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腰椎連接骶骨的韌帶

腰椎連接骶骨的韌帶

發布時間:2020-11-20 06:18:27

1、腰椎與骶骨相連接處痛,怎麼辦?求解

建議:青年男性,腰椎與骶骨相連接的地方很痛,位置靠近右腰椎,現在痛的整隻右腿都麻木了,連右腳底都痛,要考慮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或坐骨神經受壓的可能。
建議你到醫院的骨科看看,做一個腰椎CT檢查,以明確診斷,以便針對性治療。

2、在髖骨與骶骨之間連有兩條韌帶,分別是

可能是骶棘肌韌帶引起的

3、連接骶尾骨和髖骨的韌帶主要是

?

4、腰椎,脊椎,頸椎怎麼去區分

您好,正常人體骨骼中,頸椎有7節,胸椎有12節,腰椎5節。
意見建議:你可以低頭,觸摸頸部後面最高的一點,那裡是就是第七頸椎的位置。跟肚臍平行的是第3、4腰椎,其它的您只能自己通過觸摸計算了。

5、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兩側髂嵴連線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帶的位置,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

6、脊柱的連接方式是什麼啊?

相鄰椎骨之間的連結包括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相連結。(軀干骨的連結,除椎骨間的連接外,尚有肋骨和胸椎的連結、肋軟骨與胸骨的連結)

1、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ss)連接上下兩個椎體之間,由纖維環和髓核構成。纖維環為呈環形排列的纖維軟骨,前寬後窄,圍繞在髓核的周圍,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纖維環堅韌而有彈性。

2、髓核是一種富有彈性的膠狀體,位於椎間盤的中部稍偏後方,有緩和沖擊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纖維環之內,施加壓力則有向外膨出的趨勢。

3、成人的椎間盤除第1、2頸椎缺如外,共有23塊,最上一個在第2、3頸椎體之間,最末一個在第5腰椎體與骶骨底之間。

4、韌帶(intervertebral ligament)主要包括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黃韌帶:是連接相鄰椎弓的韌帶,由彈力纖維構成,堅韌而富有彈性。黃韌帶協助圍成椎管,並有限制脊柱過分前屈的作用。

5、棘上韌帶:是連接胸、腰、骶椎各棘突的縱行韌帶,能限制脊柱過屈。

6、棘間韌帶:連接各棘突之間,後接棘上韌帶或項韌帶。除以上韌帶外,尚有前縱韌帶、後縱韌帶、項韌帶、橫突間韌帶。

7、關節關節突關節(zygapophysial joints)由相鄰椎骨的上下關節突構成,可作微量運動。

8、腰骶關節(lumbosacral joint)由第5腰椎的下關節突與骶骨上關節突構成。

9、寰枕關節(atlantooccipital joint)由枕髁與寰椎上關節凹構成,可使頭作前俯、後仰和側屈運動。

10、寰樞關節(atlantoaxial joint)包括3個關節,兩側由寰椎下關節面和樞椎上關節面構成寰樞外側關節,左右各一,相當於其他椎骨間的關節突關節。

11、中間由樞椎齒突與寰椎前弓後面的齒突凹和寰椎橫韌帶之間構成的寰樞正中關節,可使頭旋轉。此外,齒突後方有堅韌的寰椎橫韌帶,有限制齒突向後方移動的作用。

12、鉤椎關節 臨床上稱「Luschka」關節,在下5個頸椎體之間,由椎體上面兩側緣向上突起的椎體鉤與上位椎體下面兩側緣的陷凹所構成。關節的周緣有滑膜囊包繞。

(6)腰椎連接骶骨的韌帶擴展資料:

脊椎的功能

1、支持和保護功能

人體直立時,重心在上部通過齒突,至骨盆則位於第2骶椎前左方約7cm處,相當於髖關節額狀軸平面的後方,膝、踝關節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頭顱,胸部與肋骨結成胸廓。上肢藉助肱骨、鎖骨和胸骨以及肌肉與脊柱相連,下肢借骨盆與脊柱相連。上下肢的各種活動,均通過脊柱調節,保持身體平衡。

2、運動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

脊柱背側主要為肌肉,脊柱周圍的肌肉可以發動和承受作用於軀乾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於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淺層和深層:淺層包括背闊肌、下後鋸肌,深層包括骶棘肌、橫突棘肌、橫突間肌、棘突間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間接作用於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7、骶骨腰椎化是怎麼回事

骶1腰椎化骶1隱性裂和先天性的異常發育現象,也就是說你的腰椎看上去是六節,正常的為五節腰椎,那麼就會造成腰椎不穩的因素,也不要太擔心只要加強鍛煉和預防和正常人一樣的,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的,建議注意自我調節,勞逸結合,避免長期固定在一個動作上和強制的彎腰動作,如站久了可以蹲一蹲。建議就是加強腰背肌肉的功能鍛煉.腰背肌肉的強勁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腰背肌肉的鍛煉可用下列兩種方法.其一是俯卧位,兩上肢呈外展狀,抬頭,抬胸,上肢離開床面,同時雙下肢亦伸直向後抬起呈飛燕狀.其二是仰卧位,兩膝屈曲,雙足踩於床面,吸氣時挺胸挺腰,使臀部離開床面,呼氣復原.一定要堅持每天至少用20分時間.這你應該可以堅持吧

8、相鄰椎體之間連接最重要的是?

脊柱是人體的中柱,就是"大梁骨",結構復雜,具有負重、保持人體平衡、運動、保護脊髓和內臟的功能。具體說來有:支持和穩定頭部和上肢,供肋骨附著;能做較大幅度的前屈、後伸、側屈和旋轉運動,保證人體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復雜的活動;能緩解體外及身體各部傳來的沖擊力及震盪,以保護脊髓、脊神經根、胸腔臟器和腹腔臟器。脊柱在幼年時有32-34塊,即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5塊、尾椎3-5塊。成年後骶椎和尾椎分別融合為1塊骶骨和1塊尾骨,此時椎骨只有26塊。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上部長,能活動,類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相對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到下肢,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組成,共同完成人體軀乾的前屈、後伸、側屈、旋轉及各種復合運動。但這些功能的順利完成取決於脊椎骨和椎間盤的完整,相關韌帶、肌肉與脊椎骨關節間和諧的運動。健康才能和諧。

椎體為椎骨前面的短圓狀骨塊,是構成脊柱的基礎和支持體重的主要部分,表面為一層較薄的骨密質,內部由骨松質構成,在垂直與屈曲暴力的作用下,易造成壓縮性骨折。椎弓位於椎體的後方,呈半環形,兩端位於椎體,與椎體後面共同圍成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疊加成一條縱形的椎管,管內有脊髓及被膜。椎弓與椎體相連的部分為椎弓根,椎弓根的上下緣各有一切跡,分別稱為椎骨上切跡和椎骨下切跡,相鄰的兩個椎骨切跡形成椎間孔,是脊神經的通道。椎弓其餘部分較寬稱椎板。每個椎弓伸出7個突起,向後伸出的為棘突,向兩側伸出的一對為橫突,向上、下方各伸出一對分別為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相鄰兩椎骨的上、下關節突形成關節突關節。

椎骨的連接除第一、二頸椎間連接和骶、尾骨的連接外,可分椎體間連接和椎弓間連接兩大部分。椎體間連接有椎間盤和前、後縱韌帶,椎弓間連接有關節突關節和相關韌帶。椎間盤有承受並均勻分配椎體間的壓力,減輕脊椎之間的震盪和保持脊椎的彈性和穩定性的作用。故椎間盤易發生退行性變,尤以頸、腰椎多見。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硬膜囊和神經根,引起充血、水腫、粘連,病人會出現局部及神經分布區域的臨床症狀。

與腰椎連接骶骨的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