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漏斗韌帶和闊韌帶的區別?
兩者所在位置不同。
骨盆漏斗韌帶分為前後兩葉,卵巢動、靜脈由此穿行。骨盆漏斗韌帶:闊韌帶分為前後兩葉,其上緣游離,內2/3部包裹輸卵管(傘部無腹膜遮蓋),外1/3部移行為骨盆漏斗韌帶或稱卵巢懸韌帶,卵巢動、靜脈由此穿行。
闊韌帶是子宮兩側的雙層腹膜皺襞,由子宮前後面的腹膜向盆側壁延伸而成。其上緣游離,內包輸卵管。下緣和外側緣連至盆壁移行於盆壁的腹膜。
2、想了解下卵巢是什麼?
卵巢是女性盆腔內成對的實質性器官,呈扁圓形,屬於女性性腺,分為前後緣、復內外側面、上下端。外側面貼於盆腔側面,位於髂內、外動脈起始部之間的夾角處,內側面朝向子宮。制上端借卵巢懸韌帶與盆腔壁相連,下端借卵巢固有韌帶連於子宮。此器官出現的疾病有卵巢百囊腫、卵巢炎、巧克力囊腫、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可根據附件彩超、卵巢功能測定等檢查以明確病因。
卵巢度是女性的一對性腺,位於盆腔深部,子宮底的後問外側左右各一,呈扁卵圓形。卵巢由外側的卵巢懸韌帶和內側的卵巢固有韌帶,懸於盆腔側壁和子宮之間。卵巢借卵巢系膜與闊韌帶後葉相連,卵巢前緣中部有卵巢門,神經血管通過骨盆漏斗韌帶,經卵巢系膜在卵巢門處出入卵巢。卵巢後緣答游離、卵巢的大小、形態與功能隨著年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嬰幼兒時期卵巢體積小,表面光滑。青春期卵巢開始排卵後,表面逐漸凹凸不平。
3、女性內生殖器是如何構成的?
女性內生殖器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後二者合稱子宮附件。
(1)陰道:性交器官,也是月經血排出及胎兒娩出的通道。位於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寬下窄的管道,前壁長7 ~ 9cm,與膀胱和尿道相鄰;後壁長10 ~ 12cm,與直腸貼近。上端包繞宮頸,下端開口於陰道前庭後部。環繞宮頸周圍的部分稱陰道穹隆。按其位置分前、後、左、右4 部分,其中後穹隆最深,與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腸子宮陷凹緊密相鄰,臨床上可經此處穿刺或引流。
(2)子宮:子宮是有腔的肌性器官,呈前後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約50g, 長7 ~ 8cm, 寬4 ~ 5cm, 厚2 ~ 3cm, 宮腔容量約5ml。子宮上部較寬稱宮體,其上端隆突部分稱宮底,宮底兩側為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下部較窄呈圓柱狀稱宮頸。宮體與宮頸的比例因年齡而異,嬰兒期為1 ∶ 2,成年女性為2 ∶ 1,老人為1 ∶ 1。
宮腔為上寬下窄的三角形,兩側通輸卵管,尖端朝下通宮頸管。
在宮體與宮頸之間形成最狹窄的部分稱子宮峽部,在非孕期長約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較狹窄,稱解剖學內口;其下端因黏膜組織在此處由宮腔內膜轉變為宮頸黏膜,稱組織學內口。妊娠期子宮下部逐漸伸展變長,妊娠末期可達7 ~ 10cm,形成子宮下段。宮頸內腔呈梭形稱宮頸管,成年女性長2.5 ~ 3.0cm,其下端稱宮頸外口。宮頸下端伸入陰道內的部分稱宮頸陰道部;在陰道以上的部分稱宮頸陰道上部。未產婦的宮頸外口呈圓形;已產婦的宮頸外口受分娩影響形成橫裂,而分為前唇和後唇。
子宮位於盆腔中央,膀胱與直腸之間,下端接陰道,兩側有輸卵管和卵巢。當膀胱空虛時,成人子宮的正常位置呈輕度前傾前屈位,主要靠子宮韌帶及盆骨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正常情況下宮頸下端處於坐骨棘水平稍上方,低於此水平即為子宮脫垂。
(3)輸卵管:為精子與卵子相遇受精的場所,也是向宮腔運送受精卵的通道。為一對細長而彎曲的肌性管道,位於闊韌帶的上緣內2/3 部,內側與宮角相連通,外端游離,與卵巢接近。全長8 ~ 14cm。
根據輸卵管的形態由內向外分為4 部分:①間質部或稱壁內部:為位於子宮壁內的部分,狹窄而短,長約1cm;②峽部:在間質部外側,管腔較窄,長2 ~ 3cm;③壺腹部:在峽部外側,管腔較寬大,長5 ~ 8cm;④傘部:為輸卵管的末端,長約1 ~ 1.5cm,開口於腹腔,游離端呈漏斗狀,有許多細長的指狀突起稱輸卵管傘,有「拾卵」作用。
(4)卵巢:卵巢為一對扁橢圓形的性腺,具有產生卵子和激素的功能。卵巢的大小、形狀隨年齡而有差異。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開始排卵後,表面逐漸凹凸不平。成年女性的卵巢約4cm×3cm×1cm,重5 ~ 6g,呈灰白色;絕經後卵巢萎縮變小變硬。
卵巢位於輸卵管的後下方,卵巢系膜連接於闊韌帶後葉的部位有血管與神經出入卵巢稱卵巢門。卵巢外側以盆骨漏斗韌帶連於骨盆壁,內側以卵巢固有韌帶與子宮相連。
卵巢表面無腹膜,由單層立方上皮覆蓋稱生發上皮。上皮的深面有一層緻密纖維組織稱卵巢白膜。再往內為卵巢實質,又分為皮質與髓質。皮質在外層,內有數以萬計的始基卵泡及緻密結締組織;髓質在中央,無卵泡,含有疏鬆結締組織及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管以及少量與卵巢懸韌帶相連續的平滑肌纖維,後者對卵巢運動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