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骶髂關節在哪裡?
骶髂關節在臀部雙側最突出處,稍微向外上方一點。
骶髂關節由髂骨的耳狀面與骶骨的耳狀面構成。關節面扁平,彼此對合非常緊密,屬平面關節。關節囊緊張,緊貼於關節面周緣。
骶髂關節周圍有許多強韌的韌帶加強,關節腔狹小,呈裂隙狀,因而骶髂關節活動性很小,有利於支持體重和傳遞重力。於老年部分關節面融合,關節活動基本上消失。
(1)骶髂關節囊加固最主要的韌帶擴展資料
骶髂關節的輔助結構:
骶髂骨間韌帶:骶髂骨間韌帶為眾多短而堅強的纖維束,位於關節軟骨之後,為骶髂後韌帶所覆蓋,纖維的方向雜亂,是兩骨之間充填於關節後方與上方不規則間隙的主要連結結構。
骶髂後韌帶:骶髂後韌帶為堅強的纖維束,從骶外側嵴向外斜至髂骨,加強關節後部。分為長、短兩部,短韌帶的纖維近乎水平,長韌帶斜行,在短韌帶的淺面向下與骶結節韌帶融合。
2、有骶髂關節炎和輕微的腰間盤突出可以做一字馬的鍛煉和韌帶拉伸的鍛煉嗎?
可以做一字馬和韌帶拉伸鍛煉,我原是運動員出身,脊柱側彎,肩頸胯膝關節都有變形,堅持壓腿胯的練習,現已73歲,腿依舊能踢高過頭,照下一字馬,你年輕輕,為什麼不能練呢。不要急於求成,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練習,會成功的。加油。
3、是不是強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關節炎,腰椎間突出,棘上韌帶炎症?】
你好,看到編輯轉來你的咨百詢,從目前材料看,診斷強直性脊柱炎證據不足,緻密性骨炎存在,腰椎間度盤病變存在知,可以請骨科大夫看一下。因未見到病人,意見僅供參道考。
(北大人民醫院楊鐵生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回議僅供參答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骶髂關節在哪裡
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 骶髂音[dǐqià])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相對而構成。在結構上屬滑膜關節,從運動方式上可看做屈戌關節或滑車關節。其大小個體差異較大,即使在同一個人兩側也不盡相同。
在關節面周圍特別是後部,骨骼極為粗糙,以作為韌帶的附著點。這些韌帶對該關節起著重要的加固作用。
骶髂前韌帶:寬兒薄,位於關節的前面,鏈接骶骨骨盆面的側緣與髂骨耳狀面的前緣。
骶髂後短韌帶:起自髂粗隆和髂骨耳狀面後部及髂後下棘,斜向內下方,止於骶骨外側嵴和骶關節嵴。
骶髂後長韌帶:骶髂後短韌帶的淺層,自髂後上棘達第2至第4骶椎的關節突,向內與腰背筋膜相連,向外與骶結節韌帶相鏈接。
骶髂骨間韌帶:為堅強的纖維束,被骶髂骨後韌帶覆蓋,連接髂骨粗隆與骶粗隆間,由縱橫交錯的短纖維構成,填充於關節囊的上方和後方。
骶結節韌帶:位於骨盆後方,強韌而寬闊,呈扇形,起自髂後上、下棘和骶、尾骨的後外側。纖維斜向外下,集中止於坐骨結節的內側緣。
骶棘韌帶:呈三角形,位於骶結節韌帶的前方,起於骶、尾骨的外側,集中止於坐骨棘,其起始部位為骶結節韌帶所覆蓋。
詳情參考
http://ke.baidu.com/link?url=a6VqdOAppSZxDzO_zMUxZXNLr_
5、韌帶損傷、骶髂關節損傷【軟組織損傷
現在拍個骶髂關節的CT,再做個MIR,看是否為骶髂關節炎。如果疼的厲害,需要手術融合治療。另外査下風濕,類風濕一些指標及B27,排除強制性脊柱炎可能。
(張穎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洛陽正骨醫院張穎 http://zhangyingdr.haodf.com/
6、骶髂關節韌帶拉傷怎麼判斷有沒有恢復,可以開始訓練?
骶髂關節錯位是在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常見的,往往會有扭傷或者活動不當摔倒病史。所以,有時候動作很輕微不小心蹲下
7、骶髂關節 在哪裡 , 什 么 是 骶 髂 關 節 , 在 什 么 地 方 , 這 個 好 治 療 嗎 ?
關節面雖然凹凸不平,但彼此的對合非常緊密。關節囊緊張,附於關節面的周緣,並有堅韌的韌帶進一步加強其穩固性,其中以在後方的,連接骶髂粗隆的骶髂骨間韌帶最為強厚。此關節適應下肢支持體重的機能,運動范圍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