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6日右腿同時做了三踝骨折和膝蓋前叉韌帶重建手術,術後注意什麼和如何做康復訓練?
在醫院做了手術,理應問醫生啊,怎麼護理,怎麼康復訓練,生活方面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到這里問,哪有問醫生專業呢,再說,最了解病情的還是那位醫生。在你們交給醫院的那麼多錢裡面,也包含這些內容的。
2、腳踝關節骨折韌帶撕裂4個多月了,韌帶撕裂恢復從創傷3度恢復到2度,能放下拐走路了嗎?
你受傷的位置和我一模一樣,我就是沒有養號,後來又去跑步,最後造成踝關節裡面都是積液,看了很多家醫院,最後都沒看好,拄拐杖大概了一年半,後來才慢慢好,所以以我的經驗來看,一定要完全養好之後,在慢慢走路,我的意思就是不要讓踝關節承受重力,不讓走路並不意味著不鍛煉,有體育鍛煉才能活動身體里的血液,讓傷好的更快一點,你可以進行游泳,一項非常好的運動,他們踝關節受傷之後,游泳要能堅持2~3個月,踝關節的傷應該就會好的差不多,等傷完全好之後再走路或者運動。
3、受多大外力才能導致腳踝三處骨折韌帶完全斷裂
能好,一般情況下都是暴力,力量大、速度快的情況下
4、腳踝部5月3號扭傷輕微骨折,現在都已經7月分了,走路時腳感到特別沉,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後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餘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准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怎麼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盡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綳帶包紮,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復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復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5、腳踝關節骨折,韌帶撕裂3度恢復到2度了,保守治療,4個多月了,能不拄拐走路了嗎?
一般骨折恢復時間在十到十二周左右,韌帶恢復一般在四周左右。你這已經四個多月了,恢復良好的話是可以棄拐了。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到醫院復查一下骨折恢復情況為好。
6、踝關節三處骨折韌帶斷裂術後多久可以拄拐下地
你好,新春快樂,請問患者出現這種情況多長時間了,目前還有沒有別的什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