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踝韌帶有幾條,
踝關節的韌帶有2條:踝關節內側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
外側韌帶又分為三束,分別是: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和跟腓韌帶,三束合稱外側韌帶。
內側韌帶又稱三角韌帶、內踝韌帶,可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內側韌帶脛跟部、內側韌帶脛距前部、內側韌帶脛距後部和內側韌帶脛舟部。
(1)腳跟韌帶解剖圖擴展資料
踝關節韌帶是維持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
踝關節韌帶損傷,又經常是踝關節骨折脫位創傷病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創傷機制與創傷病理方面,不應該將踝關節韌帶損傷與踝關節骨折脫位分割開去分析與認識。
在臨床上常見的韌帶損傷為外踝韌帶損傷,在診斷與治療方面有其特殊性。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預防:
由於踝關節損傷是運動中的常見損傷,因此基本的問題是預防損傷。這點對於以前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尤其重要,因為他們再度損傷的危險性是沒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的4~10倍。患者在6~12月內損傷尚未得到充分康復,再度損傷的風險特別高。
下列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結果:
1、合適的鞋子:鞋子介於人體腳板與地面之間,緩沖下肢對地面之間的緩沖力,提供下肢適當的穩定性與貼地性。
2、良好的場地:良好場地的維護往往比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更重要,腳踝扭傷的禍首也往往僅只是一顆石頭、一塊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個坑洞。
3、腳踝的保護:對於腳踝曾扭過傷的人來說,預防再度扭傷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貼扎或是護踝的方式來保護踝關節。
4、恢復踝關節的功能:再多外在的保護,還不如自己有能力來控制預防腳踝扭傷的再發生,可以前所提的拉筋運動、本體感覺訓練、腳板外旋肌肌力訓練來達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踝關節韌帶損傷康復
2、拉韌帶為什麼腳後跟會痛
建議你可以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韌帶,再看看人體解剖圖什麼的,看看韌帶連接著人體的那些地方。這個時候相信你就知道為什麼你一扯它你的腳後根就會疼了 現在還疼嗎?去醫院看看吧,這種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3、腳後跟韌帶斷了怎麼判斷
腳跟韌帶撕裂, 一般發生在年約40歲的男子身上, 通常是在運動中, 更經常是做一些突發的動作, 如突然踢球、起步跑等等, 也通常是沒有做熱身的。
腳跟韌帶, 也即是小腿後肌腱, 學名是阿基里斯腱, 是身體上最粗及韌度最強的肌腱。其功用是將比目魚肌及腓腸肌的收縮力至足跟, 令腳板可以伸直(學名是掌屈, 向腳掌方向屈曲)。
撕裂後, 腳板還是可以勉強的屈曲(因為還有第三條小肌肉連接到足跟的, 但是不經腳跟韌帶), 但是在站立時則不能發力。
手術時, 會把斷開的兩邊縫合, 為了更加穩固, 骨科醫生會將肌腱兩端的斷位重疊一部份, 再縫合。這樣會令肌腱更穩固但是卻會令肌肉肌腱的長度減少了。
在手術後, 縫合的位置會出現中量的水腫。
醫生會給予傷病者一些固定足踝的膠托或鞋托, 並囑咐傷病者使用拐杖步行, 不要過度使用受傷的腳跟及過度受力。
而物理治療方面, 在手術後便會盡早進行, 以盡量減少水腫及其後遺症。
手術的3星期, 便會進行輕量的肌肉舒松治療, 其他相關關節的活動及止痛的治療。
手術的4-5星期, 進行輕量的足動運動, 及處理其他問題。
手術的6星期以後, 便會進行控制下的輕度拉筋, 並會按你的臨床表現慢慢加重運動、拉筋等主動自我治療方法, 而治療師會進行深層的肌膜舒松治療, 以及一些功能上的拉筋, 如PNF。
手術的6-8星期, 如情況許可, 可以讓病人在不使用拐杖下運動, 尤其在增強肌力、平衡力及肌肉本體感覺的運動。目標是回復肌肉應有的長度, 以及平衡力、肌力等運動表現。
其間, 你可以按情況及物理治療師的建議, 多做冷敷或熱敷, 加快痊癒。其餘的治療, 就交給治療師吧。
4、如何拉松腳跟手的韌帶?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學青蛙趴在地上的動作,腳掌盡量貼著屁股和地,這是你的屁股會貼不到地(因為韌性還沒達到),然後讓人幫你把屁股盡量往下壓的貼地(我們以前是被老師踩)!!六是腳背。坐在地上,雙腿並攏,腳尖蹦直,然後用你的手夠你的腳尖,背盡量別彎。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柔韌的訓練,不可能一點苦都不吃。否則根本練不出來。做好吃苦的准備, 壓腿、劈腿 起腿要輕 踢時要快 落腿應穩
5、腳跟韌帶拉傷怎麼治理
肌肉拉傷的處理
(1) 手臂、小腿和足部拉傷,用12~14℃的冷水浸泡15~20分鍾;
(2) 其他部位肌肉拉傷,用冰塊在傷處按壓10~15分鍾;
(3) 場地急救應用冷霧劑時,注意用量適中,無痛即止;
(4) 然後,患處外敷中草葯(三色膏或鄭氏一號新傷葯),包紮固定,抬高患肢;
(5) 傷後48小時,視病情換葯、做按摩、理療或熱敷;
(6) 根據病情,盡早作康復訓練。練習時戴好護具;
(7) 肌肉斷裂傷,應當加壓包紮、固定傷肢,必要時盡早手術治療。
6、腳跟後面的那根韌帶老是好像有什麼東西爬似的
腳後跟韌帶處腫痛 腳脖子走路疼 後腳跟上部韌帶...其他4條回答 2009-07-29 17:49 Mcfarmer33 |...應該沒事的 如果有紅腫還老不消腫 就得去醫院...
7、腳後跟上方的韌帶疼痛怎麼辦?
可能是活動過度引起的韌帶損傷,現在你可以通過局部熱敷,外用雲南白葯氣霧劑,口服芬必得膠囊,注意不宜過多行走,不能穿高跟鞋,休息數天就能恢復。
8、腳跟的外側有韌帶嗎
樓主你好 可以告訴你的是 有的 看圖吧 下面那張很清楚了 給我好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