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有幾個肝呢
人只有一個肝臟
成人肝重1154-1446.7g(M) 1028-1387.85g(F)
肝形態
1 上面(膈面):借鐮狀韌帶分為左、右兩葉
2 下面(臟面):通過「H」形溝把肝分為左、右葉,肝方葉及肝尾葉四葉。「H」溝,左上溝為肝圓韌帶裂;左下溝為靜脈韌帶裂;右上溝為膽囊窩;右下溝為下腔V壓跡(在此處肝V注入下腔V為第二肝門)
肝韌帶 冠狀韌帶,右三角韌帶,左三角韌帶,鐮狀韌帶,肝圓韌帶
肝右葉後面連肝至膈的腹膜移行處形成冠狀韌帶下、下兩層,兩層右緣癒合成右三角韌帶,左側癒合成左三角韌帶。鐮狀韌帶分肝膈面為左,右兩葉。肝圓韌帶連至臍為臍V殘件。
肝位置,體表投影
1 肝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各腹上部。
2 肝上界與膈穹隆一致。右界起自腋中線與第7肋交點,向左上方凸至右鎖骨中線與第5肋之交點。在前正中線平對劍胸結合,再向左至鎖骨中線稍內側達第5肋間隙。 肝下界,起自右腋中經與第11肋之交點,沿肋弓下緣行向左上方,至第8、9肋軟骨結合處離開肋弓,連至肝上界左端。
3 成人腹上部劍突下可觸及肝,但在右肋弓下緣一般不應該觸及肝。在幼兒肝下緣較成人低2-3cm。故在右肋弓下觸及也屬正常。 (見診斷)
肝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經
1動脈A:腹主A發出肝總A分出肝固有A—〉肝左、右A(有時還有中支)
2 靜脈V:分為肝門靜脈系和肝靜脈系。
肝門V 在肝內反復分支最後匯入肝血竇。
肝V起於肝小葉中央V--〉肝左、中、右V及數支肝小發分別經第二肝門,第三肝門注入下腔V。
3 膽管:膽小管匯集成稍大的管道,再逐級匯集成更大的管道,最後形成左、右肝管經肝門出肝。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小管,經各級膽管和肝管流出。
4 淋巴:肝的淋巴引流至腹腔結,肝膈面淋巴結可與胸腔淋巴結相通。
2、肝門靜脈與門靜脈的區別
(一)組成
通常肝門靜脈hepatic portal vein主要由腸系膜上靜脈與脾靜脈匯合而成,但由於腸系膜下靜脈及胃左靜脈匯入部位的不同,故肝門靜脈的組成又有各種類型。腸系膜上靜脈與脾 靜脈匯合的部位,一般在胰頸的後方,但有的在胰頸、胰體交界處或胰頭的後方,因此,肝門靜脈與胰的關系密切,胰的病變常可累及肝門靜脈。
(二)毗鄰
肝門靜脈自胰腺的後方上行,經十二指腸上部的深面進入肝十二指腸韌帶,然後繼續上行達第一肝門,分為左、右兩支,分別進入左、右半肝。肝門靜脈行於肝十二指腸韌帶內, 其右前方為膽總管,左前方為肝固有動脈,後方隔網膜孔與下腔靜脈相對,肝門靜脈的方向多與下腔靜脈交叉成角,少數為二者前後平行。
門靜脈起源於腹腔消化器官(消化管和胰)、脾等的毛細血管,經逐級匯集最後形成門靜脈,是肝臟血液的主要來源(約佔70%)。門靜脈入肝後再反復分支最後匯入肝血竇,因此是介於兩端毛細血管間的靜脈系。
門靜脈由腸系膜下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上靜脈匯合而成、回收來自腹腔臟器的血液(圖2-5)。門靜脈內沒有瓣膜,因此當門靜脈高壓時,血液則可經屬支逆流。門靜脈在肝十二指腸韌帶處,位於肝動脈和膽總管後方。在肝十二指腸韌帶游離緣,一般沒有門靜脈的屬支。在十二指腸第一部後方,有來自胃、胰十二指腸的靜脈直接注入門靜脈。在第一肝門的位置,門靜脈分為粗短的右乾和細長的左干,門靜脈左乾和右干分別發出1-3條小靜脈至尾狀葉至左右段,有部分病人的右前葉門靜脈也直接從門靜脈主幹發出,或來自門靜脈左乾的橫部。
3、位於肝圓韌帶內的血管是
肝圓韌帶是由胚胎時期的左臍靜脈閉鎖而成,位於臍部和門靜脈左支囊部之間,通過靜脈韌帶連通肝左靜脈或下腔靜脈。
4、肝臟上的韌帶是干什麼的?
肝臟被腹膜皺折形成的肝周韌帶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圓韌帶、鐮狀韌帶、冠狀韌帶和左右三角韌帶等。肝圓韌帶是臍靜脈閉鎖後形成的纖維索,自臍移行至臍切跡,經鐮狀韌帶游離緣的兩層腹膜之間到達門靜脈左乾的囊部與靜脈韌帶相連。
5、肝門靜脈的毗鄰
肝門靜脈自胰腺的後方上行,經十二指腸上部的深面進入肝十二指腸韌帶,然後繼續上行達第一肝門,分為左、右兩支,分別進入左、右半肝。肝門靜脈行於肝十二指腸韌帶內, 其右前方為膽總管,左前方為肝固有動脈,後方隔網膜孔與下腔靜脈相對,肝門靜脈的方向多與下腔靜脈交叉成角,少數為二者前後平行。
6、韌帶什麼樣子的大圖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
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這種韌帶有的是由單層腹膜形成,有的是由雙層腹膜形成的。
(6)肝靜脈韌帶擴展資料: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
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7、肝中央靜脈和肝門靜脈,肝靜脈是什麼關系?
肝靜脈起源於肝小葉的中央靜脈,逐級匯合成肝左、中、右靜脈,注入下腔靜脈,尾狀葉及其附近的小靜脈直接匯入下腔靜脈。
門靜脈經肝門入肝,反復分支最後匯入肝小葉的肝血竇。
因此,可以看出肝靜脈和門靜脈走行相反,肝靜脈越靠近膈肌口徑越大,最後匯入三大主幹注入下腔靜脈;門靜脈則越靠近肝門口徑越大。肝內門靜脈和肝靜脈互相穿插,其行走如雙手十指交叉。
8、試述肝十二指腸韌帶的構成和內容。
您好!
從肝下面移行至胃小彎和十二指腸上部的雙層腹膜結構稱為小網膜,可分為兩部分:其中位於右側連於肝門和十二指腸上部之間的部分稱肝十二指腸韌帶,它構成小網膜的右側游離緣(如圖所示),其中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含有3個重要結構:有位於左側的肝固有動脈、位於右側的膽總管、以及位於二者之後的門靜脈。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