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韌帶斷裂後萎縮

韌帶斷裂後萎縮

發布時間:2020-11-09 14:34:26

1、韌帶斷裂導致大腿嚴重肌肉萎縮怎麼能快速回復大腿肌肉

首先要韌帶恢復好,其次,多運動,多跑步或走路,多用大腿肌肉,肌肉就會恢復的。

2、八年前膝蓋重傷,今年才去做了MRI,醫生說前交叉韌帶斷了而且已萎縮,如不手術重建是否對以後生活有影響?

首先對於你的身體情況表示抱歉。推薦你多去幾個大醫院尤其是骨質科比較好的醫院去做個全方位的檢查,如果醫院開出的病例都差不多我還是推薦你做下手術,首先你還年輕,如果因為這點小錢而導致你以後的生活問題,我想你也不希望看到吧,如果不做的話,基本上你中老年之後腿腳就會很不方便了。如果要做的換因為你這時間比較久了,所以回復起來肯定比其他人稍微長點,但是也不會長太多,關鍵還是你個人的堅持,每天做些恢復運動,按照醫生的方法我想你應該會很快就恢復的,對於你以後的生活,愛好都不會有影響的。還有我希望你現在能夠克制下自己少去踢球和打球等病情完全OK之後在開始吧。要長遠發展不能只顧當前利益或當前喜好。
祝你身體健康!

3、你好,我是右腿前叉韌帶斷裂手術後一個月了,手術的那個腿有明顯的肌肉萎縮,大概縮了3-4厘米,等我能

可以的,其實現在也要鍛煉,不要等能走路再鍛煉,早鍛煉好恢復。
1.直抬腿,抬起來堅持10秒再慢慢放下,每組30下,每天至少2組。
2.大腿肌肉綳緊堅持5秒再放鬆,這個沒事就做,和踝甭練習一樣重要,每天200打底。

肌肉萎縮是是因為經常不用,才導致萎縮,就是廢用性肌肉萎縮,只要恢復肌肉鍛煉使用是可以恢復的。
康復過程漫長而痛苦,堅持,一定要堅持,祝早日康復

4、韌帶斷裂手術後肌肉萎縮怎麼鍛煉好

1、跑步
每天堅持跑2000-5000米長跑,能讓身體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時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練好健美肌肉的基礎。
2、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一天分早中晚做3組。每組做25-50個,是最為快速練腿部肌肉及拉長全身肌肉線條的方法。
3、俯卧撐
俯卧撐適合有一定力量基礎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讓身體盡量綳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彎曲,每天至少做1組,每組20-50個。是鍛煉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
4、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常見的練腹肌方式之一,不佔用場地。也很適合在家開展,仰卧起坐建議一次做30個以上。
5、啞鈴
想要鍛煉肱二頭肌的朋友可以試試啞鈴,通過手臂對啞鈴的提拉。強化局部肌肉的鍛煉,每次至少做50個。才能有效強化肌肉的形狀。
6、游泳
會游泳的朋友,不妨試試每天去室內游泳池游幾圈。游泳比跑步練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線條會更為修長漂亮。

5、寵物泰迪犬 右後腿韌帶斷裂 已經做了手術 股骨頭切除 現在在恢復期 發現有些萎縮 醫生說正常 我現

我家的狗被車撞盆骨骨折,沒有固定。醫生說要給它活動腿防止肌肉萎縮,被撞第四天它就能站起來一會兒,不到一個月就在外面跑了,有一點點瘸,兩個多月發現它受傷的那邊腿有一點點肌肉萎縮,就是看起來比另一條腿肉少一點,然後我爸就開始每天給它捏腿,其實它自己活動量也挺多的。現在萎縮不太明顯了。狗狗恢復能力強,你的手術多久了?我的狗第四天就能站起來了,恢復很快,只要它能好好走路了就問題不大

6、韌帶重建手術之後小腿萎縮以及膝蓋里積液增多怎麼辦_韌帶斷裂

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和膝關節積液是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常見的,基本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術後反應期。術後康復是最關鍵的。建議按照手術醫師的醫囑,認真康復。

7、關節膝蓋韌帶斷了,手術後肌肉萎縮,有哪

可以的,其實現在也要鍛煉,不要等能走路再鍛煉,早鍛煉好恢復。1.直抬腿,抬起來堅持10秒再慢慢放下,每組30下,每天至少2組。2.大腿肌肉綳緊堅持5秒再放鬆,這個沒事就做,和踝甭練習一樣重要,每天200打底。肌肉萎縮是是因為經常不用,才導致萎縮,就是廢用性肌肉萎縮,只要恢復肌肉鍛煉使用是可以恢復的。康復過程漫長而痛苦,堅持,一定要堅持,祝早日康復

8、膝關節韌帶斷裂,做關節鏡手術後半月,腿部肌肉萎縮嚴重,是怎麼回事?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

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圖3-135)。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

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圖3-135 半月板損傷解除「交鎖」後,長腿石膏固定

2.慢性期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

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

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 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

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

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二、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兩側有內外側副韌帶,內側副韌帶起自股骨內收肌結節,止於脛骨內髁內側,外側副韌帶起自股骨外髁外

側,止於腓骨頭。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外側副韌帶均緊張,維持關節穩定和控制向側方異常活動;膝關節屈曲

時,內外側副韌帶均鬆弛,關節不穩定,易受損傷。

(一)損傷原因及類型

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側受強大暴力打擊或重壓,使膝過度外展,內側副韌帶可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圖3-136,

3-137)。相反,膝或腿部內側受暴力打擊或重壓,使膝過度內收,外側副韌帶可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在嚴重創

傷時,側副韌帶、十字韌帶和半月板可同時損傷(圖3-138)。

圖3-136 內側副韌帶部分斷裂
圖3-137 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與手術修復示意圖
圖3-138 (1)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斷裂合並內側半月板破裂
(2)切除內側半月板、修復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一般都有明顯外傷史。膝部傷側局部劇痛、腫脹、有時有瘀斑,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韌帶損傷處壓痛明顯,內

側副韌帶損傷時,壓痛點常在股骨內上髁或脛骨內髁的下緣處;外側韌帶損傷時,壓痛點在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

頭處。

側壓試驗(分離試驗):膝關節伸直,檢查者一手握住傷肢踝部,另一手掌的大魚際頂住膝上部的內側或外側,

強力內收或外展小腿,如內側副韌帶部分損傷,外展時因牽扯損傷的韌帶引起疼痛;如完全斷裂,則有異常外展

活動度(圖3-139)。反之,如外側副韌帶部分損傷,內收時因牽扯損傷的韌帶引起疼痛;如完全斷裂,則有異常

的內收活動度(圖3-140)。

圖3-139 側壓試驗:內側副韌帶 完全斷裂,有異常外展活動度
圖3-140 側壓試驗:外側副韌帶 完全斷裂,有異常內收活動度

X線檢查:在局麻下,伸直膝關節,按上述檢查方法,強力使膝內收或外展,拍正位X線片,如側副韌帶完全斷裂

,則傷側關節間隙增寬。

(三)治療

1.新鮮側副韌帶損傷

(1)部分斷裂 將膝置於150~160°屈曲位,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不包括足踝部),一周後可帶石膏下地行走

,4~6周後去除固定,練習膝關節屈伸活動,注意鍛煉股四頭肌。

(2)完全斷裂 應急症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圖3-137),術後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合並有十字韌帶損傷

,應先修復十字韌帶,然後修復側副韌帶;如合並半月板損傷,應先切除損傷的半月板,然後修損傷的韌帶(圖

3-138)。

2.陳舊性側副韌帶斷裂

應加強股四頭肌鍛煉,以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如膝關節很不穩定,可用鄰近部位肌腱作韌帶重建術。近來有報

導用炭素纖維作為重建側副韌帶的材料,取得較滿意效果。

三、十字韌帶損傷

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圖3-131),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

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面,膝關節不論伸

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一)損傷原因及類型

暴力使膝關節過伸或過度外展可引起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如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加於股骨,或外力從後向

前撞擊脛骨上端,均可引起前十字韌帶斷裂。膝關節前脫位常由於過伸引起,必然傷及前十字韌帶。如為過度外

展引起,可同時發生內側付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損傷合並內側半月板損傷也較常見。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撞

擊脛骨上端,使脛骨過度向後移位,可引起後十字韌帶損傷,甚至發生膝關節後脫位。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膝關節劇烈疼痛,明顯腫脹,關節內積血,屈伸活動障礙。

抽屜試驗:屈膝90°,固定股骨,檢查者雙手握住小腿上端,向前拉或向後推脛骨。如前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

向前異常動度;如後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向後異常動度(圖3-141)。

圖3-141 抽屜試驗

(三)治療

1.新鮮十字韌帶斷裂

十字韌帶斷裂,或脛骨棘撕脫骨折有明顯移位者,應早期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或將撕脫骨折復位和內固定(圖

3-142,3-143),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4~6周,並應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圖3-142 新鮮前十字韌帶斷裂縫合法
圖3-143 新鮮後十字韌帶斷裂縫合法

如脛骨棘骨折無移位,可在抽出關節內積血後,用長腿石膏伸膝位固定4~6周,以後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2.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

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手術效果多不滿意,宜加強股四頭肌鍛煉,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如很不穩定,可考慮用

大腿闊筋膜,或用髕韌帶的內側部分,或用附近的肌腱作韌帶重建術。近來有報導用炭素纖維作為十字韌帶重建

材料,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四、髕骨軟化症

(一)病因及病理
膝部直接外傷可引起髕骨軟骨或骨軟骨骨折,或因多次損傷,如運動傷,引起軟骨退變性改變,軟骨面粗糙,失

去光澤,嚴重者軟骨脫落,骨質暴露,其相對的股骨關節面也受到損傷。損傷部位多在髕骨中心。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本病多發生於青壯年,且多有明顯外傷史,或有慢性積累性小損傷,主要症狀是膝關節髕骨後疼痛,輕重不一,

一般平地走路症狀不顯,在下蹲起立、上下樓、上下坡,或走遠路後疼痛加重。

檢查方法:

1.髕骨壓磨試驗 檢查時使髕骨與其相對的股骨髁間關節面互相擠壓研磨或上下左右滑動,有粗糙的磨擦感、磨

擦聲和疼痛不適;或檢查者一手用力將髕骨推向一側,另一手拇指按壓髕骨邊緣後面可引起疼痛。

2.單腿下蹲試驗 病人單腿持重,逐漸下蹲到90°~135°時出現疼痛,發軟,蹲下後單腿不能起立。

X線檢查:照膝關節正、側位及髕骨切線位X線片,早期無異常所見、晚期可因軟骨大部磨損,髕骨與股骨髁部間

隙變窄,髕骨和股骨髁部邊緣可有骨質增生

診斷髕骨軟化症的主要依據是髕骨後的疼痛,髕骨壓磨試驗和單腿下蹲試驗引起髕骨後疼痛。應該注意檢查有無

合並半月板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等。

(三)治療

非手術療法 症狀較輕者,注意避免直接撞擊髕骨和減少髕骨磨擦活動,如上下山、上下樓、騎自行車等活動,

症狀可望減輕。

手術療法 症狀較重者應及時手術,根據髕骨的病變情況作適當處理。

1.髕骨軟骨切削術 包括軟骨表淺切削,切削軟骨達骨質及骨質鑽孔術。

(1)軟骨表淺切削 用銳刀切削退化軟骨直至軟骨正常部分。淺削後雖然軟骨修復能力甚弱,但切去糜爛軟骨後

,經數月的塑形作用,使表面變為平滑,且覆以數層扁平細胞,使手術取得較滿意效果。

(2)軟骨切削至骨質 如軟骨損壞已達骨質,可切削全層軟骨,修整創面邊緣使成斜面,外露骨質不作處理。未

達髓腔的全層軟骨缺損,可得到緩慢的內源性再生,再生的軟骨為透明軟骨。

(3)軟骨切削至骨質及鑽孔 切削去病變的全層軟骨,外露骨質用克氏針鑽數個孔,造成骨床出血,深達髓腔的

關節軟骨全層缺損,可得到來自髓腔的間葉組織的外源性修復。

上述手術可通過關節鏡完成,用刨刀切削,也可行關節切開直視下完成手術。

2.髕骨成形術 切削去病變的軟骨後,骨質外露較大者(2~3cm),可用鄰近的滑膜或切削一層脂肪墊翻轉縫合

覆蓋外露的骨面。

3.髕骨切除術 如病人年齡較大,症狀重,骨質外露面積大(超過3cm),相對的股骨踝軟骨磨損也較大,不能作

髕骨成形術者,可考慮作髕骨切除術。

9、前交叉韌帶斷裂不治療肌肉會萎縮到什麼程度?

前交叉韌帶斷裂不會直接引起肌肉萎縮,只會影響膝關節穩定性,肌肉萎縮是神經損傷或者是肢體廢用引起的。
通過科學的肌肉訓練,使腿部肌肉收縮力量和張力增強,可以一定程度上中和交叉韌帶斷裂導致的關節不穩。但是總體來說前交叉韌帶斷裂的話是應該優先考慮手術治療的。

與韌帶斷裂後萎縮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