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蓋韌帶損傷的原因是什麼,多久能好?
一般是扭傷的。
1、膝蓋韌帶扭傷多長時間能好
膝關節如果損傷不嚴重,一般韌帶損傷二周左右便可以好了,但如果當時受傷較重,腫脹和淤血均較明顯的話,那可能就算比較重的了。如果損傷嚴重可能導致膝關節側副韌帶和半月板或者交叉韌帶損傷,這些都是膝關節內重要的穩定結構,而這些組織均是軟組織在X線上都不能顯影,只有通過臨床檢查和磁共振才能做出診斷。
韌帶拉傷治療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來。在平時的時候每天都注意做好後期的護理養好它,在生活中還要注意不能心焦氣躁保持好良好的心態。每天用溫水泡泡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於恢復。
2、膝蓋韌帶扭傷處理方法
2.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2.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2、韌帶撕裂多久能好,需要練習走路嗎?
一般1~3月,嚴重的3~6月。
膝關節內有四條很重要的韌帶,分別是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如果同時伴有半月板損傷,最好還是做手術,因為韌帶和半月板損傷都是不可逆的,尤其韌帶,是具有彈性的,斷了後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即便縫合也不行,所以必須重建.沒有了韌帶給關節提供穩定性保障,關節就會出現異常活動,會損傷軟骨和半月板,磨損的半月板和會進一步磨損關節內其他正常組織.而且這種手術是微創的關節鏡手術,創傷不大,恢復較快.但術後需要進行規范的康復訓練,幫助恢復下肢功能,而且這一環節很重要,從某種意義講和手術是同等重要的.
側副韌帶損傷
內側副韌帶呈三角形,分前後兩股,起與股骨內髁內收肌結節附近,止於脛骨內髁.前股深部纖維與內側半月板緊密相連.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側副韌帶甚緊張,可阻止膝關節外翻或脛骨旋轉.外側副韌帶呈束狀,起於股骨外髁,止於腓骨頭,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外側副韌帶緊張和骼脛束一起,可以制止膝關節內翻.
側副韌帶損傷,以內側副韌帶損傷較多.損傷後,膝關節內側或外側劇痛,腫脹,行走困難,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有明顯壓痛,壓痛點常在股骨和脛骨的內,外側髁部,而少有在關節間隙者,這是與半月板損傷的鑒別要點之一.
治療:
側副韌帶部分損傷的,應將膝關節置於略屈曲位制動,使副韌帶鬆弛,利於癒合.外敷活絡,散瘀的中草葯,消除腫脹,減輕疼痛,幫助癒合.完全斷裂的應盡早手術,修補斷裂的韌帶,避免以後關節不穩定,影響膝關節功能.
3、膝蓋韌帶撕裂多久可以好
一般需要3個月才能恢復正常.
注意飲食,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喝酒.近段時間以休養為主,不用著急。復後期適量運動增加免疫力.
4、膝蓋韌帶拉斷手術後多久腳可以著地?
一般3個月吧,不過戴支具可以早起下地。
5、膝蓋韌帶拉傷怎麼辦?要幾天才能好?
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在後面的膝部疼痛部分詳細介紹)。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6、一般膝蓋的韌帶損壞,要多久才能恢復?
你好朋友! 我是體育狂人,20年的教學訓練了。很高興為你服務,你的問題: 具體情況:我在上個月打籃球時不小心弄傷了交叉韌帶.到現在還有點疼.一般要多久才能好? 我的回答:輕度損傷一個月左右,中度損傷3-6個月。要想恢復得快,還要進行恢復性的練習才行。傷後的第三天開始做,並每天堅持熱敷和上葯等物理治療。以下是恢復性訓練: 第一步: 床上仰卧屈腿練習(晚上或早晨做即可),10次為一組X3-4組。或者白天:坐凳踩球練習,做傷腿的屈伸15次一組X3-4組。 注意: 1、伸腿時以不感覺痛或剛感覺痛為好 2、要慢慢進行,越慢越好 3、自己感覺腿部可以吃住力時換下一個練習 第二步: 恢復腿部肌肉的練習:找5個低欄架(放到最低),然後慢慢從上面走過欄架,走一個後倒走退回來,接下向前來走兩個,向後退一個。如此反復即可做3-4組。 第三步: 做不負重的蹲起(半蹲),扶牆慢慢蹲,慢慢起。每天下午放學後做3-4組X10次。可以恢復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保證運動時所需的承受力。 注意: 此練習開始不負重,隨著力量的恢復,可逐漸加一點重量直到完全恢復為止。 我的服務你滿意嗎?祝:早日健康!
7、膝蓋內側韌帶斷了,多久能好,要注意什麼
我也是內側副韌帶受傷,現在剛拆了石膏。現在注意飲食的營養,多補充蛋白(注意不要吃羊肉),傷腿不能做應力活動,但是可以適當鍛煉,做高抬腿的鍛煉大腿肌肉,對於恢復後的膝蓋穩定性很有幫助。
本計劃應在骨科醫生的指導下執行。
由於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具體進行康復鍛煉時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個性化的康復方案。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要佩戴可拆卸支具或鉸鏈式支具4~6周,除膝關節康復訓練外,相鄰關節的主動活動可以 盡早開始。
康復鍛煉中會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練習停止半小時內可減弱或消失,則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可以繼續堅持康復鍛煉。
肌肉力量練習應當貫穿康復計劃的始終。每次應練習至肌肉有酸脹疲勞感為宜,充分休息後再進行下一組。肌肉力量的提高是恢復關節穩定性的關鍵因素,應當堅持鍛煉。
膝關節的腫脹會伴隨著整個練習過程,直至膝關節屈伸活動角度及肌肉力量基本恢復正常時,膝關節腫脹才會逐漸消退。如果出現膝關節腫脹突然加重,應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必要時應及時回醫院復查。
功能鍛煉後即刻給予冰敷15~20分鍾。如平時感到關節腫、痛、發熱明顯,可以繼續冰敷,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