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歲男孩拉韌帶,每天一共需要多長時間?多長時間能拉開?
每天十分鍾 足以 先是壓腿 之後可聯系劈叉一分鍾 切記 初始韌帶比較脆弱 不可下猛葯 否則韌帶必定拉傷 輕則三五天回復 重則數月 為了孩子的健康 還請適度
2、14歲還能拉韌帶嗎? 如果能 該怎麼拉?
我十九歲還可以把韌帶拉開的!相信你更容易!
記得身體一定要活動開,就是一定要出很多大汗,是身體發熱。不然是很容易造成肌肉或韌帶拉傷的。
3、我14歲了,還能練劈叉嗎?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4、14歲還可以拉韌帶嗎?應該該怎麼拉呢?
可以,方法如下:
溜腿+壓腿+耗腿=劈叉(成功)
溜腿,目的是熱身,把腿溜活了可以防止拉傷,方法是正踢、側踢、倒踢;壓腿,正壓要求把腿放到架子上腿綳直,腳尖會勾,頭部彈性前顫,側壓要求一個胳膊繞道頭一側用手搬腳尖,要求同上,後壓腳面反壓在架子上,兩臂維持平衡,頭部後仰,彈性下壓,壓腿後也要耗腿,就是在壓腿到位的情況下,控制住這個狀態,盡可能多堅持些時間!下一步練劈叉,劈叉的時候,最好橫叉豎叉交替進行,彈性下壓配合『耗』壓,能相互促進!要點:循序漸進,不能靠猛力蠻壓,否則容易造成無謂的受傷。以上幾種方式配合搬腿訓練,每天堅持進行認真的做,訓練量以早晚各一個小時為好,平時盡可能不要間斷。按照上面的方法,加以時日就能練成,加油!
5、14歲拉韌帶,應付體考
就喜歡這種風格,我經常給自己設計極限計劃。這種計劃也只有極短時間內才有可能有信心完成。
好了廢話不多說,從4.9~4.13一共5天。
現在,開始跑步,慢跑。沒地方跑的就原地高抬腿,記住頻率不用太快但要到小腿肌肉有腫脹感,腿部發熱為止。(不跑?不跑你別看了,當我後面放屁)跑完以後單腳踢頭。恩,我知道你踢不到,照著頭頂方向用力踢上去,肌肉放鬆,腳甩起來。踢多少下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把極限長度先甩開,你自己感覺踢的腿內側長韌帶有點痛了就停。坐下,腳伸直,用雙手揉搓韌帶,順便拍松肌肉。接著做仰卧起坐,手抱頭,腳伸直,坐的時候要試圖用胸口去碰觸膝蓋,下巴去夠腳尖。一開始是肯定做不到的,用慣性,感覺和踢腿的時候差不多,一個個仰卧起坐坐起來一點點拉開韌帶(坐起來用胸碰膝一下,頓一頓別,直接倒下去,再觸碰一次,然後再躺下。也就是 起-碰-碰-落)。等到十多個二十個左右時,你就應該能勉強觸碰到一下了,這時候保持同樣的姿勢用雙手從側面勾住腳底心。努力保持,不能屈膝,保持住10秒~20秒。起來活動活動,全身上下都像之前踢腿那樣甩一甩,對柔韌性很有好處。然後這組就完成了。只要今天你能夠直立起來,彎下腰用雙手摸到腳(甚至地);更好的話能夠在站立時雙手環抱小腿臉埋在膝蓋上,你就過關了。
10,11,12 你該怎麼休息怎麼休息,11號我敢保證你走路都走不了。那套拉伸的方法這幾天不要做,但是要積極活動上身,旋腰什麼的,把身體甩開。
13號,重新慢跑,象徵性拉一拉韌帶,活動身體。
這么說吧,14歲你的韌帶彈性是很大的,現在拉開了,睡一覺又回去了。所以這5天你要達到劈叉,是沒有可能的。即使你前一天晚上淚飈做到,體考照樣不行,所以別在那上面浪費時間。我給你的方法,讓你體會下拉開韌帶是什麼感覺,然後休息,恢復。考得那一天,再這樣做一遍,考的時候就一定能拉開韌帶。
好了說完了,有什麼表達不清的地方追問。加油
6、今年14歲女生,想學跆拳道,拉韌帶的方法。
跆拳道對韌帶的要求很高,在基礎訓練中也包括韌帶訓練,主要就是髖部的韌帶,還有腳踝的韌帶。橫豎叉是必須要下去的。
拉韌帶的方法主要是劈叉(包括橫叉和豎叉)以及坐位體前屈。
劈叉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需要熱身,讓身體出汗,不能讓身體太緊張,一般來說跑步十分鍾到十五分鍾;
然後雙腿分開慢慢劈下(最好是在光滑的地板上),當自己覺得已經到極限的時候,將一隻腳向外挪,同時另一隻腳不要動,達到極限堅持10秒;
最後,按照這個方法做五組。
熱身充分,那麼在劈叉的時候是不會拉傷韌帶的。
此外如果是初學者建議通過培訓班學習,自學只會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更增加受傷的風險。
7、我13歲了,要練跆拳道,所以想把韌帶先拉開,不知道怎麼才能拉開,要多久?
直接報班,從最初級練,有訓練拉韌帶的方法。最好不要自己隨便拉,可能會拉傷。報班之後每天堅持拉開,大概2到3月會好很多。
8、生長期(13歲)練肌肉或者拉韌帶長不長個子?
骨骼成長少不了運動
兒童的生長少不了適量的運動。運動不足的孩子白天沒有食慾,晚上睡不著。結果,就陷入早晨非常睏倦想要睡覺,晚上又睡不著。早上早餐也不吃就去上課,昏昏沉沉過一天,一天中又明顯運動不足的惡性循環。
運動本身就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它能使人熟睡,不說你也知道這樣就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了。身體充分地運動後,食慾能夠增加、晚上能夠熟睡。到了早晨還能頭腦清醒地自然起床,早餐吃香吃得飽飽之後以良好的姿態開始新的一天。
怎樣的運動有益
為了身體能夠長高應該進行怎樣的運動呢?常常聽說有的孩子為了長高而參加學校的籃球俱樂部,是不是打完球就能使身體長高呢?
簡單地說,能夠增進食慾、促進睡眠、給予骨骼一定程度縱向壓力的運動對長高都有益。具體地說就有慢跑、跳繩、跳舞、打籃球以及打排球等。但是籃球和排球選手中有許多兒童原來身材就很高,如果你僅僅為了長高,讓根本不喜歡這些運動的孩子雲從事這些運動的話,你就錯了。因為情緒的安定對長高也很重要,所以讓您的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但是過度消耗體力的激烈運動,還是讓身體已經停止增長的高中生從事比較好。骨骼的發育一定程度上來自縱向的壓力,但是過強的壓力(舉重等等)反而讓骨骼在縱向難以生長。
有助於長高的運動 不利於長高的運動
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為好:排球、籃球、芭蕾、伸展體操、跳繩、慢跑
勉強地讓孩子進行不喜歡的運動不好:舉重、過度運動、消耗過大的運動(馬拉松等)。
身材矮小怎樣才能長高
矮身材的青少年,除部分為疾病引起的矮身材必須由醫生認真處理外,大都要靠自己努力把本人身高的生長潛力挖掘出來。怎樣挖掘?簡而言之,就是在醫生和體育工作者的指導下,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堅持特殊的體育鍛。
關於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有下述建議可供參考:
1.合理調節飲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又要適當節制。不抽煙,不飲酒;
2.生活要有規律,睡眠要充足、定時,最好睡硬板床,枕頭宜低於5cm;
3.注意自身保健,無病防病,有病早治。讀讀關於矮身材研究及與身高生長發育的書,讀不懂可請教醫生,增加知識,用科學指導自己行動;
4.保持身心健康,豐富文娛生活,情緒穩定,無憂無愁有利生長發育。
近年有作者報告,持續1-2小時適量體育運動,在一定時期內可使體風生長激素含量明顯增加,隨著血液中生長激素含量的增加,即導致管狀骨生長區活跌,從而增加身高。
應該考慮到,無論運動量較小的運動(如慢跑、慢游泳等),還是大運動量運動(如馬拉松賽跑、長途滑雪等)都不會使身高增加,前者因刺激不夠,後者則因其使身體極度衰弱(例如,一天完成一千次跳躍和過量的重杠鈴舉重練習,甚至可阻礙長骨的生長)。成功取決於不同練習的正確的結合。
有學者認為,跳躍、懸重、游泳等運動的長期活動確能促進身高增加。我們認為:凡骺干骺未俞合的矮身材兒童、少年,如醫生認為未患矮身材疾病,又無其他醫學上的禁忌,理應勇敢地開始特殊的增加身高的體育訓練。但值得一提的是,進入訓練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初期尤其不要由於心急而作過頭,應注意自我感覺,如有不適,應請教醫生和體育老師。
助你挺拔的長高體操
熱身運動:活動四肢各關節,脊背保持平直,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小步跑,同時雙拳放在肩上,雙臂屈肘面前旋轉;快速跑跳25-50米,重復4—6次,每次之後稍休息。
抻拉:雙臂上舉,然後向各個方向抻拉,同時踮起腳後跟,重復6-8次,中間稍休息。
單杠練習:懸垂(20秒、1分鍾),同時身體向右、左轉動,雙腳並攏;身體向前、後擺盪;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盪。
跳躍式引體向上:下蹲,脊背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單杠,並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杠的高度和雙手的握距因人而異)。每次至少重復6--8次。
跳躍:向上跳,逐漸增高,或達到一既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可選擇練習,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逐漸加大運動量。
每節操做完後應稍事休息一下,使呼吸平穩,四肢放鬆。整套操做完後,平躺在地板上,綳緊背部和臀部肌肉,微微挺腰。
每周不少於三次練習,每次35—45分鍾。堅持下去必有收獲。
日常鍛煉身體增高法
如今市場上用於增高的葯物和器械不少,且價格昂貴,但效果卻不見得那麼好。其實增高的最好辦法還是加強鍛煉,下面介紹幾種有功增高的鍛煉方法,青少年朋友們不妨一試。
懸垂法:
雙手緊握單杠,使身體懸空下垂,下垂時以腳尖能輕輕接觸地面為佳,然後做引體向上動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練習的要領是:引體向上時呼氣,慢慢下降時吸氣。練習做完後,要走動走動,使肌肉放鬆。待手部放鬆後再用力緊握拳頭,將手放於胸前,隨後松開手指,接著聞眼、張口、舒展眉頭,放鬆面部肌肉,然後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鬆。總之,要學會最大限度地用力和最大程度地放鬆。
在練習懸垂法一段時間後,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懸垂20秒鍾,然後雙腿各繫上5千克的沙袋,再懸垂20秒鍾;這之後,用皮帶固定在單杠上,懸垂15秒鍾,之後穿上10千克重的鐵砂背心,再懸垂15秒鍾。不過,時間和重量不是絕對的,可因人而異。
跳躍法:
雙腳跳躍用手摸樹枝、籃球架、天花板等。10次為一組,每次向上跳躍5——7秒鍾,每組間隔4——5分鍾。要盡量使身體處於最大程度的伸展狀態。另外,要經常參加籃球、排球和游泳運動。搶籃球和扣球時一定要奮力跳躍,積極爭奪每個高點球。因為跳躍是主要訓練內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躍200次左右。
牽引法:
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鬆加速向下跑,然後俯在地板上,由兩個夥伴幫助,一個夥伴握練習者的雙手腕部,另一個握練刁者的小腿下部,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牽引軀干2——3次,每次12——15分鍾,重復6——10次。
這一系列的運動有助矯正短腿、脊柱彎曲、扁平足和「O」型腿等形體缺陷,促使骨骼增長,並調節神經和內分泌功能以及各種生理機能,使之達到最佳狀態,從而達到增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認真和堅持。
人的最終身高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決定了身高的生長潛力,而後天的環境因素則決定了生長潛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身高的生長潛力與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密切的關系,如果父親與母親的身高相近,則孩子的身高與父母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但是如果父母雙方中有一個是高個子,另一個是矮個子,則孩子身高的變動范圍就會很大。孩子的高矮情況會偏向父母當中遺傳因素影響較多的一方。
你要注意這樣幾點:
一、 注重營養不偏食
充足和調配合理的營養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很多生長不足的孩子都跟營養缺乏有密切的關系,科學進食和合理搭配十分重要。
現在城市的孩子蛋白質攝入的不少,但微量元素常常因偏食而攝入不足。有一個營養的誤區,認為加強營養就是多吃雞鴨魚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糧食。其實,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的,而蛋白質要在能量充分的前提下才能被身體充分利用。過多蛋白質的攝入,不僅增加肝腎負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反而抑制食慾。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後造成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身材偏矮。
所以,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每天戶外一小時
在保證營養供給充足的前提下,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食慾增強。青少年經常從事體育運動,能促進骨的生長,使骨骼變長、變粗,骨密度增大。經常運動,也使肌纖維變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運動還可以消耗多餘脂肪,在快速生長期預防肥胖。現在的孩子普遍戶外活動不夠,沒有充分享受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沒有足夠的運動量,這都是不利於長的。
三、充足睡眠要保證
促進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長高。睡眠時肌肉放鬆,有利於關節和骨骼伸展。要注意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合理安排學習、鍛煉、睡眠和休息是十分重要的。
四、積極防治疾病
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生長發育都能產生直接影響。一般急性疾病對生長的影響是暫時的,尤其是在身體營養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恢復。但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阻礙生長發育。
長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均可影響身高增長。
此外,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引起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兒,醫學上稱為病理性矮小。
因此,積極防治疾病,對生長期的孩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長損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復的。
9、我男14歲 想拉韌帶 又不想那麼痛 怎麼辦
一、拉好韌帶的方法: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可以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離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
二、拉韌帶的一些簡單動作:
1、正壓腿面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並步站立,一腿放在肋木上,另一腿直膝;兩手扶按膝關節,立腰收髖;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2、側壓腿 側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腳跟擱於肋木上;右臂上舉;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腳尖側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3、後壓腿背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豎叉 兩手左右扶地或自然下垂;兩腿前後分開成直線,前腿後側著地,腳尖勾起,後腿的內側或前著地;上體向前振壓。
6、橫叉 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7、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