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刁文鯧教授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2、頸椎後縱韌帶鈣化
頸椎後縱韌帶鈣化症後縱韌帶的骨化, 形成椎管內佔位性病變, 使脊髓容易受壓, 產生脊髓壓迫的臨床徵象。 該病多見於東方人, 少見於白種人, 尤以日本人的發病率為最高,其次是中國。該病隨年齡增大發病率有增多的傾向, 男性病人的發病率為女性的2倍多。整個頸椎都可發病, 但以頸5、頸4、頸6、頸7為最多, 同時可向縱的方向和水平方向發展。由於後縱韌帶上有鈣鹽沉積及骨化, 使頸椎管的矢狀徑減小, 可對脊髓產生不同程度的直接壓迫與刺激, 並且骨化的後縱韌帶也可以壓迫脊髓前動脈, 造成中溝動脈供血不全, 引起脊髓的中央性損害。同時, 由於後縱韌帶的骨化(尤其是連續型者), 可使骨化區內的頸椎節段穩定不動, 患節活動度完全消失, 如此勢必加重鄰近的非骨化區頸椎節段的代償性活動, 而加速其退變過程, 產生相鄰頸椎的節段性不穩, 骨贅明顯增生, 頸椎間盤的退變及突出等, 常常是引起臨床症狀或新症狀的直接原因, 也是在治療方法特別是手術療法選擇上的著眼點。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 可能與創傷、慢性勞損、炎症、頸椎間盤變性、遺傳等因素有關。部分病人除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外, 尚有胸椎黃韌帶、腰椎棘上韌帶或髕韌帶等組織骨化, 具有全身多部位骨化的傾向。
此病的危險性!!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的發生及發展均較緩慢, 早期可不出現任何臨床症狀。當骨化塊增厚增寬到一定程度引起頸椎椎管狹窄時, 或後縱韌帶骨化雖不嚴重但原有發育性椎管狹窄, 均可造成對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壓迫, 故其出現症狀的年齡多在中年以上。因韌帶鈣化的范圍不波及神經根管, 因此臨床上少有神經根性症狀出現, 而主要表現為頸椎管狹窄症。多數患者在出現脊髓壓迫症狀時才到醫院就診, 脊髓壓迫症狀的特徵是不同程度的慢性進行性痙攣性四肢癱瘓, 常從下肢開始出現症狀, 一月或數月後出現上肢症狀, 也可先出現上肢症狀或四肢症狀。上肢表現為雙上肢酸、麻、脹、沉、無力, 手的靈活性減退, 握力減弱, 肌肉呈中度或輕度萎縮, 痛覺減退, 霍夫曼氏征陽性。下肢可出現雙下肢麻木、無力、痙攣、抬舉困難、拖地而行或顫抖不穩, 有踩棉花感, 內收肌明顯痙攣者呈剪式步態, 嚴重者不能自行起坐及翻身, 下肢肌張力增高, 肌力減弱, 折刀感陽性, 生理反射活躍或亢進, 病理反射陽性, 可有深、淺感覺減退。括約肌功能障礙, 排尿困難或小便失禁, 排便功能低下, 常有腹脹, 胸腹部常有束帶感。恰恰由於本病發病緩慢, 多在不知不覺中發病, 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不被重視,但是由於外傷或意外事件可突然加劇, 發生四肢癱瘓。我科曾收治多例已明確診斷該病拒絕手術治療的患者,由於不慎摔倒或坐車時突然減速等突發事件,導致四肢癱瘓,我科給予後路單開門手術後,由於需要康復科長期康復治療,住院周期長,醫療費用昂貴,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頸椎後縱韌帶鈣化的治療:
後縱韌帶骨化症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手術治療。對於症狀稍微,以及年齡較大有器質性疾病者,可採用非手術療法。常用的有持續頭顱牽引、卧床休息、頸托固定、理療和葯物治療等。對於頸椎的間歇性牽引法與推拿療法,有引起症狀加重的報道,應慎重選用。
對於症狀明顯,影像資料診斷明確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頸椎後縱韌帶鈣化症的手術有前路和後路兩種途徑實施,嚴重的患者有時需要前後路聯合手術。目的是解除骨化的後縱韌帶對脊髓的壓迫,擴大椎管,保持脊柱穩定性。
前路手術:從理論上講,後縱韌帶骨化均應施行頸前路手術,直接切除韌帶骨化灶解除脊髓壓迫,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對於長節段的後縱韌帶骨化,外科醫師不得不選擇頸後路手術。頸前路手術又包括後縱韌帶骨化灶的切除法和飄浮法兩種。採用飄浮法時,先切除減壓范圍內椎間盤,再用咬骨鉗將椎體部分咬除,並用微型鑽頭磨削切除椎體後緣骨質,使黃白色的後縱韌帶骨化塊逐漸顯著出手術野,並將骨化灶四面完全游離軟化呈浮動狀態,減壓後硬脊膜下腦脊液的搏動膨脹,骨化灶可以逐漸向前移動,從而達到減壓目的。減壓區域須植入髂骨塊。前路手術技術要求高,手術難度和風險高。我科目前完成的前路手術未出現嚴重並發症。
後路手術:椎管成形術,有單側開門、和雙側開門術,在減壓程度、神經恢復、脊柱穩定性和頸椎屈度畸形等方面椎板切除術和椎板成形術兩者間無顯著差異,同時頸椎管成形術能增加脊柱穩定性,防止頸椎反屈畸形發生,並能控制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灶的發展。椎管成形術中重要的技術環節是維持脊椎後結構穩定在手術時的位置,保持對脊髓的減壓效果。
3、頸椎前縱韌帶鈣化
是長期慢性勞損及炎症導致的鈣化,這個沒關系的,不用治療。
4、項韌帶鈣化與吸煙喝酒有關系?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5、韌帶鈣化能治癒嗎?
1,建議你靜養一個月,別搞劇烈運動。可以適當的活動下。
2,可以搞點中葯,外敷加內服,對改善疼痛和消除鈣化物質都有很好的效果,晚上的時候搞下熱敷,沒事的時候多按摩下痛處,加速那的血液循環,這些都是對你有幫助的,建議你試試,祝你早日恢復 。
6、頸後縱韌帶鈣化【頸椎病】
你好,你是一個嚴重的後縱韌帶骨化導致頸椎管狹窄。頸椎病脊髓型診斷已經確立,建議立即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是無效的,而且不小心摔跤還會導致癱瘓。很危險,屬於高危病人。
(楊晉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朝陽醫院楊晉才 http://dryangjincai.haodf.com/
7、頸椎韌帶鈣化是不是很難治
骨質增生是缺鈣的表現 如果沒有手術指症 一般止痛治療 如果手術治療後 就要進行補鈣了
韌帶是附著在錐體表面的芥蒂組織 可以知道固定的作用 有很大的彈性 保護錐體的位置不變 鈣化了 是指彈性下降了 不能正常的維持其功能了 鈣化不可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
燉魚時放入黃豆 利於鈣質的吸收
棒骨湯煮海帶也有一定功效
如果用葯物補鈣 防止結石的發生 市面上的很多補鈣產品不一定都適合你爸爸 一定要多喝水 最好咨詢醫生
8、髕骨韌帶鈣化是什麼意思
主要表現:上、下較大台階時膝蓋會痛,覺的承受不了自身。
影像學所見:左膝關節構成骨骨質完整,骨皮質光滑、連續,骨小梁清晰,未見骨質增生、硬化或破壞;左膝關節間隙未見變窄。髕骨上緣韌帶鈣化。影像學診斷:左髕骨韌帶鈣化。
情況是這樣么?這種病分好多種情況吧
這樣的話,只能是運用封閉治療,適當配合中醫葯調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