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膝外副韌帶拉傷,由於是第三次了所以醫生讓我打了整條腿的石膏制動,馬上就要拆石膏,之後能直接走路嗎
你好,你的情況需要先找到病變部位。是局部韌帶損傷,然後找個正規推拿醫師給你推拿復位,以達到韌帶的正常生理位置。你萎縮是因為打石膏後不能運動造成。若遇上高手,不必打石膏,也可以治好。你接觸石膏後,可能還會有關節的運動障礙。
2、左膝蓋受傷20多天,骨折應該無大礙,但還是略有浮腫,不能完全彎曲。求建議。
從你描述的症狀看,你一定要去做個磁共振,不要為了省錢,應該是波及到了,半月板和韌帶太麻煩了,你要是忽視了以後你就後悔了,早查清楚早治療,我現在還天天帶著支具制動著....其實膝關節受傷人們都最擔心的就是半月板和韌帶,骨折沒有什麼,反正能好
補充:損傷後是這樣的,因為傷腿是會萎縮的,我的也萎縮了,我制動了一個月,一直躺著,好腿無事,傷腿就萎縮了,肉眼能看出來,好了後要加強大腿肌肉鍛煉,每天做直抬腿,或靠牆靜蹲
3、膝蓋運動損傷,如何恢復?
膝蓋出現損傷情況就應該好好進行休息,只有經過一個好的調養,受傷的地方才能慢慢的恢復過來,一定不能再進行劇烈的運動,這樣做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嚴重,沒有辦法讓膝蓋更好的恢復。
想要讓受損的膝蓋更快恢復,還可以喝一些骨頭湯,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解效果。骨頭受傷以後喝一些骨頭湯就可以補充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能夠讓骨骼生長變得更快,也可以讓康復的速度變得更快,所以喝一些骨頭湯來補充蛋白質以及鈣質就非常重要。
想要讓膝蓋運動受傷情況更快恢復,還可以進行抬腿練習,讓腿部保持平直然後抬高,需要反復進行100次,兩個腿不要同時進行,應該要分開來練習。當小腿骨和大腿骨之間距離保持最大化的時候,組織之間就會出現一些間隙,這樣潤滑液就能夠進入到間隙裡面,補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膝蓋恢復的速度自然就能變得更快。
(3)膝關節韌帶損傷後大腿升直制動還是彎曲制動擴展資料:
膝蓋運動損傷,要對症下葯。
要知道自己哪裡疼,一般的損傷有四種
①前膝蓋疼(又叫髕股關節疼)
②髕腱炎
③髂脛束癥候群(跑步膝)
④四頭肌腱炎
⑤滑囊炎。
具體怎麼治療:
①首先要停止所有運動尤其是跑步跳遠上下樓梯。
②可以用冰敷每天2-3次每次15分鍾。
③為了減輕炎症每天服用3次阿司匹林每次服用650mg服用1-2周。
④力量練習幫助你肌肉重新平衡 ,如果是膝蓋外側疼可以拉伸小腿,如果是膝蓋周圍可以拉伸後腿腱, 如果是膝蓋上方可以鶴立 ,如果是膝蓋骨上方或上脛骨內側可以打坐。
4、右腿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拉傷 拆石膏後怎樣做康復運動 現在右腿伸不直彎曲的角度也不是很大
如果長時間的制動後建議還是去醫院咨詢醫生或康復師,以免耽誤治療導致關節無法彎曲
5、韌帶拉傷及後遺症問題
韌帶拉傷如果要自己檢查的話是這樣:伸開傷腿,向後按壓膝關節,如果後便疼的厲害,說明後交叉韌帶拉傷;彎腿站起如果傷腿站起時膝關節疼痛較重,說明前交叉韌帶拉傷;站直傷腿,由內側向外推膝關節,如果外側疼痛的厲害,考慮外側副韌帶拉傷;反之,就是內側副韌帶拉傷。這僅僅是確診方法,但是,傷的程度如何?如何治療?卻還需要作進一步的檢查,即做磁共振,以便確定拉傷的程度。是否需要手術修補?還是需要石膏制動?還是僅僅需要休息?等等。
因此建議:到醫院骨傷科找專家看一下(他們會讓你做一個磁共振),不要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好嗎?
6、最近迷上了爬山,但是聽說很傷膝蓋,所以問問怎麼在爬山中很好的保護膝蓋??
爬山中怎麼保護膝蓋
1、爬山時不要「鎖關節」,當大腿過度勞累的時候,人們走路時就會不自覺的鎖關節。所謂鎖關節,就是把腿部伸的筆直,這樣可以減輕大腿肌肉的負擔,暫時放鬆肌肉,但卻很容易造成膝勞損,膝沖擊傷,腳踝勞損和腳踝扭傷。最好的姿勢是上下坡時保持膝關節處於微曲狀態。
2、爬山時,要採用正確而經濟的技巧。腳底平貼地面前行,腳不要抬得太高,這樣膝蓋的彎曲程度不大,更多地依靠身體的前傾和屁股的力量使身體平穩輕快地向前行進。
3、長時間爬山,不妨時不時停下來休息一下,也可以緩解膝部的緊張。
4、爬山中若出現膝蓋不適症狀時,應及時適當減小運動量和運動頻率,避免進行劇烈的跑、跳和負重運動。
爬山前怎麼保護膝蓋
1、盡可能減少負重。出發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負重超過體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了,即使是特殊情況,負重也盡量不要超過體重的1/3。
2、開始爬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包括拉伸,讓關節、肌肉、韌帶等得到良好的預熱。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關節潤滑液的分泌。
3、使用肌肉效能貼,登山前在膝蓋上貼上肌肉效能貼,很輕便同時也能很好的保護膝關節,避免受傷。
肌肉效能貼:肌肉效能貼在材質上具有伸縮性,可使皮膚下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治癒肌肉疼痛的作用。其張力可減輕肌肉緊張及疲勞,支撐軟弱的肌肉組織。配合正確的貼法可達到保護膝蓋,減輕疼痛腫脹的作用。
4、出發之前要正確的評估自己的體力和戶外能力,確定自己是否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進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蓋,挑戰新難度也是要循序漸進。
5、選擇合適的登山鞋鞋,建議選結實的高幫鞋子,有一定高度的鞋幫能支持腳踝,便於控制姿勢,不會使內側或外側過多用力。而且鞋最好不要擠腳。並且,記住一般松軟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對膝蓋都相對友好,不過要注意防滑,還有走碎石路的時候一定要照顧走在你下面的人。
6、或者選用護膝保護膝關節。護膝對膝關節及周圍組織能起到輕度加壓、支撐的作用,可以預防長距離行走後的膝蓋腫脹。此外,護膝還有蓄熱保暖的作用。不過,如果膝部沒有不適或損傷,也不是長距離下山,建議慎用護膝,因為局部加壓和排汗不暢,會影響膝部的新陳代謝,進而會加速疲勞。
7、登山前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對膝蓋的保護。
下山時怎麼保護膝蓋1、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沖對膝蓋是最致命的。
正確的下山方法:重心偏後並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腳上往下砸),永遠要有一隻腳支撐在地面上。
2、利用登山杖來作為下山時主要的緩沖支撐,由於下山對,腳踝,膝蓋,腰椎的沖擊很大,建議下山時先用杖支撐前面的路,好比四條腿走路,兩個手延長變成兩條腿,關鍵是力量用到位,這樣震動的力可以分擔在手腕和手臂上,減輕了下肢的沖擊,所以登山杖又可以減輕手腕和手臂的疲勞。
爬山後怎麼保護膝蓋
1、平時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發達的肌肉可以在一定情況下緩解膝蓋所承受的壓力,降低膝蓋發生損傷的風險。牽拉大腿後群、大腿外側和小腿的肌肉,保持膝關節周圍肌肉的良好狀態,使膝關節更穩定,膝蓋髕骨在其正確的運動軌跡上活動,就不會磨損受傷。
2、爬山後要做好放鬆活動,比如按摩、伸展運動、泡腳等,從而促進疲勞肌肉的恢復。
爬山運動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爬山需要穿一雙好鞋,還要有堅持不懈的耐力。爬山作為一種戶外運動,對身體的有利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有氧運動,又有力量練習的成分,而且運動量、運動強度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身體素質進行調節。可以說爬山是一項健身作用較全面而危險性相對較小的鍛煉方式。
參考資料:爬山運動-網路7、膝蓋扭傷制動後的問題
膝關節外固定三周後,剛取外固定,會有關節僵硬,屬於正常現象。建議復查核磁共振,判斷膝關節恢復情況。如情況良好可以通過功能鍛煉來促進關節功能恢復。
8、韌帶撕裂,醫生讓靜養。我的腿伸直了疼,彎曲著就不疼,請問靜養時該將腿彎曲還是伸直。
怎麼不疼怎麼舒服就怎麼放,我是3號傷的,右膝內側副韌帶撕裂,開了葯膏外用,雲南紅葯內服。一定在床上躺著別動,除了上廁所別下床了,前兩個星期非常重要。我可以伸直,彎曲沒試。就是養,跟骨折是一樣的。
9、最近摔了一跤,磕到了膝蓋,只要腿一彎曲,膝關節後方就會痛,怎麼辦呢?
有可能是關節韌帶損傷或半月板損傷。可以先制動冰敷。如果沒有緩解就需要到正規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