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左腳韌帶處腫塊

左腳韌帶處腫塊

發布時間:2020-11-18 06:58:06

1、為什麼我的腳上總出現腫塊?

軟組織是指人體運動系統皮膚之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韌帶、筋膜、肌腱、滑膜、脂肪、關節囊以及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軟組織一旦損傷會出現疼痛、腫脹、瘀斑、麻木、肌肉萎縮、功能障礙乃至畸形等症狀,軟組織類似於中醫「筋」的范疇,軟組織損傷中醫稱之為「傷筋」。中醫學認為:「筋束骨而利機關,主全身之運動」,人體的俯、仰、屈、伸等運動皆由「筋」來維系,而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筋有賴於氣血之濡養,傷筋必然導致氣血的異常變化,所以中醫治療軟組織損傷的基本原則是:首先從調暢氣血著手,再根據損傷的不同病位和虛實、寒熱、痰濕等不同病證,辨證施治用葯。中醫治療軟組織損傷有內服葯、外敷葯、熏洗劑、推拿手法、針灸等多種療法,臨床上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靈活運用。 http://www.39kf.com/cooperate/bookshop/Expert-medical-case/2006-08-04-227120.shtml

2、腳部有腫塊

浮腫未必都是病浮腫常是心臟病、肝病、腎病 、內分泌等疾病的信號,但有些浮腫並非是內疾病的表現,容而是一種生理反應。特發性浮腫 有些20至40歲的女性,早晨起床後,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綳感。隨著活動,逐漸減輕消退。多數學者認為與神經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反應性浮腫 有些人特別是高溫作業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者,受環境高溫的影響,皮膚血管擴散,體液滲透並積聚於皮下組織,常在手、足等處發生浮腫。夏天過後,則自行消退。但每夏必發,反復多年。
體位性浮腫 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迴流受阻、淤積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經前期浮腫 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以及煩躁、失眠、疲乏、頭痛等症狀。月經來潮時,浮腫及其他症狀可逐漸消退。
葯物性浮腫 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葯物,可導致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葯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對上述浮腫不必擔心,更不必亂用葯。但如果是疾病所致浮腫,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3、三年前腳腕韌帶拉傷,現在突然那裡出來一塊硬硬的像腫塊又像骨頭一樣的東西。走路有的時候會疼。怎麼回事

參考 11.得知你不好過我也就安心了!

4、左腿根受傷後韌帶部位鼓起一個包怎麽回事、如何治療

都會有傷的,拉傷了肌肉,動動就痛得要命,傷筋傷骨100日。。。得好好調理,別受冷受濕,就好了

5、右腿側關節韌帶腫脹疼痛好像是個腫塊都好幾年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建議做磁共振檢查,您可能是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
單純的外側副韌帶損傷很少這種病常伴隨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或半月板損傷
臨床表現為膝關節外側腫脹、疼痛,膝關節內翻應力試驗陽性,有時合並腓總神經損傷。 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治療 : 1、內側副韌帶損傷 內側副韌帶扭傷或部分性斷裂(深層)可以保守治療,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4—6周,完全斷裂者應及早修補,如有半月板損傷與前交叉韌帶損傷者也應在手術時同時進行處理。 2、外側副韌帶損傷 外側副韌帶斷裂者應立即手術修補。 3、前交叉韌帶損傷 凡不滿2周的前交叉韌帶斷裂,應爭取手術縫合。如果在韌帶體部斷裂,最好再移植一根肌腱以增強交叉韌帶的穩定性,一般選用髕韌帶的中1/3作為移植材料,對部分斷裂者,可以縫合斷裂部分,再石膏制動4—6周,目前主張在關節鏡下作韌帶縫合手術。 4、後交叉韌帶損傷 對斷裂的後交叉韌帶是否要縫合以往有爭論,目前的意見偏向於在關節鏡下早期修復。

6、緊挨著腳踝下部有一腫塊是什麼東西

你好!首先祝你身體健康!根據你的陳述,考慮為「腱鞘囊腫」的問題。
腱鞘囊腫(ganglion of tendon sheaths)是指發生於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凍狀黏液的良性腫塊,本病最常發生於腕部背側,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橈側,亦可發生於手掌、手指和足背部,亦見於膝及肘關節附近的肌腱和腱膜處。
多見於青年和中年,女性多於男性。大多逐漸發生或偶爾發現,生長緩慢。極少數病例,囊腫可自行吸收。多數病例經非手術治療,療效較好,但可復發。極少數病例需手術切除,效果良好。
……
4)治療原則
少數囊腫可以自行消失,多數囊腫持續存在或有增大,須進行治療。對小的囊腫可用手指擠壓使其破裂吸收;或用粗針頭抽液後囊內注入透明質酸酶或醋酸氫化考的松類葯物,然後加壓包紮,療效良好,但有時容易復發。
對較大的囊腫,或有症狀的囊腫,或保守治療無效和手指擠破後復發的囊腫,可行囊腫切除術。手術時應將整個囊腫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組織一並切除,以免復發。
5)預防常識
腱鞘囊腫,是一種好發於手腕背側、掌側或足背等處的良性腫塊。因此,若手腕或足背等處出現無痛性的半球形腫塊,就應該考慮是本病,需與表皮樣囊腫、皮脂腺瘤或脂肪瘤相鑒別,以免誤診。
本病一般對人體影響不大,極少數可自行消失。目前雖有多種方法治療本病,但多數病例仍有復發之可能。若囊腫較小,又無症狀,且不影響外觀者,可不做處理,靜觀其變。若囊腫較大,又有症狀者,可行非手術治療。
復發者,可再次治療。為達到根治的目的,可選擇手術切除方法,但極少數亦有復發。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7、腳腕處腫塊是怎麼回事情

這種情況屬於急性軟組織損傷,是肌肉,韌帶,筋膜等等軟組織的拉傷,撕裂傷等等

可以外敷膏葯,雲南白葯噴霧,口服活血化瘀,消炎鎮痛的葯物,以及理療,中葯燙洗等等,盡量抬高患肢,一般要2周的時間痊癒.不會導致殘疾的,只要治療及時,預後還是不錯的

與左腳韌帶處腫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