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髕韌帶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髕韌帶是醫學上的專業術語,主要是指身體的某種物件。猝然猛伸膝關節或外力強制屈曲膝關節時,因股四頭肌急劇收縮,強大的力作用於韌帶肥厚而堅韌,就會導致髕韌帶的損傷。一般不易拉斷,多為腔骨粗隆附著點出部分纖維撕脫或撕裂傷,或髕骨韌帶起點兩側的部分纖維和血管受損。病程日久,在修復過程中,機化增生,局部血流受阻,出現代謝障礙而造成粘連,結疤,攣縮等改變,從而引起頑固性慢性疼痛。
髕韌帶-臨床表現
(1)有外傷史。
(2)髕韌帶附著點,脛骨粗隆處有疼痛,膝關節不易伸直,走路可有跛行。
(3)股四頭肌收縮,引起疼痛,能上樓,但下樓不便。
(4)髕韌帶起、止點處有壓痛。
2、脛骨結節(脛骨粗隆)疼,帶什麼樣的護膝比
脛骨結節骨骺炎,在18歲以前發生,現在骨骺已經癒合,不存在了,脛骨粗隆會比較大,是髕韌帶的附著點,很可能是髕韌帶損傷,或脂肪墊損傷,找個會針刀的醫生做做小針刀松解吧
3、髕韌帶的髕韌帶-臨床表現
(1)有外傷史。
(2)髕韌帶附著點,脛骨粗隆處有疼痛,膝關節不易伸直,走路可有跛行。
(3)股四頭肌收縮,引起疼痛,能上樓,但下樓不便。
(4)髕韌帶起、止點處有壓痛。
4、運動解剖簡答題:膝關節的主要結構和輔助結構有那些?
一、膝關節的關節囊薄而鬆弛,附著於各關節面的周緣,周圍有韌帶加固,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主要結構有:
1、髕韌帶
為股四頭肌腱的中央部纖維索,自髕骨向下止於脛骨粗隆。髕韌帶扁平而強韌,其淺層纖維越過髕骨連於股四頭肌腱。
2、腓側副韌帶
為條索狀堅韌的纖維索,起自股骨外上髁,向下延伸至腓骨頭。韌帶表面大部分被股二頭肌腱所遮蓋,與外側半月板不直接相連。
3、脛側副韌帶
呈寬扁束狀,位於膝關節內側後份。起自股骨內上髁,向下附著於脛骨內側髁及相鄰骨體,與關節囊和內側半月板緊密結合。脛側副韌帶和腓側副韌帶在伸膝時緊張,屈膝時鬆弛,半屈膝時最鬆弛。因此,在半屈膝位允許膝關節作少許旋內和旋外運動。
4、斜韌帶
由半膜肌腱延伸而來,起自脛骨內側髁,斜向外上方,止於股骨外上髁,部分纖維與關節囊融合,可防止膝關節過伸。
5、膝交叉韌帶
位於膝關節中央稍後方,非常強韌,由滑膜襯覆,可分為前、後兩條:
前交叉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降起的刖方內側,與外側半月板的前角愈著,斜向後上方外側,纖維呈扇形附著於股骨外側髁的內側。
後交叉韌帶.較前交叉韌帶短而強韌,並較垂直。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斜向前上方內側,附著於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
膝交叉韌帶牢固地連結股骨和脛骨,可防止脛骨沿股骨向前、後移位。前交叉韌帶在伸膝時最緊張,能防止脛骨前移。後交叉韌帶在屈膝時最緊張,可防止脛骨後移。
二、輔助結構:
膝關節的滑膜層是全身關節中最寬闊最復雜的,附著於該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周緣,覆蓋關節內除了關節軟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結構。滑膜在髕骨上緣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達5cm左右的髕上囊於股四頭肌腱和股骨體下部之間。
在髕骨下方的中線兩側,部分滑膜層突向關節腔內,形成一對翼狀襞alar folds,襞內含有脂肪組織,充填關節腔內的空隙。還有不與關節腔相通的滑液囊,如位於髕韌帶與脛骨上端之間的髕下深囊。
(4)脛骨粗隆有髕韌帶附著嗎擴展資料:
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及髕骨的關節面構成.結構特點:
1、關節囊:廣闊而鬆弛。
2、韌帶:分囊內韌帶和囊外韌帶。囊內韌帶有膝交叉韌帶,它包括前方的前交叉韌帶,後方的後交叉韌帶.前交叉韌帶起於股骨外側髁內側面,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前部;後交叉韌帶起於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囊外韌帶主要有髕韌帶、脛側副韌帶和腓側副韌帶。
髕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前方,由股四頭股包髕骨的前方和二側向下止於脛骨粗。脛側副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內側,連於股骨內上髁與脛骨內側髁之間.腓側副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外側,連於股骨外上髁與腓骨頭之間。
3、半月板:它可分為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內側半月板較大而窄,呈「C」字形;外側半 月板較小而寬,近似環形,有時也呈盤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膝關節
5、髕骨體上附著的韌帶有幾條?
髕骨可以觸及,並且可以左右推動。 髕骨向上連接了人體最強大的一組肌肉群——股四頭肌,也就是我們大腿前方的肌肉(主要負責伸直膝關節,你的膝蓋從彎曲到伸直的過程中,摸一摸這個肌肉是不是在收縮。)向下,靠一股稱為髕腱的肌腱組織連接到膝蓋下方的一塊突起的骨頭上,這里叫「脛骨結節」,後面會提到。此外呢,髕骨的左右兩側(醫學上稱為內外側)各有一些韌帶,分別叫做內側髕股韌帶和外側支持帶(髕股韌帶,顧名思義就是髕骨連接到股骨的韌帶,看圖),這兩股韌帶就像拔河的兩股繩子一樣,將髕骨平衡在一個居中的位置上。無論你是伸直還是彎曲、蹲下還是上樓梯,髕骨始終在比較居中的位置上小范圍上下移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髕骨下面對應的是一個類似於軌道的凹槽,叫做股骨滑車(這些拗口的醫學名詞聽一下就好,沒必要糾結,知道有這么個軌道就行了。)而髕骨下表面是一個突起的形狀,突起部位就正好在這個凹槽里滑動。由於內外側髕股韌帶向兩邊牽拉著髕骨,達到力學平衡,所以它一般不會從下面的軌道中滑出來
6、七八月前小腿差不多脛骨粗隆處磕開了,髕韌帶止點斷裂,現在貌似長連在一起了,但感覺很薄,傷處凹進去一
病情分析:
您好,看了你的描述,基本了解你的情況。軟組織損傷特別是韌帶的斷裂版恢復比較慢。權
指導意見:
建議做局部磁共振看韌帶恢復情況,當時韌帶斷裂應該給你縫合固定,患肢固定一個月,口服虎力散等促進恢復即可。
7、膝蓋下的脛骨粗隆突起,按下有刺痛感,是怎麼回事?
青少年在劇烈運動時,股四頭肌的強力頻繁地收縮,通過髕韌帶而牽拉脛骨粗隆骨骺。該部易受積累性損傷。使其組織內壓增高而致血運障礙,引起缺血性壞死。
8、我兒子13歲,左側脛骨粗隆結節病,什麼東西
就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是喜歡運動的青少年的常見問題。如果剛剛出現的話盡快開始禁止任何運動,兩三個月一般能夠自愈,不要讓問題嚴重下去。
下面給你具體介紹一下這個問題,你想深入了解的話可以看看。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主要好發於11~15歲的青少年,男孩較多見。多在參加劇烈運動或長期的過量膝關節運動後產生局部不適。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兩個方面:1、疼痛 主要在脛骨結節處疼痛,有時候可表現為屈膝痛,出現疼痛性步態。伴輕度腫脹、明顯的壓痛,輕者在參加劇烈運動時出現,休息後或者局部止動後馬上緩解,再次運動後又加重。2、腫脹 主要是脛骨結節處腫脹,一些輕的病例,局部腫脹可不明顯,但典型脛骨結節軟骨炎患者,由於局部出現壞死、新骨形成、異位骨化等交替過程,同時軟組織由於無菌性炎症也出現水腫樣改變,脛骨結節處隆起較明顯。膝關節局部無腫脹、無壓痛,牽拉股四頭肌可局部疼痛。
該問題主要是脛骨結節局部無菌性的炎症和骨壞死、新骨形成交合過程。正常的股四頭肌末端腱纖維越過髕骨而延續為髕腱,止於脛骨結節部,其附著處的連接方式為骨組織鈣化軟骨層一纖維軟骨帶一腱纖維連接。正常的脛骨結節部骨骺為舌狀骨骺,屬牽拉骨骺,一般在11歲左右,出現脛骨骨凸的骨化中心,至16歲時,脛骨近端骨骺與脛骨骨凸骨化中心聯合成為脛骨結節。由於劇烈運動或膝關節的過量長期運動,導致股四頭肌附著點即脛骨結節處骨骺血供受到影響,表現為局部骨骺血供障礙,影響骨骺正常生長,同時附著點繼續接受外來的牽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脫。但由於成纖維細胞的分化和成骨細胞的活動,髕韌帶及其附近的軟組織又出現新的成骨現象,導致異位骨化的產生。表現為局部既有骨骺壞死,又有新骨的形成,使局部骨質增生,脛骨結節增大,向前突出畸形。同時部分骨骺由於持續的牽拉導致骨骺移位,進一步產生畸形。
當然,描述比較嚇人,但是這個問題在青少年中還算常見。解決的關鍵還是在於克制運動,所以如果是這個問題,一定要堅持至少兩三個月不要運動(休息一周可能就會不痛了,但是再次劇烈運動很可能繼續損傷又開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