比軸承里的滾珠生銹或者裂開了一樣,撕裂的碎片會增加關節運動時的摩擦力,對關節軟骨造成磨損,加重軟骨的損傷,會影響關節的正常運動能力。因此,除了本身軟骨已經磨損的很嚴重的老年人,或者因為別的並發症主治醫生不建議手術的人之外,其他情況下,半月板損傷不建議保守治療,應該盡早進行關節鏡手術。
膝關節活動度的練習(即伸直屈曲練習),最好是在專業康復師的指導下,根據進度一點一點慢慢恢復的。其次,可以考慮進入理療,尤其是超聲波或者超短波,這些儀器正規醫院的康復科應該都會有的。如果每次練習之後會出現腫脹,可以在活動度練習之後冰敷15-20分鍾。
V公:iCare愛健康

3、半月板2級損傷多久能恢復??請根據補充問題就我的患病情況認真回答,謝謝!

半月板的損傷跟吃葯就沒什麼關系了,這種損傷一般要麼等一段時間,看會不會自己癒合;如果過一個半月還沒有癒合的話,那麼建議你手術治療了。手術治療一般採用關節鏡手術,屬於微創手術,損傷很小,術後恢復很快,一般一周就可以走路了。
目前我給你點建議:1.盡量不要活動,多休息;2.可以吃一點消炎鎮痛葯,可以緩解一下症狀,不過這個要對半月板是沒有多大作用的;3.不要亂吃中葯或者貼什麼膏葯,因為這些裡面往往加了激素在裡面,一開始會覺得效果很好,好像好了,但是慢慢的會加重症狀的。

4、髕骨軟化,右膝關節內側半月板後角損傷2級,該怎麼辦

膝關節的輕微受傷也不容輕視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最容易受傷的關節。其復雜性讓從事仿生工程的同仁們為之驚嘆。
一般重體力勞動、運動員、身體肥胖的人等,很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如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內側副韌帶損傷、外側副韌帶損傷等等,損傷後自身很難修復如初。
當膝關節遭受較輕的外傷時,也能產生很嚴重的後果。如膝關節被硬物碰後,局部疼痛、腫脹,受傷處不敢用力。用力時重心就會偏移,關節的屈伸就會偏離生理的縱軸線,這樣的強迫性體位改變了膝關節正常的生理運動軌跡,內部的動態解剖結構發生了位置錯位,膝關節的內外側關節面受到的壓力出現失衡,不能完全吻合固有的關節面,導致關節面表面發生磨損,加重了膝關節的損傷。磨損後的關節面會逐漸產生無菌性炎性反應,關節內液體開始滲出增多,滲出液內有纖維蛋白。由於關節面的損傷沒有得到充分的修復,這時少量的行走都是在對關節的繼續損傷,使得關節液滲出也就越來越多,導致關節腔積液的形成,關節周圍的組織不斷的把水分吸收,纖維蛋白留在了關節腔內,越來越濃縮,這些纖維蛋白本來是保護和營養關節的,但由於關節液密度漸漸增高,形成了高度粘稠的液體,這些粘稠的液體滲入組織間隙中,反而造成了關節組織的粘連,加重了疼痛,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久而久之,關節內部發生了質的改變,軟骨損傷、滑膜炎、半月板磨損、髕骨軟化、髕骨下脂肪墊炎、滑囊炎、骨質增生,這樣骨性關節病就形成了。
當膝關節發生外傷時,要及時到找骨科醫生檢查,把握良機及時處理,防微杜漸,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傷。
孫亞峰西醫外科診所

5、左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可定幾級傷殘

一 級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償,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
1)極重度智能減退;
2)面部重度毀容,同時伴有表B2中二級傷殘之一者;
3)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者;
4)四肢癱肌力3級或三肢癱肌力2級;
5)重度運動障礙(非肢體癱);
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關節部分功能喪失;
7)雙肘關節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
8)雙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
9)雙下肢及一上肢瘢痕畸形,功能喪失;

二 級
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1)重度智能減退;
2)精神病性症狀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
3)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2,或視野≤8%(或半徑≤5°);
4)雙側上頜骨完全性缺損;
5)雙側下頜骨完全性缺損;
6)一側上頜骨及對側下頜骨完全缺損,並伴有顏面軟組織缺損>30cm2;
7)靜止狀態下或僅輕微活動即有呼吸困難;
8)三肢癱肌力3級或截癱、偏癱肌力2級;
9)雙側前臂缺失或雙手功能完全喪失;

三 級
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1)精神病性症狀表現為危險或沖動行為者;
2)面部重度毀容;
3)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5或視野≤16%(半徑≤10°);
4)雙眼矯正視力≤0.05或視野≤16%(或半徑≤10°);
5)一側眼球摘除或眶內容剜出,另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24%(或半徑≤15°);
6)同側上、下頜骨完全性缺損;
7)一側上頜骨完全性缺損,伴顏面部軟組織缺損>30cm2;
8)一側下頜骨完全性缺損,伴顏面部軟組織缺損>30cm

四 級
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1)中度智能減退;
2)精神病性症狀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
3)癲癇重度;
4)面部中度毀容,全身瘢痕面積>70%;
5)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32%(或半徑≤20°);
6)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1;
7)雙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32%(或半徑≤20°);
8)雙耳聽力損失≥91dBHL;

五 級
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較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1)完全運動性失語;
2)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失認等;
3)腦脊液瘺,不能修補;
4)面部輕度毀容;
5)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40%(或半徑≤25°);
6)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2;
7)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等於0.1;
8)雙眼視野≤40%(或半徑≤25°);
9)一側眼球摘除者;

六 級
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1)輕度智能減退;
2)精神病性症狀影響職業勞動能力者;
3)癲癇中度;
4)不完全性失語;
5)一側完全性面癱;
6)面部重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
7)全顏面植皮術後或全身癱痕面積達60%~69%;
8)撕脫傷後頭皮、眉毛完全缺損者;
9)甲狀腺功能中度損害;

七 級
器官大部分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1)不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和失認等;
2)第Ⅲ、Ⅳ對腦神經麻痹;
3)雙側不完全性面癱;
4)電燒傷顱骨切除>3cm2,並行硬腦膜植皮術者;
5)頸頦粘連,影響頸部活動者;
6)全身瘢痕面積50%-59%;
7)一眼有或無光感,另一眼矯正視力≥0.8;
8)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6;
9)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0.4;
10)雙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64%(或半徑≤40°);

八 級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有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1)邊緣智能;
2)精神病性症狀有人格改變者;
3)顱骨外露;
4)面部燒傷廣泛植皮術後;
5)鼻或面頰部有>8cm2或3處以上>1cm2的增生性瘢痕;
6)一側或雙側眼瞼有明顯缺損或瞼外翻;
7)全身瘢痕面積40%~49%;
8)一眼矯正視力≤0.2,另眼矯正視力≥0.5;
9)雙眼矯正視力等於0.4;
10)雙眼視野≤80%(或半徑≤50°);

九 級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1)癲癇輕度;
2)顱骨缺損≥25cm2,無功能障礙;
3)腦葉切除術後無功能障礙者;
4)第Ⅴ對腦神經眼支及第Ⅵ對腦神經麻痹;
5)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或其他部位禿發,需戴假發者;
6)鼻或面頰部有明顯畸形或>3cm2的增生性瘢痕;
7)頸部瘢痕畸形;
8)全身瘢痕面積30%~39%;
9)鼻再造術後;
10)瞼外翻、唇外翻植皮術後;

十 級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1)顱骨缺損9~24cm2,無功能障礙;
2)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3)面部輕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
4)全身瘢痕面積<30%;
5)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眼矯正視力≥0.8;
6)雙眼矯正視力≤0.8;
7)職業性(含放射性)及外傷性白內障Ⅰ~Ⅱ期(或輕、中度),或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後無晶體;
8)晶體脫位;
9)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10)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6、膝蓋半月板損傷2度跟前交叉韌帶損傷2度工傷評殘能評上十級嗎?

應評定為十級傷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GB/T16180-2014
5.10十級
5.10.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1)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與左膝內側副韌帶損傷2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