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韌帶發炎食補

韌帶發炎食補

發布時間:2020-12-06 23:28:51

1、腳後跟疼怎麼治療?

腳跟疼
在中醫學屬於「骨痹」范疇,發病原因多與老年腎虧勞損,外傷和感受寒濕有關。通常版來說表現為權早上起床後落地的第一、第二步最痛,走幾步後便可以逐漸的緩解。
中醫多針對造成腳後跟疼的原因選擇治療方法。一般是選擇
外fu,足跟gu方世貼,
平時應該注意好保養自己的雙腳。

2、脊椎炎有何症狀?如何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累及脊柱、中軸骨及四大肢大關節,以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韌帶纖維化、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疾病。
{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可能與基因遺傳、感染、外傷、淋病等有關。病理變化以增生性肉芽組織為特點的滑膜炎開始,關節發生骨性強直的傾向生顯著。本病的病變部位是肌腱、韌帶在骨骼的附著處,又稱為「附著性關節炎」,附著處的骨質被炎性物質侵蝕破壞,由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結締組織所替代。病變沿韌帶或肌腱血管擴展,臨近病變周圍的的骨髓組織也有水腫,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破壞區的骨部產生反應新骨。修復性新骨生成過多過盛,並向附著的肌腱或韌帶延伸,形成骨贅。在關節滑膜炎後,關節囊逐漸骨化,關節也趨強直,關節相鄰的骨面被髓腔血管所侵蝕,逐漸被骨沉著所充填。在脊柱纖維環與椎體軟骨附著部,椎間盤的前方和側方,也同樣形成韌帶骨贅,使椎間盤形成骨性強直,以前韌帶病變最為明顯。在椎體節段之間,韌帶骨化形成骨橋,類似竹節,稱之為「竹節樣脊柱」,以後軟骨板骨化,軟骨內化骨,血管向椎間盤侵蝕,椎間盤逐漸骨化。
[臨床表現]
病變首先發生於雙骶髂關節、膝關節、腰椎髖關節者多,也可以被發於其它關節或肌腱附著部。起病隱襲,表現為上述部位疼痛,發僵,陰天或勞累後加重,以後逐漸向上漫延。病變擴大到胸椎,胸關節受累時,胸廓活動受限,呼吸不暢,肋間神經痛。頸柱、頭部轉動和屈伸受限,整個脊柱強直,此種表現多呈上行性擴展,也可呈下行性擴展,常見於女性。病變常始於頸椎或胸椎,逐漸向下累及腰椎、骶髂關節及髖關節,病人有神經根性疼痛,四肢關節遊走性疼痛,病程進展期有緩解。在中晚期病人,常可見圓形性駝背畸形,多發生在胸椎或胸腰段。部分病人可出現關節可直或屈直及旋轉畸形等。受累關節周圍常可見廢用性萎縮。
[診斷要點]
(1)骶髂關節、腰背部反復疼痛。
(2)早、中期患者活動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現強直駝背固定,胸廓活動受限。
(3)實驗室檢查,血沉多增快,RF多陰性,HLA--B27多呈陽性。
(4)X線檢查,早期呈骶髂關節模糊,椎體小關節間隙改變,中期顯示骶髂關節踞齒樣變,部分韌帶鈣化、方椎、小關節骨質破壞,關節間隙模糊;晚期X線片顯示骶髂關節融合,脊柱呈竹節樣變。
[治療]
本病目前無根治的方法,多採用綜合療法。
1. 針灸法
處方一:大椎、氣海、關元、神闕、身柱、腰陽關、相應病變局部的華佗夾脊穴。
平補平瀉法,留針20—30分鍾,每日或隔日一次,7次為一個療程。適用於風濕性的強直性脊柱炎。
處方二:大椎、身柱、曲池、腰陽關、相相應病變局部的華佗夾脊穴。
瀉法。留針10—15分鍾,每日一次,10次一個療程。適用於風熱濕性的強直性脊柱炎。
處方三:肝俞、腎俞、足三里、相相應病變局部的華佗夾脊穴。
補法。每日或隔日一次,7次一療程。適用於正虛邪留性的強直性脊柱炎。
2. 穴位注射法,
3. 刺絡拔罐法
4. 灸法
5. 耳針法。
還有一個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推拿。推拿治療本病有很好的療效,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
至於你說的食療或葯療,現在還沒有很好的方法。病人只有18歲,應積極治療。

3、治療肩椎炎中葯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組織炎,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50歲左右的人比較常見。因為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韌帶處在緊張狀態,故而50歲以下人中也不少見。中醫認為本病由肩部感受風寒所致,又因患病後胸肩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好像凍結了一樣,所以稱「凍結肩」、「肩凝症」。 [編輯本段]危害肩關節是人體全身各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其關節囊較鬆弛,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於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摩擦擠壓,因而容易發生慢性勞損。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肩周炎的發病特點為慢性過程:初期為炎症期,肩部疼痛難忍,尤以夜間為甚。睡覺時常因肩怕壓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難,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療不當,將逐漸發展為肩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上舉,呈凍結狀。常影響日常生活,吃飯穿衣,洗臉梳頭均感困難。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會萎縮,患者極為痛苦。 [編輯本段]治療方法1.初期中葯治療 ①中成葯可選用木瓜丸、小活絡丹、國公酒治療。 ②湯葯可選用經驗方:柴胡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陳皮10克,清半夏10克,羌活10克,桔梗10克,白芥子10克,黑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飯後服用。 2.後期中葯治療 ①中成葯治療:可選用大活絡丹、舒經活絡丸、五加皮酒治療。 ②湯葯可選用經驗方:當歸30克,丹參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黃30克,香附10克,草烏9克,忍冬藤40克,桑枝20克。水煎服用,每日2次。 3.以下介紹幾則成功治療「肩周炎」的食療葯膳: ①取追骨風30克,酒60克。追骨風入酒內浸泡5日。分數次內服。 ②用老生薑1000克,蔥子500克,甜酒250克。將二味葯搗爛後,炒熱,敷痛處。 ③取生薑500克,大蔥根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白酒150克。先把生薑和蔥根切碎,搗成泥漿,小茴香和花椒搗成面,然後將四味混在一起攪勻,置於鐵鍋中用文火炒熱,加白酒攪和,再裝入紗布袋中,敷於患處。溫度以能耐受為度,上蓋毛巾,再蓋上棉被,使之發汗。第二天葯袋用鍋炒熱繼續用,不必換葯,此葯袋可加酒。每晚1次,堅持治療,定有療效。連服1個月見效,一般需服81天。 4.功能鍛煉 目前,對肩周炎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服用止痛葯物只能治標,暫時緩解症狀,停葯後多數會復發。而運用手術松解方法治療,術後容易引起粘連。所以採用中醫的治療手法被認為是較佳方案,若患者能堅持功能鍛煉,痊癒後的效果不錯。 5、物理康復療法 藉助物理儀器,大幅度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病灶積液及致痛介質的清楚,鬆懈骨骼、肌肉、韌帶之間的粘連,修復神經、疏通經絡,改善組織機能。

4、膝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

5、身體發虛,臟器疼痛怎麼辦???

是心理作用,首先放下思想包袱。放假了好好玩一玩。忘掉不愉快,不用吃葯,也就好了。因為你年輕,所以不用吃葯。

6、半月板損傷食療

我來回答:

久傷要靠補肝腎和改善循環才能恢復,因為肝腎主筋骨,舊傷就要養zd肝腎才會慢慢好起來。
日常有營養的都要多吃,特別是豬骨湯,最好是燉豬骨湯時放枸杞、田七、專熟地黃適量;服用一段時間六味屬地黃丸和腺苷鈷胺片。
做輕量的腳部運動,不能高強度的運動,有利於舊傷的恢復。

7、腿部骨疣怎麼治療好?可以不可以不手術呀?

飲食治療,多吃海參、海蜇皮等富含膠質的食物保護關節。牛筋、鹿筋、魚膠、內鯊魚骨、烏蛇煲瘦肉或老鴨湯容,有以形補形、驅風祛濕的功效。綠茶中含多種化合物有保護軟骨功效,可減緩關節腫痛。 去醫院檢查,這也是一種能夠緩解關節症狀的治療方法,常用葯物有透明質酸制劑和糖皮質激素,前者在國內已在臨床使用了一段時間,有一定的療效。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炎症介質,如細胞激動素和前列腺素;刺激軟骨基質的合成並抑制軟骨降解;但止痛作用出現較慢。而糖皮質激素止痛效果出現快。值得注意的是,關節內注射治療是一種侵襲性操作,要避免醫源性關節內感染,對糖皮質激素的應用要慎重。

與韌帶發炎食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