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趾韌帶拉傷如何治療
休息、冷敷、壓迫並抬高——韌帶損傷後的頭48至72小時的基礎治療。立即局部休息以避免繼續損害。冰敷分鍾進行10分鍾停止的交替,可以減少脹和炎症。用石膏綳帶局部壓迫可減輕腫。提高受傷部位以促進液體引流。家庭治療,一旦腫脹開始消退,你不再有急性——通常在48至72小時以後——你可以使用熱毛巾來減輕疼痛並促進受傷局部的血液循環。在局部用含有阿斯匹林或其他止痛葯的外用軟膏按摩也可以減輕餘下的與壓痛
2、翹大腳趾用的是什麼韌帶
拇長伸肌腱
3、腳上的韌帶錯位和韌帶撕裂的區別
韌帶錯位,在醫學上叫肌肉韌帶勞損,也就是軟組織損傷。局部用熱毛巾熱敷,按摩,減少腳步的活動量,避免著涼,可以口服一些止痛葯物。這種情況休息一段時間或治療一段時間應該可以完全恢復。
韌帶撕裂,關節韌帶對穩定關節十分重要。韌帶撕裂撕裂後,會出現關節不穩、活動後腫痛等症狀。有的表現為:疼痛劇烈,表面紅腫(裡面的撕裂造成內部少量出血引起的紅腫)。淤血,跛行,局部壓痛等。
所以,我理解,兩者的區別在於,韌帶撕裂與韌帶錯位雖然都屬於韌帶損傷,但韌帶撕裂會更加嚴重,症狀是不能控制自己的關節活動。如果是韌帶撕裂,請去醫院做磁共振,以了解傷害的嚴重性。
4、大腳趾第一個關節韌帶粘連怎麼恢復?
首先要消炎消腫。打點穴位注射或者封閉什麼的,再不行就小針刀。如果可以被動活動的話問題不大,被動活動都不行的話就針刀或者手術了。
5、打架腳趾傷韌帶能判多久?
3.1 頭皮擦傷面積在5cm2以上;頭皮挫傷;頭皮下血腫。
3.2 頭皮創。
3.3 頭部外傷後,確有神經症狀。
3.4 面部軟組織非貫通性創。
3.5 面部損傷後留有瘢痕,外傷後面部存留色素異常。
3.6 面部表淺擦傷面積在2cm2以上;劃傷長度在4cm以上。
3.7 眼部挫傷。
3.8 眼部外傷後影響外觀。
3.9 眼部外傷造成視力下降
3.10 耳損傷造成一耳聽力減退26dB以上。外傷後引起聽覺器官的其他改變。
3.11 耳廓創在lcm以上;耳廓缺損。
3.12 外傷後鼻出血;鼻骨線形骨折。
3.13 口腔粘膜破損,舌損傷。
3.14 涎腺其導管損傷。
3.15 外傷致使牙齒脫落或者牙齒缺損。
3.16 外傷致使牙齒松動2枚以上或三度松動1枚以上。
3.17 外傷致下頜關節活動受限。
3.18 頸部軟組織創口長度在lcm以上。
3.19 頸部皮膚擦傷,長度在5cm以上,面積在4cm2以上,或挫傷面積在2cm2以上。
4軀干會陰編輯
4.1 軀幹部軟組織挫傷面積在15cm2以上,擦傷面積在20cm2以上,軀干皮下血腫。
4.2 軀干皮膚及皮下組織單個創口長度在1cm以上或者創口累計長度在1.5cm以上,刺創深達肌層。
4.3 肋骨一處單純性線性骨折;確證肋軟骨骨折。
4.4 女性乳房淺表損傷。
4.5 外傷後血尿。
4.6 會陰部軟組織挫傷。
4.7 會陰、陰囊、陰莖單純性創口。
4.8 陰囊、陰莖挫傷。
4.9 脊柱韌帶損傷。
4.10 損傷致孕婦先兆流產的。
5四肢損傷編輯
5.1 肢體軟組織挫傷面積在15cm2以上;擦傷面積在20cm2以上。
5.2 肢體皮膚及皮下組織創口長度在lcm以上,刺創深達肌層。
5.3 肢體關節、肌鍵損傷,伴有臨床體症。
5.4 手、足骨骨折。
5.5 外傷致指(趾)甲脫落,甲床暴露,甲床出血。
6其他損傷編輯
6.1 燒燙傷
6.1.1 軀干、四肢一度燒燙傷,面積在20cm2以上,或淺二度燒燙傷面積在4cm2以上;深二度燒傷。
6.1.2 面部一度燒燙傷,面積在10cm2以上;淺二度燒燙傷。
6.1.3 頸部一度燒燙傷面積在15cm2以上;淺二度燒燙傷面積在 2cm2。
6.1.4 燙傷達真皮層。
6.2 牙齒咬合致使皮膚破損。
6.3 損傷致異物存留體內。
6.4 其他物理、化學、生物因素所致的輕微損傷。參照相應條款。
7附錄 A編輯
附加說明
A1 本標准未作規定的輕微損傷,可以比照本標准相應的條款作出鑒定。
A2 未成年人損傷下限為本標准損傷的50%;妊娠期、哺乳期婦女損傷下限為本標准損傷的60%。
A3 兩種接近本標准以上的損傷,可綜合評定;同類損傷可以累計。
A4 本標准所說的以上、以下都連本數在內。
6、韌帶壞了腳趾頭會不會動
一般來講,只要韌帶完全的斷了的話,這個相應的功能就沒有了,當然了,比如,腳趾,背部斷了,這個不可以伸,擔是向下動,還是可以的,因為下面還有一個肌腱位著的。
7、腳趾頭 韌帶不知是否拉傷?痛得很
最好少吃辣的東西,防止刺激.根據病情情況一般在半個月左右疼痛腫脹緩解.排除骨折情況後,需要先冷敷,3天後熱敷,紅花油治療.需要適當休息.等到恢復期可以適當活動.祝你早日康復!
8、我的腳趾頭韌帶是否斷裂?我求求各位大哥大姐 救救我啊!!!!!!!!!
斷裂是不會的 你可以初步的看看大拇指腫脹的程度就可以判斷
應該是韌帶和附屬韌帶肌肉拉傷或者斷裂, 無論怎麼樣 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 包括骨折
口服活血類的葯物外加噴劑和敷葯 這是最傳統的療法 有條件的動手術會恢復的更快
9、腳踝韌帶有幾條,
踝關節的韌帶有2條:踝關節內側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
外側韌帶又分為三束,分別是: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和跟腓韌帶,三束合稱外側韌帶。
內側韌帶又稱三角韌帶、內踝韌帶,可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內側韌帶脛跟部、內側韌帶脛距前部、內側韌帶脛距後部和內側韌帶脛舟部。
(9)腳指頭韌帶擴展資料
踝關節韌帶是維持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
踝關節韌帶損傷,又經常是踝關節骨折脫位創傷病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創傷機制與創傷病理方面,不應該將踝關節韌帶損傷與踝關節骨折脫位分割開去分析與認識。
在臨床上常見的韌帶損傷為外踝韌帶損傷,在診斷與治療方面有其特殊性。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預防:
由於踝關節損傷是運動中的常見損傷,因此基本的問題是預防損傷。這點對於以前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尤其重要,因為他們再度損傷的危險性是沒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的4~10倍。患者在6~12月內損傷尚未得到充分康復,再度損傷的風險特別高。
下列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結果:
1、合適的鞋子:鞋子介於人體腳板與地面之間,緩沖下肢對地面之間的緩沖力,提供下肢適當的穩定性與貼地性。
2、良好的場地:良好場地的維護往往比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更重要,腳踝扭傷的禍首也往往僅只是一顆石頭、一塊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個坑洞。
3、腳踝的保護:對於腳踝曾扭過傷的人來說,預防再度扭傷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貼扎或是護踝的方式來保護踝關節。
4、恢復踝關節的功能:再多外在的保護,還不如自己有能力來控制預防腳踝扭傷的再發生,可以前所提的拉筋運動、本體感覺訓練、腳板外旋肌肌力訓練來達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踝關節韌帶損傷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