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關節韌帶損傷治療方法
1,建議你趕快去醫院拍個核磁共振確診下損傷的程度,韌帶傷了後很容易導致關節不穩定,關節軟骨非正常摩擦,最終還有可能發展成創傷性關節炎,到時候治療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2,建議你靜養一個月,別搞劇烈運動。但是要適當的做下輕微的活動。
3,可以搞點中葯,外敷加內服,對改善疼痛和促進韌帶癒合都有很好的效果,晚上的時候搞下熱敷,沒事的時候多按摩下痛處,加速那的血液循環,這些都是對你有幫助的,建議你試試,祝你早日恢復 。
2、運動損傷處理辦法及如何預防
①肌肉韌帶拉傷:
內因:訓練水平不夠、柔韌、力量、協調性差,生理結構不佳
外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場地、氣溫、濕度、上課內容不好,教練專業水平不夠
預防:選教練、場地及適當的課程,在正常天氣情況下鍛煉、准備活動充分、循序漸進。
處理:24小時內為急性期:方法:停止運動、冷敷、包紮、抬高受傷部位。
24小時後為恢復期:配合按摩、微動、康復或恢復性鍛煉。
②關節扭傷:
內因:技術掌握不好、協調性差,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小、生理結構不佳、疲勞產生體力差
外因:准備活動不夠、場地滑、器材使用不當、教練、內容不好(動作速度快、轉、跳多)
預防:准備活動充分、了解設備使用、循序漸進,讓教練或自己速度放慢。
處理:24小時前為急性期:方法:停止運動、冷敷、包紮、抬高受傷部位。
24小時後為恢復期:配合按摩、微動、康復或恢復性鍛煉。
③運動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2:呼吸肌痙攣(准備活動不夠,肺透氣低,運動與呼吸不協調)
原因3:胃腸痙攣(運動前吃得過飽、飯後過早運動,空腹或喝水太多)
預防:運動前健康檢查,合理安排運動飲食,吃飯前後1小時運動,不空腹、喝水太多運動
處理:減慢運動速度、加深呼吸、調整運動呼吸節奏、手按疼痛部位,實在不行停止運動
口服減痙攣葯物(阿托品、十滴水)。
④腳底筋膜炎和神經刺痛:
原因:腳底頻繁壓力過多產生的疼痛。原因是套路不適合、鞋子問題、腳的生理結構不好,
原因:鈣的沉澱在腳跟骨上、腳底筋膜炎和神經刺痛:
預防:准備活動要充分(包括腳部的准備活動)
處理:注意放鬆、休息、按摩、熱水澡。
⑤肌腱、小腿肌痛:
原因:經常提腳跟造成的。
預防:運動前後的准備活動和放鬆要多伸展肌腱、小腿肌可以防止損傷和減輕疼痛。
處理:注意放鬆、休息、按摩、熱水洗,伸展助減痛等。
3、怎樣判斷韌帶拉傷
人在負重或體位變換時,肌肉、韌帶、筋膜、滑膜等受到牽扯,當關節扭轉或肌肉驟然收縮時,可使少數纖維被拉斷、關節微動錯縫,形成拉傷。一般是勞動或鍛煉中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膝蓋部位比較脆弱,是比較容易受傷的。
4、膝關節十字韌帶損傷如何判斷?
一 急性損傷史:單純的前十字韌帶損傷都有明顯的受傷史,運動員常有關節內組織撕裂感。二 疼痛:疼痛較重時可出現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從而使患肢處於屈曲狀態。三 關節不穩:不能完成正在進行的動作。四 腫脹:程度不一,部分斷裂時出血較少,腫脹也較輕。五 檢查:「抽屜試驗」是檢查前十字韌帶損傷的最有效的辦法,伸直或屈曲150度以上時,陽性則說明後外束斷裂;屈曲90度時出現陽性是前內束斷裂的標志;若兩種情況下都呈陽性則為全斷裂。六 鑒別診斷以上兩種情況時抽屜試驗也可出現陽性反應,需作鑒別。1 膝的前外旋不穩:主要是由國肌腱受傷造成的,鑒別的方法是將足稍外旋,再檢查。2 膝的前內旋不穩:內側副韌帶損傷時可出現,鑒別的方法是將小腿內旋後再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