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站著腳的韌帶疼

站著腳的韌帶疼

發布時間:2020-11-18 00:46:42

1、我腳韌帶拉傷二十天了,走路不怎麼疼了,就是還有點腫,酸脹。可以上班了嗎?因為工作需要我必須連續站7

晚上睡覺把腳抬高,然後可以熱敷消腫,上班要站這么久,建議還是再過一些日子

2、腳踝韌帶斷裂手術兩個月了 醫生要我單腳站立20秒 我站立腳後跟很疼 只能站立兩三秒就不行了

你好,這樣的情況還是沒有完全的恢復影響導致的,這樣的情況您還是多注意休息的,盡量的不要多劇烈的活動的,是需要時間來慢慢的自己恢復的。

3、跑步跑的腳痛,是足弓和踝關節、腳後跟的韌帶都痛(跑起來的時候)

樓主是不是近段時間才開始的體育鍛煉,平時少點呢?如果是的話,就是出現了運動性疲勞了,針對這些情況建議樓主平時多泡些熱水以及多些按摩疼痛處。其實問題不大,剛開始參與些大強度的運動只是身體沒習慣,平時我們對剛剛參加運動鍛煉的又想持續運動的人說,這是一個適應期,只要運動後保持放鬆按摩和堅持下去,這些疼痛一般會在一個多星期這樣就會慢慢消失。
加上足弓和踝關節都是起緩沖作用,疼痛是自然的,韌帶疼也是不適應高強度運動引起的,適當減少點運動量但別停,否則停下來等好後再練過又會出現這種情況。多注意放鬆吧!

4、長時間站立腳痛,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腳跟疼,最普遍的引發原因是經常站立或行走,使腳跟長時間受壓迫。輕者休息幾天就好了,嚴重者會反復疼痛。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另外,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5、腳踝韌帶有時會疼怎麼回事?

運動員們常常傾向於在小路上或越野跑路線上練習長跑,而不願在人行道或公路上跑,他們確實應該這樣做。然而,在不平坦的道面上跑步(或僅是跑進了一個小坑或跑出了路邊)可能會導致腳踝扭傷,這會非常疼痛。腳踝扭傷其實就是你腳踝部位連接腿骨和腳踝骨(從而最終連接你的腳)的肌腱被拉傷或撕裂。 最常見的腳踝扭傷是腳踝內翻,即你的腳踝向身體的外側扭,拉傷了前距腓韌帶。在這種情形下,你的腳及腳踝的外側變得腫脹、疼痛。除非在道面狀況很好,或秋天不會被樹葉覆蓋的場地跑步,否則你無法避免腳踝扭傷。但如果你的腳踝扭傷了,就有幾件你應該做的事情。 運動損傷恢復的基本原則是英文縮寫R.I.C.E。首先是休息(Rest)。在疼痛停止前盡可能不要用腳走路。在這段時間內過度用腳只會延緩損傷的治療進程,從而使疼痛時間延長。這就是說,你不但不能跑,而且不能做任何活動量大的事情。其次是冰敷(Ice)。將你的腳踝冷敷15分鍾,然後停15分鍾,如此反復,盡可能多做幾次。一口袋冰放在你的皮膚上也許太冷了,所以我建議,或者用毛巾把冰包一下,或者用外科用的冷敷布。就我個人的觀點,一小口袋冰凍的豌豆就很不錯。第三是壓布(Compression)。輕輕地用敷布壓纏住腳踝,使其更加穩定。不要拚命地用力纏,這樣你會阻滯流向腳的血液,不利於損傷恢復。 最後是抬高(Elevation)。當你坐著的時候,可以把腳放在幾個枕頭上,這樣你的腳就會比你心臟的位置高一些,這樣便會有利於減輕腳部腫脹。 如果在短期內你的腳踝扭傷沒有好轉,就必須盡快去看一下醫生。踝部韌帶撕裂需要打上或軟或硬的石膏,這時用腳走路只會使情形更糟。 一旦腳踝部位的疼痛消失,先放鬆一點慢跑幾日,因為撕裂的韌帶仍不能像先前那樣緊。這樣會使你的腳踝復原更容易一些。建議你做一些輕度的力量性訓練,用來拉緊腳踝曾經受傷的部位。為了使你的腳踝變得有力,你可以找根橡皮筋作為阻力開始訓練,或者做些簡單的運動。比如,嘗試腳踝用力,用你的腳的一側慢慢推牆或桌子,持續用力5秒鍾,然後休息5秒鍾,就這樣重復練習10~15次。

6、一天都是站著工作的。。有么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腳部疼痛

以下的知識僅供參考 同時建議大家有疼痛還是要及時求醫。畢竟醫生還是比較專業,希望各位健康!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注意保護腳後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腳部疼痛的困擾。據美國足病醫學會的羅納德博士說,該協會接到的患者咨詢熱線電話70%以上都和腳後跟有關。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足底筋膜炎大多以保守治療即可奏效。例如最簡單方法就是休息不走動,對於早期的筋膜炎這樣就有效了。還有像口服鎮痛消炎葯,或者在症狀教輕微時可以按摩及牽拉足底肌肉,並加強訓練肌力,以減少復發機會。另外可利用各種足跟墊分散足跟壓力,在各個醫療器材店都可買到。而專業的運動員可在運動時用固定膠帶綁扎,增強足弓支撐,也可減輕症狀。如果這樣都沒有效,還可以接受物理治療,如超音波等深部熱療。此外還有人建議可用震波治療。如果這樣還沒有效,還可以使用局部注射類固醇,大多患者反應十分良好。但需注意的是每次注射需間隔一至兩周,並不超過三次,且位置需避開足底脂肪墊,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7、解決足韌帶痛的辦法?

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與站著腳的韌帶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