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久坐時髕骨下韌帶疼

久坐時髕骨下韌帶疼

發布時間:2020-11-17 10:25:43

1、髕骨後側 (腿彎)久坐後站立時疼痛難忍,曾經踢球受過傷

本醫師認為你此狀為
韌帶損傷
所致
可行理療
但最好拍片排除骨質受損
以解你憂為宜

2、膝蓋內側的韌帶部位 蹲下或久坐後站直會有疼痛的感覺

?

3、左腿膝蓋髕骨下方疼

還是青少年吧?基本可以確定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或者叫作脛骨結節骨骺炎;這里講一下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你自己對比一下看看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表現有發力疼(起身,跳躍,爬樓梯),下蹲疼,按壓疼,結節硬化凸起等;脛骨結節骨骺是髕韌帶的止點,是牽拉性骨骺。由於股四頭肌的反復強烈的收縮暴力,造成該處骨骺的慢行損傷性炎症,以致缺血性壞死,一般是之前有外傷如跌傷和碰傷。常見於10---15歲的喜愛運動的少年。應對措施是嚴格禁止運動兩個月半年,一般可以自愈。一般情況下,即使青春期繼續疼痛,在20歲以後,因脛骨結節骨骺骨化於脛骨結節融合,一般疼痛症狀會自消,但是也有比較嚴重的成年後每次運動後還是會疼。

當然,描述比較嚇人,但這問題其實在青少年中比較常見,只是需要休息,重點也是應該放在休息上;注意這個現在還沒有葯物能治療,最多是緩解疼痛的,比如你說的葯膏一類。總之如果是這個問題,那麼也不用太擔心

總結一下,如果你是剛剛出現這個情況,盡快完全停止運動(包括慢跑,踢球打球更是不行,上樓梯也要一格一格上,下蹲不能太久,總之不能讓脛前結節過度受力,也不要用力按壓傷處),估計最多兩個月就能自愈;還要注意要連續一段時間不要讓髕韌帶發力過猛(一般休息一星期就不疼,但再次運動又會疼,所以至少休息一個月以上);有問題可追問

4、右膝蓋髕骨下面4cm左右位置的韌帶(?)疼怎麼辦

你好,很高興能幫你解答提問。

這叫跳躍膝,是髕尖末端病,由髕骨下韌帶過度拉伸引起髕骨下極的韌帶止點處疼痛,治療原則是禁止跑跳,外敷中葯,如有游離骨小體且經半年保守治療無效的話,應手術治療。

希望能幫到你。

5、急,膝蓋下韌帶疼痛~

坐久了經脈不太通!偶爾去中醫骨傷門診理療一下!

6、運動後髕骨下韌帶疼痛,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改善嗎

首先是休息,緩解疼痛。然後通過徒手的方式練習腿部力量,可以防止以後因為運動隊膝關節造成損傷。

7、膝蓋髕骨下端有點疼痛

膝關節疼的常見的原因之一是髕骨軟化症。髕骨是膝前方的一塊圓形骨質,也是膝關節的組成部分,位於股骨下端內外髁間窩的前方,髕骨後面的軟骨面與之相關節。膝關節屈伸活動時髕骨關節面互相接觸可起支點作用,髕骨上下都有韌帶相連,膝關節伸直時,股四頭肌腱帶動髕骨向後擠壓股骨髁,起穩定膝關節的作用。建議你做個膝關節局部的檢查。

8、髕骨下端疼是怎麼回事?

1.髕骨——就是我們常說的膝蓋骨,它在下肢活動中起的作用很大,可以使我們的活動有較大的靈活性,而且還能使膝關節在半蹲位時處於穩定,從而防止膝關節異常的活動。2 髕骨軟化症是膝關節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在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中尤其多見,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其主要病理變化是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包括軟骨腫脹、碎裂脫落,最後股骨髁的對應部位也發生同樣病變,發展為髕股關節骨性關節炎由於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臨床治療效果不佳。3 髕骨軟化症的發生對中老年人來說有其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就是關節軟骨本身的退變這與年齡等因素有關外在因素就是機械性因素對關節軟骨的慢性損傷預防髕骨軟化症的發生主要要從減少對髕股關節的持續壓力改善軟骨的營養可參考如下措施: 1主動充分活動關節要在不負重條件下進行如平卧在床上主動伸屈膝關節堅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鍾充分活動關節可使髕骨關節面各個部分都受到刺激滑液營養成分能均勻滲透到軟骨組織中去並能增強關節的潤滑作用 2防止髕骨關節面持續受壓屈膝位髕骨所受壓力較大容易損傷關節面要避免持續性蹲位對髕骨關節面的壓力 3石膏固定或下肢牽引治療時要主動行股四頭肌鍛煉股四頭肌舒縮時能帶動髕骨上下移動有利於軟骨的營養滲透及減輕髕股關節面的持續受壓 4膝關節出現不適或不定位疼痛時要考慮到早期髕骨軟化症的可能要及時休息及時治療防止關節軟骨退變加重

與久坐時髕骨下韌帶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