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閉和性肌肉韌帶撕裂觸

閉和性肌肉韌帶撕裂觸

發布時間:2020-11-09 05:53:47

1、閉合性肌肉受傷 怎麼處理?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包括肌肉拉傷、挫傷、肌腱韌帶、滑囊、滑膜等組織的損傷,受傷部位不與體表相通。應按其不同的病理過程進行處理。合理的處理有賴於正確的診斷。在損傷的即刻傷部尚未腫脹,而且由於反向性的肌肉鬆弛與感覺神經的傳導暫停,疼痛較輕,所以檢查較易,一旦腫脹和疼痛加重,或肌肉發生痙攣,則檢查困難。因此傷後應盡早檢查,以便明確診斷。

根據損傷的病理發展過程,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大致可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

1、早期 指傷後24或48小時以內,組織出血和局部出現紅腫痛熱、功能障礙等徵象的急性炎症期。這一時期的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減輕炎症。治療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中的一種或數種。這套方法使用越早越好,有止血、鎮痛、防腫、制動的作用。加壓包紮就是用適當厚度的棉花或海綿放於患部,然後用綳帶稍加壓力進行包紮。一般是先冷敷,後加壓包紮,但也可二者同時並用。包紮後應經常注意包紮部位的情況,若有過松或過緊的現象,必須重新正確包紮。加壓包紮24小時後即可拆除,根據傷部情況作進一步處理。使用外敷新傷葯也可收到迅速消腫止痛、減輕急性炎症的效果。此外,疼痛較重者可服止痛片,淤血較重者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這一時期,傷部不宜作按摩, 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液滲出,使腫脹加重。

2、中期 指受傷24或48小時以後,出血已經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形成,並開始吸收,組織正在修復。處理原則主要是改善傷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使淤血與滲出液迅速進行修復。治療方面可採用熱療、按摩、拔罐、葯物等療法。按摩和熱療在這一時期很為重要,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修復很有利。這時可直接按摩傷部,最初一、二次用力宜輕,以免引起異位骨化,以後可逐漸加重。根據損傷的性質和部位,選用適當的手法。葯物治療,可外敷活血生機散或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葯物。

3、後期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鍛煉時仍感疼痛,酸軟無力。有些嚴重病例,由於粘連或瘢痕收縮,出現傷部僵硬 、活動受限等情況。此時期的處理原則是增強和恢復肌肉、關節的功能。治療方法以按摩、理療、功能鍛煉為主,適當配以葯物治療。按摩對硬結和粘連有較好的效果。治療時先用一般手法將傷部按摩熱,再用指揉、分筋等手法對硬結和壓痛點進行按摩,最後作運拉。同時,舊傷葯外敷或用薰洗葯薰洗,在損傷的後期治療的多重作用是一種較好的療法。

應當注意,上述三個分期適用於比較嚴重的軟組織操作,如果損傷較輕、病程短、恢復快,則可將中、後兩期合並,把活血生新與恢復功能兼顧起來,同時施治。

2、肌肉和韌帶撕裂能否定殘?

准確的說肌肉和韌帶按撕裂的程度來說,嚴重的可以定殘,但是一般來說可以修復好的只是好了以後沒當初的牢固,輕微受傷算不上殘廢

3、運動造成的肌肉撕裂跟韌帶撕裂有什麼區別?

我懂的是肌肉撕裂沒有韌帶撕裂嚴重.

4、大腿韌帶撕裂和肌肉拉傷還可以壓腿嗎?

不可以軟組織損傷:軟百組織是指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囊,神經、血管等。這些組織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發生機能或結構的異常,稱軟組織損傷。分急性損傷,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分扭傷、挫傷、拉傷。慢性損傷稱陳傷、勞損。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肌肉度痙攣、畸形等。軟組織損傷後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有: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引起的持久性局部發熱和腫脹、營養性紊亂引起的肌萎縮、韌帶鬆弛引起的關節不穩定、損傷性關節炎、關節周圍骨化、關節內游離體等。
治療:各種軟知組織損傷(扭傷):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它局部給葯,使葯能快速滲透到損傷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腫,活血化瘀,接骨續筋,達到治療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有條件的理應首選.新傷2-3天止痛消腫,3-6天治癒.3個月以內的傷一般2-3副葯就治癒了.嚴重的需要3-4副葯.陳傷需要3-6副葯。軟組織損傷應急時治療,以免發生道神經粘連,肌肉萎縮等其它後遺症和並發症的出現.注意事項:有外傷、皮膚嚴重過敏者禁用.另外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內服活血化瘀的中葯、推拿按摩、針灸、溫熨、熏洗、揉擦、固定等辦法治。

5、如何判斷肌肉拉傷和韌帶撕裂

肌肉拉傷是指:指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

內因:訓練水平不夠、柔韌、力量、協調性差,生理結構不佳

外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場地、氣溫、濕度。主要由於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

預防:准備活動充分、循序漸進。

處理:

24小時前為急性期: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鍾,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及熱敷

24小時後為恢復期:配合按摩、微動、康復或恢復性鍛煉

你說的情況應屬於肌肉拉傷,如果不放心可以去醫院做個X線檢查,祝早日康復!

6、韌帶撕裂要多久能好?

多久能好,主要取決於自己傷情的嚴重和治療方法。
1、韌帶斷裂: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范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
2、韌帶扭傷:韌帶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
華^氏骨方t 以消炎止痛和促進周圍組織的恢復。非疼痛期也要給予保護性措施,如彈性綁帶,目的是關注關節的磨擦和繼續損傷,減少周圍組織的充血水腫和炎症。

7、肌肉,和韌帶肌腱損傷應怎樣處理

不知道你們體育老師的水平,怎麼樣,不過無論是那種肌肉損傷,治療都是大同小異!
關於韌帶拉傷
拉傷是指關節內或關節周圍的肌肉或肌腱的撕裂或過度緊張。
最常見的拉傷區域包括:月國窩部肌腱(位於大腿背部的肌肉和肌腱),股四頭肌(大腿前面的肌肉),小腿肌肉和肩部的肌肉
治療
R.I.C.E. 是肌肉、肌腱或韌帶損傷的常見治療方法。
它包括:
. Resting: 休息至少24-48小時,損傷區制動並避免外力壓迫,醫生可推薦使用拐杖或手棍,也可根據損傷的類型和嚴重程度應用夾板、固定器或綳帶。
. Icing:在發病初24-48小時或72小時,冷凍受損區域以減輕腫脹,最好根據損傷部位、大小和損傷組織的深度,在封閉的冷敷包里冷敷10-20分鍾,數小時後可重復應用,直至腫脹消失。注意:一旦腫脹消退,就應開始熱療,每次20分鍾,一天三次。
. Compressing:用彈性綳帶包裹受累的關節,可減輕腫脹和疼痛。注意:不要包得太緊,最好從身體距離心臟的遠端向近端包紮。
. Elevating:如果可能,抬高受損區域使其高於心臟平面,即使冷敷或睡覺時也應如此。醫生也可推薦阿司匹林、布洛芬、奈普生或撲熱息痛以減輕炎症,緩解疼痛,在疼痛消退後,可以開始輕度鍛煉和理療,以恢復關節的張力和靈活性。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術來修復受損的韌帶或肌肉。
. 輕度拉傷需2-10天
. 中度拉傷需10天至6周
. 重度拉傷需6-10周
肌肉拉傷
多由於下肢運動量增大,訓練過度疲勞或訓練前准備運動不充分所致;或由於外力強行牽拉,使運動肢體肌筋強烈收縮牽拉過度,而造成肌肉肌腱拉傷。常見拉傷的肌肉為股四頭肌和小腿肌群。
運動肢體可於訓練的第二天出現肌肉酸脹、疼痛及下肢行動不便等症狀。重者局部可見淤血腫脹。
處理:損傷急性期可選擇撫摩、揉捏等輕度手法於患處作柔和地按摩5-30分鍾,以散淤消腫,止痛活血,並可外敷消炎止痛膏或四生散。中晚期即局部症狀緩解後,可行按揉、叩擊、推擦、拿捏等,每天1-2次,直至康復為止。外可塗擦紅花油或正骨水,應用時,將葯劑少許塗於患處,繼用手法按摩1-2分鍾,如此反復塗擦按摩,至局部皮膚發熱、發紅,以利葯液滲透,發揮作用。視傷情還可選擇壓腿、下蹲、踢腿及自我按摩進行保健康復。

8、肌肉拉傷和韌帶損傷屬於開放性損傷嗎

肌肉拉傷和韌帶損傷不屬於開放性損傷,最多屬於閉合性損傷,甚至閉合性損傷都不能算。

9、如何判斷韌帶撕裂和肌腱斷裂的區別

肌腱,顧名思義,就是肌肉兩端的腱性組織,常見的例如小腿後面的跟腱、大腿前面的股四頭肌腱、上臂前面的肱二頭肌腱等。因為中間是肌肉,可想而知,韌帶和肌肉組合在一起,就可以產生伸長和縮短。
韌帶,與肌腱在形態結構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肌肉,很多都是片狀或者繩索樣的,其整體長度通常是基本固定的。
而肌腱和韌帶有個很重要的共同特點,就是兩端基本上都是與骨頭連接,都起到牽引以及穩定的作用。但前面講過兩者一個可以伸縮,一個不能伸縮,所以就產生了兩種不同的作用:
肌腱和肌肉在一起,可以使關節產生伸屈活動,我們才能幹活、運動;肌腱主要就是維持關節的穩定性的,就像一根擰成幾股的繩子,又結實,有稍微有一點點彈性,將關節兩端的骨頭拴在一起。
因為兩者結構和作用不同,當然斷裂後表現就不同:
可想而知,肌腱斷裂後,就會使關節活動功能變差,例如跟腱斷裂後,腳後跟就不能提起來了(醫學上稱之為踝關節跖屈功能受限);而韌帶斷裂後,關節就會產生不穩定的感覺,例如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就可以造成運動時反復扭傷。
同樣的道理,肌腱斷裂後,因為有肌肉的一端還能繼續收縮,就可能在活動時牽拉斷裂部位,產生疼痛,例如網球肘造成部分肌腱斷裂、肩袖撕裂時有時候的疼痛都是這樣的;而肌腱斷裂後,因為不存在收縮活動的問題,所以一般不會產生牽拉,也就很少會出現疼痛這樣的症狀(當然,急性損傷時,也就是剛剛斷裂的時候,通常會因為有神經支配損傷或者出血腫脹造成疼痛,但當腫脹消退後,一般就不疼了)。因此,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或者髕骨脫位(醫學上通常是內側髕股韌帶斷裂)一段時間以後(通常2-3周),就不會疼痛了。此後膝關節內的疼痛,基本上都是其它關節內結構的問題引起來的。

與閉和性肌肉韌帶撕裂觸相關的內容