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膝蓋深蹲後聽見外側韌帶撕的一聲

膝蓋深蹲後聽見外側韌帶撕的一聲

發布時間:2020-03-29 14:42:20

1、膝蓋外側副韌帶傷了一年了,我還能深蹲嗎

必須要根據細節情況來定,拉傷的程度,是否有其它的損傷,有無腫痛,能否正常彎曲,等等。
要是後期了,沒有以上問題,可以適當的做康復訓練,半不要一上來就做靜蹲和深蹲,要根據你自己的肌肉能力來決定訓練動作。

2、前叉韌帶重建後直抬腿放下的時候膝蓋外側咯噔一下是怎麼回事

您好,您這種情況是手術後正常的表現。這個後期需要進行關節功能鍛煉的。

3、膝蓋重度扭傷,聽見響聲,求高手進來!

膝關節的穩定依靠各個韌帶,前有臏韌帶,兩側有側副韌帶,膝當中有交叉韌帶。只有在膝關節受到猛烈沖擊或扭轉時韌帶才會斷裂,而且常伴有其他損傷,如半月軟骨損傷、內側副韌帶撕裂。膝扭傷常常是側副韌帶損傷,特別是內側副韌帶發生部分撕裂。
韌帶撕裂的症狀要看撕裂的程度而定。如側副韌帶不完全撕裂時,在韌帶撕裂處可出現輕度腫脹,壓痛也限於局部,膝關節無不穩定現象;完全撕裂時除局部血腫、壓痛嚴重外,膝關節常出現輕度腫脹,並表現關節不穩定(如內側副韌帶撕裂時,膝關節有異常外展活動)。若交叉韌帶撕裂時,關節內出血,引起整個關節嚴重腫脹.
在關節的周圍有關節囊和側副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附著;在股骨與脛骨兩關節之間,還有兩個半月狀的軟骨板和兩根粗壯的交叉韌帶。因此,膝關節不容易發生脫位〔除非外力非常強大)。最常見的膝關節損傷是髕骨骨折、半月軟骨損傷以及內側韌帶的撕裂。
半月軟骨損傷 膝關節突然猛烈的扭轉動作,股骨與脛骨的骨端就能把半月軟骨擠住壓碎。這類損傷較多見於踢足球、打籃球或膝關節猛烈扭蹩。受傷時病人常感到「咯嗒」一聲,傷膝立即象有東西 卡住了不能動彈,稱為「交鎖」,而且非常痛.經同伴扶起來的時候,又無意中聽到「咯嗒」一聲,膝關節立即恢復伸屈,稱為「開鎖」,疼痛也隨之減輕。傷後關節常有腫脹(因關節出血),腫脹消退後,行走並無不便,但總覺膝部無力,尤其在崎嶇的路上行走時或上樓時,有時覺得傷膝好象不穩要跌交。可以反復出現交鎖與開鎖現象,往往使患者不敢再參加運動。
如果有以上症狀可作核磁檢查,對症治療。

4、如何判斷膝蓋外側副韌帶是否斷裂

幅度過大,導致外側副韌帶損傷,當時聽見「咔」的一聲響,但還能能正常行走。至今尚未痊癒,時好時壞,現在能正常行走,就是感覺膝蓋不太穩定,外側韌帶摸上去感覺不到韌性,比較鬆弛。

5、做深蹲膝蓋會咔的響一聲,是動作有問題還是膝蓋有問題?

正常的,不用擔心,都是這樣。個人感覺是深蹲時韌帶和半月板摩擦的聲音,就跟用力握拳手指關節的聲音是一個道理,可以在握拳的時候感受一下韌帶的動作

6、膝蓋受傷後 聽到響聲 但醫生說半月板 韌帶沒事 是什麼回事

下樓有打軟腿現象嗎?建議你查一下骨外科!如果膝關節內有積液很可能是軟組織或半月板受損!如果是後者且有積液,平時就要養不能劇烈運動了!如果嚴重還要做膝關節鏡!半月板沒有再生功能!屬八至十級傷殘! 首先不要過度擔心!十級是最低級的!一級是最高級別的傷殘!
打軟腿是一個醫學名詞,什麼是打軟腿我不是骨科醫生可能解釋不了!但有幾個方法可以測試一下:
1、下樓時傷腿無意識的不敢正常的踩下去或者踩下去後另一條腿無意識的換腿很快!觀察一下自己有沒有這個現象!如果有就是打軟腿!
2、你試一下單腿深蹲!手不扶東西,沒傷腿的腳離開地面,用受傷的腿下蹲!如果不能正常下蹲就是打軟腿!
另:你雙腿下蹲,看你的傷腿能不能像另一條腿那樣能深蹲(蹲到底)!如果不能可能膝關節內有積液!如果有積液那就是軟組織損傷的前兆!要休息要養不能劇烈運動了!否則傷情會加劇,真的要做膝關節鏡檢查(修復)術!

當然我說的是較壞的結論!也可能只是膝關節勞損!希望如此!如果有以上幾種的一種你就要重視了!

7、膝蓋後面外側疼,不敢伸直,也不敢深蹲!

盡管磁共振提示:膝蓋里有少量積液,考慮膝關節的滑膜炎,但久治不愈,腿不敢伸直,同時也不敢深蹲,所以還是要考慮半月板損傷的問題。如果休息、吃葯、打針、小針刀都解決不了問題,建議進行關節鏡手術探查和治療。

8、左腿膝蓋外側彎到一定角度的時候就會特別疼!而且彎曲的時候有彈響!做深蹲和跳的時候膝蓋外側就特別疼...

壞腿單腿跳高、單腿跳遠跟好腿有區別嗎?建議去醫院做膝關節的正側位加髕骨軸位像,同時拍膝關節核磁看半月板是否損傷。鑒於症狀考慮半月板損傷,外側副韌帶損傷待查。祝你早日康復

9、深蹲的時候,膝蓋會有輕微的嘶嘶的聲音,這個是什麼問題?

運動時常能聽到有人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脖子頸椎有聲音,攥手指聽到手指有聲音……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彈響」。
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響不明顯,而在有些人身上則聽起來比較清楚。特別是那些久坐的人,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加大了關節摩擦的損耗,更容易聽到彈響了。當伴有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要到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是關節錯位或關節受損。

像教師、編輯、秘書、電腦錄入員等這些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時常會抱怨頸椎「彈響」,彈響的出現恰恰在提醒人們不要同一姿勢維持過久,而要多加鍛煉。最好15—30分鍾稍微起來活動一下。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握拳時,指節忽然會發出「叭」的聲音,有人甚至樂此不疲,無聊或緊張時,輪流把指節握得「叭答、叭答」響。

也有人只要上、下樓梯,膝關節就有節奏的「嘎、嘎」響;有的是腳跟一拱直就「啪」一聲巨響;有人甚至連伸個懶腰、打個哈欠,頸背或牙關(顳頷關節)就會發出聲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節會發出聲音,乍聽下似乎很新鮮,不過,以物理學觀點來看,關節的動作不外是滑動(如膝之初彎)、滾動、磨動(旋轉)等,這些都不離線械原理,自然會因摩擦、振動而產生聲音,只因關節腔完密的封閉,以及關節滑液有效滑潤,聲音小到聽不到。

事實上,關節發出的聲音可用麥克風放大並記錄聲波,多年前,國內即有醫師研發出關節的聲波記錄儀,可用於臨床上,「聽」出膝關節的病變。關節聲音之大,有時會嚇人一跳。

最近一些研究有了答案。原來,當關節初「動」時,肌腱的作用力(如拉力等)會瞬間先使關節產生形變,最多可增大至7%,形變產生關節腔負壓。這負壓雖微,但足以使關節囊凹陷(被吸入),使溶於滑液內的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部分氣化成氣泡。

動作將完成之際,氣泡及滑液受壓縮,即像開香檳似「叭」 一聲,把凹陷的關節囊給彈回去,回復原形,氣體又再度溶回液中。也因氣體回溶需要時間,所以指節響聲雖可周而復始,卻無法連發。

研究雖指出這些響聲不足以造成軟骨傷害(能量不到可傷害軟骨的15%),不必為此擔心,不過另一項長達35年、針對350位長期扳響指節者的追蹤,卻發現這些人普遍有指節變大、抓握力卻變弱的問題。由此看來,樂此不疲的仁兄,應該有所節制才好。

當然,除此機轉外,膝關節、踝關節或背部發出聲音,也可能是綳緊的肌腱在關節運動時,先稍有「走」位,再彈回原位;或是與關節隆突處有較大的磨擦,而發出響聲,若未伴隨紅腫熱痛,一般應無大礙。

目前也知道,正常關節在休止狀況下是負壓的。當關節發炎,腔壓升高,除了疼痛,也對軟骨細胞存活不利,反之,四頭肌的縮收運動,會降低膝壓,有利於減緩關節退化。因此,能作適當的肌腱伸展運動降低關節腔壓,理論上應當可以有效改善關節退化,瑜伽的某些動作,或許與此不謀而合。

至於因關節退化、病變,如退化性關節炎、軟骨潰壞、膝關節半月軟骨破裂等,所發出的聲音通常都伴有其它症狀及病理變化,非本文所述之關節響聲,不可混淆,仍應循正軌求醫以免延誤

10、在家練深蹲 第二天膝蓋的兩條腿的內外側(都是在正側面)有一點疼痛 這是韌帶還是半月板傷了?如何治療

最好去拍個片看看,深蹲很傷膝蓋的~

與膝蓋深蹲後聽見外側韌帶撕的一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