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後交叉韌帶重建及內側副韌帶修復後康復鍛煉
現在多少時間了,如果40天以上了,就可以放心的鍛煉了。
方法:人坐著,地上放一個啤酒瓶,腳踩上面,來回滾動,幅度從小到大。這樣可以鍛煉到屈膝45度,以後人趴著屈膝,讓牛皮筋往頭的方向拉,這樣鍛煉到75度。
這個方法安全,不會因為暴力導致韌帶再次損傷,同時幅度的增加比較快。
2、膝蓋內側副韌帶撕裂固定支具後多久可以做功能訓練
韌帶撕裂傷最好是用支具固定一個月左右,一個月之後可以做功能鍛煉,但還是以休息為主。
3、內側副韌帶和前交叉韌帶斷裂手術後多少天作康復段練?怎樣鍛煉
這是我們科手術後建議的康復計劃:
一、 術後第一天:主要以減輕疼痛和腫脹為主。
1、 將患肢抬高,但不要過伸,一減輕腫脹。
2、 如果喲右疼痛,可以採用冷敷,口服或肌注止痛劑等止痛。
3、 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二、 術後第二天至第二周: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使關節活動度達到0-----90度。
1、 石膏後托或下肢肢具固定,在下地行走以及睡覺期間要佩帶。
2、 進行CPM訓練,膝關節活動度為:0---90度。
3、 進行股四頭肌有限收縮訓練,小腿肌肉訓練(屈伸踝關節及足趾,每天500次)。
4、 可扶拐部分負重行走,距離補要太遠,活動不宜過多,避免上下樓梯。
三、 術後第二周至第四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20度,進行肌肉功能鍛煉。
1、 去石膏後托,改用膝固定支具保護(最好示可活動支具),支具需佩帶5---6個月。在行走以及睡覺時應佩帶。
2、 繼續CPM訓練,三周達到120度,第四周後大到135度。
3、 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在 床邊使關節逐漸從90度伸直,並使大腿抬離床面,然後停留10分鍾每日500次。
4、 必要時進行髕骨活動度(由外向內推動髕骨)。
四、 術後第四周至第六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加強肌肉功能鍛煉。
1、 可以去拐行走,側身上樓梯,手需扶梯。
2、 進行CPM訓練,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
3、 繼續進行(三)中的肌肉功能鍛煉,方法相同。
五、 術後第六周至12周:在此期間,重建的韌帶會有一個溶解鬆弛階段,應避免過多的上下樓。禁止做負重下蹲練習,從座位上起立時應扶物減負,不宜爬山行走,前三個月避免過伸關節。
六、 術後三個月後:仍以下肢肌肉鍛煉為主。可做一般日常活動,利用非負重健身器械進行鍛煉,液可以進行游泳。
七、 術後六個月:可以進行慢跑訓練。
八、 術後9---12個月:以根據康復情況參加較為劇烈的體育比賽。
九、 出院後需要定期回醫院復查,:原則上前四周內每周回醫院復查一次,術後三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均需拍片復查。
注以上僅為一般的 康復原則,未必適合每個手術患者,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不同的 看富計劃,實現計劃的個體化,因此應遵循醫師的具體建議,不可盲目按照此計劃。
祝早日康復!!!
4、膝蓋內側副韌帶撕裂,5個月了,膝蓋彎曲疼痛,到底怎麼回事呀,該鍛煉還是靜養呀?救救我呀
內側副韌帶撕裂,這種病即使保守治療康復了,如果稍微劇烈運動一下,膝蓋就會髕骨脫位(膝蓋脫臼)。因為內側沒有韌帶支持,受力不均勻,會出現復發性髕骨脫位。
這種情況比較徹底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治療,關節鏡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葯物治療不能使受損的韌帶修復,所以只是減緩症狀!
一般手術費用不超過1萬五,如果自己有醫保的話,就更少了,不超過五千,就搞定。術後2個月就能正常行走!
我建議你還是早點手術治療吧,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手術總共就2個1厘米的小口。你這一瘸一拐的,到時候還不能運動了,弄不好治聾來著還個給致啞了!
我剛做過內側韌帶的縫合,5周了,能正常行走!恢復挺好!
5、右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手術修補後多長時間可以進行鍛煉?
提問:所患疾病:
右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聽從好大夫在線醫生建議,在當地的醫院進行了右膝內側副韌帶修補術,同時進行右膝關節鏡探查術,後交叉韌帶部分損傷, 醫生沒有進行重建手術。術後對右腿打石膏制動。
6、怎樣鍛煉韌帶,韌帶分為哪些部位
韌帶: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如肝、脾、腎等的位置。
亦稱鉸合韌帶(hinge-ligament)。為軟體動物斧足類的左右兩個貝殼的連結物。一般將位於殼頂後方外面的韌帶稱外韌帶.在脊椎動物中,韌帶是使各骨塊相互連結的結締組織的索狀物,與彈性纖維緊密並行。研究韌帶的稱韌帶學(syndesmology).
人體韌帶及拉傷
韌帶(拉丁語 Ligamenta,單數 Ligamentum)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
韌帶損傷
疾病介紹: 膝部關節韌帶較多,對關節穩定性有重要作用。主要韌帶有:內、外側副韌帶,前後交叉韌帶和髕韌帶。
發病機理: 當膝關節微屈時,突然受到外翻或內翻應力,即可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由於膝外側容易受到外力的沖擊,使膝過度外翻,故內側副韌帶損傷。部分斷裂,完全斷裂,合並半月軟骨損傷或膝交叉韌帶損傷3種類型。損傷部位可發生於韌帶本身,也可由附著處撕脫骨片或嵌入關節內。
臨床症狀: 以內副韌帶損壞傷為例,傷後膝內側腫脹、疼痛、壓痛、皮下瘀斑、活動受限,不能完全伸直。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如為完全撕裂,則小腿外展范圍增加,內側關節間隙加大,有時於內側可觸知兩斷端之間的凹陷。半月軟骨或膝交叉韌帶損傷時,關節內有積血。如抽出的血液中有脂肪球,則可有撕脫骨折。
診 斷: 1、有外傷史。
2、以內側副韌帶損為例,傷後,膝內側腫脹、疼痛、壓痛,皮下瘀血斑、活動受限,不能完全伸直。
3、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
4、X線拍片。
輔助檢驗: 雙膝伸直外翻位,拍正位X線片。如內側關節間隙明顯加寬,為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或可發現脛骨棘撕脫。
治 療: 1、部分斷裂:關節內無積血,外翻位X線片顯示內側關節間隙不大,可做局部封閉、彈性綳帶加壓包紮,早期鍛煉股四頭肌或用踝上長腿石膏托固定於膝內翻和稍屈位3—4周,石膏完全乾後可開始股四頭肌鍛煉和下地行走。
2、完全斷裂:原則上應行手術治療如韌帶斷裂,可直接縫合;如骨附著處撕脫,可用鋼絲貫穿法固定或直接縫合於骨膜及軟組織上。如有撕脫骨片,則用鋼絲或螺絲釘固定。如合並半月軟骨損傷,應予以切除。合並前膝交叉韌帶損傷者,應先修補。術後石膏固定4—6周。
3、陳舊性損傷:積極堅持股四頭肌鍛煉,以增加關節穩定性。經積極鍛煉後,關節仍不穩定者可行手術修補。用闊筋膜或半腱肌,股薄肌腱代替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受傷機會很少,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4、膝交叉韌帶損傷:前交叉韌帶合並脛骨棘撕脫骨折者,可用膝過伸和後推脛骨使之復位,用長腿石膏固定4—6周。對於未能復位者,應及時手術修補。將骨折片用鋼絲固定。單純韌帶斷裂者,用石膏固定。對陳舊性損傷,以保守治療為主,經鍛煉後,關節仍不穩定,亦可考慮手術修補。後交叉韌帶可不修補。
7、提問:右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手術修補後多長時間可以進行鍛煉?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現在做完手術已經有一個月了,關節裡面不動時不疼,有的時候還有一些疼,刀口長得還可以,感覺皮膚有些木,知覺不靈敏。我想咨詢一下什麼時候可以下地走,還有什麼時間需要怎樣的恢復鍛煉?對後期的鍛煉我一無所知,懇請大夫給我一些好的建議。 附件:病歷資料僅醫生及患者本人登錄後可見馬勇醫生 答 2010-08-08 06:46:25趕緊進行膝關節活動度練習,即膝關節壓直和屈曲,做好冰敷。直抬腿練習鍛煉股四頭肌力量。
8、內側副韌帶撕裂敷中葯一個月,現在要康復鍛煉,怎麼鍛煉
如果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撕裂傷,敷中葯治療一個月後,進行康復鍛煉,可以逐步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如:慢步行走、伸屈關節運動。
9、右膝內側副韌帶撕裂
我也是和你一樣,不過我手術過了。吃葯的話三七比較好,據說平時公雞肉,生薑,牛肉要少吃。
我是手術後3星期拆的石膏,然後開始練習屈膝。走路還不能。醫生說還是要好好恢復的。如果過早的走路會妨礙韌帶恢復。
韌帶恢復還是靠養啦,一般沒什麼大問題,側副韌帶受傷的人是比較多的。而且也很容易引起半月板損傷,因為側副韌帶3根中其中有的一端是連接了半月板的。半月板損傷比較不容易自我修復,如果是小傷沒什麼關系。
膝蓋上方是髕骨,因為打了石膏時間比較久,髕骨這里就有點不好了。不過這個要盡早的鍛煉回來。
不要緊張,沒關系的,多鍛煉鍛煉肌肉和關節。給你一點我找的資料。
膝關節功能鍛煉
屈膝90o,伸膝5o是膝關節發揮正常功能最低要求。因此膝關節處手術後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後期定時隨訪對患者功能恢復十分重要。
屈:160o、伸:5o
1.運動療法
患者坐位,股骨遠端後側自然放於治療床邊,膝關節自然下垂。醫生一手握住患肢髕骨上股骨前側,一手握住踝關節近端,緩慢勻速屈膝關節,待稍感疼痛或明顯阻力時應停止數秒後繼續加大少量角度,維持5秒後放鬆,手法根據膝關節活動受限程度應用關節松動技術。
2.持續性被動運動(CPM儀)、四肢血液促進儀。
3.按摩:保護下進行患側下肢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上肢肌肉萎縮,患側肩胛區按摩可以緩解肌肉酸痛。主要有推、捏、揉、按、摩、點穴等手法。
4.主動功能鍛煉:膝關節的作業療法,如雙手抱膝,下蹲練習,膝關節處壓沙袋等。
5.肌力鍛煉:
1)股四頭肌訓練:術後3~5天進行患側股四頭肌的主動等長收縮,其方法:患者大腿肌四頭肌收緊,下肢呈中立位,膝部下壓,膝關節保持伸直5秒鍾,再放鬆5秒鍾;
2)股二頭肌訓練:患者下肢呈中立位,足後跟往下壓,膝關節不能變曲,保持5秒鍾,放鬆5秒鍾;
3)腓腸肌訓練:先讓患者把足踝用力跖屈(肢趾向前伸直,腳跟向後拉),然後足踝呈背屈位(腳趾向後拉,把腳跟向前推),注意保持膝關節伸直;
4)臀大肌訓練:臀部收緊5秒鍾,放鬆5秒鍾;
以上動作每天兩次,每次維持20分鍾。劑量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作相應調整。
6.助行器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