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踝韌帶有幾條,
踝關節的韌帶有2條:踝關節內側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
外側韌帶又分為三束,分別是: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和跟腓韌帶,三束合稱外側韌帶。
內側韌帶又稱三角韌帶、內踝韌帶,可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內側韌帶脛跟部、內側韌帶脛距前部、內側韌帶脛距後部和內側韌帶脛舟部。
(1)腳腂韌帶擴展資料
踝關節韌帶是維持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
踝關節韌帶損傷,又經常是踝關節骨折脫位創傷病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創傷機制與創傷病理方面,不應該將踝關節韌帶損傷與踝關節骨折脫位分割開去分析與認識。
在臨床上常見的韌帶損傷為外踝韌帶損傷,在診斷與治療方面有其特殊性。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預防:
由於踝關節損傷是運動中的常見損傷,因此基本的問題是預防損傷。這點對於以前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尤其重要,因為他們再度損傷的危險性是沒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的4~10倍。患者在6~12月內損傷尚未得到充分康復,再度損傷的風險特別高。
下列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結果:
1、合適的鞋子:鞋子介於人體腳板與地面之間,緩沖下肢對地面之間的緩沖力,提供下肢適當的穩定性與貼地性。
2、良好的場地:良好場地的維護往往比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更重要,腳踝扭傷的禍首也往往僅只是一顆石頭、一塊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個坑洞。
3、腳踝的保護:對於腳踝曾扭過傷的人來說,預防再度扭傷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貼扎或是護踝的方式來保護踝關節。
4、恢復踝關節的功能:再多外在的保護,還不如自己有能力來控制預防腳踝扭傷的再發生,可以前所提的拉筋運動、本體感覺訓練、腳板外旋肌肌力訓練來達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踝關節韌帶損傷康復
2、韌帶好是不是就跳得高?
影響跳得多高的因素和韌帶沒有多少關系跳得高的最重要因素是肌肉力量,第二是體重負荷相同的體重,肌肉力量越大跳得就越高當然肌肉力量越大那麼韌帶就需要越好,不然就象劉翔 力量大導致了跟腱韌帶撕裂了。運動員韌帶撕裂傷很多
3、腳踝韌帶鬆弛怎麼辦?
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否受過傷。另外不知多長時間了,是那部分韌帶鬆弛。如果是受傷引起的韌帶鬆弛,應及時治療。的確葯物作用不明顯。要進行系統的力量恢復練習。如果有力量教練幫助最好,如沒有可自行制定訓練計劃,不知是那部分韌帶,可上網搜受損韌帶力量練習的方法,自己先嘗試基準數據就是最多能進行的數量,然後略低於這個數值進行鍛煉,每日多做幾組,間隔時間要短。每周力量練習不要超過四天。堅持1到2個月就會有明顯的效果。但練習是要長期堅持的,要以年記。時間較長的尤其是超過一年以上的想要徹底解決就基本上很難了。但堅持還是會有明顯改善的。練習間隔日可進行按摩理療,在輔助外用葯物,應有明顯改善。
4、拉韌帶和彈跳有關系嗎?怎麼練彈跳
拉韌帶和增加彈跳完全是兩碼事。
拉韌帶是為了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其實也是為了防止在比賽里受傷。
而彈跳的系統訓練則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 就是雙手扶牆站立,一隻腳懸空,另外一隻腳腳尖著地,約站立3~4分鍾左右,感覺自己實在是支撐不住了,換另外一隻腳
二 練習短跑(有60米、100米、還有折返跑,所謂折返跑就是給你幾個點做標准,第一次跑到第一個終點立即返回,依次跑第二個、第三個,而且都是快速跑)
三 大家都知道的方法一般是做杠鈴深蹲來提高自己的彈跳,但是這種方法不建議多做,因為會影響骨骼的生長。
5、腳踝韌帶撕裂
肌腱、韌帶俗稱筋,筋一旦斷裂拉傷後,都會引起關節彎曲、伸直活動受限或者是腫脹不適等現象,損傷後其再生能力弱,自身很難修復癒合,所以就會出現彎曲困難,不能達到正常的幅度,有僵硬拉緊感。筋沒有得到修復治癒,關節彎曲受限或者是輕腫現象就會很難消除,只要修復損傷的筋,關節彎曲才能恢復正常. 關節彎曲受限靠靜養、鍛煉是很難達到修復目的的,你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應該不難發現,90%以上的肌腱損傷的病人都出現這樣的症狀,損傷嚴重的患者,就是再怎麼努力的鍛煉,也無濟於事,關節活動幾年也沒能恢復正常. 目前在整個世界上在西醫方面對軟組織損傷修復仍然沒什麼好的方法,一般都是開刀手術縫合,要不然就是直接讓病人在家長期靜養或是鍛煉,至於開刀手術針線縫合,也就是把斷裂的肌腱兩端用針線縫合在一起,表面上斷裂的筋已經縫合,實際上它們並沒有真正生長連接在一起,只是假相而已,筋再生能力弱,就算縫合得再好,它們沒有真正生長相連在一起的,病人關節彎曲同樣還是受限的,實際上用針來縫合肌腱,肌腱斷裂不但不能真正生長在一起,而且患者會以為肌腱已經縫合,以後會慢慢長好,而造成了誤導,使得患者大大的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要想關節活動恢復正常,握拳自如,目前唯有中國的中葯才有希望,建議選用傳統中醫治療,專業治療軟組織的中醫才能為你配製到好的葯物,幫助損傷的組織快速生長修復,早期損傷能及時對症用葯治療,一般40天可以基本恢復正常生活活動,超出三個月的損傷,治療則比較麻煩,時間耽誤越久越難治。飲食忌吃牛肉,鯉魚、雞肉、酸筍、姜,這是經驗所得,聽,則對患者有益.信不信由個人思想。
6、要去當兵了,體能跟不上怎麼辦
1、只抄要你的身體沒有什麼疾襲病,什麼樣的體質都能給你訓練的合格了,不過要是怕苦怕訓練那就不會有什麼成績,只會覺得越來越承受不了,一定要擺正心態,樂觀的去對待,這樣訓練起來還能舒服點,成績提高的也比較快。
2、新兵訓練其實都是基礎訓練,先是隊列訓練,就是起步跑步正步軍姿等等,然後就是戰術訓練,訓練一些基礎戰術動作,最後就是步槍射擊和手榴彈投擲,這也是新兵時候最有意思最感興趣的時候。
3、不過新兵的時候最重要的訓練就是體能訓練,我是在野戰部隊當兵,野戰部隊最重體能,當時我剛去部隊身高176,體重180多,新兵連三個月的時間讓我瘦了三十多斤。
4、不過你別擔心,苦是肯定苦,累也特別累,但你別擔心跟不上,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即便你成績合格不了別人也不會說你什麼,但你必須得努力訓練,最起碼一定要努力進步,只要有進步那就是好兵。
5、體能訓練都是慢慢的循序漸進的訓練,不會一下子就給你很大的訓練量,會給你身體一個接受的過程,等適應一段時間就要開始加大訓練的強度了,三公里,單杠練習,俯卧撐,仰卧起坐,鴨子步,蛙跳等等,越到最後越能折騰,不過三個月後你就適應部隊里的生活了,放心吧。
7、關於韌帶與彈跳力的
你這和早上起床身高有所增加是一樣的道理
附: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
美國最著名縱跳訓練計劃, 練成預計縱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鍛煉過程很辛苦, 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鍾,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2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3
第三項:台階
1. 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4
第四項:縱跳
1. 雙腳放直, 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彎曲你的腳腂, 膝蓋盡量不彎曲...
3.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 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5
第五項:腳尖跳
1. 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2. 用腳尖快速起跳, 跳時不得超過1.5 或2.5cm
蛙跳練習是必要的,對於彈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畢竟這是訓練力量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提高彈跳。具體做法:挖個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綁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裡。試著在負重的情況下從坑中躍出。半個月後,將坑挖深20公分,而負重增加2—3斤,繼續練習。如此循環,最後到了不能再負重、也不能從坑裡躍起的時候,練習就到此為止。解除負重,再試試看能跳多高。
第二種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容易實施。具體方法:腳踝上綁上橡皮筋,原地縱跳。每日練習半小時。但是我感覺,這種方法效果不明顯。
祝你好運,未來的體育明星!
--------------------------------------------------------------------------------
現代籃球運動已呈現高空爭奪的格局,拼搶更加激烈,力量和速度的較量日益突出,誰能獲得高空優勢,誰就能掌握比賽的主動,高空優勢除了取決於運動員的身高外,出色的彈跳力則是爭奪空間優勢的關鍵。彈跳力是籃球運動員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它不僅是籃球比賽爭奪空間優勢的必備條件,而且也是掌握各種難度空中動作的基礎。
我國籃球運動員的身高較之世界強隊相對較矮,因此,在世界水平的比賽中,要依靠良好的彈跳力來彌補由於身高不足所造成的空間爭奪能力方面的差距。
如何提高彈跳力是我們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以及提高彈跳力的訓練原則的分析,提出提高彈跳力的訓練方法,為訓練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依據。
1 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的分析
由於籃球運動的特點,使籃球運動員在彈跳力方面體現出自己的特點,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力量素質,尤其爆發力的發展水平。籃球比賽中跳躍動作的各種差別,表現出對彈跳在技術結構上的不同要求。在確定彈跳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方法時,必須充分考慮籃球運動員的彈跳特點。
據對比賽的不完全統計,在每場籃球比賽中運動員需要跳起120~140次、快速奔跑4000~5000米。在比賽條件下,運動員在彈跳方面主要體現兩個特點,既隨意性和多樣性。
隨意性:籃球比賽條件要求運動員能在各種情況下跳的高、跳的快、連續跳、滯空時間長、空中動作變化多。
多樣性:起跳方式多樣性,有行進間單、雙腳的起跳,原地雙腳起跳,幾乎包括所有的起跳方式。
根據這些特點,籃球運動員在起跳前的准備姿勢,除了要盡量保持膝關節的適當彎曲外,因踝關節背屈較大即小腿前傾使踝關節角度較小,小腿後群肌肉被拉長。
要發展爆發力,必須增大肌肉的收縮力量和工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力量訓練時,要以小負荷的機械作快速運動,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負荷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剛才說的使用「背負投」的技術動作摔倒對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大爆發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強對技術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訓練中,不但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特別在增如爆發力、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上下功夫。實踐證明,高強度的爆發力是提高成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怎樣提高爆發力呢?(一)變換負荷與速度。(二)加強專業技術訓練,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發力前的放鬆能力。(三)肌肉的初長度,只有拉長的肌肉收縮時才有更快的速度和力量。(四)力量練習後的放鬆練習。
在爆發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導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但力量絕不等於爆發力。就是說實戰中並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術運用好。一個柔道運動員的爆發力,必須通過基本力量與速度、技術,靈敏度協調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有的人可以舉起相當重的杠鈴,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體說是缺乏專項力量。柔道運動員對抗時,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我們的一些運動員感到力量上不差,關鍵是專項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後訓練中要重視在一盤力量轉移到專項力量的基礎上提高專項力量。
發展力量應注意的問題:
(一)負荷。事實說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條件下進行力量訓練,才可能使力量 增大,並且力量訓練中採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各異,因此,在訓練中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
(二)超量恢復。運動中大量能量物資消耗,運動停止,分解代謝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質合成開始恢復並超過原來體內能量物質含量。
(三)訓練間隔。實踐證明,力量訓練以隔最好,因為力量增長速度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
(四)年齡與性別。同一個人的力量訓練,在不同年齡時期反應不同,男女力量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別。
無論男女,只要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對保持和發展力量素質有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你的彈跳力。
如何提高彈跳力?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討論次問題我們必須突破人種問題的誤區,萬不可被某些所謂權威鼓吹的"人種論"唬住。黑人天生就能跳的理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否則,我國跳高名將鄭鳳榮、倪志欽、朱建華的世界記錄又如何解釋?我當然不否認先天條件的重要性,然而後天艱苦、科學的訓練更為重要!
對此我談一點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經驗。
一、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BR< p>
負重蹲起,提鈴,抓舉。總之,這幾項練習的成績越高,你的彈跳力就越好。
至於每次練習的重量、組數、次數、動作規格等問題,原則是:
1、大力量訓練每周至少二次,不多於四次,要給身體超量恢復的時間,但要長年進行,不可間斷。
2、每次課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項練習方法。
3、要講究大力量訓練的技術動作規格,切不可亂來。
4、小力量訓練是指使用各種綜合訓練器械和啞鈴等進行訓練。重量較輕,組數和次數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纖維,減少脂肪,小力量訓練可以變化著花園天天練,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訓練同時進行。無論大力量還是小力量訓練,一次課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1.5小時至2小時為宜。有強度還要有密度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運動神經系統就沒有超強的沖動,一切所謂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全是廢話。
最後,祝你夢想成真.
8、練散打,想快速把韌帶拉開,但會不會因此影響腿部的爆發力?
個人認為擔心影響腿部的爆發力,這種想法純屬多餘。然而結果正好相反,韌帶拉開後,腿部的彈踢動作,腿腳踢的長遠,爆發力會增大很多。要發展爆發力,必須增大肌肉的收縮力量和工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力量訓練時,要以小負荷的機械作快速運動,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負荷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剛才說的使用「背負投」的技術動作摔倒對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大爆發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強對技術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訓練中,不但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特別在增如爆發力、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上下功夫。實踐證明,高強度的爆發力是提高成績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爆發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導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但力量絕不等於爆發力。就是說實戰中並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術運用好。必須通過基本力量與速度、技術,靈敏度協調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
那麼怎樣提高爆發力呢?
比如說要訓練彈跳力,其實這也是爆發力,再次介紹一種方法:
先天很重要, 練成預計縱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鍛煉過程很辛苦, 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鍾,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下面是訓練拉伸韌帶的動作及要領,以供參考。
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1/4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抬腳尖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台階
⒈ 找張椅子來,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⒉盡全力的跳開,在空中換腳,再放在椅子上。
⒊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縱跳
⒈ 雙腳放直,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⒉ 只用你的小腿跳,只能彎曲你的腳腂,膝蓋盡量不彎曲……
⒊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高抬腿
保持上身挺直的情況下,抬腿使你的膝蓋盡量貼近腹部.兩腿交替進行。
高抬腿跑,一般每次訓練要做3組以上,距離在30~50米左右。原地高抬腿練習一般要做5組以上,每組50次以上。
腳尖跳
⒈ 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⒉ 用腳尖快速起跳。跳時不得超過1.5 或2.5cm。
其他方法
蛙跳練習是必要的,對於彈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畢竟這是訓練力量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提高彈跳。具體做法:挖個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綁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裡。試著在負重的情況下從坑中躍出。半個月後,將坑挖深20公分,而負重增加2—3斤,繼續練習。如此循環,最後到了不能再負重、也不能從坑裡躍起的時候,練習就到此為止。解除負重,再試試看能跳多高。
另外就是劈叉(橫劈、豎劈),每天堅持,將腳伸展直成一字,上身往下壓至貼身,而不彎軀,彎腳便算合格。
9、怎樣練習摸高!
練習方法如下: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¼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第三項:台階
1、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9)腳腂韌帶擴展資料
摸高好處:
摸高可以刺激全身骨關節軟骨:當你摸高到最頂點的時候身體軟骨是拉的最長的,在下落到地上的一瞬間,軟骨縫隙又是最短的,全身骨關節間的軟骨在最長和最短之間的那種壓迫刺激,才能有效促進全身軟骨生長。摸高是一項運動,運動可以產生生長激素。如果你沒有那麼好的條件可以隨時打籃球,那就多摸高。
摸高在向上跳到向下落的這個過程沖擊力大,尤其是胯關節的沖擊力,胯關節股骨頭磨損受傷,骨頭就會再次發育從而達到增高的效果。不過要及時補充鈣質。摸高的好處就是長高,增加彈跳力,通過摸高長高的小夥伴可是大有人在呢,摸高的害處自然就是剛剛說的傷骨導致骨受損,對已膝關節傷害,沖擊力太大,導致骨頭磨損受傷,落地的反作用力緩沖,
10、怎樣增強腿部力量
步行中起重要作用的幾塊肌肉有臀大肌、臀中肌、脛前肌和小腿三頭肌等。可以通過以下幾項運動,增強這些肌肉的力量,讓雙腿更有勁。
1,橋式運動。仰卧,雙手放於體側,或雙手交叉十指相握,胸前上舉,下肢屈曲支撐於床面,使臀部抬離床面,盡量抬高,即完成伸髖、屈膝、足平踏於床面的動作。雙側下肢同時完成此動作為雙橋運動,單側下肢完成此動作為單橋運動。建議老人做雙橋運動,每次可以堅持6~10秒鍾。
2,直腿抬高。仰卧,膝關節伸直,為了固定骨盆和下背部,一條腿的髖膝關節彎曲,並將腳踩在床上。然後抬起另一條腿,升高15厘米,這個高度最能鍛煉腿部的肌肉,最好能堅持6~10秒鍾。如果老人能夠耐受,可循序漸進地在踝關節處加沙袋,提高阻力。
3,側腿抬高。側卧在墊子或床上,同側手托住頭部,另一側手放在肚臍前。後腦勺、肩膀、臀和腳跟應該保持在一個平面上,身體形成一條直線。
保持自然呼吸,放鬆身體,然後吸氣綳直腳尖,慢慢地向上抬起上方的腿,注意始終保持髖部垂直於地面。呼氣,上面的那條腿緩慢地向下,還原,直至與下面的腿並攏。仰卧休息,調整呼吸。換另一邊練習。
4,立位提踵。兩腳前腳掌站立在平地上,反復做提踵動作(抬腳後跟)。
(10)腳腂韌帶擴展資料:
腿力好,大腦更靈活。近日刊登在《神經科學前沿》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多進行腿部運動,人會變得聰明,反之會影響大腦的靈活度。研究人員發現,宇航員和長期卧床的病人由於缺乏下肢活動,大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另一項研究發現,走得越快的人,學習能力越強。
高亞南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臨床發現,長期卧床的老人,認知功能也會下降。原來卧床不起的老人,經過康復訓練能走路後,接觸到豐富的環境刺激,認知功能也會有所改善。」
腿力好,心情好。腿部力量強了,老人會更願意參與運動。美國心理學家考克斯認為,運動可以幫助老人建立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抵抗孤獨、焦慮等消極心境,從而促進心理健康。
運動還給老人提供了一個社交平台,通過與夥伴愉快交往,消解孤獨、焦慮等負面情緒。運動還有助於激發老年人的興趣,提高老年人運動的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
腿力好,生活質量高。高亞南表示,常有老人因喪失步行能力,失去生活中的樂趣,一蹶不振。當他們重新走路,重拾原來的愛好後,如遛彎、外出旅遊等,可漸漸恢復往日的生機和活力。
腿力好,能增壽。長壽老人大都步履矯健,行走如風。反之,若失去了行走能力,人體的各個系統都會出現衰退,比如神經系統(感覺遲鈍)、心血管系統(下肢靜脈血栓)、運動系統(肌肉萎縮)、呼吸系統(墜積性肺炎)和消化系統(食慾減退、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