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肘部尺側副韌帶

肘部尺側副韌帶

發布時間:2020-12-04 23:09:58

1、左肘部是在身體哪裡(最好有圖有真相)

在左手關節往手腕方向過一點。

肘關節由肱骨下端和橈、尺骨上端構成。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 肱尺關節;肱骨小頭與橈骨關節凹構成肱橈關節;橈骨頭環狀關節面與尺骨橈切跡構成橈 尺近側關節。各關節面均覆蓋一層關節軟骨。

所有肘關節韌帶皆不抵止於橈骨,從而保證了橈骨能繞垂直軸作旋內和旋外運動。從肘關節整體運動來說有兩個運動軸,即繞額狀軸作屈伸運動,這一運動軸為肱尺關節和肱橈關節所共有,繞垂直軸可作旋內和旋外運動,這一運動軸為肱橈關節和橈尺近側關節所共有。

(1)肘部尺側副韌帶擴展資料:

肘關節是典型的復關節,關節囊前後薄而鬆弛,兩側緊張。加固關節的韌帶有:

1、橈側副韌帶:位於肘關節囊外側,起自肱骨外上髁,分成兩束,從前後包繞橈骨頭,止於尺骨的橈骨切跡前後緣。

2、尺側副韌帶:在肘關節囊內側,起自肱骨內上髁,纖維呈扇形分布,止於尺骨滑車切跡前後緣。

3、橈骨環狀韌帶:呈環形,由前後和外側三面環繞橈骨小頭,附著於尺骨的橈骨切跡前後緣。

2、簡述肘關節的形態特點

-肘關節運動:
肘關節是一個復合關節。由肱尺關節、肱橈關節、橈尺近側關節三個單關節,共同包在一個關節囊內所構成。
1肱尺關節:
由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屬滑車關節,可繞額狀軸作屈、伸運動。
2肱橈關節:
由肱骨小頭與橈骨頭關節凹構成。是球窩關節,可作屈、伸運動和迴旋運動。因受肱尺關節的制約,其外展、內收運動不能進行。
3橈尺近側關節:
由橈骨環狀關節面與尺骨的橈切跡構成。為圓柱形關節,只能作旋內、旋外運動。
上述三個單關節被包在一個關節囊內,形成一個關節腔,因而構成了一個復合關節。無論從結構上,還是從功能上講,肱尺關節都是肘關節的主導關節。所以肘關節的主要運動形式是屈、伸運動,其次是由橈尺近側關節與橈尺遠側關節聯合運動,完成前臂的旋內、旋外運動。肘關節的屈、伸幅度,平均為135-140°。
由於肱骨滑車的關節軸向內下傾斜,當伸前臂時,前臂與上臂中軸之間,形成一個向外 偏斜的角,稱為提攜角,約15°左右。
4 肘關節的韌帶:加固關節的韌帶有三條,它們是 :
(1)橈側副韌帶:位於關節囊外側。起自肱骨外上髁,分成兩束從前後包繞橈骨頭,止於尺骨橈切跡前、後緣。
(2) 尺側副韌帶:位於關節囊的內側,起自肱骨內上髁,止於尺骨滑車切跡內側緣。
(3)橈骨環狀韌帶:呈環形,韌帶的兩端附著於尺骨,包繞橈骨頭.所有韌帶都不與橈骨相連,這樣就不妨礙橈骨的旋前、旋後運動。 肘關節的構造,肘關節的韌帶,尺骨上端和橈骨環狀韌帶

@----參與肌肉:
A.上臂肌 主要運動肘關節,分為前、後兩群。前群為屈肌,主要有肱二頭肌、肱肌;後群為伸肌,主要有肱三頭肌。
(1)肱二頭肌 收縮時主要屈肘關節並使前臂旋後,也能協助屈肩關節。
 (2)肱肌 位於肱二頭肌深面。收縮時屈肘關節。 
(3)肱三頭肌 起點有三個頭。收縮時主要伸肘關節。
B. 前臂肌 位於橈骨和尺骨周圍。分為前、後兩群,前群為屈肌群,後群為伸肌群。前臂肌的肌腹多在前臂上半部,向下形成細長的腱,並跨過兩個以上的關節。主要作用於肘關節、腕關節和手關節。在人類除了有伸肌和屈肌外,還有迴旋肌,如前群有旋前圓肌和旋前方肌,後群有旋後肌。這對於手的靈巧活動有著重要意義。
@----神經支配:
肘關節屈曲 肌皮神經
肘關節伸直 橈神經
肘關節屈曲、旋前和手 正中神經、橈神經和肌 皮神經

3、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行急診治療臨床分析

原發布者:中國學術期刊網

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行急診治療臨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實施急診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11名肘內側副韌帶不完全斷裂患者行保守治療,24名肘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者行急診手術治療。結果所有病例手術後肘關節功能均有恢復,保守治療患者療效優良率為8182%,手術治療患者療效優良率為9583%,傷情較重的手術患者其肘關節功能恢復顯著好於傷情較輕的保守治療患者。結論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經急診手術治療可有效地修復受損組織,極大地促進肘關節功能恢復,避免後遺症的產生。【關鍵詞】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急診手術;保守治療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38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058-02在臨床上,肘關節若是進行正常屈曲,此時肘內側副韌帶後束處於緊張態,保持此姿勢行肘外翻時,內側副韌帶很少承受集中的應力,肱骨下端及尺橈骨上端多承受該應力[1]。當肘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側副韌帶前束則處於緊張態,若此時行肘外翻,內側副韌帶可集中較大的應力,造成韌帶損傷的幾率非常大,甚至常可發生韌帶斷裂。韌帶斷裂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而其相應的臨床處置方案也非常完善。我院特開展了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的急診治療研究,在充分評估傷勢的前提下為患者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療效確切,現報道如下。12研究方法2結果

4、尺副韌帶受傷用什麼護具好

這款是專門為側副韌帶損傷設計的護膝,交叉固定帶抑制內側、外側側副韌帶損傷時的內側、外側側移。

5、肘關節尺側副韌帶損傷,要多久能好

膝關節側副韌帶是維持膝關節兩側穩定性的,一般拉傷完全恢復要六到八周,請注意,我說的是完全恢復,不是說不痛,像您這種情況就是未完全恢復,膝關節穩定性差造成韌帶反復損傷,建議避免負重兩個月,繼續中醫調理,護膝是必須戴的,因為可以加強膝關節穩定性,適當的可以緊一些。

6、右手第1掌指關節尺側副韌帶損傷,能評工傷等級嗎

先申請工傷認定,等治療後病情穩定,向設區的 市級勞動鑒定委員 申請鑒定,以結果為准。預測沒有法律效力。不服,可以申請再次鑒定。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後,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第二十六條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7、扳手腕導致手肘關節尺側副韌帶損傷,半個月了,現在不疼不癢,但感覺還是不大好,該如何療養,可以繼續健

受傷的手不能劇烈活動,但要適度活動。大約三個月能完全復原,別著急,慢慢來。

8、肘關節的組成特點及運動

組成方式:

1、肱尺關節:由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的滑車關節。

2、肱橈關節:由肱骨小頭與橈骨頭關節凹構成的球窩關節,本應有三個方位的運動,但由於受尺骨的限制,不能做內收外展運動。

3、橈尺近側關節:由橈骨的環狀關節面與尺骨的橈骨切跡構成的圓柱關節。

運動方式:

肘關節是典型的復關節,關節囊前後薄而鬆弛,兩側緊張。

所有肘關節韌帶皆不抵止於橈骨,從而保證了橈骨能繞垂直軸作旋內和旋外運動。從肘關節整體運動來說有兩個運動軸,即繞額狀軸作屈伸運動,這一運動軸為肱尺關節和肱橈關節所共有,繞垂直軸可作旋內和旋外運動,這一運動軸為肱橈關節和橈尺近側關節所共有。

(8)肘部尺側副韌帶擴展資料

相關疾病:

1、肘關節是人體中最易發生脫位的部位之一,年發生率約為0.006%~0.008%,其中49%可合並有骨折

肘關節脫位合並橈骨小頭骨折、冠狀突骨折這一損傷類型因肘關節解剖結構特殊、治療困難,即使由富有經驗的骨科臨床醫師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的預後仍不理想,故Hotchkis將這種特定的骨折損傷類型命名為恐怖三聯征。

2、肘關節僵硬是各種原因造成肘關節活動功能喪失的總稱,這些患者會有明顯生活障礙。現對此沒有一種標准治療方法,但多數骨科醫生建議採用開放肘關節松解術治療,這項手術通過松解攣縮的關節囊、切除異位骨化以及增生的冠狀突和鷹嘴尖骨贅,來恢復肘關節活動度。

與肘部尺側副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