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抻筋拉傷韌帶

抻筋拉傷韌帶

發布時間:2020-11-11 17:02:15

1、拉傷筋怎麼辦

各種軟組織損傷(扭傷、拉傷、挫傷、碰傷):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它局部給葯,使葯能快速滲透到損傷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腫,活血化瘀,接骨續筋,達到治療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有條件的理應首選.新傷2-3天止痛消腫,3-6天治癒.3個月以內的傷一般2-3副葯就治癒了.嚴重的需要3-4副葯.陳傷需要3-6副葯。軟組織損傷應急時治療,以免發生神經粘連,肌肉萎縮等其它後遺症和並發症的出現.

2、如何判斷是肌肉拉傷還是韌帶拉傷

判斷是肌肉拉傷還是韌帶拉傷可以從疼痛的程度進行區分。
肌肉拉傷後疼痛部位呈現僵硬狀態,用手就可以摸出來,而且不可以負重,但活動不受阻。而韌帶拉傷後,韌帶上下的骨頭是不可以做任何運動的,否則就會很疼。
(1)肌肉拉傷是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這在長蹍、引體向上和仰卧起坐練習時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肌肉拉傷後,要立即進行冷處理——用冷水沖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然後用綳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在放鬆損傷部位肌肉並抬高傷肢的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葯物,24小時至48小時後拆除包紮。根據傷情,可外貼活血和消腫脹,可適當熱敷或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
(2)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損傷。

3、韌帶拉傷和肌肉拉傷有什麼區別?

韌帶是肌腱··肌肉是肌纖維···韌帶是連接肌肉和骨骼的中間部分

4、肌肉拉傷後感覺叫的韌帶(還是筋的位置)很緊綳,已經休息了一個半月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訓練了么?

肌肉韌帶拉傷是比較難恢復的,除了調養之外,還需要進行恢復性的運動鍛煉,從以下幾點可以了解自己的恢復情況:
1、自我按摩對比對稱的肌肉地方,各個角度緩慢拉伸肌肉進行肌肉運動的測試,通過對比和自我的運動感覺,去了解自己肌肉的緊綳程度和靈活程度。這樣也就可以知道康復的狀況如何了。
2、在肌肉微酸的動作情況下,適當忍耐住姿勢保持(這個方法要在恢復時間較長之後進行,才不會對原有的傷害進行擴大傷害),類似拉韌帶的做法。然後再稍微做些按摩,只要肌肉恢復正常狀況時,不會持續酸痛,就說明恢復得差不多了。
3、既然是受過傷害的肌肉,當然就要在今後的運動中多加保護,以免留下後遺症,但是年輕的身體恢復能力是比較強的,只要不是很大的破壞性撕裂拉傷,用潛意識的信心去理療傷患處,並通過逐漸的恢復性鍛煉去保養好肌肉就可以了。
4、完全康復只能使相對的,只要能夠在盡量多的發力伸縮方向進行運動都無太大的障礙就說明恢復得差不都了,就要開始及時的進行恢復性訓練,以免新復原的肌肉韌帶位置太緊綳。

5、拉韌帶是怎麼回事 抻筋又是怎麼回事 和壓腿有關系 說詳細點

、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這個我同意,因為以前道館就是這么來的,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又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熱身是關鍵!
切記切記!
(我就因為熱身不到位受傷過,只要熱身到位了,你盡管自虐(別怕疼,盡量壓,狠一點)就好了,呵呵)

6、運動時筋拉傷了怎麼辦

筋拉傷了是指肌腱或韌帶拉傷後表現為損傷或斷裂的俗稱。筋拉傷了以後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檢查,因為筋拉傷了不象骨折那樣照片子就容易發現骨折的存在,要經過醫生的檢查來判斷。
有時嚴重的損傷如跟腱斷裂,損傷部位不會出現嚴重的腫脹、淤血、疼痛,只是行走時費力,不能抬腳後跟,常常被忽視而漏診。所以,筋拉傷了以後,需要經過醫生認真的檢查,如果確有肌腱或韌帶拉傷,從嚴格的角度上講需要連續固定至少3周,才能使損傷的「筋」得到良好的修復。石膏固定是最常用的方法。肌腱斷裂手術修復後的石膏固定3周,跟腱斷裂手術修復後的石膏固定6周病人都能接受。

但在門診或急診時常遇到病人不願意打石膏,雖然有些病人經過耐心的解釋後勉強同意石膏固定,當回家不久就自行拆除了,這樣都是不可取的。韌帶拉傷後在活動的狀態下修復,癒合後的韌帶要比正常的鬆弛,這也是許多人容易出現同一部位反復拉傷或扭傷的原因。因此,筋拉傷了採取什麼樣的固定方法,應該聽取醫生的建議。

7、肌肉韌帶拉傷怎麼處理?

4軟組織損傷:軟組織是指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囊,神經、血管等。這些組織在受到急性損傷分扭傷、挫傷、拉傷。慢性損傷稱陳傷、勞損。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肌肉痙攣、畸形等。郝興凱y

8、抻著筋和拉傷有嘛區別

有區別,也沒有區別。

 

抻著筋是指受傷的部位是韌帶、肌健,一般是版指關節部位;而權拉傷一般是指肌肉拉傷,受傷部位是兩個關節間的肌肉部分。

 

其處理方法基本相同:受傷後要馬上停止運動,盡快冷敷受傷部位。如果受傷嚴重盡快去醫院解決,如果受傷不重,一般48小時受要冷敷,不要熱敷,48小時以後,才可以貼膏葯、按摩等處理。

 

滿意請採納,謝謝。

與抻筋拉傷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