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哪個重要
:被硬物砸傷,的確有可能造成膝關節後交叉韌帶損傷,但是診斷後交叉韌帶損傷需要仔細的體格檢查,而且後交叉韌帶損傷的程度不同,治療的方案也不一樣,
2、前交叉韌帶問題 重分懸賞
建議找上海六院的趙金忠或北京余家闊教授或上海長海醫院徐衛東,康一凡(網上搜索下),如確定是前交叉韌帶斷裂,自行不能修復的。建議做手術,前交叉很重要。
關節水腫等,建議做一個動作,坐在凳子上,伸直腿,然後抬起來(建議在腳上放一個小米袋或小沙袋),直到腿酸不能堅持為止(10~20分鍾一次)。重復這樣的動作,每天堅持三次。會改善水腫與增強肌肉,保護韌帶。比吃消炎葯效果好,也安全。
我是後交叉手術,手術後一開始效果明顯,但一年後就不理想了(不做體力活與劇烈運動),做抽屜實驗就明顯不行。建議萬不得一不要手術(前交叉斷就要考慮做)。關節的手術成功率不是很高,就算手術成功,但後天鍛煉與修復不能保證達到效果。關節是活的,要不斷的彎曲動作。也許你會說,不做手術,這樣不斷的運動不是更壞嗎?但這是自生的韌帶,比手術中用人工的要好的原因。
有這症狀,今後就不能做重的體力活與劇烈運動,以保護關節為主。
3、前交叉韌帶變性是什麼意思?
前後交叉韌帶變性說明有點退變,沒有太大問題。今後腳沒有明顯影響,退化速度最快的是半月板,注意不要爬山,爬樓梯,適當運動。
膝關節交叉韌帶主要是固定膝關節用的。
變性的種類很多,比如脂肪樣變性,玻璃樣變性,纖維樣變性等,估計您的情況考慮應該是外傷引起的吧,應該屬於纖維樣變性的可能性比較大。可能以後會出現關節僵硬等情況。
建議積極去除病因與誘因,避免傷害性刺激關節,適度運動,如果症狀嚴重的話,可以注射關節潤滑劑,比如玻璃酸鈉等以減輕症狀。
4、前交叉韌帶重建自體好還是異體好
前交叉韌帶撕裂,可以用自體的肌腱或異體肌腱重建,在我的病例中自體佔3/5,異體佔2/5左右,因為各有利弊,自體肌腱,反應小,癒合快,費用節省。異體腱手術操作簡單,速度快,沒有取肌腱處的屈膝無力的並發症,但費用較大,而且少數病人有一過性的發熱等反應。如果你是單純的前交叉韌帶撕裂,我建議你用自體韌帶重建,如果你是多發韌帶損傷,需要多條肌腱,那麼異體韌帶是首選。建議你到我門診就診
5、前交叉韌帶損傷 能自我修復嗎
前十字韌帶斷裂後沒有及時治療或反復扭傷,容易引發膝關節繼發性損害。主要原因是運動損傷,約佔70%以上。患病人數最多的項目是籃球和足球,此外在從事柔道、摔跤和田徑的專業運動員中,和在愛好滑雪、羽毛球、排球運動的普通人中,可以結合華°氏°骨°方°貼達到以消炎止痛和促進周圍組織的恢復。
預防韌帶損傷要注意以下事項:
1、避免做過於劇烈和難度過大的動作;
2、多做有利於增加相關部位的韌帶彈性和肌肉力量的練習;
3、注意協調靈敏性練習,以增強肢體反應的靈活性應對復雜運動環境造成的傷害;
4、做好充分的熱身准備活動和必要的放鬆拉伸整理活動。
6、前交叉十字韌帶的位置?
兩條韌帶在膝關節內的穿越時呈現交叉的狀態,故稱為十字韌帶。前十字韌帶又稱為前交叉韌帶(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它的功能是預防脛骨在股骨的下面進行前向的運動。而後十字韌帶是預防脛骨向後運動的主要韌帶。這兩條韌帶是保證膝關節穩定的十分重要的韌帶,特別是在體育運動中需要有旋轉動作和突然改變方向的動作中非常容易發生該韌帶的損傷。
7、前交叉韌帶的作用
膝交叉韌帶:為膝關節重要的穩定結構,呈鉸鏈式連於股骨髁間窩及脛骨的髁間隆起之間,可防止脛骨沿股骨向前後移位。膝交叉韌帶又可分為前後兩條,前交叉韌帶起自股骨外側髁的內側面,斜向前下方,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前部和內、外側半月板的前角;後交叉韌帶起自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斜向後下方,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後部和外側半月板的後角。當膝關節活動 時,兩條韌帶各有一部分纖維處於緊張狀態。因此,除前交叉韌帶能防止脛骨向前移位,後交叉韌帶能防止腿骨向後移位外,還可限制膝關節的過伸、過屈及旋轉活動,交叉韌帶損傷常與脛側副韌帶或半月板損傷同時發生。
由於大家一般對前交叉韌帶損傷認識不足,傷後不影響日常生活,大量前交叉韌帶損傷者在廣大人群中!如交叉韌帶損傷後超過3個月不治療,則半月板損傷幾乎成為必然,隨之而來的就是關節軟骨損傷、關節退變等不可逆病患。專家提醒:如果感覺不能在快速行走中急停或急轉彎,就應該看運動醫學科醫生,明確是否前交叉韌帶損傷!
8、前交叉韌帶損傷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治療?
交叉韌帶損傷後急診處理原則為RICE原則,即大米原則。R即Rest,休息;I指Ice,冰敷;C是Compression,加壓包紮;E指Elevation,抬高肢體。不管損傷程度如何,首先要求患者佩戴膝關節卡盤可調支具,加強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前交叉韌帶損傷分為三度:1、一度損傷及輕度損傷指交叉韌帶拉長鬆弛,但是沒有斷裂。這種情況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如佩戴膝關節卡盤可調支具,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煉;2、二度損傷指交叉韌帶部分撕裂,也需要佩戴膝關節卡盤可調支具,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煉。一段時間的康復,再來評估是否需要行關節鏡下面韌帶重建手術;3、三度損傷指交叉韌帶完全斷裂,是非常嚴重的運動損傷,很多職業運動員因此而終止了職業生涯,需要在關節鏡下面行韌帶重建手術。一般情況下,單獨後交叉韌帶的損傷基本都可以優先考慮採用保守治療,如佩戴膝關節卡盤可調支具,加強股四頭肌功能鍛煉等康復,但是如果合並其他韌帶的損傷,應該及時進行關節鏡下韌帶重建手術。
9、前交叉韌帶斷裂怎樣治療?
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的一個重要穩定結構,極易在體育活動或其它運動中損傷,嚴重的情況下發生斷裂。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雖然病人走路挺正常,但是卻不能進行跑、跳等體育活動,更不能進行急跑、急停、轉彎跑等活動。更重要的是,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穩定膝關節的任務「轉嫁」給了半月板(尤其是內側半月板)和關節面的球形結構來完成,因此極易造成繼發的半月板損傷和關節面軟骨損傷,會直接導致受傷關節的「報廢」和提前「退役」。因此。前交叉韌帶斷裂必須及時治療,什麼才算是及時呢?從受傷後第一天到受傷後一個月內手術治療才能算是及時,治療越晚就越有「亡羊補牢」的意思了。
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由於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縫合治療無效,必須進行一種叫「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所謂重建,就是重新再做一條前交叉韌帶來代替病人原來的韌帶。手術原理其實很簡單,在膝關節的股骨端和脛骨端分別鑽骨孔(骨隧道),然後將韌帶的替代品引入關節內,在適當的位置將新韌帶固定在股骨端和脛骨端,這樣就完成了手術。韌帶替代品有自體肌腱、異體肌腱、人工韌帶。自體肌腱取自病人體內功能不太重要的肌腱,但如果病人自己的肌腱太細或需要重建的韌帶太多,就需要異體肌腱,後者的缺點是康復期稍延長,而且理論上存在傳播疾病的可能。人工韌帶由於非生物材料,存在疲勞斷裂的問題,臨床上一般不做常規應用。固定韌帶的材料很多,有界面擠壓螺釘、縫合翻轉鋼板、橫穿釘、樁釘等,這些固定材料價格都比較昂貴。在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手術中,一般是重建一條前交叉韌帶,也被稱為「單束重建」,還有同時重建兩條的,叫做「雙束重建」,後者手術過程較復雜,病人花費也會明顯增多,但有學者認為雙束重建更接近正常的解剖和生理情況,因此手術效果比單束重建好。
前交叉韌帶術後的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完全的恢復需要1年到1年半的時間。康復過程包括肌力恢復、關節活動度練習、本體感覺訓練三項內容。通過系統康復訓練,爭取術後按期達到步行、下蹲、上下樓、跑、跳等運動功能。應盡量避免出現重建韌帶鬆弛、關節粘連、肌肉萎縮、肺梗塞等並發症。文獻報道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大約15%病人效果不滿意,除手術技術原因外,更多的原因是術後康復不及時和不恰當。另外,每個病人受傷時間不同,同時合並的傷情也不一樣,因此術後效果可能會有較大差別。例如,前交叉韌帶損傷同時還合並半月板和關節面軟骨損傷,即使同期進行了處理,也會影響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整體效果。
通過以上的介紹,您對前交叉韌帶治療的整個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吧?最後再提醒一句:前交叉韌帶斷裂,及時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